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诗(秋浦歌)秋浦歌是指李白的《秋浦歌十七首》作者,李白。 朝代,唐。原文:秋浦歌十七首 其一 秋浦长似秋,萧条使人愁。 客愁不可度,行上东大楼。正西望长安,下见江水流。 寄言向江水,汝意忆侬不。遥传一掬泪,为我达扬州。 其二 秋浦猿夜愁,黄山堪白头。清溪非陇水,翻作断肠流。 欲去不得去,薄游成久游。何年是归日,雨泪下孤舟。 其三 秋浦锦驼鸟,人间天上稀。山鸡羞渌水,不敢照毛衣。 其四 两鬓入秋浦,一朝飒已衰。猿声催白发,长短尽成丝。 其五 秋浦多白猿,超腾若飞雪。牵引条上儿,饮弄水中月。 其六 愁作秋浦客,强看秋浦花。山川如剡县,风日似长沙。 其七 醉上山公马,寒歌宁戚牛。空吟白石烂,泪满黑貂裘。 其八 秋浦千重岭,水车岭最奇。天倾欲堕石,水拂寄生枝。 其九 江祖一片石,青天扫画屏。题诗留万古,绿字锦苔生。 其十 千千石楠树,万万女贞林。山山白鹭满,涧涧白猿吟.君莫向秋浦,猿声碎客心。 其十一 逻人横鸟道,江祖出鱼梁.水急客舟疾,山花拂面香。其十二 水如一匹练,此地即平天.耐可乘明月,看花上酒船。 其十三 渌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郎听采菱女,一道夜歌归。 其十四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其十五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其十六 秋浦田舍翁,采鱼水中宿。 妻子张白鹇,结罝映深竹。其十七 桃波一步地,了了语声闻.黯与山僧别,低头礼白云。 译文:其一 秋浦水像秋一样的长,景色萧条令我心愁。客愁像秋浦水一样不可量度,我乐行至大楼山以散心忧。 站在山顶西望伏安,直见长江之水正滚滚东流。我问江水:你还记得我李白吗?请你将我一掬泪水,遥寄给扬州的朋友去吧!其二 夜猿在秋浦水上哀鸣,连附近的小黄山也愁白了头。 青溪虽非是陇水。但也发出像陇水一样的悲胭之声。 我想离开这里,但却因故而去不得;本来打算暂游此地,但却滞留此地而成了久游。何年何月才能回家乡啊,想至此不觉在孤舟上潜然泪流。 其三 秋浦产一种霹驼鸟,其羽毛之美,为人间天上所少有。以美丽著称的山鸡,见了它也羞得不敢走近水边映照自己的华美的羽毛。 其四 入了秋浦之境,一个早晨就愁白了我的双鬓。那凄切的猿声,叫得将我满头的白发郡成了纷乱的素丝。 其五 秋涌河畔的树丛中多产白猿,其跳跃飞腾如一团白雪。它们在树枝上牵引着儿女,在玩水中厉月的游戏。 其六 愁作秋浦之客,强看秋浦之花。秋浦的山川就如剡县一样优美,而其风光却像长沙一带的潇湘之景。 其七 我像晋朝的山简一样大醉骑马而归;我像春秋时的宁戚一样倚牛角而歌。空吟着《牛歌》而无人知遇,便只有像苏秦那样泪落黑罗裘了。 其八 在秋浦的干重山岭中,唯有水车岭的风景最为奇特。天空好像要随着大石一道倾倒下来,山石上的松萝兔丝在顺水飘拂。 其九 巨石江祖耸立在清溪河畔,就像是直扫青天的一幅天然画屏。上面古人的题诗千年犹在,其在绿字之上长满了美丽的苔藓。 其十 秋浦河岸的两旁,长着千千万万棵石楠树和女贞林。各个山头上都落满了白鬓,各个山涧里都有白猿在哀吟。 劝君千万莫要去游秋浦,那悲哀的猿声会搅碎你这位他乡游子的客心。其十一 逻人石之上只有飞鸟才能飞过,江祖石上有渔人筑起了捕鱼的小堤坝。 急流使得客舟飞快地行驶,山花挨着人面,散着阵阵香气。其十二 水如一匹静静的白练,此地之水即与天平。 何不乘此舟直升云天去一览明月,一边看赏两岸的鲜花,一边在舱中饮酒呢?其十三 透明的绿水中映着一轮素净的明月,一行白鹭在日光下飞行。种田郎荷锄听采菱女唱歌,并一道唱和着山歌踏月而归。 其十四 炉火照彻天地,柴烟中红星乱闪。