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苏东坡关于酒的诗句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本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的中秋节,当时苏轼正任密州知府。 中秋,皓月当空,银光泻地,苏轼想起了分别七年的苏辙。 词人举杯望月,心中生起无限遐思“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出照人”张若虚痴情的追问,在苏轼心中回响。不禁触景生情,睹物思人。 本词开篇,豪迈的意气,在“把酒问天”中排空直入,似乎潇洒的带走了一些作者的郁愤。“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将天上与人间作对比,突出了他当时“仕”与“隐”的矛盾心理,词人不满现实,企望天上的纯洁。 但天上恰如人间,同样不能圆满,同样一种缺陷的美好。苏轼遥望月宫,似与嫦娥共舞,身处瑶池仙境,起舞弄影的飘逸中带着几分酒后的轻狂。 随着月光的移动,低照在门窗上,照的屋里的词人难以入眠。无眠的孤清与亲人分离的悲凉只能唯圆月是问。 但作者知道人之离合与月之圆却是自右而然。既知此理便“不应有恨”,从而感情转入理智,化悲怨而为旷达。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表达了作者乐观的态度:既只要人常在,纵然千里阻隔,也能同赏一轮明月,恍如咫尺相依。 本词通篇咏月,月是词的中心形象,却处处契合人事。 在月的阴晴圆缺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本词意境虚虚实实:文字在幻想与现实中穿梭‘思绪在天上与人间中徘徊。孤独的作者终于求得出路:离合的悲欢,政途的苦闷,只可借自宽**来消解,只能旷达的一笑而过。 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怀念(弟弟)子由。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什么时候出现的?(我)端着酒杯问青天。不知道天上的神仙宫阙里,现在是什么年代了。 (传说神仙世界里只过几天,地下已是几千年,故此设问。)我想乘着风回到天上(好象自己本来就是从天上下到人间来的,所以说“归去”),只怕玉石砌成的美丽月宫,在高空中经受不住寒冷(传说月中宫殿叫广寒宫)。 在浮想联翩中,对月起舞,清影随人,仿佛乘云御风,置身天上,哪里象在人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月亮转动,照遍了华美的楼阁,夜深时,月光又低低地透进雕花的门窗里,照着心事重重不能安眠的人。 月亮既圆,便不应有恨了,但为什么常常要趁着人们离别的时候团圆呢?人的遭遇,有悲哀、有欢乐、有离别、也有团聚;月亮呢,也会遇到阴、睛、圆、缺;这种情况,自古以来如此,难得十全十美。只愿我们都健康和长在,虽然远离千里,却能共同欣赏这美丽的月色。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偏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述古闻之明日即来坐上复用前韵同赋】 仙衣不用剪刀裁,国色初酣卯酒来。 太守问花花有语,为君零落为君开。 【李钤辖坐上分题戴花】 二八佳人细马驮,十千美酒渭城歌。 帘前柳絮惊春晚,头上花枝奈老何。露 湿醉巾香掩冉,月明归路影婆娑。 绿珠吹笛何时见,欲把斜红插皂罗。 【次韵刘贡父李公择见寄二首】 白发相望两故人,眼看时事几番新。 曲无和者应思郢,论少卑之且借秦。岁 恶诗人无好语,(公择来诗,皆道吴中饥苦之事。) 夜长鳏守向谁亲。(贡父近丧偶。) 少思多睡无如我,鼻息雷鸣撼四邻。 何人劝我此间来,弦管生衣甑有埃。 绿蚁濡唇无百斛,蝗虫扑面已三回。