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与节日有关的诗句三句

一、关于节日的古诗

月上柳梢头!

闹元宵。飞琼结伴试灯来,繁光远缀天,一夜鱼龙舞 ,来映九枝前,小婢扶行怯,月正圆,忽见清辉映月阑。

三美事方堪胜赏,香车宝盖隘通衢,春风含夜梅。

《十五夜观灯》

(唐)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

《元夕影永冰灯》

(清)唐顺之

正怜火树千春妍。

别有千金笑,忍把檀郎轻别。

齐唱宪王春乐府。

《青玉案 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宝马香车拾坠钿,煮汤圆。

见说马家滴粉好。

月到柳梢头。

《京都元夕》

(元)元好问

袨服华妆着处逢,月下西厢,六街灯火闹儿童。

摇篮血迹难割离,晕气疑从月里看。

不见去年人。

今年元夜时。

《正月十五夜灯》

(唐)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

众里寻他千百度。

《上元夜》

(唐)崔液

玉漏铜壶且莫催,难畴畴昔。

月满冰轮。

《元宵月正圆》

闽南歌谣

闹元宵,市中珍品一时来,花市灯如昼,骨肉团聚满心喜,角品南楼。

身闲不睹中兴盛关于元宵节的古诗。

热泪盈眶啥滋味。

诗曰

(唐)李商隐

月色灯山满帝都。

石桥路滑缃钓蹑,了却两岸长相思。

长衫我亦何为者,

灯树千光照,也在游人笑语中,更吹落,火阑珊处,四无情可恨难长。

折桂令 元宵

(元)佚名

爱元宵三五风光,行歌尽落梅。

蛾儿雪柳黄金缕,铁关金锁彻夜开

,月与灯依旧,正月中旬动地京。

满街珠翠游村女。

一回佯怒,有月无灯不算春,金梁桥外月如霜,

扶老携幼返故里,闽台同胞心相依,花市灯如昼。

《汴京元夕》

(明)李梦阳

中山孺子倚新妆。

三百内人连袖舞。

不展芳尊开口笑,壶光转,

帘前花架无行路。

诗曰

(宋)姜白石

贵客钩帘看御街,星如雨,月色婵娟?久别重逢分外喜,叶落归根是正理,梵声天上来,江米如珠井水淘。

《元夕无月》

(清)丘逢甲

三年此夕无月光,何处闻灯不看来,来宵还得尽余欢,花焰七枝开。

缛彩遥分地,泪湿春衫袖。

诗曰

(宋)姜白石

元宵争看采莲船,玉漏莫相催;

燔动黄金地,如何消得此良辰。

烛花不碍空中影:

《元夕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隋)

隋炀帝

**天上转,星桥铁锁开,人静荒凉。

今年元夜时,一回微笑,灯烧月下月如银。

《上元竹枝词》

(清)符曾

桂花香馅裹胡桃,孤灯犹唤卖汤元。

《元夜踏灯》

(清)董舜民

百枝火树千金屧,一家同吃上元丸。

游妓皆穠李。

宝马雕车香满路。

金吾不禁夜,钟发琉璃台,

男女老幼围桌边,蓦然回首;

风雨夜深人散尽,宝马香尘不绝,依楼似月悬。

接汉疑星落。

不见去年人,笑语盈盈暗香去。

《生查子 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灯烧陆海。

出海鲛珠犹带水,人约黄昏后,人踏春阳。

怕的是灯暗光芒,沸地笙歌赛社神。

欲向海天寻月去; 谁家见月能闲坐。

《生查子》

宋代 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一进天上著词声。

春到人间人似玉。

为语东风暂相借,向阿母低低说。

《正月十五夜》

(唐) 苏道味

火树银花合?怕入广寒宫阙,不得金钱不肯回,

那人却在。

《元宵》

(明)唐寅

有灯无月不娱人,满堂罗袖欲生寒,五更飞梦渡鲲洋,明月多应在故乡。

不如归去,试灯风里卖元宵。

月影疑流水,兰红艳早年,凤萧声动,郑女燕姬独擅场,灯火辉煌,总是团圆月。妲娥此夜悔还无,羞逐乡人赛紫姑。明月逐人来,泪湿春衫袖,月与灯依旧;

灯树千光照,人约黄昏后

二、与传统节日有关的诗句

除夕——农历十二月三十(公历2月2日)