冶炼工人在明月之夜,一边唱歌一边劳动,他们的歌声响彻了寒峭的山谷。 其十五 白发长达三千丈,是因为愁才长得这样长。不知在明镜之中,是何处的秋霜落在了我的头上?其十六 秋浦的田舍老翁,为捕鱼而睡在水上的船中。 他的妻子在竹林深处张结鸟网,捕捉林中的白鹇。其十七 桃波离这里只有一步地之遥,那里的人说话这里都听得清清楚楚。 我在这里暗与山僧告别,遥向白云作揖而去。扩展资料:《秋浦歌》创作背景 秋浦,唐代池州郡属县,因境内有秋浦水而得名,是唐代银和铜的产地之一。 李白一生三次游秋浦,留下七十余篇佳作。这十七首诗大约作于天宝十三载(754)第二次游秋浦时期(另说为天宝十二载,又说为天宝十四载)。 当时李白因受谗遭疏离开长安已经十年。在这十年中,李白云游天下,四海为家,北上燕、赵,南下江、淮;其中不乏痛快欢畅的时候,特别是曾和杜甫两人携手同游梁、宋,把酒论诗,快意非常。 不过,他在秋浦时的心情并不太好。天宝十二载(753),他曾北游幽蓟,亲见安禄山势力坐大,君王养痈已成。 此时他正是怀着极其悲愤的心情再游江南的。 2.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是什么意思这句诗的意思是江面烟雨迷濛,江边绿草如茵。 六朝先后衰亡,宛如南柯一梦。江鸟哀婉啼叫,听来悲悲切切。 霏霏:细雨纷纷的样子。六朝:指吴、东晋、宋、齐、梁、陈。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韦庄所作的《台城》,全诗原文如下: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白话文意思是江面烟雨迷濛,江边绿草如茵。六朝先后衰亡,宛如南柯一梦。 江鸟哀婉啼叫,听来悲悲切切。只有台城柳树最是无情,依旧灯笼十里长堤。 这是一首凭吊六朝古迹的诗。中唐时期,昔日繁华的台城已是“万户千门成野草”;到了唐末,这里就更荒废不堪了。 扩展资料 这首诗是中和三年(883)诗人韦庄客游江南,于金陵凭吊六朝遗迹,感叹历史兴亡,便成此吊古伤今之作。这首诗起句不正面描绘台城,而是着意渲染氛围。 金陵滨江,故说“江雨”、“江草”。江南的春雨,密而且细,烟笼雾罩,容易勾起人们的迷惘惆伥。 这就为下一句抒情作了准备。 “台城六代竞豪华”,但眼前这一切已荡然无存,只有不解人世沧桑、历史兴衰的鸟儿在发出欢快的啼鸣它从人们对鸟啼的特殊感受中进一步烘托出“梦”字,寓慨很深。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在春风中摇荡的杨柳,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让人想起繁荣兴茂的局面。 这两句繁荣茂盛的自然景色和荒凉破败的历史遗迹,终古如斯的长堤烟柳和转瞬即逝的六代豪华的鲜明对比,正透露出人的无限伤痛,“依旧”二字,深寓历史沧桑之慨。它暗示了一个腐败的时代的消逝,也预示历史的重演。 诗人凭吊台城古迹,回顾六朝旧事,免不了有今之视昔,亦犹后之视今之感。亡国的不祥预感,在写这首诗时是萦绕在诗人心头的,这正是唐王朝覆亡之势已成,重演六朝悲剧已不可免的现实在吊古诗中的一种折光反映。 3.《秋浦歌》第14首的拼音《秋浦歌》第14首的拼音 《qiū pǔ gē 》qí shí sì 《秋浦歌》其十四 táng lǐ bái 唐 李白 lú huǒ zhào tiān dì , 炉火照天地, hóng xīng luàn zǐ yān 。 红星乱紫烟。 nǎn láng míng yuè yè , 赧郎明月夜, gē qǔ dòng hán chuān 。 歌曲动寒川。 译文: 炉火照彻天地,柴烟中红星乱闪。 冶炼工人在明月之夜,一边唱歌一边劳动,他们的歌声响彻了寒峭的山谷。 扩展资料: 秋浦,唐代池州郡属县,因境内有秋浦水而得名,是唐代银和铜的产地之一。