1.形容凌宵宝殿诗壮观,雄伟的诗词【碧瓦朱甍】甍:屋脊。 形容建筑物的华丽美观。【碧瓦朱檐】碧瓦:青绿色的瓦;檐:屋檐。 青色的瓦,红色的檐。形容建筑的华美。 【尺椽片瓦】指建筑物遭受破坏后所剩无几的砖瓦木料。【层楼叠榭】层:重复,接连不断;榭:建在台上的房屋。 形容建筑物错落有致。【层台累榭】榭:建在高土台上的敞屋。 一层层高台,一座座建在高台上的敞屋。形容亭台档榭一类的建筑高下相间,错落有致。 【雕梁绣户】雕:雕刻,雕花;绣户:雕绘华美的门户。指雕绘华美的建筑。 【雕梁绣柱】雕:用彩画装饰。用彩画装饰的大梁和用锦绣包裹的柱子。 形容建筑物的奢华。【雕阑玉砌】形容富丽的建筑物。 【雕栏玉砌】雕:雕绘;栏:栏杆;砌:石阶。形容富丽的建筑物。 【殿堂楼阁】楼阁:两层以上的房屋。指各种建筑物。 殿堂:高大的房屋。【钉头磷磷】建筑物上一颗颗的钉头光彩耀眼。 【断瓦残垣】形容建筑物倒塌残破的景象。【荡为寒烟】荡:破坏,毁坏;寒:冷。 指房屋等建筑物被烧毁,只剩下已经变冷的轻烟。形容彻底被毁坏,不复存在。 【大兴土木】兴:创办;土木:指建筑工程。大规模地盖房子。 【丹楹刻桷】楹:房屋的柱子;桷:方形的椽子。柱子漆成红色,椽子雕着花纹。 形容建筑精巧华丽。【飞阁流丹】飞阁:架空建造的阁道;流丹:彩饰的漆鲜艳欲流。 凌空建造的阁道涂有鲜艳欲流的丹漆。形容建筑物的精巧美丽。 【飞檐反宇】飞檐:屋檐上翘其角更加突出,犹如飞翼;反宇:屋檐上仰起的瓦头。屋檐上翘,瓦头仰起。 形容楼阁、宫殿等建筑外形精巧美观。【高出云表】云表:云外。 高高直立,伸入云端。形容山峰或建筑物等高峻挺拔。 【桂殿兰宫】建筑气派,设备华美的宫殿。【高耸入云】耸:直立,高起。 高高地直立,直入云端。形容建筑物、山峰等高峻挺拔。 【高亭大榭】榭:建筑在高台上的房屋。指园林中供休息和四周景观的高大建筑物。 【高堂广厦】厦:高大的房屋。指高大豪华的房屋建筑。 【高台厚榭】厚:大;榭:建筑在高台上的房屋。指园林中供休息和四周景观的高大建筑物。 【歌台舞榭】榭:建筑在高台上的房屋。演奏乐曲、表演歌舞的场所。 【钩心斗角】心:宫室中心;角:檐角。原指宫室建筑结构的交错和精巧。 后比喻用尽心机,明争暗斗。【勾心斗角】原指宫室建筑结构的交错和精巧。 后比喻用尽心机,明争暗斗。【古香古色】古香:古书画散发出来的气味。 古雅的色调、意趣。形容器物、书画和建筑等。 【干云蔽日】干:冲;蔽:遮挡。冲上云霄,挡住太阳。 形容树木或建筑物高大。【画栋飞甍】有彩绘装饰的屋梁,高耸的屋脊。 形容建筑物富丽堂皇。【画栋朱帘】彩色的屋梁,红色的朱帘。 形容雍荣华贵的建筑物。【画阁朱楼】彩绘装饰的楼阁。 形容精巧豪华的建筑。【辉煌金碧】形容建筑物等非常华丽灿烂。 【鸿图华构】宏大华美的建筑景观。【华屋秋墟】壮丽的建筑化为土丘。 比喻兴亡盛衰的迅速。【华屋丘墟】壮丽的建筑化为土丘。 比喻兴亡盛衰的迅速。【华屋山丘】壮丽的建筑化为土丘。 比喻兴亡盛衰的迅速。【宏伟壮观】壮观:雄伟的景象。 形容景象、建筑雄伟。【金碧辉煌】碧:翠绿色。 形容建筑物装饰华丽,光彩夺目。【金碧辉映】形容建筑物装饰华丽,光彩夺目。 同“金碧辉煌”。【金碧荧煌】形容建筑物装饰华丽,光彩夺目。 同“金碧辉煌”。【金铺屈曲】金铺:大门上用来衔门环的金属底座,一般为兽形或龙蛇形;屈曲:盘绕。 指大门上装饰华丽。比喻建筑物堂皇豪华。 【摩天碍日】碍:遮蔽。触摩着天,遮蔽着太阳。 形容山或建筑物非常高大。【楼阁亭台】泛指高大富丽的建筑群。 亭,有顶无墙的建筑物。