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竹的古诗咏竹的诗中,我认为最好的一首是王安石的: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王安石一迳森然四座凉,残阴余韵去何长。 人怜直节生来瘦,自许高材老更刚。曾与蒿藜同雨露,终随松柏到冰霜。 烦君惜取根株在,欲乞伶伦学凤凰。另外,郑板桥的也不错:题竹石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诗中带有竹字的诗就非常多了,列几首有名的:夏日南亭怀辛大孟浩然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夜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兖李商隐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惠崇春江晚景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2.写竹子的唐诗有关于竹子的唐诗霜筠亭 【宋】苏轼 解箨新篁不自持,婵娟已有岁寒姿。 要看凛凛霜前意,须待秋风粉落时。 于潜僧绿筠轩 【宋】苏轼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北窗竹石 【唐】白居易 一片瑟瑟石,数竿青青竹。 向我如有情,依然看不足。 况临北窗下,复近西塘曲。 筠风散余清,苔雨含微绿。 有妻亦衰老,无子方茕独。 莫掩夜窗扉,共渠相伴宿。 别桥上竹 【唐】白居易 穿桥迸竹不依行,恐碍行人被损伤。 我去自惭遗爱少,不教君得似甘棠。 池上竹下作 【唐】白居易 穿篱绕舍碧逶迤,十亩闲居半是池。 食饱窗间新睡后,脚轻林下独行时。 水能性淡为吾友,竹解心虚即我师。 何必悠悠人世上,劳心费目觅亲知? 玩松竹二首 【唐】白居易 龙蛇隐大泽,糜鹿游丰草。 栖凤安于梧,潜鱼乐于藻。 吾亦爱吾庐,庐中乐吾道。 前松后修竹,偃卧可终老。 各附其所安,不知他物好。 坐爱前檐前,卧爱北窗北。 窗竹多好风,檐松有嘉色。 幽怀一以合,俗念随缘息。 在尔虽无情,于予即有得。 乃知性相近,不必动与植。 东楼竹 【唐】白居易 潇洒城东楼,绕楼多修竹。 森然一万竿,白粉封青玉。 卷帘睡初觉,欹枕看未足。 影转色入楼,床席生浮绿。 空城绝宾客,向夕弥幽独。 楼上夜不归,此君留我宿。 和汴州令狐相公,新于郡内栽竹…… 【唐】白居易 梁园修竹旧传名,园废年深竹不生。 千亩荒凉寻未得,百竿青翠种新成。 墙开乍见重添兴,窗静时闻别有情。 烟叶蒙笼侵夜色,风枝萧飒欲秋声。 更登楼望尤堪重,千万人家无一茎。 题李次云窗竹 【唐】白居易 不用裁为鸣凤管,不须截作钓鱼竿。 千花百草凋零后,留向纷纷雪里看。 题小桥前新竹招客 【唐】白居易 雁齿小红桥,垂檐低白屋。桥前何所有,苒苒新生竹。 皮开坼褐锦,节露抽青玉。筠翠如可餐,粉霜不忍触。 闲吟声未已,幽玩心难足。管领好风烟,轻欺凡草木。 谁能有月夜,伴我林中宿。为君倾一杯,狂歌竹枝曲。 新栽竹 【唐】白居易 佐邑意不适,闭门秋草生。 何以娱野性?种竹百余茎。 见此溪上色,忆得山中情。 有时公事暇,尽日绕栏行。 勿言根未固,勿言阴未成。 已觉庭宇内,稍稍有余清。 最爱近窗卧,秋风枝有声。 食笋诗 【唐】白居易 此处乃竹乡,春笋满山谷; 山夫折盈把,把来早市鬻。 咏竹 (唐。李峤) 高?楚江?澹烤旰锲? 白花摇风影,青节动龙文。 叶扫东南日,枝捎西北云。 谁知湘水上,流泪独思君。 郡斋左偏栽竹百余诗 (唐 。 令狐楚) 斋居栽竹北窗边,素壁新开映碧鲜。 青蔼近当行药处,绿阴深到卧帷前。 风惊晓叶如闻雨,月过春枝似带烟。 老子忆山心暂缓,退公闲坐对婵娟。 秋日白沙馆对竹 (唐 。 许浑) 萧萧凌雪霜,浓翠异三湘。 