除夜

【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公历2月3日)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公历2月17日)

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三、关于节日的诗词佳句

春节1.宋代苏轼作《馈岁》:农功各已收,岁事得相佐。

为欢恐无具,假物不论货。山川随出产,贫富称小大。

置盘巨鲤横,发笼双兔卧。富人事华靡,彩绣光翻座。

贫者愧不能,微挚出舂磨。官居故人少,里巷佳节过。

亦欲举乡风,独唱无人和。2.杜甫的《杜位宅守岁》:“守岁阿戎家,椒盘已颂花。

盍簪喧枥马,列炬散林鸦。四十明朝过,飞腾暮景斜。

谁能更拘束?烂醉是生涯!”3.苏轼的《守岁》:欲知垂尽岁,有似赴壑蛇。修鳞半已没,去意谁能遮。

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

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

4.唐代诗人史青的《守岁》:今夜今宵尽,明年明日催。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

气色空中改,云颜暗里催。风光人不觉,已入后园梅。

5.南北朝时梁代诗人徐君蒨的《共内人夜坐守岁》:“欢多情未极,赏至莫停杯。酒中喜桃子;粽里觅杨梅。

帘开风入帐;烛尽炭成灰。勿疑鬓钗重,为待晓光催。”

6.孔尚任《甲午元旦》:“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

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

7.苏辙《除日》诗道:“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年来七十余。”8.唐代来鹄《早春诗》:“新历才将半纸开,小庭犹聚爆竿灰。

偏憎杨柳难钤辖,又惹东风意绪来。”9,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习俗1馈赠年礼。

2守岁。3饮屠苏酒。

4压岁钱。5拜年。

6燃放爆竹。7祭祀。

元宵节1.卢照邻《十五夜观灯》:“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2.南宋诗人范成大《灯市行》:“吴台今古繁华地,偏爱元宵灯影戏;春前腊后天好晴,已向街头作灯市。叠玉千丝似鬼工,剪罗万眼人力穷;两品争新最先出,不待三五迎东风。

儿郎种麦荷锄倦,偷闲也向城中看;酒垆博塞杂歌呼,夜夜长如正月半。灾伤不及什之三,岁寒民气如春酣;侬家亦幸荒田少,始觉城中灯市好。”

3.清人李调元作《元宵》:“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

4.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5.姜夔的《鹧鸪天•元夕有所梦》: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梦中未比丹青见,暗里忽惊山鸟啼。

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

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6.北宋词人秦观的《念奴娇》:“花灯家家罗列,来往绮罗,喧阗箫鼓,达旦何曾歇。”

习俗:1观灯。2.食俗:南北朝时是浇上肉汁的米粥或豆粥;唐代上元节“造面蠒,食焦饣追”;今天的水煮汤圆。

3祀紫姑神端午节1.苏轼《浣溪沙.端午》:“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

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2.南宋诗人戴复古曾作《扬州端午呈赵师》:“榴花角黍斗新时,今日谁家不酒樽。

堪笑江湖阻风客,却随蒿艾上朱门。”3.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

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骊时一弄,犹松,等闲惊破纱窗梦。”

4.刘禹锡《竞渡曲》:沅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

杨桴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蛟龙得雨鬐鬣动,螮蝀饮河形影联。

刺史临流褰翠帏,揭竿命爵分雄雌。先鸣馀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

百胜本自有前期,一飞由来无定所。风俗如狂重此时,纵观云委江之湄。

彩旗夹岸照蛟室,罗袜凌波呈水嬉。曲终人散空愁暮,招屈亭前水东注。

5.。南宋诗人胡仲参的《端午》诗:“千年流水去滔滔,此日人来吊汨罗。

江上画船无买处,闭门风雨读离骚。”习俗:1.祓禊。

2.曲水流觞。3.“曲水浮素卵”和“曲水浮绛枣”。

4.踏青。中秋节1.徐凝《八月十五夜》云:“皎皎秋月八月圆,嫦娥端正桂枝鲜。

一年无似如今夜,十二峰前看不眠。”2.王安石《中秋夕赏月》:“海气看如洗,秋阳望却昏。

光明疑不夜,清盈欲无坤。”3.米芾曾作《中秋登楼望月》:“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4.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诗云:“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5.苏轼的《西江月•黄州中秋》:“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

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

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6.辛弃疾的《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 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7.元代著名散曲作。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