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冯唐诗爱

1.如何评价冯唐的《在宇宙间不易被风吹散》

书的名字很有趣,听起来就应该像是一本畅销书的模样,事实上,冯唐的作品应该是不需要担心畅销的问题。书的名字还有另外一个理解角度,我认为是贴切的,这本杂文集子,冯唐用他的生活态度来回答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做才能在宇宙间不易被封吹散。

认识一个作家最好的方式,我认为是从作家的杂文中来看。这本拉拉杂杂写东谈西的作品,看似东拉西扯地杂碎,但是,从这本书里你大概能够了解到,冯唐是一个爱读书的人,爱喝茶,爱瓷器,爱玉器,自恋自大,敢想敢说,满口胡言乱语不设限。他的成功自然有他的理由,从不在夜里十二点之前睡觉,那样忙的工作里他还能够保持长久的阅读习惯,读来你应该理解到,这大概就算是冯唐给出的答案了。

谈几点个人的阅读感受:

1,我不太喜欢在书本里看到太多的网络语言,不喜欢的原因是,我觉得还没有必要那么着急,网络语言最后会不会成为后代人的常用语这个不考虑,但是觉得既然是印刷作品,不新潮也不是什么坏事。冯唐用字很大胆,偶然间“然并卵”这样的字眼都能够在书本里读到,我觉得有点让我出戏,有点破坏我的阅读感受,故不喜。

2,谈到冯唐,大家都要说他“黄”,好像脱离了黄就没有别的东西可以谈了一样,我觉得好像不是这样的,这本是书当然还是有习惯的“冯唐黄”在里面,但是,把这部分东西拿掉也还是有很多好东西在的,我觉得好,没必要老是抓着一个点不放。顺带说一下冯唐的《冯唐诗百首》和《冯唐译飞鸟集》,大家老说他黄,当然也是有“**”这样的话语,但是,认真读读他的作品,凡是认真读过的人应该都可以承认一点的是,就算他把那些黄黄的东西拿掉,也还是很棒的嘛,既然都说到这里,那我们就来举个例子吧。

这样的译文不好吗?关于“信达雅”的标准,我觉得要扯开来讲,可能要谈个三天三夜,但是,就着我的阅读感受说的是,冯唐的这个译文,我觉得从诗歌的角度来说,他更触动我,如果有一天我有能力理解英文的意象,那就读英文好啦,如果说非得读一个译本,那就读一个能够触动你的啊,跟我扯什么亵渎不亵渎啊,又不是什么圣母,世界都多样化了,诗歌译文多样化坏在哪里了。

这样的短诗不好吗?

所以,依我看来,有点颜色没什么不好,另外,也不是全部都充满了颜

2.冯唐的诗《可遇不可求的事》内容是什么

冯唐《可遇不可求的事》原文如下: 后海有树的院子 夏代有工的玉 此时此刻的云 二十来岁的你 主要内容如下: 1、北京的后海种着树的院子,作者认为于他是很难得的。

2、夏代经过雕琢加工的玉石。因为传说玉器的使用起源于商周时期,而在此之前的夏代玉石还只是和普通石头一样作为工具进行使用的。

所以如果能够遇到夏代加工过的玉器,算是小之又小的概率,若能在今天挖掘到这样的玉器,定是价值连城的宝贝了。 3、此时此刻的云。

那片引人遐想的轻飘飘的云朵,一旦错过,今生怕是再无可能见到另一朵与它一模一样的,也不会和此刻一模一样的心境。 4、二十来岁的你。

真正可遇不可求的,是青春一去不复返的时光。 扩展资料: 冯唐因“万物生长三部曲”而被读者熟知。

此次由万榕书业推出的冯唐文集,共分五卷:包括万物生长三部曲”——《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万物生长》、《北京北京》,思想随笔录《活着活着就老了》和青年时代小说作品《欢喜》。 冯唐描写的故事被不少读者当做是冯唐的自传故事,因为书里的人物经历或者生活的场景总是和作家本人很接近。

但冯唐否认了“自传”的说法,“不是自传,因为这四个长篇小说写的不是本我,本我从来就没怎么变过。 这是通过一个本我最熟悉的人物,描写一批人物,一个人类必经的发育阶段,一个地域,一个时代”。

