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菱纱的诗词.菱纱 翩翩 执手看歌敲金钗 笑语落珠明眸睐 忽然蝴蝶春风满 焉教冷镜瘦朱颜 详解:执手看歌敲金钗,笑语落珠明眸睐,忽然蝴蝶春风满,焉叫冷镜瘦朱颜; 按照我的个人观点来看, ‘执手看歌敲金钗’讲的是菱纱已往的生活, '笑语落珠明眸睐'我觉得是遇见天河后,她逐渐有了感情(不是说菱纱以前没有感情……),有了喜怒哀乐,渐渐明白了爱一个人的辛酸与甘甜; '忽然蝴蝶春风满'个人感觉是当菱纱慢慢咀嚼着爱的苦辣酸甜时,却发现自己阳寿不长,好日子已经到头(春风满) '焉叫冷镜瘦朱颜'菱纱成为望舒的宿主,即将远离人事的时候,宿命难为,只有抢忍悲伤,漫漫消逝生命…… 知道蝴蝶吗?虽短短一生寿命,却能尝尽各种人生之味,却能在快乐烂漫中渐渐消逝生命,正如菱纱,虽如蝴蝶般光鲜艳丽,却可以默默的忍受人生的百种滋味,何不令人深深回味? 2.含有‘纱’字 的古文诗词···多多益善··谢谢··找了很久发现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发现诗词中带"纱"的似乎很少,去翻了翻唐宋词,里面也大都是: "香雾薄 帘幕透" "真珠帘卷玉楼空"之类.古诗词中好像都喜用"帘"幕""帐"这类字眼,很少用纱的.据说纱是五代吴国时期就有的了,却不知道为什么诗词里"纱"字出现的少,我自己倒觉得纱字更加朦胧美感更强些. 目前能想到的就是红楼梦中宝玉祭晴雯的那句: "茜纱窗下,公子多情.黄土垄中,卿何薄命" 以及宝玉行酒时的红豆词: 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 睡不稳纱窗风雨黄昏后. 一句对联: 窗纱绿透虫声暖,鸳帐红柔燕影娇. 还有: 月夜 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 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 虫声新透绿窗纱。 王维: 积翠纱富睛,飞泉绣产原 . 苏轼:朱唇得酒晕生脸,翠袖卷纱红映肉. 宋.刘敞:《桃花》 小桃西望那人家,出树香梢几树花。只恐东风能作恶,乱红如雨坠窗纱. 一副对联:一径竹阴云满地,半帘花影月笼纱。 杜牧《泊秦淮》:夜泊秦淮近酒家,烟笼寒水月笼纱. 王维《洛阳女儿行》:谁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江头自浣纱。 万楚《五日观妓》:西施谩道浣春纱,碧玉今时斗丽华。 就目前看的话 纱字的古诗词似乎也只是作为"窗纱"或者与西施有关的"浣纱"出现的. 也许我才疏学浅,暂且只知道这些,希望楼主能找到满意答复.也希望一起探讨~呵呵 王维的 西施咏: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 3.关于兰的诗句爱新觉罗.玄烨《秋兰》 殿前盆卉,芳兰独秀,昔人称为王者香,又以方之君子,因题四韵。 猗猗秋兰色,布叶何葱青。 爱此王者香,著花秀中庭。 幽芬散缃帙,静影依疏棂。 岂必九畹多,侈彼离骚经。 《云栖竹树甚茂幽兰满山》 山径纡徐合,溪声到处闻。 竹深阴戛日,木古势干云。 倚槛听啼鸟,攀崖采异芬。 韶华春已半,万物各欣欣。 《咏幽兰》 婀娜花姿碧叶长,风来难隐谷中香。 不因纫取堪为佩,纵使无人亦自芳。 程 樊《咏怀》 兰为王者香,芬馥清风里。 从来岩穴姿,不竞繁华美。 曹 寅《冬兰》 冬草漫寒碧,幽兰亦作花。 清如辟谷士,瘦似琢诗家。 丛秀几钗股,顶分双髻丫。 夕窗香思发,风影欲篝纱。 兰 花 诗 古风 唐李白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 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 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表面赞美兰花,实际上说明自己志向清高远大。) 