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格式是xxx,xxx,xxxxxxx,xxxxx的词的词牌名是什么词牌名就是具体某一首词的词牌的名称。词牌是词的一种制式曲调的名称,有固定的格式与声律,决定着词的节奏与音律。 词最初是伴曲而唱的,曲子都有一定的旋律、节奏。这些旋律、节奏的总和就是词调。词与调之间,或按词制调,或依调填词,曲调即称为词牌,其通常根据词的内容而定。宋后,词经过不断的发展产生变化,主要是根据曲调来填词,词牌与词的内容并不相关。 当词完全脱离曲之后,词牌便仅作为文字、音韵结构的一种定式。词牌是一首词词调的名称,例如《沁园春 雪》这首词,“沁园春”是词牌,“雪”是词的标题。《卜算子 咏梅》这首词,“卜算子”是词牌名,“咏梅”是词的标题。词牌通常也决定词的平仄。 扩展资料: 例如: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译文 纤薄的云彩在天空中变幻多端,天上的流星传递着相思的愁怨,遥远无垠的银河今夜我悄悄渡过。在秋风白露的七夕相会,就胜过尘世间那些长相厮守却貌合神离的夫妻。 缱绻的柔情像流水般绵绵不断,重逢的约会如梦影般缥缈虚幻,分别之时不忍去看那鹊桥路。只要两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贪求卿卿我我的朝欢暮乐呢。 【词牌由来】 关于“鹊桥仙”这一词牌名的由来,一说因欧阳修有词“鹊迎桥路接天津”一句,取为词名。又有一说,此调因咏牛郎织女鹊桥相会而得名。 以上说法都表明了这一词牌与“鹊桥相会”的神话有关。古时关于“鹊桥”的神话,以东汉应劭《风俗通》中“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的记载为最早。至唐时,民间传说更为普遍,诗人多有吟咏。该调当于此际产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词牌名 2.什么是数字电视制式数字电视制式是指数字电视采用的视音频.采样、压缩格式、传输方式和服务信息格式等的规定。 正像模拟电视有NTSC、PAL、SECAM三种制式,数字电视同样有遵循不同标准的系统。目前主要存在三种比较成熟的制式,即美国的ATSC(先进电视系统委员会)制式,欧洲的DVB(数字视频广播)制式和日本的ISDB(综合服务数字广播)制式。 对其中的每一种制式,又可以分为卫星传输、有线(电缆)传输和地面传输三种不同的方式。美国先进电视系统委员会ATSC制定的美国数字电视广播国家标准称之为ATSC标准,按该标准构筑的数字电视系统称为ATSC系统。 ATSC系统能在一个6MHz带宽地面电视频道中,可靠地传送约19Mbit/s数字信息流量,也可在一个6MHz带宽有线电视频道中,传输达38Mbit/s的数字信息流量。这种信息流量意味着系统能传递分辨率约为线性模拟电视5倍的编码信息流,视频信源码需具备大于50倍的压缩能力。 3.什么是制式PAL制式是电视广播中色彩编码的一种方法。 全名为 Phase Alternating Line 逐行倒相。除了北美,东亚部分地区使用 NTSC制式 ,中东、法国及东欧采用 SECAM制式 以外,世界上大部份地区都是采用 PAL。 PAL 由德国人 Walter Bruch 在1967年提出,当时他是为德律风根(Telefunken)工作。“PAL”有时亦被用来指625 线,每秒25格,隔行扫瞄, PAL色彩编码的电视制式。 原理 PAL 发明的原意是要在兼容原有黑白电视广播格式的情况下加入彩色讯号。 PAL 的原理与 NTSC 接近。 “逐行倒相”的意思是每行扫瞄线的彩色讯号,会跟上一行倒相。作用是自动改正在传播中可能出现的错相。 早期的 PAL 电视机没有特别的组件改正错相,有时严重的错相仍然会被肉眼明显看到。近年的电视会把上行的色彩讯号跟下一行的平均起来才显示。 这样 PAL 的垂直色彩解像度会低于NTSC 。但由于人眼对色彩的灵敏不及对光暗,因此这并不是明显问题。 NTSC 电视机需要色彩控制 (tint control) 来手动调节颜色。这亦是 NTSC 的最大缺憾之一。 