因为他的小说多以北京为背景,所以不少人爱拿冯唐的小说与王朔、石康以及孙睿的做比较。冯唐认为,王朔在文学史上会有地位,百年后一定有人看。

他看过石康的《晃晃悠悠》,认为石康挺努力的,简单,坦诚,执著,有理想,难得的健康。但他认为,这些人的作品中有同一个问题,作品的时代感太强,读者可以通过不同的作品看出不同时代的北京,“而我做的是打造出一个横截面,把一层层沉淀下的东西展示给读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冯唐诗百首。

3.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什么意思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意思是冯唐容易衰老,李广难得封侯。

此句出自于唐代文学家王勃创作的《滕王阁序》,原文节选如下: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译文:

唉!命运不顺,路途艰险。冯唐容易老,李广封侯难。把贾谊贬到长沙,并不是没有贤明的君主:梁鸿到海边隐居,难道不是在政治昌明的时代吗?不过是君子能够察觉事物的先兆,通达的人知道自己的命数罢了。年纪大了应当更有壮志,哪能在白发苍苍时改变自己的心志?处境艰难反该更加坚强,不能放弃凌云之志。

扩展资料:

后世影响

一、地位

从内容上看,《滕王阁序》拓展了骈文的艺术境界。在艺术形式上,《滕王阁序》接受了六朝抒情小赋的传统,又在骈文的形式上加以散文化,达到了内容美与形式美的统一。《滕王阁序》既是六朝骈文之新变,也是唐朝骈文通俗化格律化之先声。

二、成语

人杰地灵:来源于“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萍水相逢:来源于“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4.“冯唐易老 李广难封”啥意思

飞将军李广在历史上的评价是很高的,唐朝诗人王昌龄曾赞美李广“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但是李广纵然战功赫赫,但其至死也没有封候,唐朝诗人王勃在《藤王阁序》中为李广惋惜“时运不济,命运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但李广难封是真的不走运吗?历史评价一个人常带有感情色彩(现代评价一个人多带有政治色彩),对李广同情多于理性分析。因此对于李广难封候的原因,除了其不走运外,我认为还有其它方面原因。

李广身材高大,手臂修长,擅长骑射,打起仗来行踪飘乎不定,行动敏捷,被匈奴人称为“飞将军”。在做上谷太守时,他每天都跟匈奴人打仗,他置个人生死于外,战斗非常勇猛。

以力战为名。典属国公孙昆邪哭着对皇帝说:“李广才气,天下无双,自负其能,数与虏敌战,恐亡之。”

皇上爱其才,恐亡之,把李广调到上郡做太守。老子曰:“揣而锐之,不可长葆。”

意思是兵器太锋利了就容易折断。李广本人自以为天下无敌,从心底里蔑视匈奴人,因此每次打仗拼了命的打,匈奴算什么,多亏匈奴人不懂汉家孙子兵法,如果匈奴人略懂兵法一二,李广很有可能被匈奴人施计捉走或杀死。

虽然李广每次都是身先士卒,作战勇敢,但李广除了力战外,不懂战略布署,从战术上胜敌人,只是以勇猛胜人,如一介猛夫,自负非常轻敌。 李广出雁门击匈奴,匈奴兵多,李广被捉。

此点说明李广一介勇夫,除了单对单、等对等、多打少外,只要敌人兵一多,李广便无可奈何,要么兵败,要么被捉。 李广设计逃走,李广兵败,当斩,赎为庶人。

李广回霸陵亭太晚,城门已关。霸陵亭尉趁着一股酒劲,呵斥广:“今将军不得夜行,何况你是前将军!”李广气而无可奈何。

虽然霸陵亭尉酒喝多了,但他也算的上是秉公办事。等李广又一次被皇上用为右北平太守时,李广心想:“上次被那个霸陵亭尉拒之城外,竟然蔑视我飞将军,这次我非杀了他而后快。”

于是李广把霸陵亭尉召至自己的军中,后而斩之。这一点说明李广心胸太狭窄,心中容不得对自己有意见的人。

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将军额头能跑马。”李广心里竟容不下一个小小的霸陵亭尉,可见李广气量狭小,不足以成大事。