【楼阁台榭】楼:高楼;阁:架空的楼;台:土筑的高坛;榭:台上的房屋。 泛指高大华丽的建筑群。【楼堂馆所】楼:高楼大厦;堂:殿堂;馆:宾馆;所:处所。 泛指一切高档建筑物。【楼台亭阁】楼:多层建筑物;台:高而平,可供眺望的建筑物;亭:有顶无墙供游息建筑物;阁:楼房一种。 统指多种供休息、游赏的建筑物。【琼楼金阙】犹琼楼玉宇。 指月中宫殿,仙界楼台。也形容富丽堂皇的建筑物。 【琼楼玉宇】琼:美玉;宇:房屋。指月中宫殿,仙界楼台。 也形容富丽堂皇的建筑物。【琼台玉阁】琼:美玉。 指神话故事中月宫亭台楼阁。形容华丽堂皇的建筑物。 【琼台玉宇】琼:美玉;宇:屋檐,引申为楼房。指神话故事中月宫亭台楼阁。 形容华丽堂皇的建筑物。【神工天巧】形容建筑、布置的奇妙,非人力所能为。 【神工意匠】形容建筑、绘画等构思精妙,非人力所能为。【耸入云霄】形容山或建筑物很高,都进了云端。 【碎瓦颓垣】形容残破、毁废的建筑。【殊形诡制】诡:怪异。 原指宫室建筑形制多样,独特新奇。后泛指器物奇形怪状,争异斗艳。 【身在江海,心驰魏阙】魏阙:古代宫门外高大的建筑,用作朝廷的代称。旧指解除官职的人,仍惦记着进朝廷的事。 后常用以讽刺迷恋功名宝贵的假隐士。【身在江湖,心存魏阙】魏阙:古代宫门外高大的建筑,用作朝廷的代称。 旧指解除官职的人,仍惦记着进朝廷的事。后常用以讽刺迷恋功名宝贵的假隐。 2.岳飞的宋词都有什么据说,有一本以岳飞的名义撰写的军事著作,名叫《武穆遗书》; 公元1127年,岳飞二十四岁,时任东京留守司七品统制,用现代语言描述,大约相当 于帝国首都留守军事管制委员会下属部队的团职军官。 十五年后,公元1142年初,岳飞被 杀死在帝国临时首都临安,就是今天的杭州,时年三十九岁。死前,他刚刚被解除帝国最 大一只部队的统帅职务不久,时任枢密副使。 说岳飞必须死,并不意味着赵构与秦桧合谋冤杀岳飞是可以原谅的;这是中国历史上 最令人寒心的一桩罪行。事实上,从世界范围来看,任何一个民族的历史上,只要曾经发 生过一次这样的罪恶,就值得这个民族永远反省自己所拥有过的那份政治遗产。 岳飞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军事统帅。他的故事,成为后代中国人许多民间传奇 中经久不衰的主题。 唯一能够与他相提并论的武士,大概只有一位三国时代的关羽。如果 说在武艺高强、忠肝义胆上二人不相上下的话,在文化素养上,岳飞可能就要高出一筹了 。 今天杭州西湖边上的岳王庙里,那一幅“还我河山”,据说就是出自岳飞的手笔。那四 个字所表现出来的气势、功底和代表的意思,让人觉得只有岳飞才配得上写它。 而那首壮 怀激烈的《满江红》词,人们也普遍愿意相信是岳飞所填。八百年后,在面临亡国灭种的 岁月里,许多中国青年就是吟唱着这首词,走上抗击倭寇的战场的。 直到今天,它仍然会 在许多场合,让那些具有正直信念的人们热泪盈眶热血沸腾。 据说,有一本以岳飞的名义撰写的军事著作,名叫《武穆遗书》;是一本可以让人攻 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军事圣经。 在中国的传奇文学中,为了得到这本书,江湖上的各种人物 展开了令人眼花缭乱的争斗,掀起一阵阵血雨腥风。最后,终于由代表正义的一方得到了 它,并通过学习它,将邪恶势力一网打尽。 这是典型的中国式思维。这种美好的想像,常常会在现实面前被击打得粉碎。 