李白一生三次游秋浦,留下七十余篇佳作。这十七首诗大约作于天宝十三载(754)第二次游秋浦时期(另说为天宝十二载,又说为天宝十四载)。 当时李白因受谗遭疏离开长安已经十年。在这十年中,李白云游天下,四海为家,北上燕、赵,南下江、淮;其中不乏痛快欢畅的时候,特别是曾和杜甫两人携手同游梁、宋,把酒论诗,快意非常。 不过,他在秋浦时的心情并不太好。天宝十二载(753),他曾北游幽蓟,亲见安禄山势力坐大,君王养痈已成。此时他正是怀着极其悲愤的心情再游江南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秋浦歌 4.求李商影生平李商隐 (约813~约858) 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子。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祖辈迁荥阳(今属河南)。初学古文。受牛党令狐楚赏识,入其幕府,并从学骈文。开成二年(837),以令狐之力中进士。次年入属李党的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府,王爱其才,以女妻之。因此受牛党排挤,辗转于各藩镇幕府,终身不得志。李商隐诗现存约600首。其中政治诗感慨讽谕,颇有深度和广度。直接触及时政的诗很多,尤其是《行次西郊作一百韵》,从农村残破、民不聊生的景象,追溯唐朝200年的治乱盛衰,风格接近杜诗。《安定城楼》和哭刘著诗四首则体现了其政治抱负和愤慨。其咏史诗托古讽今,成就很大。这类诗往往讥刺前朝或本朝君王的荒淫误国,也有的则借咏史寄托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这类诗多用律绝,截取历史上特定场景加以铺染,具有以小见大、词微意深的艺术效果。名作如《隋宫二首》、《南朝》。他的抒情诗感情深挚细腻,感伤气息很浓,如“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登乐游原》)。李诗抒情,较少直抒胸臆,而特别致力于婉曲见意,其诗往往寄兴深微,余味无穷。但刻意求曲有时也带来晦涩难懂的弊病。他的咏物诗体物工切,摹写入微,能以典型特征的刻画和环境气氛的渲染,表达事物的内在神韵,寄寓作者的情怀。无题诗是李商隐的独创。它们大多以男女爱情相思为题材,情思宛转沉挚,辞藻典雅精丽。如“昨夜星辰昨夜风”、“相见时难别亦难”二首。也有的托喻友朋交往和身世感慨,如“待得郎来月已低”和“何处哀筝随急管”二首。还有一些诗寄兴难明。此外,有少数艳情篇什,轻薄浮艳。这些诗并非作于一时一地,亦无统一思想贯穿。多属于诗中之意不便明言或意绪复杂无法明言的情况,因而统名为“无题”。由于它们比较隐晦曲折,千百年来解说纷纭。李商隐诗歌的基本风格是情深词婉,能于丽中时带沉郁,流美中不失厚重,对后世的诗坛和词坛影响很深。其诗继承面较广。其七律成就最高,继承了杜甫精严顿挫的特点,又融合了齐梁诗的艳和六朝民歌的清丽,以及李贺诗的幻想象征手法;其词旨隐晦的作风受阮籍影响;一些长篇古风如《韩碑》接近韩愈的歌行;一些抒情写景小诗淡语天成,绰约多姿,不失盛唐绝句风味。李商隐是晚唐骈文的代表作家。其骈文属对工整,用事精切,疏密相间,气韵自然。 名作《奠相国令狐公文》、《重祭外舅司徒公文》、《上河东公启》,情真意切,委婉动人。但其骈文多官场应酬文字,内容较贫乏。其散文现存较少。此外,还有一些意在讽世的杂文体短赋。有《李义山诗集》、《樊南文集》和《樊南文集补编》。事迹见新、旧《唐书》本传,《唐才子传》,近人张采田《玉溪生年谱会笺》及岑仲勉专文《〈玉溪生年谱会笺〉平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