如果李广不杀霸陵亭尉的话,霸陵亭尉必然会内疚自责,感激李广的不杀之恩,他也必然在杀敌时力战以报答李广,但李广却凭一时之气杀了他。没有恢宏气度的人又怎么会去统领千军万马呢? 同样是同时代的御史大夫韩安国,他坐牢的时,狱吏田甲辱安国。

韩安国说:“你就不怕我死灰复燃?”田甲此人很幽默:“你复燃,我当洒尿灭之。”后韩安国被拜为梁内史。

田甲知后,逃走。韩安国更幽默说:“不逃走就不杀,如果逃走,就灭其九族。”

田甲不敢走,向韩安国认罪。韩安国笑着说:“你给我洒泡尿看看。”

韩安国不仅放走了田甲,而且还善待了他。这就是韩安国一种大人不计小人过的气度。

但李广却做不到。 李广数不能封候,于是向王朔抱怨道:“自从汉朝北击匈奴以来,我未尝不在其中,然而其他将领都封候位列三公,然而我却没有封候,难道我命中注定不封侯?”王朔说:“你想想,你有没有做什么亏心事情?”李广说:“我最后悔的事情就是我杀了已经投降的八百人。”

王朔说:“祸莫大于杀已降,此及将军所以不得封侯者也。”杀俘虏在古代本身就是不道义的事情,何况又杀了800人,因此李广必会遭到报应。

果然从李陵投降匈奴之后,李广家就衰败下去。 李广在参与卫青大将军的漠北之决战时,卫青让李广从侧路袭击,但李广一介勇夫思想的顽疾又出现,他请战当先锋,但卫青却没有同意李广的请求,李广怒而回部。

一是卫青了解李广,李广自以为是,不听指挥,没有大局意识,跟敌人小打小闹行,大规模作战就不能胜任了;二是卫青看到李广年纪也大了,体力和精力都不足,而且李广急于封侯,想最后一博取得战绩,因此在他这种急于求胜的情况下,难免会出现失误。因此卫青还是很理智的拒绝了李广的请战请求。

但就是让李广从侧路进攻,李广也没有顺利完成任务,他带领队伍迷了路,没有及时和卫青主力部队会合,以至让单于逃跑。卫青责怪了李广几句。

李广顿时感到一阵悲凉:“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又徙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且广年六十馀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然后引刀自刭,死的很悲壮,百姓闻之皆恸哭之。

最终李广失去了最后一次封侯机会。 说到跟匈奴的大战斗李广没有胜过,但在“七国之乱”时,李广跟随周亚夫平定吴楚联军,立下战功。

梁王刘武看上李广之才,私授李广将军印,李广不识事务,竟然接受了。刘武当时很想做皇帝,想等哪天他起兵逼宫时,希望李广能支持他,这一点汉景帝刘启很明白。

当时李广为什么要接受将军印呢,还是一点原因李广眼光短浅,分不清利害关系,自以为立下战功,梁王授给将军印,这是对我的奖赏,我还要拿回京城炫耀一番。结果李广此局触怒皇帝,未受到丝毫奖赏。

老子曰:“自视者不章,自见者不明,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但李广却不明白其中道理,他太天真。

不可否认,李广很忠诚。

5.愿无岁月可回首,且以深情共白头

出自冯唐的《三十六大》之三十。

原文如下:愿无岁月可回首,且以深情度余生。堪把蹉跎等来年,竭尽缠绵寻佳期。

愿无岁月可回首,且以深情度余生。为有春秋能相逢,不将往事寻旧梦。

这句话的意思是:希望岁月可以慢点流逝,让我重温一次曾经走过的光辉岁月,我一定会以最真的爱待你一起白头到老。 拓展资料: 有“冯金线”之称的另类作家冯唐最新随笔集。

原为2009年始在男性时尚杂志《GQ》中文版专栏文字集结,计36封公开信:写给小师弟、唯一的外甥、90后、文艺男女青年同志们;致司马迁、马拉多纳、韩寒、唐玄奘并梁思成;甚至写给自己的公文包……就世间有所感悟的人、事、物们,讲四十不惑的人生观与世界观,传授“金线”之上的俗世生活。 所谓《三十六大》,就是冯唐眼中,人生全面达到金线的降龙三十六掌。

