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乱串古诗知多少,这篇串得特别好1、少小离家老大回,安能辨我是雄雌。(苦命的人儿,这些年你都经历了什么?) 2、红酥手,黄藤酒,两个黄鹂鸣翠柳。长亭外,古道边,一行白鹭上青天。(如此意境,只有汉语做得到!) 3、夜深忽梦少年事,惟梦闲人不梦君。(跟此人有仇啊?) 4、借问酒家何处有,姑苏城外寒山寺。(不许瞎说!) 5、洛阳亲友如相问,轻舟已过万重山。(欠人钱了?跑得够快的啊!) 6、爷娘闻女来,举身赴清池;阿姊闻妹来,自挂东南枝。小弟闻姊来,琵琶声停欲语迟。(这位姑娘,你人品真差……) 7、在天愿作比翼鸟,大难临头各自飞。(你俩真配……) 8、美人卷珠帘,万径人踪灭。两岸猿声啼不住,惊起蛙声一片。(这还是美人吗?) 9、劝君更尽一杯酒,从此萧郎是路人。(这么绝情?) 10、一朝被蛇咬,处处闻啼鸟。(这个很内涵……) 11、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使我不得开心颜!(爱人结婚了,新郎不是你。) 12、垂死病中惊坐起,笑问客从何处来(装病,还是回光返照?) 13、车辚辚,马萧萧,二月春风似剪刀。(贾府组织春游?) 14、满堂花醉三千客,更无一人是知音。(天才都是孤独的!) 15、垂死病中惊坐起,夜深还过女嫱来。(死性不改!) 16、踏破铁鞋无觅处,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你该庆幸还是郁闷?) 17、问君能有几多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这究竟是不是原配啊?) 18、飞流直下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汪伦跳崖了?) 19、醒时同**,儿女忽成行。(因果关系……) 20、路漫漫其修远兮,壮士一去兮不复返!(工整啊!) 21、江州司马青衫湿,宣城太守知不知。(有奸情!) 22、后宫佳丽三千人,铁杵磨成绣花针。(写实派!) 23、天苍苍,野茫茫,一树梨花压海棠。(春光乍泄……) 24、问世间情为何物,两岸猿声啼不住。(悲情的猿!) 25、床前明月光,对影成三人。(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26、春宵一刻值千金,绝知此事要躬行。(经验之谈……) 27、天子呼来不上船,芙蓉帐暖度春宵。(好大的胆子!) 28、桃花潭水深千尺,温泉水滑洗凝脂。(姑娘,小心溺水!) 29、安得广厦千万间,使我不得开心颜。(这哥们是房地产大亨吧!) 怎么样,有意思吧,供参考。 2.求你认为最有韵味的唐诗锦 瑟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赏析一】(选) 诗的首联由幽怨悲凉的锦瑟起兴,点明“思华年”的主旨。 无端,无缘无故,没有来由。诗的一、二两句是说:绘有花纹的美丽如锦的瑟有五十根弦,我也快到五十岁了,一弦一柱都唤起了我对逝水流年的追忆。 诗的颔联与颈联是全诗的核心。在颔联中,庄周梦蝶的故事见《庄子•齐物论》。 “晓梦”,指天将亮时做的梦。“迷蝴蝶”,指对自己与蝴蝶之间的关系迷茫。 面对群雄逐鹿,变化剧烈的战国社会,庄周产生了人生虚幻无常的思想,而李商隐则是有感于晚唐国势衰微,政局动乱,命运如浮萍而用此典故的。用此典故,还包含着他对爱情与生命消逝的伤感。 他似乎已预感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了,要把深深的痛苦与怨愤倾泄出来。望帝的传说见《寰宇记》。 诗人笔下美丽而凄凉的杜鹃已升华为诗人悲苦的心灵。深沉的悲伤,只能托之于暮春时节杜鹃的悲啼,这是何等的凄凉。 颈联紧接颔联,《新唐书•狄仁杰传》载:“(狄仁杰)举明经,调汴州参军,为吏诬诉黜陟。使阎立本召讯,异其才,谢曰:‘仲尼称观过知仁,君可谓沧海遗珠矣。 ’”《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恪少有才名,孙权谓其父瑾曰:‘蓝田生玉,真不虚也。’”“珠”、“玉”乃诗人自喻,不仅喻才能,更喻德行和理想。 诗人借这两个形象,体现自己禀具卓越的才德,却不为世用的悲哀。 诗的尾联,采用反问递进句式加强语气,结束全诗。 “此情”总揽所抒之情,“成追忆”则与“思华年”呼应。