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带蒙字的诗词1、侍中晋公欲到东洛先蒙书问期宿龙门思往感今辄献长句 作者: 白居易 昔蒙兴化池头送,今许龙门潭上期。 聚散但惭长见念,荣枯安敢道相思。 功成名遂来虽久,云卧山游去未迟。 闻说风情筋力在,只如初破蔡州时。 2、蒙泉 作者: 沈传师 京路马駸駸,尘劳日向深。 蒙泉聊息驾,可以洗君心。 3、蒙召拜拾遗书情二首 作者: 费冠卿 拾遗帝侧知难得,官紧才微恐不胜。 好是中朝绝亲友,九华山下诏来征。 三千里外一微臣,二十年来任运身。 今日忽蒙天子召,自惭惊动国中人。 4、贲中间有吴门旅泊之什蒙鲁望垂和更作一章以伸酬谢 作者: 张贲 偶发陶匏响,皆蒙组绣文。 清秋将落帽,子夏正离群。 有恨书燕雁,无聊赋郢云。 遍看心自醉,不是酒能醺。 5、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作者: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2.诗名里带蒙字的诗词有哪些《贻蜀五首·卢评事子蒙》 【朝代】唐代【作者】元稹 为我殷勤卢子蒙,近来无复昔时同。 懒成积疹推难动,禅尽狂心炼到空。 老爱早眠虚夜月,病妨杯酒负春风。 唯公两弟闲相访,往往潸然一望公。 《蒙召拜拾遗书情二首》 【朝代】唐代【作者】费冠卿 拾遗帝侧知难得,官紧才微恐不胜。 好是中朝绝亲友,九华山下诏来征。 三千里外一微臣,二十年来任运身。 今日忽蒙天子召,自惭惊动国中人。 《蒙泉》 【朝代】唐代【作者】沈传师 京路马駸駸,尘劳日向深。 蒙泉聊息驾,可以洗君心。 《答王黄门寄密蒙花》 【朝代】宋代【作者】毕士安 多病眼昏书懒寄,烦君远寄密蒙花。 愁无内史兼词翰,为写真方到海涯 3.求10首婉约派的宋词,急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点绛唇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倚遍栏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点绛唇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铲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浣溪沙 莫许杯深琥珀浓,未成沈醉意先融,疏钟己应晚来风。 瑞脑香消魂梦断,辟寒金小髻鬟松,醒时空对烛花红。 浣溪沙 小院闲窗春己深,重帘未卷影沈沈,倚楼无语理瑶琴。 远岫出山催薄暮,细风吹雨弄轻阴,梨花欲谢恐难禁。 浣溪沙 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沈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 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 浣溪沙 髻子伤春慵更梳,晚风庭院落梅初,淡云来往月疏疏, 玉鸭薰炉闲瑞脑,朱樱斗帐掩流苏,通犀还解辟寒无。 浣溪沙 绣幕芙蓉一笑开,斜偎宝鸭亲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 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 诉衷情 夜来沈醉卸妆迟,梅萼插残枝。酒醒熏破春睡,梦断不成归。 人悄悄,月依依,翠帘垂。更挪残蕊,更拈馀香,更得些时。 菩萨蛮 归鸿声断残云碧,背窗雪落炉烟直。烛底凤钗明,钗头人胜轻。 角声催晓漏,曙色回牛斗。春意看花难,西风留旧寒。 菩萨蛮 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沈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好事近 风定落花深,帘外拥红堆雪。长记海棠开后,正是伤春时节。 酒阑歌罢玉尊空,青缸暗明灭。魂梦不堪幽怨,更一声啼鴂。 清平乐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挪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忆秦娥 临高阁,乱山平野烟光薄。烟光薄,栖鸦归后,暮天闻角。 断香残香情怀恶,西风催衬梧桐落。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 添字采桑子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情。 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4.诗经或者唐诗宋词里面含宋字的句子1、宋玉当时情不浅-----宋 欧阳修 《渔家傲·八月秋高风历乱》 2、全胜宋玉-----宋 苏轼 《满庭芳·香叆雕盘》 3、宋玉台头-----宋 黄庭坚 《减字木兰花·襄王梦里》 4、宋玉短墙东畔-----宋 黄庭坚 《西江月·宋玉短墙东畔》 5、料得有心怜宋玉-----宋 秦观 《浣溪沙》 6、宋玉墙高才一觇-----宋 周邦彦 《蝶恋花·美盼低迷情宛转》 7、若教宋玉尊前见-----宋 朱敦儒 《鹧鸪天·通处灵犀一点真》 8、都无晋宋之间事-----宋 辛弃疾 《鹧鸪天·晚岁躬耕不怨贫》 9、才称屈宋-----宋 无名氏 《沁园春·阊阖初开》 10、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魏晋 曹植 《洛神赋》 5.