冯唐,男,1971年生于北京。1998年,获妇科医学博士学位,协和医科大学。

2004年,获MBA学位,美国EMORY大学。2005-2008年,全球董事合伙人,麦肯锡咨询公司。

2012年,任大型国企CEO。古器物爱好者。

作家,已出版著作:长篇小说《万物生长》长篇小说《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长篇小说《北京,北京》长篇小说《欢喜》杂文集《活着活着就老了》诗集《冯唐诗百首》杂文集《如何成为一个怪物》长篇小说《不二》中短篇小说集《天下卵》由《人民文学》举办的“未来大家top20”评选中,位居榜首。

6.“春风十里不如你”出自哪首诗

出自冯唐《三十六大》之二十四《大喜》里的“其三十”。

全诗的内容为, 《春》冯唐 春水初生, 春林初盛, 春风十里,不如你。 全诗可以解释为:春天的绿水刚刚上涨,叶子卖出嫩芽,林子清幽,十里春风旖旎,却不如你面若桃花! 扩展资料: “春风十里不如你”是出自冯唐诗作《春》的一句话,摘自2011年12月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冯唐《冯唐诗百首》。

因为对原著者冯唐的欣赏,李健为电视剧创作了主题曲《春风十里,不如你》。 冯唐,男,原名张海鹏,1971年生于北京,金牛座。

诗人、作家、医生、商人、古器物爱好者,2013第八届中国作家富豪榜上榜作家。 诗作赏析 冯唐的这首诗中的爱,不仅仅局限于男女之爱,而是借由男女之爱,走向了更加广阔博大的爱里,爱的真、爱的善、爱的美,爱的自然而然,如流水、如花草、如春风,爱便活了起来,是作者心中“真爱”的表达,纯粹而自然。

世间之爱,都包括在此,已然超越了男女情爱。 再说这世间的情爱,掺杂了许多欲望和纠缠,为此也就凭添了很多的限制和束缚。

爱本没有痛苦,之所以痛苦是因为人们始终在七情六欲中打滚,到达不了纯粹的爱的境界。如此,纯粹的爱就愈发可贵。

而这首诗中所表达的爱,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赞美,是一种无欲无求的自由,画面非常唯美,人在画中也显得灵动而快乐,无忧无虑的女子在天地间自由自在,爱的超脱,爱的广博,爱的无私。这让我们明白,只要是爱,不管是亲子之爱、男女之爱升华到一种层次,便是博爱,对生命的热爱。

参考资料:春风十里不如你_百度百科。

7.“冯唐易老 李广难封”啥意思

飞将军李广在历史上的评价是很高的,唐朝诗人王昌龄曾赞美李广“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但是李广纵然战功赫赫,但其至死也没有封候,唐朝诗人王勃在《藤王阁序》中为李广惋惜“时运不济,命运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但李广难封是真的不走运吗?历史评价一个人常带有感情色彩(现代评价一个人多带有政治色彩),对李广同情多于理性分析。因此对于李广难封候的原因,除了其不走运外,我认为还有其它方面原因。

李广身材高大,手臂修长,擅长骑射,打起仗来行踪飘乎不定,行动敏捷,被匈奴人称为“飞将军”。在做上谷太守时,他每天都跟匈奴人打仗,他置个人生死于外,战斗非常勇猛。

以力战为名。典属国公孙昆邪哭着对皇帝说:“李广才气,天下无双,自负其能,数与虏敌战,恐亡之。”

皇上爱其才,恐亡之,把李广调到上郡做太守。老子曰:“揣而锐之,不可长葆。”

意思是兵器太锋利了就容易折断。李广本人自以为天下无敌,从心底里蔑视匈奴人,因此每次打仗拼了命的打,匈奴算什么,多亏匈奴人不懂汉家孙子兵法,如果匈奴人略懂兵法一二,李广很有可能被匈奴人施计捉走或杀死。

虽然李广每次都是身先士卒,作战勇敢,但李广除了力战外,不懂战略布署,从战术上胜敌人,只是以勇猛胜人,如一介猛夫,自负非常轻敌。 李广出雁门击匈奴,匈奴兵多,李广被捉。