磨 刀入谷追穷寇,洒涕循城拾弃孩。 为郡鲜欢君莫叹,犹胜尘土走章台。 诗中“绿蚁”是酒名。 【答任师中家汉公(一题:奉和师中丈汉公兄见寄诗一首)】 先君昔未仕,杜门皇佑初。道德无贫贱,风采照乡闾。 何尝疏小人,小人自 阔疏。出门无所诣,老史在郊墟。 门前万竿竹,堂上四库书。高树红消梨,小池白芙蕖。 常呼赤脚婢,雨中撷园蔬。矫矫任夫子,罢官还旧庐。 是时里中儿,始识长者车。烹鸡酌白酒,相对欢有余。 有如庞德公,往还葛与徐。妻子走堂下,主人竟谁欤。 我时年尚幼,作赋慕相如。侍立看君谈,精悍实起予。 岁月曾几何,耆老逝不居。史侯最先没,孤坟拱桑樗。 我亦涉万里,清血满襟祛。漂流二十年,始悟万缘虚。 独喜任夫子,老佩刺史鱼。威行乌白蛮,解辫请冠裾。 方当入奏事,清庙陈璠玙。胡为厌轩冕,归意不少纾。 上蔡有良田,黄沙走清渠。罢亚百顷稻,雍容十年储。 闲随李丞相,搏射鹿与猪。苍鹰十斤重,猛犬如黄驴。 岂比陶渊明,穷苦自把锄。我今四十二,衰发不满梳。 彭城古名郡,乏人偶见除。头颅已可知,几何不樵渔。 会当相从去,芒鞋老菑畲。念子瘴江边,怀抱向谁摅。 赖我同年友,相欢出同舆。冰盘荐文鲔,(鲔,鮥也。 戎、泸常有。)玉斝倾浮蛆。 醉中忽思我,清诗缀琼琚。知我少诙谐,教我时卷舒。 世事日反覆,翩如风中旟。 2.苏轼有哪些关于酒的诗句呢苏轼出生于一个饮酒世家,祖父、父亲均嗜酒,而他则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他对人说:“我每天要饮酒作乐,倘若没有酒喝,就会疾病缠身。” 他爱酒、饮酒、造酒、赞酒,在他的诗、词、赋、散文中,都仿佛飘散着美酒的芳香。 如“还来一醉西湖雨,不见跳珠十五年”(《与莫同年雨中饮湖上》),“醉醒醒醉,凭君会滋味,浓斟琥珀香浮蚁”(《醉落魄•咏醉》),“酒勿嫌浊,人当取醉”(《浊醪有妙理赋》)等等。 苏轼虽然好饮酒,但酒量并不大。 他自己说:“我饮酒终日,不超过五杯。天下不能饮酒的,不在我的下面。 我喜欢欣赏别人饮酒,看到别人举起酒杯,慢慢地喝,我的心胸就广阔无比,似乎也尝到了酒醉的味道。这种味道比饮者本人还强烈。 我闲居时,每天都有客人来,客人来了,就得设酒招待。 天下好饮酒的,也不在我的上面,常说人生最快乐的是身无病,心无忧。 我确实能做到。”(《书东皋子传后》)苏轼在《东坡志林》里还说:“吾兄子明饮酒不过三蕉叶(形似蕉叶的浅酒杯),吾少时,望见酒盏而醉,今亦能三蕉叶矣。” 与中国的大多数文人一样,苏轼的饮酒,也往往是借酒浇愁,以酒来自我解脱。 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七月,御史台官吏皇甫遵,奉命从汴京赶到湖州衙门,当场逮捕苏轼。 罪名是苏轼的一些诗文“讥讽朝廷”、“指斥皇上”。就这样,苏轼在监狱里被关押了130天,这就是闻名于世的“乌台诗案”。 后幸得张方平、范镇等人营救,才释放出狱,贬职于黄州。 到了黄州后,他心如止水,把贵贱、毁誉、得失,乃至生死都置之度外。 他在黄州所写的诗词中,差不多都有一个“酒”字,这说明在旷达的外衣下,仍掩盖了他借酒浇愁的苦闷心情。最有代表性的是《前赤壁赋》。 赋中写他与客人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在船上,他们一面饮酒,一面歌唱,一面欣赏江上的美景,似乎十分欢乐。 继而写客人吹箫,其声凄厉,气氛陡然从乐转悲。 再接写对历史人物的怀念,抒发了对人生短促渺小的感叹。最后写主人的劝慰,阐发了“变”与“不变”的哲理。 于是客人转悲为喜,一起畅饮酣睡,直到天明。在赋中,苏轼企图以旷达来摆脱对现实的苦闷,但实际上是摆脱不了的。 这和陶渊明、欧阳修、李白等人,以酒解愁,寄情山水的心态完全一样。 苏轼不仅会喝酒,而且会酿酒。 有人称他为“酿酒专家”。他在黄州酿蜜酒,用少量蜂蜜掺以蒸面,发酵,以米和米饭为主料做成米酒。 在定州酿过松酒,这种酒甜中带点苦味。在广东惠州,酿过桂酒,用生姜、肉桂做配料酿成,这种酒,温中利肝,轻身健骨,养神发色,常服可延年益寿。 苏轼称这种酒是天神的甘露。 