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关于山名的诗句

1.描写山并且带有山名的诗句有哪些

1、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宋.苏轼.《题西林壁》)

2、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宋.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3、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南朝宋.陶渊明.《归园田居》)

4、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唐.李白.《独坐敬亭山》)

5、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唐.李白.《关山月》)

6、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唐.王维.《鹿柴》)

7、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唐.杜甫.《春望》)

8、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唐.杜甫.《望岳》)

9、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10、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唐.柳宗元.《江雪》)

2.找十句有山名的古诗和诗句有河流名

关于山名的诗句: 《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题西林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独坐敬亭山》-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关于水的诗词: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望岳【作者】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题西林壁 【作者】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独坐敬亭山 【作者】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作者】岑森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泊船瓜洲》【作者】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作者】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凉州词 【作者】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游山西村 【作者】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作者】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作者】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3.含有“山名”的诗句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岱宗指泰山)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宋.苏轼.《题西林壁》)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南朝宋.陶渊明.《归园田居》)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唐.李白.《独坐敬亭山》)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唐.李白.《关山月》)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张志和《渔歌子》)。

4.描写山的诗句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5.【描写山的著名诗句】

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柳宗元:《江雪》) 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 5.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王维:《鹿柴》) 6.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李白:《关山月》) 7.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李白《独坐敬亭山》) 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陶渊明:《归园田居》) 9.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10.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题西林壁》) 12.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12.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李叔同:《送别》) 13.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夏完淳:《别云间》) 14.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王湾《次北故山下》) 15.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王安石《登飞来峰》) 16.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17.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18.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9.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早发白帝城》) 20.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出塞》) 2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 2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 23.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刘禹锡:《望洞庭》) 24.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王昌龄《从军行》) 补充: 你好!以上是一些:描写山的著 名诗 句,你参考下吧!帮到你,请点击右下角采纳,谢谢!。

6.有关山名的唐诗

名句“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出自唐代诗 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 独坐敬亭山作者:李白 年代:唐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赏析:前两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看 似写眼前之景,其实,把伤心之感写尽了: 天上几只鸟儿高飞远去,直至无影无踪;寥 廓的长空还有一片白云,却也不愿停留,慢 慢地越飘越远,似乎世间万物都在厌弃诗 人。“尽”、“闲”两个字,把读者引入一 个“静”的境界:仿佛是在一群山鸟的喧闹声消 除之后格外感到清静;在翻滚的厚云消失之 后感到特别的清幽平静。

因此,这两句是 写“动”见“静”,以“动”衬“静”。这种“静”,正烘 托出诗人心灵的孤独和寂寞。

这种生动形象 的写法,能给读者以联想,并且暗示了诗人 在敬亭山游览观望之久,勾画出他“独坐”出神 的形象,为下联“相看两不厌”作了铺垫。这两句的意象以“众星拱月”式并置,前 句中心词“鸟”是中心意象,加上“飞”字形成一 个复合意象,强化动态表现意义。

“众鸟”原可 以让读者联想到山中闲静宁谧的场景,群鸟 儿在空山中婉转鸣啼,有一种格外的逸趣, 而眼前,众鸟高飞,离人越来越远,“高”字起 到一个拓展空间的作用,抬头仰望,空阔的 蓝天上,鸟儿在远走高飞,直至看不见。一 个“尽”字,增强了此句的表现力度,表现出李 白此时的万般惆怅。

后句“云”为中心词, 与“去”复合,默默的云也在渐渐飘走。而云并 非满天白云,原本就只是“孤云”无伴,偏偏还 悠闲地慢慢地飘离。

诗人以“闲”写出了孤云的 状态,突出了离去的过程,让读者在品味孤 云离去的状态时,感知诗人内心的不忍和无 奈。“尽”、“闲”两个字,把读者引入一 个“静”的境界:仿佛是在一群山鸟的喧闹声消 除之后格外感到清静;在薄云离散之后感到 特别的清幽平静。

它们都似乎有灵性,不愿 与诗人为伴,远离诗人而去,只留下一个阔 大茫茫的空间,诗人坐在这样的空间之中, 更显孤独和渺小。其实,山林的鸟是飞不尽 的,云也不会飘游到天外。

在诗中,众鸟孤 云都离诗人而去,这是诗人情感外射的结 果,是诗人有意创造为表现自己的孤独情感 的茫茫空间。这种生动形象的写法,能给读 者以联想:李白坐在那里已经有一段时间 了,他眼看着众鸟、孤云渐渐飞去,众鸟和 孤云都离开了敬亭山,只有他自己依旧坐在 那里欣赏着它,勾画出他“独坐”出神的形象, 为下联“相看两不厌”作了铺垫。