此点说明李广一介勇夫,除了单对单、等对等、多打少外,只要敌人兵一多,李广便无可奈何,要么兵败,要么被捉。 李广设计逃走,李广兵败,当斩,赎为庶人。

李广回霸陵亭太晚,城门已关。霸陵亭尉趁着一股酒劲,呵斥广:“今将军不得夜行,何况你是前将军!”李广气而无可奈何。

虽然霸陵亭尉酒喝多了,但他也算的上是秉公办事。等李广又一次被皇上用为右北平太守时,李广心想:“上次被那个霸陵亭尉拒之城外,竟然蔑视我飞将军,这次我非杀了他而后快。”

于是李广把霸陵亭尉召至自己的军中,后而斩之。这一点说明李广心胸太狭窄,心中容不得对自己有意见的人。

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将军额头能跑马。”李广心里竟容不下一个小小的霸陵亭尉,可见李广气量狭小,不足以成大事。

如果李广不杀霸陵亭尉的话,霸陵亭尉必然会内疚自责,感激李广的不杀之恩,他也必然在杀敌时力战以报答李广,但李广却凭一时之气杀了他。没有恢宏气度的人又怎么会去统领千军万马呢? 同样是同时代的御史大夫韩安国,他坐牢的时,狱吏田甲辱安国。

韩安国说:“你就不怕我死灰复燃?”田甲此人很幽默:“你复燃,我当洒尿灭之。”后韩安国被拜为梁内史。

田甲知后,逃走。韩安国更幽默说:“不逃走就不杀,如果逃走,就灭其九族。”

田甲不敢走,向韩安国认罪。韩安国笑着说:“你给我洒泡尿看看。”

韩安国不仅放走了田甲,而且还善待了他。这就是韩安国一种大人不计小人过的气度。

但李广却做不到。 李广数不能封候,于是向王朔抱怨道:“自从汉朝北击匈奴以来,我未尝不在其中,然而其他将领都封候位列三公,然而我却没有封候,难道我命中注定不封侯?”王朔说:“你想想,你有没有做什么亏心事情?”李广说:“我最后悔的事情就是我杀了已经投降的八百人。”

王朔说:“祸莫大于杀已降,此及将军所以不得封侯者也。”杀俘虏在古代本身就是不道义的事情,何况又杀了800人,因此李广必会遭到报应。

果然从李陵投降匈奴之后,李广家就衰败下去。 李广在参与卫青大将军的漠北之决战时,卫青让李广从侧路袭击,但李广一介勇夫思想的顽疾又出现,他请战当先锋,但卫青却没有同意李广的请求,李广怒而回部。

一是卫青了解李广,李广自以为是,不听指挥,没有大局意识,跟敌人小打小闹行,大规模作战就不能胜任了;二是卫青看到李广年纪也大了,体力和精力都不足,而且李广急于封侯,想最后一博取得战绩,因此在他这种急于求胜的情况下,难免会出现失误。因此卫青还是很理智的拒绝了李广的请战请求。

但就是让李广从侧路进攻,李广也没有顺利完成任务,他带领队伍迷了路,没有及时和卫青主力部队会合,以至让单于逃跑。卫青责怪了李广几句。

李广顿时感到一阵悲凉:“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又徙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且广年六十馀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然后引刀自刭,死的很悲壮,百姓闻之皆恸哭之。

最终李广失去了最后一次封侯机会。 说到跟匈奴的大战斗李广没有胜过,但在“七国之乱”时,李广跟随周亚夫平定吴楚联军,立下战功。

梁王刘武看上李广之才,私授李广将军印,李广不识事务,竟然接受了。刘武当时很想做皇帝,想等哪天他起兵逼宫时,希望李广能支持他,这一点汉景帝刘启很明白。

当时李广为什么要接受将军印呢,还是一点原因李广眼光短浅,分不清利害关系,自以为立下战功,梁王授给将军印,这是对我的奖赏,我还要拿回京城炫耀一番。结果李广此局触怒皇帝,未受到丝毫奖赏。

老子曰:“自视者不章,自见者不明,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但李广却不明白其中道理,他太天真。

不可否认,李。

相关内容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