疏影月移壁,寒声风满堂。 卷帘秋更早,高枕夜偏长。 忽忆秦溪路,万竿今正凉。 初食笋呈座中 (唐 。 李商隐) 嫩箨香苞初出林,於陵论价重如金。 皇都陆海应无数,忍剪凌云一寸金。 咏竹 (唐。 郑谷) 宜烟宜雨又宜风,拂水藏村复间松。 移得萧骚从远寺,洗来疏净见前峰。 侵阶藓拆春芽迸,绕径莎微夏荫浓。 诬赖杏花多意绪,数枝穿翠好相容。 3.【关于竹的古诗】咏竹的诗中,我认为最好的一首是王安石的: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王安石一迳森然四座凉,残阴余韵去何长.人怜直节生来瘦,自许高材老更刚.曾与蒿藜同雨露,终随松柏到冰霜.烦君惜取根株在,欲乞伶伦学凤凰.另外,郑板桥的也不错:题竹石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诗中带有竹字的诗就非常多了,列几首有名的:夏日南亭怀辛大孟浩然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夜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兖李商隐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惠崇春江晚景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4.关于竹的诗词画竹歌 作者: 白居易 协律郎萧悦善画竹,举世无伦。 萧亦甚自秘重。有终岁求其一竿一枝而不得者。 知予天与好事,忽写一十五竿,惠然见投。予厚其意,高其艺,无以答贶,作歌以报之,凡一百八十六字云。 植物之中竹难写,古今虽画无似者。 萧郎下笔独逼真,丹青以来唯一人。 人画竹身肥拥肿,萧画茎瘦节节竦; 人画竹梢死嬴垂,萧画枝活叶叶动。 不根而生从意生,不笋而成由笔成。 野塘水边倚岸侧,森森两丛十五茎。 婵娟不失筠粉态,萧飒尽得风烟情。 举头忽看不是画,低耳静听疑有声。 西丛七茎劲而健,省向天竺寺前石上见。 东丛八茎疏且寒,忆曾湘妃庙里雨中看。 幽姿远思少人别,与君相顾空长叹。 萧郎萧郎老可惜,手颤眼昏头雪色。 自言便是绝笔时,从今此竹尤难得。 酬人雨后玩竹 作者: 薛涛 南天春雨时,那鉴雪霜姿。 众类亦云茂,虚心宁自持。 多留晋贤醉,早伴舜妃悲。 晚岁君能赏,苍苍劲节奇。 新竹 作者: 陆游 插棘编篱谨护持,养成寒碧映涟漪。 清风掠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 解箨时闻声簌簌,放梢初见影离离。 归闲我欲频来此,枕簟仍教到处随。 咏竹 作者: 吴孔嘉 几竿清影映窗纱,筛月梳风带雨斜。 相对此君殊不俗,幽斋松径伴梅花。 5.关于竹子的古诗竹 唐·李建勋 琼节高吹宿风枝,风流交我立忘归。 最怜瑟瑟斜阳下,花影相和满客衣。 庭竹 唐·李中 偶自山僧院,移归傍砌栽。 好风终日起,幽鸟有时来。 筛月牵诗兴,笼烟伴酒杯。 南窗轻睡起,萧飒风雨声。 竹 唐·郑谷 宜烟宜雨又宜风,拂水藏时复间松。 移得萧骚从远寺,洗来巯侵见前峰。 侵阶藓折春芽迸,绕径莎微夏阳浓。 无赖杏花多意绪,数枝穿翠好相容。 唐·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隐过酒罅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翦伐,会见拂云长。 竹石 清·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篱竹 (清)郑板桥 一片绿阴如洗,护竹何劳荆杞? 仍将竹作芭篱,求人不如求已。 竹 (清)郑板桥 举世爱栽花,老夫只栽竹, 霜雪满庭除,洒然照新绿。 幽篁一夜雪,疏影失青绿, 莫被风吹散,玲珑碎空玉。 