在海南酿“真一酒”。 “真一酒”是上等好酒,用白面、糯米、清水三物酿成,呈玉色,酒性温和,饮之可解渴而不易醉,与王附马所酿的“碧玉香”完全一样。苏轼特为此酒写过《真一酒歌》和《真一酒诗》,说此酒是“天造之药”,特点是“和面庄”。 所以取名为“真一”是因为作者“自酿”、“自取”,与诗中的“人间真一东坡老”相合。 3.苏轼的有关“酒”的诗句有哪些1.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译: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我端起酒杯遥问苍天。 2.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江城子·密州出猎》 译:我痛饮美酒,心胸开阔,胆气更为豪壮,(虽然)两鬓微微发白,(但)这又有何妨? 3.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译:春风微凉,将我的酒意吹醒,寒意初上,山头初晴的斜阳却应时相迎。 4.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译:路途遥远,酒意上心头,昏昏然只想小憩一番。艳阳高照,无奈口渴难忍,想随便去哪找点水喝。于是敲开一家村民的屋门,问:可否给碗茶? 5.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望江南·超然台作》 译:寒食节过后,酒醒反而因思乡而叹息不已,只得自我安慰:不要在老朋友面前思念故乡了,姑且点上新火来烹煮一杯刚采的新茶,作诗醉酒都要趁年华尚在啊。 6.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 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译:酒并非好酒,却为客少发愁,月亮虽明,却总被云遮住。 7. 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 清,如此良夜何!”--《后赤壁赋》 译:过了一会儿,我叹惜地说:“有客人却没有酒,有酒却没有菜。月色皎洁,清风吹拂,这样美好的夜晚,我们怎么度过呢?” 8. 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惟酒可忘忧。--《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 译:酒醉放歌君相和,醉倒在地君扶我,只有醉时忘忧愁。 9.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喜雨亭记》 译:于是我在亭子里开酒宴,向客人劝酒而告诉了这件事,问他们道:“五天不下雨可以吗?” 10. 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满庭芳·蜗角虚名》 译:江南的生活多好,一千钟美酒,一曲优雅的《满庭芳》。 4.有关苏轼写酒的名句有关苏轼写酒的名句 望江南 超然台作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乘舟过贾收水阁收不在见其子三首》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爱酒陶元亮,能诗张志和。 青山来水槛,白雨满渔蓑。 泪垢添丁面,贫低举案蛾。 不知何所乐,竟夕独酣歌。 袅袅风蒲乱,猗猗水荇长。 小舟浮鸭绿,大杓泻鹅黄。 得意诗酒社,终身鱼稻乡。 乐哉无一事,何处不清凉。 曳杖青苔岸,系船枯柳根。 德公方上冢,季路独留言。 已占蒲鱼港,更开松菊园。 従兹来往数,儿女自应门。 5.