广群芳谱 清 刘灏 兰生幽谷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 知有清芬能解秽,更怜细叶巧凌霜。 根便密石秋芳早,丛倚修筠午荫凉。 欲遗蘼芜共堂下,眼前长见楚词章。 (兰花本是生在幽谷当中无人得见,一个朋友在东轩种了些,拿来送我。 它的香气能解除繁秽,更让人怜爱的是它的细叶可以抵御风霜。 根扎在在密石边上秋天早早的开了花,一丛丛叶子靠着修竹有中午的阴凉。 我想弄来蘼芜香草与它共在堂下,那就经常可以看到楚辞诗句中的意境了。 赞美兰花。) 同上 泣露光偏乱,含风影自斜。 俗人那解此,看叶胜看花。 (借兰花表达自己的清高不流于俗。) 咏 兰 元 余同麓 手培兰蕊两三栽,日暖风和次第天。 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时有蝶飞来。 (赞美兰花。) 兰花 明 刘伯温 幽兰花,在空山,美人爱之不可见,裂素写之明窗间。 幽兰花,何菲菲,世方被佩资簏施,我欲纫之充佩韦,袅袅独立众所非。 幽兰花,为谁好,露冷风清香自老。 (表达诗人本身怀才,但显得高远。) 着色兰 明 张羽 芳草碧萋萋,思君漓水西。 盈盈叶上露,似欲向人啼。 (思念故人之情。) 兰花 明 孙克弘 空谷有佳人,倏然抱幽独。 东风时拂之,香芬远弥馥。 (表达诗人志向清高远大。) 兰花 明 薛网 我爱幽兰异众芳,不将颜色媚春阳。 西风寒露深林下,任是无人也自香。 (表达诗人的清高。) 兰花二首 明 李日华 燕泥欲坠湿凝香,楚畹经过小蝶忙。 如向东家入幽梦,尽教芳意著新妆。 懊恨幽兰强主张,花开不与我商量。 鼻端触著成消受,着意寻香又不香。 写兰 明 景翩翩 道是深林种,还怜出谷香。 不因风力紧,何以度潇湘。 折枝兰 清 郑板桥 多画春风不值钱,一枝青玉半枝妍。 山中旭日林中鸟,衔出相思二月天。 山顶妙香 清 郑板桥 身在千山顶上头,深岩深缝妙香稠。 非无脚下浮云闲,来不相知去不留。 高山幽兰 清 郑板桥 千古幽贞是此花,不求闻达只烟霞。 采樵或恐通来路,更取高山一片遮。 题 画 兰 清 郑板桥 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 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 浣 溪 沙 兰 花 仿佛铜瓶见露苗,疏花冷落澹含娇。 湘江清泪滴春潮,岂有心心同婉娈。 并无叶叶助风标,断肠一集是离骚。 咏 兰 朱 德 越秀公园花木林,百花齐放各争春。 惟有兰花香正好,一时名贵五羊城。 咏 兰 诗 张学良 芳名誉四海,落户到万家。 叶立含正气,花研不浮花。 常绿斗严寒,含笑度盛夏。 花中真君子,风姿寄高雅。 幽 兰 唐 崔涂 幽植众宁知,芬芳只暗持。 自无君子佩,未是国香衰。 白露沾长早,春风每到迟。 不如当路草,芬馥欲何为! 兰 明 陈汝言 兰生深山中,馥馥吐幽香。 偶为世人赏,移之置高堂。 雨露失天时,根株离本乡。 虽承爱护力,长养非其方。 冬寒霜雪零,绿叶恐雕伤。 何如在林壑,时至还自芳。 咏同心兰四绝句 清 钱谦益 新妆才罢采兰时,忽见同心吐一枝。 珍重天公裁剪意,妆成敛拜喜盈眉。 兰 花 清 秋瑾 九畹齐栽品独优,最宜簪助美人头。 一从夫子临轩顾,羞伍凡葩斗艳俦。 4.描写云雨的诗句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 孟浩然《春晓》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 杜牧《清明》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 志南《绝句》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 杜甫《春夜喜雨》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 杜牧《江南春》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 —— 徐俯《春游湖》 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 苏曼殊《本事诗十首·选二》 林外鸣鸠春雨歇,屋头初日杏花繁。 —— 欧阳修《田家》 柳丝长,春雨细,花外漏声迢递。 —— 温庭筠《更漏子·柳丝长》 海棠红近绿阑干。 —— 蒋捷《虞美人·梳楼》 5.描写织女的诗句《七夕》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秋夕》杜牧 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七夕》 贾云华 斜軃香云倚翠屏,纱衣先觉露会零. 谁云天上无离合,看取牵牛织女星. 《七夕》杨朴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织金梭.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七夕》曹松 牛女相期七夕秋,相逢俱喜鹊横流. 彤云缥缈回金辂,明月婵娟挂玉钩. 燕羽几曾添别恨,花容终不更含羞. 更残便是分襟处,晓箭东来射翠楼. 《七夕》石珝 七月七日风雨多,御桥南望水增波. 鸳鸯自向沙头宿,不管牛郎信若何. 《七夕吟》金朋说 银河东达鹊桥西,织女牛郎会晤时. 才得欢娱又离别,相逢拟待隔年期. 《投赠张红桥》林鸿 桂殿焚香酒半醒, 露华如水点银屏. 含情欲诉心中事, 羞见牵牛织女星. 《古意》孟郊 河边织女星,河畔牵牛郎.未得渡清浅,相对遥相望. 《西江月》陈东 我笑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相逢.欢情尽逐晓云空.愁损舞莺歌凤.牛女而今笑我,七年独卧西风.西风还解过江东.为报佳期入梦. 《鹊桥仙》袁去华 牛郎织女,因缘不断,结下生生世世.人言恩爱久长难,又不道、如今几岁.眼穿肠断,一年今夜,且做不期而会.三杯酒罢闭云房,管上得、床儿同睡. 《鹊桥仙》卢炳 馀霞散绮,明河翻雪.隐隐鹊桥初结.牛郎织女两逢迎,□胜却、人间欢悦.一宵相会,经年离别.此语真成浪说.细思怎得似嫦娥,解独宿、广寒宫阙. 《《绮疏遗恨》之针》唐寅 乞巧楼前乞巧时,金针玉指弄春丝; 牛郎织女年年会,可惜容颜永别离. 《寓意》龚诩 天上双星有常处,夫为牛郎妇为女. 东西相望自年年,只隔天津一泓许. 耕田匪易织亦劳,不得从容相慰语. 伤心一掬泪如珠,洒向人间作秋雨. 《古别离》乾隆 古别离.乃有天上牵牛织女星分歧. 至今八万六干会, 后会滔滔无止期. 可怜一会才一日, 其余无央数日何以消愁思. 古别离,天上犹如此. 人间可例推, 设使无会晤, 安用苦别离? 古别离,长吁嘻! 《鹊桥仙》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 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 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 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 牵牛织女几经秋,尚多少、离肠恨泪.——《鹊桥仙》朱淑真 牛郎织女,一时会合到天潢.——《水调歌头 言道》 剑胆琴心空伫望,牛郎织女却参差!——《浣溪沙》 帆来狗国毛人远,楼倚牛郎织女寒.——《用夹谷子括吴山晚眺韵十首》 牛郎织女涉清浅,支机石上今何年.——《七月初七夜渡黄河》 乍可为天上牵牛织女星,不愿为庭前红槿枝.七月七日一相见,故心终不移.——《相和歌辞·决绝词三首》 人逢役鹊飞乌夜,桥渡牵牛织女星.——《鹧鸪天》 相传织女星,今夕嫁牵牛.——《七月七日》 直须待得玉钩挂,要看牵牛织女星.——《孟秋七日邀从兄廿五宣义四弟五侄同饮锦园即》 笑他织女夜鸣机.空与牛郎相望、不相随.——《南柯子/南歌子》 叶已鸣秋夜渐长,年年织女会牛郎.——《七夕呈坐间诸友时留平江宿和靖书院次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