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道酬勤上落款是什么天道酬勤, 厚德载物。 驭龙人物帛画 还我英雄本色, 杀尽奸邪无数。 我劝天公再相肋, 天公劝我息怒。 天以天道酬勤, 我以厚德载物。 如烟往事再回顾, 已随秋风而去。 廿七、桂枝香 ·辋川别业图 云淡风轻, 几番送来了, 暮鼓晨钟。 声声诉说不尽, 万事皆空。 红尘依旧遮古道, 只不见, 白发老翁。 老翁曾道: 年少时候, 也唱大风。 想当年一介书生, 诗词歌赋罢, 满座皆惊。 三间破茅屋里, 多少豪英? 孤舟今随流水去, 只留下, 风摇古松。 可曾知道: 昔日壮歌, 今朝谁听 ----------------------------------------------------------------------------------------------------- 典故及出处:: 《易》里讲到“劳谦君子,有终吉。” 至《尚书》就有“天道酬勤”的说法。 韩愈曾题词“天道酬勤”勉励后来者。 最早出现天道这个词是在《尚书》中,很多的先秦书籍中出现天道这个词.主要指“自然的规律“辞海”也是这么解释。 “天道酬勤”没找见最初的出处。可能《尚书.大禹谟》中的“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是最为接近的 原文如下: 三旬,苗民逆命。益赞于禹曰:“惟德动天,无远弗届。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帝初于历山,往于田,日号泣于旻天,于父母,负罪引慝。祗载见瞽叟,夔夔斋栗,瞽亦允若。至诚感神,矧兹有苗。” 原句应该是这样:天道酬勤,地道酬善,人道酬诚 还有现代人发挥的:天道酬勤、地道酬善、商道酬信、业道酬精、人道酬诚 2.谁知道一些常见字体的风格这个没有绝对的,一般是使用习惯和风格,当然不能不伦不类,是有一定的章法。转的,供参考: 书宋体:一般是书刊正文排版理想的字体。 楷 体:一般用于排小学课本及幼教读物;在报刊中的短文正文排版中也经常用到。 仿宋体:常用于排中、小号标题;报、刊中的短文正文、文件、诗词、古典文献和仿古版面等。 小标宋:是理想的排大、小标题字,封面字的字体。 报 宋:一般用于排报纸版心字,也可作中、小标题字用。 黑 体:一般用于排各级大、小标题字,封面字及正文中要突出的部分。 细圆体:一般用于印刷品中极小的文字。适合于排信笺、名片、年历、书籍装帧等用字。 特圆体:一般用于放大使用,文化性与商业性兼有。 琥珀体:一般用于商品包装、装潢、宣传单、海报等品名和标题的用字。 彩云体:是“琥珀体”的一种,一般用于各类印刷品及装饰用字。 综艺体:一般用于公司企业名称及商品名称、广告、海报标题等。 魏 碑:一般用于书籍装帧、报刊杂志书名标题、标语横幅等。 行 楷:一般用于宣传品或出版物的标题字或装饰用字,不宜作为大面积的正文使用。 中行书:中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一般用于表达轻松、流畅的内容。 大隶书:适合作为标题使用的字体。 海报体:一般用于小幅招贴画、告示、贺卡等印刷品。 特粗体:一般用于标语、横幅、报刊杂志、广告的标题及书籍封面。 3.中国繁体字是什么时候被引入日本的也许,世界上谁都不得不承认,日本人是愿意并且擅长学习的民族。 直到公元7世纪,日本人还没有文字可以记载自己的语言,日本的女性,用一些汉字创造出了一套字母,即所谓的假名,用来记载本民族的语言和思想。后来,隋唐时期,大和民族干脆将大量的汉字引入自己的语言体系,再后来,当他们意识到西方发达国家的厉害的时候,又大量地引入西方的语言,其中特别是科技的词汇。 跟随着中国文字和语言的引入,日本人贪婪地引进和借用中国文明的成果,他们不但习读中国人的各种文章,还从中国引入了佛教、儒学和各种哲学的流派。他们把佛教奉为“保护国家至善”的宗教。 他们爱用墨砚和毛笔写字的书法,也爱用中国金石的印章,他们研习中国的风土人情和历朝制度,还向中国人学习农耕以及包括印刷术在内的各种技艺。 他们的政府多次派使者来中国交流,使节们对中国高度文明的习俗赞叹不已。 日本天皇和宫廷决定用这种先进的文明来充实本国的事业。他们以无与伦比的巨大精力推行这项引进和改革。 天皇甚至下令仿造中国的京师,建造了新的奈良城。