“可待”即岂待,说明这令人惆怅伤感的“此情”,早已迷惘难遣,此时当更令人难以承受。 这首诗在艺术上极富个性,运用了典故、比兴、象征手法,诗中蝴蝶、杜鹃是象征,珠、玉属比兴,它们创造出明朗清丽、幽婉哀怆的艺术意境。 【赏析二】(选) 这首《锦瑟》,是李商隐的代表作,爱诗的无不乐道喜吟,堪称最享盛名;然而它又是最不易讲解的一篇难诗。 自宋元以来,揣测纷纷,莫衷一是。 诗题“锦瑟”,是用了起句的头二个字。 旧说中,原有认为这是咏物诗的,但近来注解家似乎都主张:这首诗与瑟事无关,实是一篇借瑟以隐题的“无题”之作。我以为,它确是不同于一般的咏物体,可也并非只是单纯“截取首二字”以发端比兴而与字面毫无交涉的无题诗。 它所写的情事分明是与瑟相关的。 起联两句,“无端”,犹言“没来由地”、“平白无故地”。 此诗人之痴语也。锦瑟本来就有那么多弦,这并无“不是”或“过错”;诗人却硬来埋怨它:锦瑟呀,你干什么要有这么多条弦?瑟,到底原有多少条弦,到李商隐时代又实有多少条弦,其实都不必“考证”,诗人不过借以遣词见意而已。 “一弦一柱思华年”,关键在于“华年”二字。一弦一柱犹言一音一节。 瑟具弦五十,音节最为繁富可知,其繁音促节,常令听者难以为怀。诗人绝没有让人去死抠“数字”的意思。 他是说:聆锦瑟之繁弦,思华年之往事;音繁而绪乱,怅惘以难言。所设五十弦,正为“制造气氛”,以见往事之千重,情肠之九曲。 颔联的上句,用了《庄子》的一则寓言典故,这里面隐约包涵着美好的情境,却又是虚缈的梦境。本联下句中的望帝,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 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心腑,名为杜鹃。锦瑟繁弦,哀音怨曲,引起诗人无限的悲感,难言的冤愤,如闻杜鹃之凄音,送春归去。 一个“托”字,不但写了杜宇之托春心于杜鹃,也写了佳人之托春心于锦瑟,手挥目送之间,花落水流之趣,诗人妙笔奇情,于此已然达到一个高潮。 珠生于蚌,蚌在于海,每当月明宵静,蚌则向月张开,以养其珠,珠得月华,始极光莹……。 这是美好的民间传统之说。月本天上明珠,珠似水中明月;泪以珠喻,自古为然,鲛人泣泪,颗颗成珠,亦是海中的奇情异景。 如此,皎月落于沧海之间,明珠浴于泪波之界,月也,珠也,泪也,在诗人笔下下,已然形成一个难以分辨的妙境。那么,海月、泪珠和锦瑟是否也有什么关联可以寻味呢?瑟宜月夜,清怨尤深。 如此,沧海月明之境,与瑟之关联,不是可以窥探的吗? 颈联两句所表现的,是阴阳冷暖、美玉明珠,境界虽殊,而怅恨则一。诗人对于这一高洁的感情,是爱慕的、执着的,然而又是不敢亵渎、哀思叹惋的。 尾联拢束全篇,明白提出“此情”二字,与开端的“华年”相为呼应,笔势未尝闪遁。诗句是说:如此情怀,岂待今朝回忆始感无穷怅恨,即在当时早已是令人不胜惘惘了—话是说的“岂待回忆”,意思正在:那么今朝追忆,其为怅恨,又当如何!诗人用两句话表出了几层曲折,而几层曲折又只是为了说明那种怅惘的苦痛心情。 玉溪一生经历,有难言之痛,至苦之情,郁结中怀,发为诗句,幽伤要眇,往复低徊,感染于人者至深。他的一首送别诗中说:“瘐信生多感,杨朱死有情;弦危中妇瑟,甲冷想夫筝!……”则筝瑟为曲,常系乎生死哀怨之深情苦意,可想而知。 循此以求,。 3.最简单的古诗配一幅画《山园小梅》 宋·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 早冬 【唐】白居易 十月江南天气好,可怜冬景似春华. 霜轻未杀萋萋草,日暖初干漠漠沙. 老柘叶黄如嫩树,寒樱枝白是狂花. 此时却羡闲人醉,五马无由入酒家. 《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春题湖上》唐·白居易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句留是此湖. 南湖春早 【唐】白居易 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 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苹生. 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 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 春 【唐】贯休 自来自去动洪炉,无象无私无处无. 