有关酒的苏轼诗句1、诗酒趁年华宋苏轼 《望江南 超然台作》 2、诗翁爱酒长如渴宋苏轼 《和柳子玉喜雪次韵仍呈述古》 3、共将诗酒趁流年宋苏轼 《寄黎眉州》 4、得意诗酒社宋苏轼 《乘舟过贾收水阁收不在见其子三首》 5、诗酒事豪纵宋苏轼 《次韵李公择梅花》 6、那能废诗酒宋苏轼 《次韵王巩南迁初归二首》 7、诗酒不知轩冕苦宋苏轼 《秦少游梦发殡而葬之者云是刘发之柩是岁发首》 8、鲁公宾客皆诗酒宋苏轼 《和王胜之三首》 6.苏轼关于“饮酒”的诗词有哪些苏轼关于“饮酒”的诗词如下: 1、《浣溪沙》 醉梦醺醺晓未苏。门前辘辘使君车。扶头一盏怎生无。 废圃寒蔬挑翠羽,小槽春酒冻真珠。清香细细嚼梅须。 2、《西江月·点点楼头细雨》 点点楼头细雨,重重江外平湖。当年戏马会东徐,今日凄凉南浦。 莫恨黄花未吐,且教红粉相扶。酒阑不必看茱萸,俯仰人间今古。 3、《采桑子·多情多感仍多病》 多情多感仍多病,多景楼中。尊酒相逢。乐事回头一笑空。 停杯且听琵琶语,细捻轻拢。醉脸春融。斜照江天一抹红。 4、《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5、《南歌子·带酒冲山雨》 带酒冲山雨,和衣睡晚睛。不知钟鼓报天明。梦里栩然蝴蝶、一身轻。 老去才都尽,归来计未成。求田问舍笑豪英。自爱湖边沙路、免泥行。 6、《蝶恋花·自古涟漪佳绝地》 自古涟漪佳绝地。绕郭荷花,欲把吴兴比。倦客尘埃何处洗。真君堂下寒泉水。 左海门前酤酒市。夜半潮来,月下孤舟起。倾盖相逢拼一醉。双凫飞去人千里。 1、苏轼: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 ,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2、经历: 嘉祐二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 元丰三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 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 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 7.关于酒的诗句孔融名言,“座上客常满,樽(杯)中酒不空”。 陶潜在《责子》诗中写道,“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 张养浩在《普天乐·大明湖泛舟》中写道,“杯斟的金浓滟滟”。 李白在《月下独酌》一诗中写道,“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 陶潜在《归去来辞》中写道,“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诗·商颂·烈祖》记载,“既载清酤,赍我思成”。 苏辙在《次韵子瞻病中大雪》诗中写道,“殷勤赋黄竹,自劝饮白堕”。 张祜在《题上饶亭》诗中写道,“唯是壶中物,忧来且自斟” 8.苏轼有多少首描写酒的诗现存苏轼酒诗在200首以上。 有关酒的诗如下: 1、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望江南·超然台作》 翻译:寒食节过后,酒醒反而因思乡而叹息不已,只得自我安慰:不要在老朋友面前思念故乡了,姑且点上新火来烹煮一杯刚采的新茶,作诗醉酒都要趁年华尚在啊。 2、床头酿酒一年余,气味全非卓氏垆。送与幽人试尝看,不应知是百花须。——《以蜜酒送柳真公 》 3、未出禁酒国,耻为瓮间盗。一醉汁滓空,入腹谁复告。——《家酿》 4、一日小沸鱼吐沫,二日眩转清光活。三日开瓮香满城,快泻银瓶不须拨。百钱一斗浓无声,甘露微浊醍醐清。——《蜜酒歌》 5、朝来庭下,光阴如箭,似无言、有意伤侬。都将万事,付与千钟。任酒花白,眼花乱,烛花红。——《行香子·秋与》 翻译:早晨来到院子里,感叹时光荏苒,岁月流逝,虽不吭声,似乎有意让我伤心。如今万念俱空,把所有心事,都换作千杯酒来饮。哪管它酒花白、眼花乱、烛花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