咏竹 (明)李日华 逗烟堆雨意萧森,峭石摩挲足散襟。 记却洒瓢深草里,醉醒月出来寻。 。 6.【关于竹子的古诗一首】衡阳道中二绝 宋·范成大 空山竹瓦屋,犹有燕飞来. 发合江数里,寄杨商卿诸公 宋·范成大 船尾竹林遮县市,故人犹自立沙头. 将别巫峡,赠南卿兄襄西果园四十亩 唐·杜甫 苔竹素所好,萍蓬无定居. 堂成 唐·杜甫 桤林碍日呤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 竹 唐·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食笋诗 唐·白居易 此处乃竹乡,春笋满山谷; 竹里 清·蒲松龄 尤爱此君好,搔搔缘拂天, 子猷时一至,尤喜主人贤. 咏竹 清·吴昌硕 客中常有八珍尝,那及山家野笋香. 寄罢筼筜当独惆怅,何时归去看新篁. 竹石 清·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长竹 唐·陈陶 青岚帚亚君祖,绿润高枝忆蔡邕. 长听南园风雨夜,恐生鳞甲尽为龙. 竹石 清·郑板桥 淡烟古墨纵横,写出此君半面, 不须日报平安,高节清风曾见. 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 清·郑板桥 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 咏竹著 明·陈良规 殷勤问竹箸,甘苦尔先尝;。 7.关于竹的古诗有哪些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唐.杜甫《咏竹》 庭竹 刘禹锡 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 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 严郑公宅同咏竹 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新竹 元稹 新篁才解箨,寒色已青葱。 冉冉飘凝粉,萧萧渐引风。 扶疏多透日,寥落未成丛。 惟有团团节,坚贞大小同。 新栽竹 白居易 佐邑意不适,闭门秋草生。 何以娱野性,种竹百余茎。 见此激上色,忆得山中情。 有时公事暇,尽日绕栏行。 勿言根未固,勿言阴未成。 已觉庭宇内,梢梢有余清。 最爱返窗卧,秋风枝有声。 新竹 韩愈 笋添南阶竹,日日成清閟。 缥节已储霜,黄苞犹掩翠。 出栏出五六,当户罗三四。 高标凌秋严,贞色夺春媚。 稀生巧补林,迸出疑争地。 纵横乍依行,烂漫忽无次。 风枝未飘吹,露粉先含泪。 何人可携玩,清景空瞪视。 题刘秀才新竹 杜牧 数茎幽玉色,晓夕翠烟分。 声破寒窗梦,根穿绿藓纹。 渐笼当槛日,欲碍入帘云。 不是山阴客,何人爱此君。 王安石 .宋(1021-1086)。字介甫,半山, 江西临川人。 次韵张子野竹林寺二首其二 京岘城南隐映深,两牛鸣地得禅林。 风泉隔屋撞哀玉,竹月缘阶帖碎金。 竹里 竹里编茅倚石根,竹茎疏处见前村。 闲眠尽日无人到,自有春风为扫门。 和耿天 以竹冠见赠四首其一 竹根珠胜竹皮冠,欲著先须短发干。 要使竹林有共见,不持方帽御风寒。 和耿天 以竹冠见赠四首其二 无物堪持比此冠,竹皮柔脆截皮干。 故人恋恋睇袍意,岂为哀怜范叔寒。 和耿天 以竹冠见赠四首其三 玉润明信好冠,错力剜出鲜纹干。 不忘君惠常加首,要使欢盟未可寒。 和耿天 以竹冠见赠四首其四 冠工新意断檀栾,雾卷云蒸久未干。 遗种山林真自称,何须貂暖配金寒。 竹窗 竹窗红苋两三根,山色遥从水际门。 只我近知墙下路,能将屐齿记苔痕。 华藏院此君亭咏竹 一径森然四诗人座凉,残阴余韵去何长。 人怜直节生来瘦,自许高材老更刚。 曾与蒿藜同雨露,终随松柏到冰霜。 烦君惜取根株在,欲乞怜伦学凤凰。 次韵张子野竹寺 风泉隔撞哀玉,竹月缘阶贴碎金。 