回雁不多消气力, 染花应最费工夫. 溟蒙便恨豪家惜,浓暖深为政笔驱. 莫讶相逢只添睡,伊余心不在荣枯. 春雨 【唐】李商隐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远路应悲春晼晚,残霄犹得梦依稀. 玉铛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早夏 【唐】胡宿 井辖投多思不禁,密垂珠箔昼沈沈. 睡惊燕语频移枕,病起蛛丝半在琴. 雨径乱花埋宿艳,月轩修竹转凉阴. 一春酒费知多少,探尽囊中换赋金. 春天是一个富有生命力的季节,也是一个美丽、神奇,充满希望的季节。 春天到了,各种绚丽的花朵都开放了,都是那么绚丽夺目。田里农民伯伯种的油料作物——油菜花也开了。金黄的油菜花,成了蝴蝶的天地,美丽的蝴蝶在金黄色的舞台上跳着柔和而优美的舞姿。它们一会儿在空中飞舞,一会儿静静地停留在油菜花上。正是这样,给春天也增添了不少乐趣。油菜花的美丽,同时也吸引了不少“劳动人民”——蜜蜂,蜜蜂总是不分昼夜地不辞辛劳地给油菜花授粉。偶尔一阵微风吹来,金黄的油菜花立刻涌起了高低起伏的“金浪花”。远远望去,实在令人美不胜收! 4.2首古诗配诗意以下都是李白的 李白《怨情》 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山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客中行》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春思》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劳劳亭》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山中问答》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闻王昌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这样可以么~~~ 5.关于冬天的古诗配有赏析江雪 唐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注释] 1.这是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之后写的诗,借寒江独钓的渔翁,抒发自己孤独郁闷的心情。 2.绝:绝迹。 3.鸟飞绝:天空中一只鸟也没有。 4.径:小路。 5.踪:踪迹。 人踪灭,没有人的踪影。 6.蓑笠(suō lì):蓑衣,斗笠。 [翻译] 这两行的意思是:(在)孤零零的一条小船上,坐着一个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老翁,在大雪覆盖的寒冷江面上独自垂钓。 [简析] 柳宗元的山水诗,大多描写比较幽僻清冷的境界,借以抒发自己遭受迫害被贬的抑郁悲愤之情。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渔翁寒江独钓图,表达了诗人永贞革新失败后,虽处境孤独,但仍傲岸不屈的性格。 开头两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描写雪景,“千山”“万径”都是夸张语。 山中本应有鸟,路上本应有人;但却“鸟飞绝”“人踪灭”。诗人用飞鸟远遁、行人绝迹的景象渲染出一个荒寒寂寞的境界,虽未直接用“雪”字,但读者似乎已经见到了铺天盖地的大雪,已感觉到了凛冽逼人的寒气。 这正是当时严酷的政治环境的折射。 三、四两句“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刻画了一个寒江独钓的渔翁形象,在漫天大雪,几乎没有任何生命的地方,有一条孤单的小船,船上有位渔翁,身披蓑衣,独自在大雪纷飞的江面上垂钓。 这个渔翁的形象显然是诗人自身的写照,曲折地表达出诗人在政治改革失败后虽处境孤独,但顽强不屈、凛然无畏、傲岸清高的精神面貌。 【赏析】 首先,它创造了峻洁清冷的艺术境界。 单就诗的字面来看,“孤舟蓑笠翁”一句似乎是作者描绘的重心,占据了画面的主体地位。这位渔翁身披蓑笠独自坐在小舟上垂纶长钓。 “孤”与“独”二字已经显示出他的远离尘世,甚至揭示出他清高脱俗、兀傲不群的个性特征。