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忆重阳唐诗

1.重阳古诗名句

《关于重阳节的古诗名句》赏析 编辑:山间溪流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重阳席上赋》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九日齐山登》 我来不得意,虚过重阳时《九日登山》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九日登高》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九月九日忆》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采桑子·重阳》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九月十日即事》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九月九日玄》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九日登高》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 衰柳寒蝉一片愁,谁肯教白衣送酒《沉醉东风》 落帽醉山月,空歌怀友生《九日》 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九日》 三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九日》 《关于重阳节的古诗》 >>《古典诗词名句分类大全》 >>《中国古典诗词分类大全》。

2.需重阳节古诗十首

《九日登巴台》

(唐)白居易

黍香酒初熟,菊暖花未开。

闲听竹枝曲,浅酌茱萸杯。

去年重阳日,漂泊湓城隈。

今岁重阳日,萧条巴子台。

旅鬓寻已白,乡书久不来。

临觞一搔首,座客亦徘徊。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重阳席上赋白菊》

(唐)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九日题涂溪》

(唐)白居易

蕃草席铺枫叶岸,

《竹枝》歌送菊花杯。

明年尚作南宾守,或可重阳更一来。

《九日醉吟》

(唐)白居易

有恨头还白,无情菊自黄。

一为州司马,三见岁重阳。

剑匣尘埃满,笼禽日月长。

身从渔父笑,门任雀罗张。

问疾因留客,听吟偶置觞。

叹时论倚伏,怀旧数存亡。

奈老应无计,治愁或有方。

无过学王绩,唯以醉为乡。

《闰九月九日独饮》

(唐)白居易

黄花丛畔绿尊前,犹有些些旧管弦。

偶遇闰秋重九日,东篱独酌一陶然。

自从九月持斋戒,不醉重阳十五年。

《陵园妾》

(唐)白居易

陵园妾,

颜色如花命如叶。

命如叶薄将奈何?

一奉寝宫年月多。

年月多,

春愁秋思知何限?

青丝发落丛鬓疏,

红玉肤销系裙缦。

忆昔宫中被妒猜,

因谗得罪配陵来。

老母啼呼趁车别,

中宫监送锁门回。

山宫一闭无开日,

未死此身不令出。

松门到晓月徘徊,

柏城尽日风萧瑟。

松门柏城幽闭深,

闻蝉听燕感光阴。

眼看菊蕊重阳泪,

手把梨花寒食心。

把花掩泪无人见,

绿芜墙绕青苔院。

四季徒支妆粉钱,

三朝不识君王面。

丁巳重阳

【唐】司空图

重阳未到已登临,探得黄花且独斟。客舍喜逢连日雨,

家山似响隔河砧。乱来已失耕桑计,病后休论济活心。

自贺逢时能自弃,归鞭唯拍马鞯吟。

旅中重阳

【唐】司空图

乘时争路只危身,经乱登高有几人。今岁节唯南至在,

旧交坟向北邙新。当歌共惜初筵乐,且健无辞后会频。

莫道中冬犹有闰,蟾声才尽即青春。

喜王驾小仪重阳相访

【唐】司空图

白菊初开卧内明,闻君相访病身轻。樽前且拨伤心事,

溪上还随觅句行。幽鹤傍人疑旧识,残蝉向日噪新晴。

拟将寂寞同留住,且劝康时立大名。

3.重阳节的古诗有哪些

《仪鸾殿早秋》 李世民

寒惊蓟门叶,秋发小山枝。

松阴背日转,竹影避风移。

提壶菊花岸,高兴芙蓉池。

欲知凉气早,巢空燕不窥。

《感遇四首》 (之二) 唐·李白

可叹东篱菊,茎疏叶且微。

虽言异兰蕙,亦自有芳菲。

未泛盈樽酒,徒沾清露辉。

当荣君不采,飘落欲何依。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菊花》 唐.元稹

秋从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题菊花》 唐 黄巢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九月十日偶书》 李煜

晚雨秋阴酒乍醒,感时心绪杳难平。

黄花冷落不成艳,红叶飕飗竞鼓声。

背世返能厌俗态,偶缘犹未忘多情。

自从双鬓斑斑白,不学安仁却自惊。

《长相思》 李煜(一题邓肃作)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 画菊》 宋.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4.描写重阳节的诗句 古诗

1、《秋登兰山寄张五》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2、《九日登山》唐,李白

渊明归去来,不与世相逐。为无杯中物,遂偶本州牧。因招白衣人,笑酌黄花菊。我来不得意,虚过重阳时。题舆何俊发,遂结城南期。筑土按响山,俯临宛水湄。胡人叫玉笛,越女弹霜丝。自作英王胄,斯乐不可窥。赤鲤涌琴高,白龟道冯夷。灵仙如仿佛,奠酹遥相知。