杨万里.宋(1127-1206)。 廷秀,诚斋。 江西吉水人。 咏竹 凛凛冰霜节。修修玉雪身。 便无文与可。自有月传神。 过单竹泽径 乔木与修竹。相招为茂林。 无风生翠寒。未夕起素阴。 看笋 笋如藤薛争长。竹似夷齐独清。 只爱锦竹满地。暗林忽两三茎。 竹林 珍重人家爱竹林。织篱辛苦护寒青。 那知竹性无薄相。须要穿来篱外生。 记张定叟煮笋经 江西毛笋未出尖。雪中土膏养新甜。 先生别得煮篑法。丁宁勿用醯与盐。 岩下青泉须旋汲。熬出霜根生蜜汁。 寒牙嚼出冰玉声。余沥仍和月光吸。 谢唐德明惠笋 高人爱笋如爱玉。忍口不餐要添竹。 云何又遣十辈来。昏花两眼为渠开。 煮笋 金陵竹笋硬如石。石犹有髓笋不及。 巅南市里笋如酥。笋味清绝酥不如。 带雨劚来和箨煮。中含柘浆新甘露。 可蒸可脍景可羹,绕齿蔌蔌水雪声。 不须咒笋莫成竹,顿顿食笋莫食肉。 都不食笋戏题 竹祖龙孙渭上居。供侬樽俎半年余。 斑衣戏彩春无价。玉版谈禅佛不知。 竹枝词 短侬篱漏芒破。须遣拖泥带水来。 初食笋蕨 凤烹龙世浪传。猩唇熊掌我无缘。 只逢笋蕨杯盘日。便是山林宝贵天。 咏十里塘姜店水亭前竹林 一见此君面。荒村不是村。 斜阳与可笔。栖雀子猷魂。 欧阳修.宋(1009-1072)。醉翁。 江西吉水人。 秋晚凝翠竹 萧疏喜竹劲,寂寞伤兰败。 丛菊如有情。幽芳慰孤介。 竹间亭 啾啾竹间鸟。日夕相嘤鸣。 悠悠水中鱼。出入藻与萍。 水竹鱼鸟家。伊谁作斯亭。 翁来无车马。非与弹弋并。 刑部看竹郊孟郊体 花妍儿女姿。零落一何速。 竹色君子德。猗猗寒更绿。 京师多名园。车马纷驰逐。 春风红紫时。见此苍翠玉。 凌乱迸青苔。萧疏拂华屋。 森森日影闲。濯濯生意足。 幸此接清赏。宁辞荐芳醁。 黄昏人去锁空廊。枝上月明春鸟宿。 初秋普明寺竹林小饮饯梅俞 野水竹间清,秋山酒中绿。 送子此醋歌,淮南应落木。 暇日雨后绿竹茂,日夕爱君。 佳禽哢翠树,若与坐人亲。 赋竹上甘露 梢梢两竹枝,甘露叶间垂。 草木有灵液,阴阳凝以时。 深山与穷谷,往往尝有之。 幸当君子轩,得为丛人知。 物生随所诧。晦显各有宜, 聊以助歌咏,兼堪饮童儿。 赠余以端溪绿石枕与蕲州竹箪 端溪琢出月缺样,蕲州织成双水纹。 呼儿置枕展方箪,赤日正午天无云。 黄琉璃光绿玉润,莹净冷滑无埃尘。 忆昨开封暂陈力,屡乞残骸无埃尘。 圣君哀怜大臣闵,察见衰病非虚饰。 犹蒙不使如罪去。 特许迁官还旧职。 选材临事不堪用,见利无惭惟苟得。 一从僦舍居城南, 张仲通示墨竹嗣以篇 数竿苍翠写生绡,寄我公齐伴寂寞。 不待雪霜常凛凛,虽无风雨自萧萧。 嗟予心志俱诚厚贶,远渐为报乏琼瑶。 刘氏竹林小饮 春荣忽已衷。 夏叶换初秀。 披荒得深蹊。 扫绿荫清昼。 万竿交已耸。 千亩蔚何富。 惊雷迸狂鞭。 雾箨舒文乡。 谢提刑张郎中寄筇竹柱杖 玉光莹润锦烂斑。 霜雪经多节愈坚。 珍重故人相赠意。 扶持衰病过残年。 8.关于竹子的唐诗我要用,谢谢各位大哥大姐唐诗宋词中,写到竹子的诗不计其数。 刘禹锡的《庭竹》生动地写道:“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 李商隐在咏竹笋时,构思极奇妙:“皇都陆海应无数,忍剪凌云一寸心。”但读来最亲切者,莫如刘长卿《晚春归山居题窗前竹》中两句:“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荫待我归。 ”竹子成了诗人亲切的朋友,永远忠诚地站立在那里以清凉的绿荫迎候他的归来。 南朝刘孝先的《咏竹》,是我读到的最早以竹为题的诗:“竹生空野外,梢云耸百寻。 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耻染湘妃泪,羞入上宫琴。 谁人制长笛,当为吐龙吟。”很明显,这是诗人以竹自比,感叹怀才不遇,最后那两句,很有想象力。 