作者所要表现的主题于此已然透出,但是作者还嫌意兴不足,又为渔翁精心创造了一个广袤无垠、万籁俱寂的艺术背景:远处峰峦耸立,万径纵横,然而山无鸟飞,径无人踪。 往日沸腾喧闹,处处生机盎然的自然界因何这般死寂呢?一场大雪纷纷扬扬,覆盖了千山,遮蔽了万径。鸟不飞,人不行。 冰雪送来的寒冷制造了一个白皑皑,冷清清的世界。这幅背景强有力地衬托着渔翁孤独单薄的身影。 此时此刻,他的心境该是多么幽冷孤寒呀!这里,作者采用烘托渲染的手法,极力描绘渔翁垂钓时候的气候和景物,淡笔轻涂,只数语便点染出峻洁清冷的抒情气氛。其笔触所到,连亘天地,高及峰巅,下及江水,咫尺之幅,涵盖万里。 沈德潜评论说“清峭已绝”。顾璘则说“绝唱,雪景如在目前”。 二人所指,大略都是就这首诗的境界创造来说的。 其次,形象地反映了作者贬谪永州以后不甘届从而又倍感孤独的心理状态。 晚于柳宗元的郑谷曾作《雪中偶题》:“乱飘僧舍茶烟湿,密洒歌楼酒力微。江上晚来堪画处,渔人披得一蓑归。” 是诗亦写江雪中的渔翁,但造语平常,更乏境界,作者并没有把自己的主观意识与鲜明的个性熔铸进去,所以苏轼批评他是“村学中语”,而称赞柳宗元末尾两句,说是“人性有隔也哉?殆天所赋,不可及也已”!苏轼所谓“人性”,即指诗人的情感熔铸。“人性有隔”的对立面便是“人性无隔”,做到“人性无隔”,亦即达到了情景交融的最高境界了。 我们知道,柳宗元在“永贞革新”失败后.连遭贬斥,始终保持着一种顽强不届的精神状态。他的“永州八记”,专写穷山僻壤之景,借题立意,寄托遥深,凡一草一木,均坦示出他极为孤苦寂寞的心情。 他的兀傲脱俗的个性也得以充分展现。这首诗中的渔翁形象,身处孤寒之界而我行我素,足履渺无人烟之境而处之泰然。 其风标,其气骨,其守贞不渝的心态,不是很令人钦慕吗?和柳宗元约略同时的诗人张志和作《渔歌子》说:“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张氏造境选择春暖花开之际,画面美而幽,流露了“烟波钓徒”的怡然恬淡之性,闲适自在之情。柳宗元与张志和不同,他本是个坚持正义的政治家,立脚于充满矛盾斗争的土壤之上,所以。 .他遣境专取深冬寒凉之际,人的心情也不是只有纵情山水的一面,他还写出了严正清苦,凛然不可犯的一面,个性尤为突出。 最后,这首诗的结构安排至为精巧。 诗题是“江雪”。但是作者入笔并不点题,他先写千山万径之静谧凄寂。 栖鸟不飞,行人绝迹。然后笔锋一转,推出正在孤舟之中垂纶而钓的蓑翁形象。 一直到结尾才著“寒江雪”三字,正面破题。读至结处,倒头再读全篇。 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油然生出。苍茫天宇,皑皑大地,其悠远的景界非常吸引人。 作者简介: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今山东永济县)人。杰出的思想家、散文家。 诗歌的成就也很高。 《江雪》是柳宗元被贬永州后的作品,历来为人们所称诵。 这首小诗,是托景言志的。作者用极其洗炼的文笔,勾勒出一位渔翁在白雪茫茫的寒江上独钓的情景,艺术地概括了当时他所处的政治环境的险恶,表现了他毫无畏惧、不向黑暗势力屈服的坚强意志和不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 此诗大约作于谪居永州时期。这是一首押仄韵的五言绝句。 粗看起来,这像是。 6.万能古诗搭配,无论上一句是什么万能古诗搭配有: 1、一枝红杏出墙来 月落乌啼霜满天,一枝红杏出墙来。 仰天大笑出门去,一枝红杏出墙来。 相见时难别亦难,一枝红杏出墙来。 去年今日此门中,一枝红杏出墙来。 2、君王不早朝 侍儿扶起娇无力,君王不早朝。 床前明月光,君王不早朝。 远看山有色,君王不早朝。 昨夜西风凋碧树,君王不早朝。 古诗推荐 《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陶者》 宋·梅尧臣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7.春夜喜古诗如何配串联词初春的一天,入夜山中万籁俱寂,杜甫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猛然间,他听见一阵阵“哗啦啦”的声音,他连忙从床上爬起,发现天下雨了,他便打开窗户欣赏美景。 只见雨水“嘀嗒”地自天而降,花草树木们贪婪地吸着雨水,“这情景真美!