古来登高人,今复几人在。沧洲违宿诺,明日犹可待。连山似惊波,合沓出溟海。扬袂挥四座,酩酊安所知。齐歌送清扬,起舞乱参差。宾随落叶散,帽逐秋风吹。别后登此台,愿言长相思。

5.搜集关于重阳节的古诗

【标题】:卜算子 【年代】:宋 【作者】:陈著 【体载】:词 【内容】:-------------------- 风急雁声高,露冷蛩吟切。

枕剩衾寒不耐烦,长是伤离别。望得眼儿穿,巴得心头热。

且喜重阳节又来,**花先发。 【标题】:村路菊花 【年代】:唐 【作者】:崔橹 【体载】:五律 【内容】:-------------------- 袅风惊未定,溪影晚来寒。

不得重阳节,虚将满把看。 神仙谁采掇,烟雨惜凋残。

牧竖樵童看,应教爱尔难。 【标题】:鄂渚悟道歌 【年代】:唐 【作者】:吕岩 【体载】:七古 【内容】:-------------------- 纵横天际为闲客,时遇季秋重阳节。

阴云一布遍长空, 膏泽连绵滋万物。因雨泥滑门不出,忽闻邻舍语丹术。

试问邻公可相传,一言许肯更无难。数篇奇怪文入手, 一夜挑灯读不了。

晓来日早才看毕,不觉自醉如恍惚。 恍惚之中见有物,状如日轮明突?洹W匝员闶堑ど熬£? 宜向鼎中烹凡质。

凡质本来不化真,化真须得真中物。 不用铅,不用汞,还丹须向炉中种。

玄中之玄号真铅, 及至用铅还不用。或名龙,或名虎,或号婴儿并姹女。

丹砂一粒名千般,一中有一为丹母。火莫燃,水莫冻, 修之炼之须珍重。

直待虎啸折颠峰,骊龙夺得玄珠弄。 龙吞玄宝忽升飞,飞龙被我捉来骑。

一翥上朝归碧落, 碧落广阔无东西。无晓无夜无年月,无寒无暑无四时。

自从修到无为地,始觉奇之又怪之。 【标题】: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 【年代】:唐 【作者】:樊忱 【体载】:五律 【内容】:-------------------- 净境重阳节,仙游万乘来。

插萸登鹫岭,把菊坐蜂台。 十地祥云合,三天瑞景开。

秋风词更远,窃?\乐康哉。 【标题】:奉和卢明府九日岘山宴马二使君崔员外张郎中 【年代】:唐 【作者】:王昌龄 【内容】:-------------------- 宇宙谁开辟,江山此郁盘。

登临今古用,风俗岁时观。 地理荆州分,天涯楚塞宽。

百城今刺史,华省旧郎官。 共美重阳节,俱怀落帽欢。

酒邀彭泽载,琴辍武城弹。 献寿先浮菊,寻幽或藉兰。

烟虹铺藻翰,松竹挂衣冠。 叔子神犹在,山公兴犹阑。

尝闻骑马醉,还向习池看。 [一作孟浩然诗] 【标题】:奉和圣制重阳日赐宴 【年代】:唐 【作者】:韦应物 【体载】:五排 【内容】:-------------------- 圣心忧万国,端居在穆清。

玄功致海晏,锡宴表文明。 恩属重阳节,雨应此时晴。

寒菊生池苑,高树出宫城。 捧藻千官处,垂戒百王程。

复睹开元日,臣愚献颂声。 【标题】:九 【年代】:唐 【作者】:上官昭容 【内容】:-------------------- 帝里重阳节,香园万乘来。

却邪萸入佩,献寿菊传杯。 塔类承天涌,门疑待佛开。

睿词悬日月,长得仰昭回。 【标题】:九日 【年代】:唐 【作者】:王勃 【体载】:五绝 【内容】:-------------------- 九日重阳节,开门有菊花。

不知来送酒,若个是陶家。 【标题】:九日巴丘登高 【年代】:唐 【作者】:张均 【体载】:五律 【内容】:-------------------- 客心惊暮序,宾雁下沧洲。

共赏重阳节,言寻戏马游。 湖风扶戍柳,江雨暗山楼。

且酌东篱酒,聊祛南国忧。 【标题】:九日登西原宴望 同诸兄弟作。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内容】:-------------------- 病爱枕席凉,日高眠未辍。 兄弟呼我起,今日重阳节。