我们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特别容易看到一个景象:年长的人们,时常用他们阅尽 沧桑所悟出的人生智慧与政治智慧,满怀忧虑地告诫那些初出茅庐血气方刚的年轻一代人 。代表这些智慧的古老格言在中国特别多,雅致一些的比如: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行高 于众,众必毁之等等之类。 市井气息浓厚一些的比如:人怕出名猪怕壮,比如出头的椽子 先烂等等。假如不怕武断的话,大约没有哪个中国人在自己成长的过程中没有接受过这样 的劝告。 可以肯定,这种文化现象是中国人所独有的。许多来自其他民族与文化背景的人们, 完全无法理解中国人特别是汉族人的这种智慧。 在他们看来,这种所谓人生智慧恰恰刚好 是反人生的;在这种智慧指导下的生活,不太可能是明朗的健康的有活力的;结出的果实 ,必定压抑而郁闷,阴冷柔滑,带有浓厚的阴谋气息。事实上,即便是在现代,中国人许 多阴郁的挫折感和烦闷不安,都与此干系甚深。 奇怪的是,这个优秀的民族很少有人去探 究,事情何以竟会如此? 与此相关,中国人以很高的频率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然而 ,在长达四千年的漫长岁月里,始终没有能够建立起一套实现它的机制。于是,这个民族 中那些最优秀的人物,便常常面临极端悲惨的命运。 岳飞和秦桧的命运,典型地表现了上述文化与社会机制,是如何实现善有恶报、恶有 善报的。这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这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在南宋初年的“中兴四将”里,岳飞出身农家,年纪最轻,资历最浅。他比张俊小十 七岁,比刘光世和韩世忠小十四岁。 1129年,就是建炎三年,平定护卫亲军叛乱时,韩世 忠与张俊已经官拜节度使,成为相当于今天大军区司令一级的人物;岳飞则是正七品的东 京留守司统制。如果硬要比喻的话,那么大体相当于今天的正团级军官。 而且,张俊还曾 经是岳飞的老领导,多次重用、提拔、奖励过岳飞。刘光世则是将门之后,其家世背景、资历和经历都是岳飞所不能比拟的。 到绍兴六年,即公元1137年时,八年左右时间,岳飞已经官拜太尉,担任宣抚使兼营 田大使。太尉是宋代武将的最高头衔,宣抚使则是仅次于宰相的执政级实职差事,一般情 况下,要由现任执政官充当。 至此,岳飞成为与韩世忠、张俊、刘光世并驾齐驱的高官。 而且,由于在一系列军事行动中,岳飞艺高胆大敢打会拼,且治军严谨身先士卒,富 有军事洞察力,从而数次创下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辉煌战例。 因此,他的声望后来居上, 已经远远超过了其他几位。 这一切,大约使上述几位的心头相当不舒服。 为此,岳飞曾经给他们写了数十封信,殷勤致意,联络感情,均没有得到响应。平定 杨幺之后,岳飞特别将缴获的大型战船配备好全套人员和装备,赠送给韩世忠和张俊。 韩 世忠毕竟是一个坦荡磊落的人,他相当高兴,与岳飞尽释前嫌;而张俊则认为岳飞是在向 自己炫耀,反而更加嫌恶起来。 假如用今天人的语言形容,很有可能人们会说岳飞是个性情中人。 若用民间的说法形 容,大概会说他相当“一根儿筋”。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