有工程人员谑称 NTSC 为 Never The Same Color , 称 PAL 为 Perfect At Last 。 不同的 PAL PAL、NTSC、SECAM在各地的分布PAL 本身是指色彩系统,经常被配以 625线,每秒25格画面,隔行扫瞄的电视广播格式: 如 B, G, H, I ,N。 亦有PAL是配以其他解像度的格式:例如巴西使用的 M广播格式为 525 线,29。 97格 (与NTSC 格式一样),用NTSC 彩色副载波,但巴西是使用 PAL彩色编码的。 现在大部分的 PAL 电视机都能收看以上所有不同系统格式的PAL。很多 PAL 电视机更能同时收看基频的 NTSC-M ,例如电视游戏机、录影机等等的 NTSC 讯号。 但是它们却不一定可以接收NTSC 广播。 当影像讯号是以基频传送时(例如电视游戏机、录影机等等),便再没有以上所说,各种以"字母"区分广播格式的分别了。 这程况下,PAL 的意思是指:625 条扫瞄线,每秒25格画面,隔行扫瞄,PAL 色彩编码。 对数码影像如 DVD 或 数码广播,色彩编码亦没有分别,这情况下 PAL 是指:625 条扫瞄线,每秒25格画面,隔行扫瞄;即是跟 SECAM 一模一样。 英国、香港、澳门使用的是 PAL-I。中国大陆使用的是 PAL-D、新加坡使用的是 PAL B/G 或 D/K。 PAL 放送的电影 电影一般是以每秒 24 格拍摄。电影在 PAL 制式电视播影时会以每秒25 格播放,播放的速度因而比电影院内或 NTSC 电视广播加快了 4%。 这种差别不太明显,但电影内的音乐会因而变得高了一个半音。如果电视台在广播时没有加以调校补偿,小心聆听便会发现。 NTSC制式:又称为恩制,是1952年12月由美国国家电视标准委员会(National Television System Committee,缩写为NTSC)定制的彩色电视广播标准。 它属于同时制,帧频为每秒29。 97帧,扫描线为525,逐行扫描,画面比例为4:3,分辨率为720x480。 这种制式的色度信号调制包括了平衡调制和正交调制两种,解决了彩色黑白电视广播兼容问题,但存在相位容易失真、色彩不太稳定的缺点。 美国、加拿大、墨西哥等大部分西半球国家以及台湾、日本、韩国、菲律宾等均采用这种制式。 参考“维基百科” 。 4.我国历代文坛“四大家”初唐文坛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初唐四大书法家:欧阳洵、褚遂良、虞世南、薛稷 唐代文章四友:杜审言、崔融、李峤、苏味道 楷书四大家:唐代颜真卿、柳公权、欧阳洵、元之赵孟頫 宋代书法四大家:蔡襄、黄庭坚、米芾、苏东坡 北宋文坛四大家:王安石、欧阳修、苏东坡、黄庭坚 苏门四学士:黄庭坚、张耒、晃无咎、秦观 宋代程门四大弟子:谢良佐、游酢、杨时、吕大临 南宋四大画家: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 南宋诗坛四大家:杨万里、陆游、范成大、尤袤 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 元代儒林四杰:黄?谩⒂菁⒘帷⒔?兴? 元代山水画四大家: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 元代诗坛四大家:虞集、杨载、范椁、揭俟斯 元代吴中四杰:高启、张羽、徐贲、杨基 明代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周文宾 明代书坛“吴中四子”:祝枝山、唐伯虎、文征明、徐祯卿 清初画家四王:王时敏、王 、王鉴、王原祁 清初文学四公子:方以智、陈贞慧、冒襄、侯方域 汉赋四大家: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 唐诗四大家:李白、杜甫、白居易、元稹 宋词四大家:苏轼、辛弃疾、柳永、李清照 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 明清小说四大家:罗贯中、施耐庵、吴承恩、曹雪芹 当代散文四大家:杨朔、魏巍、秦牧、刘伯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