一定是雨小姐知道了春姑娘的心思,让大地吸收营养,帮助树木茁壮成长吧!” 杜甫高兴地说,对啊!春天是万物萌芽生长的季节,正需要下雨,雨就下了起来。春雨伴随着春风,在夜晚悄悄降临,无声无息地滋润着万物。杜甫此时也陶醉在这美丽的春雨之夜中。 这时,杜甫的目光又转向了那野外小路上,田野里的石径小路跟云一样,都是黑沉沉的,只有江上偶尔能看见一只灯火辉煌的船。可不久,杜甫的目光还是移到了花的身上,由于春雨的无私奉献,路边那刚开放不久、娇嫩的鲜花有点沾湿,显得沉重;不光是五颜六色的鲜花,还有那小草、树木,也都被装点的生机勃勃。美景把杜甫看得眼花缭乱,不过他又回过来,决定明儿一早再观赏美景吧! 第二天一早,杜甫整整衣服,走出门外,呼吸新鲜空气,只见小鸟飞来飞去,“叽叽喳喳”叫个不停,江上的鸭子也快乐嬉戏。他又进了城,真的,那些种花的地方,花朵开得沉甸甸的,整个锦官城会变成花的海洋。 于是,他大发诗兴写下了《春夜喜雨》这首诗: 8.描写秋天的古诗要搭配诗意.急用好词:秋高气爽 秋风萧瑟 秋色宜人、一叶知秋、春种秋收、春兰秋菊、秋风习习 春花秋月 秋风过耳、秋雨绵绵、秋意深浓、秋兰飘香、丹枫迎秋 、枫林如火、雁过留声 好句: 1. 秋天的美是成熟的--它不像春那么羞涩,夏那么坦露,冬那么内向。 2.秋天的美是理智的--它不像春那么妩媚,夏那么火热,冬那么含蓄。 3.秋,收获的季节,金黄的季节--同春一样可爱,同夏一样热情,冬一样迷人。 4.金秋的阳光温馨恬静,侗乡的秋风和煦轻柔,蓝天白云飘逸悠扬。 好段: 1. 九月一到,就有了秋意,秋意在一个多雾的黎明溜来,到了炎热的下午便不见踪影。它踮起脚尖掠过树顶,染红几片叶子,然后乘着一簇飞掠过山谷离开。 2.再过一两夜,秋霜在月下布满山谷,然后退回到北面群山那边稍作停留,好让金黄的初秋温柔地抚慰大地。轻微的茴香气息弥漫在天空中。还有金菊的芬芳气味。雾气翻腾,被九月的月色冲破,露出一片蔚蓝色的天空。 3.秋天,那永远是蓝湛湛的天空,会突然翻脸而露出险恶的颜色,热带台风夹着密云暴雨,洪水潜流着,复苏的草原又泛起点点苍苍的颜色。然而,台风暴雨一闪而过,强烈的气流依然抖动着耀眼的波光。这时,只有北来的候鸟知道这张温暖的床眠,那飞翔的天鹅、鸿雁和野鸭,就像一片阴深的云朵,使这儿显得更苍郁了。 4.不知道从多久起,仿佛一场紧张的拼搏终于渐渐地透出了分晓,田野从它宽阔的胸膛里透过来一缕悠悠的气息,斜坡上和坝子上有如水一般的清明在散开,四下里的树木和庄稼也开始在微风里摇曳,树叶变得从容而宽余。露水回来了,在清晨和傍晚润湿了田埂,悄悄地挂上田间。露岚也来到了坝子上,静静地浮着,不再回到山谷里去。阳光虽然依旧明亮,却不再痛炙人的脊梁,变得宽怀、清澄,仿佛它终于乏力了,不能蒸融田野了,也就和田野和解了似的;……秋天来了! 5.扑入车窗的景色,使我生发了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触。那碧天的云,蛮荒的山,被秋霜洗黄的野草,俨然像一位饰着金色丽纱的处女,裸露着奶黄色的胴体,在萧瑟的秋风中婆娑起舞,展现着消魂的倩姿。伫立在山颠的秋阳,宛如一尊威武的战神,抖落血染的战袍,溅在草丛中,渗入山下的小溪,泛着数不清的涟漪,呜咽地向外流淌,从古流到今,从辽远的过去流向那茫茫的未来。 6.秋,不是常说是金色的吗?的确,她给大自然带来了丰硕的果实,给包括人在内的众多生物赏赐了无数得以延续生命的食粮。 7.只有秋天的时候,你才知生命的季节已经悄悄远遁,落叶之下,莎莎的风中,很难记起在春天的日子里是如何萌发出希望的新绿。 8.你走了,在那漫长的岁月,我的心就像秋树,时刻无奈的飘洒一地,只把寂寞挂在心头。 9.怎样理解唐诗下酒宋词配茶吧唐诗开阔慷慨,气象宏大,意象常常有酒,“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酒可助兴,酒可浇愁,饮酒这件事,要么是一个人的独饮,要么是一群人的欢度,很符合大唐气象。 宋词婉约细腻,清新淡雅。更适合茶,“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茶要细品,风雅韵致,很接近宋词的主流。(当然,宋词中的豪放派很有酒香,但这里略过不谈)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拼却醉颜红”宋词大多说酒时,也少有唐时的气象了。两宋流韵,更宜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