他们在引进时模仿,有时干脆就复制。 一千二百多年前,中国人鉴真应邀到日本传授戒法,把中国的建筑、雕塑和医药学介绍到日本。中日两国的交往,不管是否友好或平等,除了日本平安时代末期和德川幕府闭关锁国的两百多年,一直没有停止。 总之,生活在海岛上的日本人,羡慕中华民族拥有一片广袤的美丽的国土,拥有历史悠久的文明,他们不倦地探索着炎黄子孙的精神世界和物质生产。 美国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说:“在世界历史上,很难在什么地方找到另一个自主的民族,如此成功地有计划地汲取外国文明。” 4.线装书局是一家独立的出版社还是哪个出版社挂的副牌线装书局是一家独立的出版社,,以下是有关它的详细介绍,希望对你有所帮助1993年在北京成立了第一家 线装书专业出版社———中国线装书局。 目前,这家出版 社已出线装书近二十种。 众所周知,我国是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源地。 雕版印 刷书由隋唐五代发其端,至北南宋而鼎盛。雕版书的装帧 由开始的卷轴装、经折装、旋风装、蝴蝶装到背包装,宋 以后出现了线装书。 一书多本的线装书还用纸板青布糊制 成“函”收装,配以象牙别子。这种装帧,便于翻阅,不 易破散,在我国书籍传统装帧技术上是最进步的,叶根友它一直 流行了几百年。 “线装书”也成了我国古籍的别称。 近十几年,线装书有了较大量的出版。 中国书店每年 出版线装书二三十种,上海古籍出版社、江苏扬州广陵书 局每年也出不少线装书。线装书的大量印行,究其原因,首先在于这种装帧本 身的艺术魅力和实用性。 中国线装书局总编辑谢云先生认 为:“用料、印刷、装帧是印刷物的三大要素,与印刷物 的内容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统一整体。线装书一般用宣纸或 毛边纸采用特殊方式印刷,用这种传统的印刷装帧形式能 够别具一格地体现学术、艺术价值和书籍装帧印刷的特色 。” 正因为线装书装帧形式传递着古色古香、浓厚典雅的 文化气息,所以在现代依然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 著名学者邓云乡在谈到线装书时说:“中国传统文化 的根本,首先在于它的载体线装书,没有线装书,无处看 线装书,不会看线装书,那就差不多失去了中国传统文化 的根本。” 随着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加速,中国传统文化 在世界上的影响日益扩展,线装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 要载体日益受到欢迎。在琉璃厂一些书店的店堂里,常常 可以看到成捆的线装书待发海内外。 可见,我国源远流长 的线装书业将再放异彩。(2002年1月1日《经济参考报》 叶根友文)。 5.韩的连笔字怎么写1)【连笔字】即行书,草书的俗称,凡笔画首尾相连皆是连笔字。 2)【韩】草书的几种写法 【韩】字的方正字迹-邢体草书简体写法 【韩】字的钟齐流江硬笔草体写法 【韩】字的书体坊米芾体写法 草书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草书基本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草书是笔画省略,结构简便的书体。 二是,草书是以点画作为基本符号来代替偏旁和字的某个部分,是最具有符号化特征的书体。三是,草书的笔划之间字与字之间相互连带呼应,是便于快捷书写和便于表达书者情感的书体。 3)【韩】字行书的几种写法 【韩】字的德彪钢笔行书写法 【韩】字的方正硬笔行书简体写法 【韩】字的经典繁行书写法 【韩】字的全新硬笔行书简写法 【韩】字的叶根友毛笔行书简体写法 行书的特点: 行书是介于楷、草间的一种书体。写得比较放纵流动,近于草书的称行草;写得比较端正平稳,近于楷书的称行楷。 在书写过程中,笔毫的使转,在点画的各种形态上都表现得较为明显,这种笔毫的运动往往在点画之间,字与字之间留下了相互牵连,细若游丝的痕迹,这就是丝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