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酒旗宋词

1.春夏秋冬的宋词

江南春

杜牧 唐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注释】山郭:山城。酒旗:古代酒店外面挂的幌子。

【诗意】千里江南,到处莺莺歌燕舞,桃红柳绿,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在临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到处都有迎风招展的酒旗。到处是香烟缭绕的寺庙,亭台楼阁矗立在朦胧的烟雨之中。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注释】

1.晓:早晨。 净慈寺:全名“净慈报恩光孝禅寺”,与灵隐寺为西湖南北山两大著名佛寺。 林子方:作者的朋友,官居直阁秘书。

2. 四时:春夏秋冬四季。在这里指六月以外的其他时节。

3.无穷碧:因莲叶面积很广,似与天相接,故呈现无穷的碧绿。

4.别样:特别,不一样。别样红:红得特别出色。

【诗意】到底还是六月的西湖最美,风光与其他时候大不相同。莲叶接天一望无际的碧绿,荷 花映日呈现出异样娇红。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诗意】自古以来,骚人墨客都悲叹秋天萧条、凄凉、空旷,我却说秋天远远胜过春天。秋日天高气爽,晴空万里,一只仙鹤直冲云霄,也激发我的诗情飞向万里晴空。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诗意】千里的山上鸟都没有,万里的道路上连一丝人的踪迹也没有,只有在江上的一只小船上,有个披着蓑衣的老翁,在寒冷的江上独自垂钓。

2.古代酒店的酒旗有哪些标志

酒店的标识是酒旗。

酒旗叫做“三碗不过冈”实际上是一种商业广告的手段。一般酒店的酒旗就是一块青布或白布,上书 斗大一个“酒”字,用竹竿高挑在门前。

其实酒旗花样也比较多。 高档一点的,则还要在酒店上挂对联。

如《水浒传》第三十九回 写宋江在江州浔阳楼酒店看到的对联是:“世间无比酒,天下有 名楼。 ”这个酒楼高挑的是一面“浔阳江正库”的大旗,而且还有 对联,相当有艺术气氛。

而在快活林这样的酒店,大旗上高挑的 是“河阳风月”四字,还有一副酒联,写着“醉里乾坤大,壶中日月 长”,也很有一些豪气。景阳冈山村路边小酒店,它的酒旗上高 挑的是“三碗不过岗”的大字,只是乡村小店,也就没有对联。

有些乡村酒店为了标明记认,就高悬一个草帚儿。《水浒 传》第四回写鲁智深下山醉酒的那小酒店是:“远远地杏花深处, 市梢尽头了,一家挑出个草帚儿来。

智深走到那里看时,却是个 傍村小酒店。”唐代的杜牧在《清明》一诗中说:“清明时节雨纷 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可 见,这是一个叫做“杏花村”的酒店。

3.告诉我一首诗的意思和一首宋词~

诗意:在广阔的江南大地上,黄莺欢快的鸣唱,绿树映衬着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酒旗在迎风招展.

(词名)雨霖铃

(作者)柳永

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4.酒旗的相关作品

《红楼梦》第十七回:“此处都好,只是还少一个酒幌,明日竟做一个来。就依外面村庄的式样,不必华丽,用竹竿挑在树梢头。”

《水浒传》中提到:从孟州东门到快活林,卖酒的有十二三家,其间距离无非“十四五里田地”,几乎是一里路就有一酒店,够稠密的了。关于酒店的外状描写则大抵是三言两语,但出有颇富神韵的。鲁智深上了五台山后第一次下山,来到一个山边小市镇,一连走进三个酒店,在第一个酒店门口,“见一个酒望子,挑出在房檐上”,但他遭到拒售。“行了几步,又望见一家酒旗儿直挑出在门前”,还是遭到拒售。接着又连走了三五家,“都不肯卖”;于是他又到一个酒店“远远地杏花深处,市稍尽头,一家挑出个草帚儿来”。这几句描写,不免使人想起唐人李中《江边吟》的诗句:“闪闪酒帘招醉客,深深绿树隐啼莺。”杏花深处,“挑出个草帚儿来”,确实显出一点神韵来。犹如同“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那一回写林冲“把花枪挑了酒葫”,在雪地里觅见小酒店一样,都是精妙文字,林冲觅见的那家小酒店虽在“市井”,实也是村野小集,它的标志物是“篱笆中挑着一个草帚儿在露天里”。