三、四两句“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 山”用浪漫主义手法,将敬亭山人格化、个性 化。尽管鸟飞云去,诗人仍没有回去,也不 想回去,他久久地凝望着幽静秀丽的敬亭 山,觉得敬亭山似乎也正含情脉脉地看着他 自己。

他们之间不必说什么话,已达到了感 情上的交流。“相看两不厌”表达了诗人与敬亭 山之间的深厚感情。

“相”、“两”二字同义重 复,把诗人与敬亭山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表 现出强烈的感情。同时,“相看”也点出此时此 刻唯有“山”和“我”的孤寂情景与“两”字相重, 山与人的相依之情油然而生。

结句中“只有”两 字也是经过锤炼的,更突出诗人对敬亭山的 喜爱。“人生得一知己足矣”,鸟飞云去对诗人 来说不足挂齿

这两句诗所创造的意境仍然 是“静”的,表面看来,是写了诗人与敬亭山相 对而视,脉脉含情。实际上,诗人愈是写山 的“有情”,愈是表现出人的“无情”;而他那横 遭冷遇,寂寞凄凉的处境,也就在这静谧的 场面中透露出来了。

“众鸟”、“孤云”这种动的意象与“敬亭 山”这种静的意象相反并置,时间和空间的维 度里仅仅出现了量的变化,而心理的维度却 产生着质的变化:有理想、有才能而在政治 上遭受压抑的士大夫往往对“逝去”,对“消 散”有着特殊的敏感,人事短暂,宇宙永恒, 常常是他们不遇时发出的慨叹。诗人引恒久 的山为知己,可能是“长安不得见”后,不得已 而为之的一种方式了。

就算长安招引他,他 也不知道自己会不会随“众鸟高飞”而去。诗人笔下,不见敬亭山秀丽的山色、溪 水、小桥,并非敬亭山无物可写,因为敬亭 山“东临宛溪,南俯城闉,烟市风帆,极目如 画”。

从诗中来看,无从知晓诗人相对于山的 位置,或许是在山顶,或许在空阔地带,然 而这些都不重要了。这首诗的写作目的不是 赞美景物或者借景抒情,而是借此地无言之 景,抒内心无奈之情。

诗人在被拟人化了的 敬亭山中寻到慰藉,似乎少了一点孤独感。 然而,恰恰在这里,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之 情被表现得更加突出。

人世间的深重的孤独 之情,诗人人生悲剧的气氛充溢在整首诗 中。全诗似乎全是景语,无一情语,然而, 由于景是情所造,因而,虽句句是景,却句 句是情,就像王夫之所说,是“情中景,景中 情”。

沈德潜在《唐诗别裁》评价说:“传独坐 之神。”。

7.关于山的诗词有哪些

望采纳谢谢1、《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游钟山》 宋·王安石 终日看山不厌山,买山终待老山间。

山花落尽山长在,山水空流山自闲。 4、《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自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5、《晓行望云山》 宋·杨万里 霁天欲晓未明间,满目奇峰总可观。

却有一峰忽然长,方知不动是真山。 6、《题天柱峰》 唐·白居易 太微星斗拱琼台,圣祖琳宫镇九垓。

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门千仞锁云雷。 玉光白橘相争秀,金翠佳莲蕊斗开。

时访左慈高隐处,紫清仙鹤认巢来。 7、《江上望皖公山》 唐·李白 奇峰出奇云。

秀木含秀气。 清晏皖公山。

口绝称人意。 独游沧江上。

终日淡无味。 但爱兹岭高。

何由讨灵异。 默然遥相许。

欲往心莫遂。 待吾还丹成。

投迹归此地。 8、《咏江郎山》 宋·辛弃疾 三峰一一青如削,卓立千仞不可干。

正直相扶无依傍,撑持天地与人看。 9、《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0、《无题》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腊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1、《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2、《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3、《饮酒》 东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4、《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5、《观沧海》 三国·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6、《登飞来峰》 宋·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7、《登峨眉山》 唐·李白 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

周流试登览,绝怪安可悉? 青冥倚天开,彩错疑画出。 泠然紫霞赏,果得锦囊术。

云间吟琼箫,石上弄宝瑟。 平生有微尚,欢笑自此毕。

烟容如在颜,尘累忽相失。 倘逢骑羊子,携手凌白日。

18、《行路难》 唐·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坐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2、《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3、《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4、《秋风引》 唐·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5、《长相思》 满·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6、《春夜洛城闻笛》 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人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国情。

7、《人日思归》 隋·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8、《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9、《泊船瓜州》 宋·王安石 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0、《渡汉江》 唐·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夏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11、《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2、《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3、《远望》 唐·元稹 满眼伤心冬景和,一山红树寺边多。 仲宣无限思乡泪,漳水东流碧玉波。

14、《碛中作》 唐·岑参 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 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

15、《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6、《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少小。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