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全唐诗》中仅存两首诗作,却又“以孤篇压倒全唐”之誉的诗人是张若虚(约660-约720),扬州(治所在今江苏扬州)人。曾任兖州兵曹。中宗神龙(705-707)年间,与贺知章、贺朝、万齐融、邢巨、包融等俱以文词俊秀驰名于京都,其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为"吴中四士"。玄宗开元时尚在世。 其诗描写细腻,音节和谐,清丽开宕,富有情韵,在初唐诗风的转变中有重要地位。但受六朝柔靡诗风影响,常露人生无常之感。诗作大部散佚,《全唐诗》仅存2首,其一为《春江花月夜》,乃千古绝唱,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有“以孤篇压倒全唐”之誉。 采纳我的哦 亲···········(*^__^*) 嘻嘻…… 2.帮忙在<全唐诗>中找以"绿~~~"为题的诗以下为唐代题目中带绿字的诗 作者 题目 首句 宋之问 琴曲歌辞·绿竹引 青溪绿潭潭水侧 万齐融 三日绿潭篇 春潭滉漾接隋宫 陆龟蒙 袭美将以绿罽为赠因成四韵 三径风霜利若刀 徐夤 谢主人惠绿酒白鱼 早起雀声送喜频 杨奇鲲 岩嵌绿玉 天孙昔谪下天绿 陆希声 阳羡杂咏十九首·绿云亭 六月清凉绿树阴 白居易 元九以绿丝布白轻褣见寄,制成衣服,以 绿丝文布素轻褣 温庭筠 原隰荑绿柳 迥野韶光早 姚合 和裴令公新成绿野堂即事 结构立嘉名 韩偓 甲子岁夏五月自长沙抵醴陵贵就深僻以便 职在内庭宫阙下 徐夤 绿鬓 绿鬓先生自出林 李元纮 绿墀怨 征马噪金珂 杜牧 绿萝 绿萝萦数匝 李贺 绿水词 今宵好风月 卢肇 绿阴亭 亭边古木昼阴阴 李贺 绿章封事 青霓扣额呼宫神 汪遵 绿珠 大抵花颜最怕秋 乔知之 绿珠篇 石家金谷重新声 李昌符 绿珠咏 洛阳佳丽与芳华 刘商 绿珠怨 从来上台榭 宋之问 绿竹引 青溪绿潭潭水侧 徐仲雅 残句:衰兰寂寞含愁绿 衰兰寂寞含愁绿 路半千 残句:夜静槛前调绿绮 夜静槛前调绿绮 李适 残句:夜瑟弦惊绿流水 夜瑟弦惊绿流水 元稹 曹十九舞绿钿 急管清弄频 皮日休 酬鲁望见迎绿罽次韵 轻裁鸭绿任金刀 施肩吾 春日美新绿词 前日萌芽小于粟 朱休 春水绿波 芳时淑气和 韦应物 萼绿华歌 有一人兮升紫霞 曹唐 萼绿华将归九疑留别许真人 九点秋烟黛色空 白居易 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绿野堂开占物华 刘禹锡 奉和裴令公新成绿野堂即书 蔼蔼鼎门外 白居易 奉和裴令公新成午桥庄绿野堂即事 旧径开桃李 李益 赋应门照绿苔 宫阙何年月 路半千 残句:杯浮绿酒邀君醉 杯浮绿酒邀君醉 路半千 残句:洞中仙草严冬绿 洞中仙草严冬绿 来鹄 残句:回眸绿水波初起 回眸绿水波初起 李德裕 残句:检经求绿字 检经求绿字 李适 残句:径草渐生长短绿 径草渐生长短绿 符载 残句:绿迸穿篱笋 绿迸穿篱笋 李白 残句:绿鬓随波散 绿鬓随波散 路半千 残句:绿耳半蔓湘浦竹 绿耳半蔓湘浦竹 路半千 残句:绿萝剪作三春柳 绿萝剪作三春柳 温庭筠 残句:绿树绕村含细雨 绿树绕村含细雨 杜牧 残句:绿水棹云月 绿水棹云月 路半千 残句:绿杨近浦堪垂钓 绿杨近浦堪垂钓 灵澈 残句:绿竹岁寒在 绿竹岁寒在 以下为全唐诗检索结果 ·和裴令公新成绿野堂即事⑴………姚合 ·绿萝⑴………………………………杜牧 ·三日【一作上巳】绿潭篇⑴………万齐融 ·曹十九舞绿钿………………………元稹 ·谢主人惠绿酒白鱼…………………徐夤 ·奉和裴令公新成绿野堂即书………刘禹锡 ·绿章封事【为吴道士夜醮作】……李贺 ·绿珠…………………………………汪遵【… ·春日美新绿词………………………施肩吾 ·酬鲁望见迎绿罽次韵………………皮日休 ·绿鬓…………………………………徐夤 ·重伤【一作哭】杨攀处士二首【…许浑 ·甲子岁夏五月自长沙抵醴陵贵就…韩偓 ·萼绿华歌……………………………韦应物 ·萼绿华将归九疑留别许真人………曹唐 ·绿墀怨………………………………李元紘 ·奉和裴令公新成午桥庄绿野堂即…白居易 ·绿水词⑴……………………………李贺 ·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⑴……………白居易 ·元九以绿丝布白轻褣【一作容】…白居易 ·春水绿波……………………………朱休 ·袭美将以绿罽为赠因成四韵………陆龟蒙 ·绿珠咏………………………………李昌符 ·绿珠篇【万首绝句分此诗为三首…乔知之 ·原隰荑绿柳⑴………………………温庭筠 ·绿珠怨………………………………刘商 ·绿竹引………………………………宋之问 / 3.《全唐诗》中记载的浣纱石是什么意思浣指洗涤,纱代指衣服。 西施浣纱是指西施在若耶溪旁洗衣廉。后来 浣纱也代指西施。 《全唐诗》载:“岭上千峰秀,江边细草春。今逢浣纱 石,不见浣纱人。” 西施是个浣纱的女子,粉面桃花,相貌过人。她在河 边浣纱时,她俊俏的身影倒映在水面,这时,鱼儿看见她的倒影,忘记了 游水,渐渐地沉到河底。 从此,西施这个 '沉鱼"的代称,就流传开来。 又相传只要西施去浣纱,若耶溪中有块方石就会自动沉浮,水浅则沉,水 涨则浮,使她浣起纱来,舒服省力,恰到好处。 站在方石上浣过的纱,洁 白光亮,柔软舒展,听说还带有香味。这块石头就是著名的浣纱石。 石上 还刻有•浣纱•两字,相传是王羲之所书。 4.《全唐诗》中收录的张若虚的诗名及内容张若虚(约660—约720),唐代诗人.扬州(今属江苏)人.曾任兖州兵曹.生卒年、字号均不详.事迹略见于《旧唐书·贺知章传》.中宗神龙(705~707)中,与贺知章、贺朝、万齐融、邢巨、包融俱以文词俊秀驰名于京都,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玄宗开元时尚在世.张若虚的诗仅存二首于《全唐诗》中.其中《春江花月夜》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它沿用陈隋乐府旧题,抒写真挚动人的离情别绪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语言清新优美,韵律宛转悠扬,洗去了宫体诗的浓脂艳粉,给人以澄澈空明、清丽自然的感觉.《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花摇情满江树.《代答闺梦还》关塞年华早,楼台别望违.试衫著暖气,开镜觅春晖.燕入窥罗幕,蜂来上画衣.情催桃李艳,心寄管弦飞.妆洗朝相待,风花暝不归.梦魂何处入,寂寂掩重扉.。 5.求张旭在《全唐诗》中的诗六首,原文《清溪泛舟》 旅人倚征棹,薄暮起劳歌。 笑揽清溪月,清辉不厌多。 《桃花溪》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山行留客》 山光物态弄春辉,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春游值雨》 欲寻轩槛列清尊,江上烟云向晚昏。 须倩东风吹散雨,明朝却待入华园。 《春草》 春草青青万里馀,边城落日见离居。 情知海上三年别,不寄云间一纸书。 《柳》 濯濯烟条拂地垂,城边楼畔结春思。 请君细看风流意,未减灵和殿里时。 6.《全唐诗》的撰写对后世有怎样的重大意义清初官修的唐至五代诗歌总集,共900 卷。 康熙四十四至四十五年( 1705 - 1706) 在曹寅主持下,由彭定求等10人编纂成书。共收诗48900余首,作者2200余人,每一位作者都附有小传。 它在前人所编同类书的基础上,比较完备地汇集了唐、五代的诗作(包括残篇零句),既便于学者查阅,也有利于这些作品的保存和流传。全书编次以帝王后妃居首;其次是郊庙乐章、乐府;再次是各朝诗人作品,以时代先后为序。 它在编纂、考订方面有不少缺点,包括作品误收、漏收,作品、作者重复和弄错人名,小传、附注中事实错误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