最熟悉的是王维的《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此诗我自幼会背诵,但那时吟哦是无法体会得出它的韵味的,当时我家贫如洗,面有菜色,饥饿疲惫,既没有明月相照,也没有古琴可弹,哪来的那份闲适和风雅? 倒是李商隐的《湘竹词》有些共鸣:“万古湘江竹,无穷奈怨何?年年长春笋,只是泪痕多。 ”写诗需要灵感和情绪,读诗其实也一样,不同的心情和处境,读相同的诗,也会有完全不一样的感受。 苏东坡的爱竹,也许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竹子和他终身相伴,不管到哪里,“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年轻时,苏东坡咏竹有豪迈之风:“门前万竿竹,堂上四库书”;他中年写竹,心情渐趋平淡:“疏疏帘外竹,浏浏竹间雨。 窗扉净无尘,几砚寒生雾”;而到老年写竹,则“累尽无可言,风来竹自啸”,“披衣坐小阁,散发临修竹”。由豪迈到平静恬淡,这是他的人生轨迹。 诗中之竹,正是他不同时期的心态写照。 清代的郑板桥也十分酷爱竹,“举世爱栽花,老夫只栽竹”就是他的性格。 他一生写了无数咏竹诗,最有名的如“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但我最喜欢的还是这首:“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真是不可多得的好诗。 而诗圣杜甫的名句“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却为很多人不解,都误以为杜甫对竹情有独“恨”。 其实杜甫很爱竹,他曾于成都杜甫草堂植松种竹,并写了不少颂竹诗篇,如《苦竹》、《题刘秀才新竹》、《栽竹》、《斫竹》等,并且在其它诗篇里咏竹的诗句也随处可见,如“自闻茅屋趣,只想竹林眠”、“竹深留客处,荷净纳凉时”、“竹叶满枝翠羽盖,开花无数黄金钱”、“桤林碍日吟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风含翠竹娟娟净,雨涤红蕖冉冉香”、“无数春笋满林生,柴门密掩断人行”等等。 而“恶竹应须斩万竿”中的“恶竹”当作何解呢?古文古诗中的字、词本就多义,这里的“恶”是“不良”之意;“恶竹”是指那种枝桠乱生而多刺的不良竹子,并非“可恶的竹子”,也非杜甫厌恶竹子(杜甫的《恶树》诗便可作左证)。 所以杜甫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新种的小松恨不得它迅速长成千尺高树,那衍生疯长的不良竹子纵有万竿也必须斩除。 近现代也有不少咏竹诗,但我记得最清楚的就是革命家方志敏的那一首:“雪压竹头低,低下欲沾泥。 一轮红日起,依旧与天齐。” 。 9.关于竹的古诗咏竹的诗中,我认为最好的一首是王安石的: 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 王安石 一迳森然四座凉,残阴余韵去何长。人怜直节生来瘦,自许高材老更刚。曾与蒿藜同雨露,终随松柏到冰霜。烦君惜取根株在,欲乞伶伦学凤凰。 另外,郑板桥的也不错: 题竹石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 诗中带有竹字的诗就非常多了,列几首有名的: 夏日南亭怀辛大 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夜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兖 李商隐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惠崇春江晚景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