“酒望子”,又叫酒帘或酒旗。酒店悬挂的标识,大抵都是黑色或黑白相间,故常有“青旗”“青帘”之名。大凡读唐诗,也经常能见到“青旗沽酒”、“斜日青帘”这类说法。

注:宋人洪迈《容斋随笔》有“酒肆旗望”条,考说酤酒悬帜,谓是《韩非子》中就有记载,但同时也认为见咏于诗,而多咏于诗却始自唐人。至于酒店以草帚为标识,《水浒传》中写到的大抵是村醪之家,所以前代《水浒传》评家有批语云:“酒定粗恶矣,不然,何故是个草帚?”洪迈《容斋随笔》中也说:“村居或挂瓶瓢,标帚杆。”但事实上村醪之家也未必悬帚为识,也有挂酒旗的。“武松醉打蒋门神”那回,施恩陪着武松去往快活林之时,在一“不村不郭”处,“望见一个酒旗儿”,近处一看,“却是一座卖村醪小酒店”,施恩因问道:“此间是个村醪酒店,也算一望吗?”由此看来,对“草帚”也不能望文生意。其实,它实代表着“雅”意,或谓挂帚是用迎宾古礼“拥帚”之意,或谓是由杜康制箕帚而来。我倾向于认为酒店以帚为标识,关于杜康。但上述两种看法中的无论哪种解释,都存雅意。

注:百回本《水浒传》中写到五台山的“傍村小酒店”和孟州东门外的“卖村醪小酒店”时,都用诗词作增饰描写,后者是一首词,既写外景,有“杨柳阴森门外,荷花旖旎池中”和“飘飘酒旆舞金风,短短芦帘遮酷日”等句,也写内景,有“磁盆架上,白冷冷满贮村醪,瓦瓮灶前,香喷喷初蒸社酝”等句。这种增饰描写的目的看来也是衬托村店之雅。前者是一首诗,定来颇拙劣,像是律诗形式却并不合律,文句也有别扭处,全文如下:“傍村酒肆已多年,斜插桑麻古道边。白板凳铺宾客坐,矮篱笆用棘荆编。破瓮榨成黄米酒,柴门挑出布青帘。更有一般堪笑处,牛屎泥墙画酒仙。”如此诗作,实无增饰作用,最后两句尤怪,说是“更有一般堪笑处,牛屎泥墙画酒仙。”按“牛屎泥墙”和“画酒仙”当是不相干的两种现象。村家把牛屎涂在墙上,晾干后作燃料,这在旧时农村属常见之事。“画酒仙”是在墙上涂饰酒店标识,“酒仙”当即“醉仙”。

元人杨显之《酷寒亭》杂剧第三折描写一位“从良”奴隶张保开店卖酒,所唱曲文中有“他将那醉仙高挂,酒器张罗;我则是茅庵草舍,瓦瓮瓷钵”之言,所谓“醉仙高挂”,当指画有醉仙形象形字酒旗。剧中描写张保开的是小酒店,只是“曲律竿头悬草椁”,这“草椁”也是草帚一类。另一本元杂剧《李逵负荆》中写到杏花庄老汉王林“开着一个小酒务儿”,王林上场诗中同样有“曲律竿头悬草椁”句。

画有醉仙的酒旗,一般见于大酒店,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有明文记载: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重新结络门面彩楼,花头画竿,醉仙锦旆,市人争饮。至午未间,家家无酒,拽下望子。此处所说“醉仙锦旆”是指旗帜上绣有醉仙图像,与“花头画竿”相配,正是高等酒楼的标识物。

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小题1:①景物描写上由远及近,由远处的彩虹、万山,到近处的短亭、丹枫、酒旗,层次分明。②色彩上绚烂明丽,词人选取了彩虹、紫中带翠的山岭、青旗(酒旗色青,亦称青旆)、红枫等意象,织就了一幅灿烂美丽的画面。(写出一点2分,写出两点满分。每点都要结合内容解析。)

小题2:①词的下阕抒写了羁旅愁思、孤独寂寞和思乡思亲之感。(2分)前两句,谓词人旅途奔波,一事无成,“浮生”一词意为漂泊不定的经历,表示了对羁旅漂泊的厌倦;“事逐孤鸿去”,意为往事不可追寻,不能再返。(1分)结尾两句更透出了羁旅夜晚、黄昏来临、空屋寒灯的凄凉及由此产生的思乡之情。一个“又”字,尤其能说明词人漂泊的漫长,尝尽了千愁万苦。(1分)

小题1: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景物描写特点的题目,景物描写的特点一般从顺序、着眼点、手法等几方面着眼,顺序有高低、远近等,着眼点有绘形、绘声、绘色等,手法主要是常见的表现手法和修辞等,此题上片“江水”“万山”“短亭”“酒旗”看应该是由远及近的顺序,再看“紫翠”“丹枫”又从色彩入手。分析出这些答出效果,按顺序,应该加强诗歌的层次性,色彩着眼应该是构建一个色彩绚丽的画面。

小题2: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诗歌情感的考核的题目,是个情感题要注意标题、注释和文中的关键词语,标题“宿水口”词中的“常客”“月黄昏”“寒灯“等词语可看出是一首表现羁旅行役之苦和思乡之情的诗歌,答题时注意结合诗歌进行具体分析。

相关内容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