关于豪放派的宋词豪放派:中国宋词风格流派之一。 北宋诗**新派作家如欧阳修、王安石、苏轼、苏辙都曾用“豪放”一词衡文评诗。第一个用“豪放”评词的是苏轼。 据南宋俞文豹《吹剑续录》载:“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讴,因问:‘我词比柳词何如?’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 ’公为之绝倒。”这则故事,表明两种不同词风的对比。 南宋人已明确地把苏轼、辛弃疾作为豪放派的代表,以后遂相沿用。代表词人为苏轼、辛弃疾 欧阳修等。 下面我们欣赏他的古今传唱的豪放词《念奴娇》(大江东去):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此乃苏轼被谪黄州时,游赤壁而作。其实,黄州赤壁非三国时周瑜大败曹操之赤壁,但因名同,而引发苏轼对八百多年前的赤壁之战,大发感慨。 当年赤壁之战的东吴总指挥乃周瑜,该词不惜笔墨,着重刻画了周瑜的雄才大略、指挥若定,而又风流儒雅、潇洒自如的英姿,表达了词人对前贤的赞誉和仰慕。词人联系到自己被谪,难得发挥其才,不免自笑多情,大发“人生如梦”之嗟叹。 无奈之余,只好在江边月下,酹酒以祭而已。 上片主要写景、追溯历史。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三句大笔着眼,纵观历史,一代一代,多少风流人物,为历史所淘尽,而大江依然东流,故云“浪淘尽”也。“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此乃据人之传,交待了赤壁之战的地点。 故垒,过去的战争工事。这三句的意思是说,故垒西边,人们传说是三国周瑜所指挥的赤壁之战故地。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此乃描写眼前景色,刻画了长江之惊涛拍岸之磅礴气势。为下一句以及下片作铺垫。 乱石穿空,形容悬壁为惊涛几百年的冲刷而穿空。惊涛,形容浪涛如因惊脱缰的战马一样,一泻千里;或谓惊险之浪涛。 卷起千堆雪,形容波涛撞击到石壁上,激起向上弯卷的浪花,洁白如雪也。千堆雪,乃一夸张手法。 由此引发出词人的感叹“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大意是,江山如画之美,一时引起多少豪杰为之争战。与首三句作一呼应。 下片着重描写人物。“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乃写周瑜(字公瑾)当年,潇洒英姿,督江东三军,又娶东吴二美女之一小乔(大乔嫁与孙权),可谓英雄美人,天合佳偶,正是得意之时。 英发,英姿焕发也。“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乃描写周瑜儒雅、镇定自若,胸有成竹的神态,且谋略已定,战法早已作了部署,故而,帷幄中谈笑之间,曹操的战船便焚烧殆尽了。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此五句,乃写词人自己的感慨。其中,故国,指赤壁之战故地。 多情应笑我,乃一倒装句,意思是“应笑我自作多情”。华发,头发花白也,华通“花”。 人生如梦,借用曹操诗句。这几句乃无奈之感慨也,故最后只好归于“一尊还酹江月”,即无奈之余,只好在江边月下,酹酒以祭而已。 苏轼的豪放词,不惟怀古词,其内容是多方面的。例如《江城子》(老夫聊发)一词,写的是居官闲猎,却表现了词人之伟大的爱国情怀。 全词如下: 老夫聊发少年狂。 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袒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其中,下片首句第四个字多数词选本为“胆”字,实乃误也。酒至酣处,往往人要袒胸纳凉,故应为“袒”字。 上片主要描写打猎,下片舒怀,表现出词人的强烈的为国效力的爱国胸怀。 苏轼的词不仅充满豪气,且不乏浪漫主义色彩。 例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就运用了奇思妙想的浪漫主义表现手法。全词录于次: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此乃苏轼于神宗熙宁九年中秋节在密州任上,于月下畅饮,因以怀念其弟苏辙,写下的一篇妙词。 上篇看似写景,实则寓意著作者政治上不得志,难得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的苦闷和无奈。下片景情融合,既有对弟苏辙的怀念之情,又有对人间的美好祝愿。 表现出词人的宽阔胸怀。该词境界豁朗、寓意深邃、富有哲理,堪称千古绝唱也。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为后人时常引用。 其实,苏轼并不摈弃传统词的写作。 例如他的《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就是一首儿女情思、离恨别愁的传统词作。全词如下: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 晓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