起登西原望,怀抱同一豁。 移座就菊丛,糕酒前罗列。

虽无丝与管,歌笑随情发。 白日未及倾,颜酡耳已热。

酒酣四向望,六合何空阔。 天地自久长,斯人几时活。

请看原下村,村人死不歇。 一村四十家,哭葬无虚月。

指此各相勉,良辰且欢悦。 【标题】:九日登梓州城 【年代】:唐 【作者】:杜甫 【内容】:-------------------- 客心惊暮序,宾雁下襄州。

共赏重阳节,言寻戏马游。 湖风秋戍柳,江雨暗山楼。

且酌东篱菊,聊祛南国愁。 【标题】: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年代】:唐 【作者】:王维 【体载】:七绝 【类别】:羁旅 【内容】:--------------------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标题】:秋登兰山寄张五 【年代】:唐 【作者】:孟浩然 【体载】:五古 【内容】:-------------------- 北山白山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标题】:白菊三首 【年代】:唐 【作者】:司空图 【内容】:-------------------- 不疑陶令是狂生,作赋其如有定情。

犹胜江南隐居士,诗魔终袅负孤名。 自古诗人少显荣,逃名何用更题名。

诗中有虑犹须戒,莫向诗中著不平。 登高可羡少年场,白菊堆边鬓似霜。

益算更希沾上药,今朝第七十重阳。 【标题】:百宜娇/眉妩 【年代】:宋 【作者】:吕渭老 【体载】:词 【内容】:-------------------- 隙月垂篦,乱蛩催织,秋晚嫩凉房户。

燕拂帘旌,鼠窥窗网,寂寂飞萤来去。金铺镇掩,谩记得、花时南浦。

约重阳、萸糁菊英,小楼遥夜歌舞。银烛暗、佳期细数。

帘幕渐西风,午窗秋雨。叶底翻红,水面皱碧,灯火裁缝砧杵。

登高望极,正雾锁、官槐归路。定须相将,宝马钿车,访吹箫侣。

【标题】:悲秋 【年代】:南宋 【作者】:陆游 【内容】:-------------------- 萧萧衰鬓点新霜,人静房栊易断肠。 等是。

6.重阳节古诗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 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九日齐山登高》唐 杜牧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九月十日即事》唐 李白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唐 卢照邻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蜀中九日》唐 王勃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九日作》唐 王缙莫将边地比京都,八月严霜草已枯。

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九日》唐 杨衡黄花紫菊傍篱落,摘菊泛酒爱芳新。

不堪今日望乡意,强插茱萸随众人《醉花荫》宋 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7., 关于重阳的古诗

有关重阳节的古诗 1、《淮上与友人别》 唐·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2、《山中送别》 唐·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3、《易水送别》 唐·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4、《别董大》 之一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之二 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余年。

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6、《赠汪伦》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7、《送别》 现代·李叔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8、《送友人》 唐·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9、《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10、《九日作》 唐·王缙 莫将边地比京都,八月严霜草已枯。

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 1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2、《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8.关于重阳节的古诗大全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朝代:唐代作者: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九日齐山登高》朝代:唐代作者:杜牧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重阳席上赋白菊》朝代:唐代作者:白居易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蜀中九日 / 九日登高》朝代:唐代作者:王勃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原州九日》朝代:明代作者:赵时春秋声咽塞笳,边气肃霜华。

九日登高处,群山入望赊。苍蒹仍碧水,绿酒对黄花。

鸿鹄归何处,长天空落霞。

9.描写重阳节的古诗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作者:(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编辑本段【解题】

独自在异乡闯荡,每到过节时就会思念自己的兄弟,知道兄弟登上高处插上茱萸作重阳节纪念时,少了一人来参加。

编辑本段【注解】

1、九月九日:指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民间有登高、插茱萸、饮菊花酒等习俗。

2、忆:想念。

3、倍:加倍,更加。

4、登高:阴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民间有登高避邪的习俗。

5、茱萸zhūyú:一种香气浓烈的植物,传说重阳节扎茱萸袋,登高饮菊花酒,可避灾。

编辑本段【韵译】

独自流落他乡,长做异地之客,

每逢佳节良辰,越发思念眷亲。

遥想今日重阳,兄弟又在登高,

他们佩带茱萸,发觉少我一人。

编辑本段【英语译文】

ON THE MOUNTAIN HOLIDAY

THINKING OF MY BROTHERS IN SHANDONG

Wang Wei

All alone in a foreign land,

I am twice as homesick on this day

When brothers carry dogwood up the mountain,

Each of them a branch-and my branch missing.

编辑本段【评析】

诗写游子思乡怀亲。诗人一开头便紧急切题,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接着诗一跃而写远在家乡的兄弟,按照重阳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怀念自己。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每逢佳节倍思亲”千百年来,成为游子思念的名言,打动多少游子离人之心。

编辑本段【作者简介】

王维(701-761),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官至尚书右丞,原籍祁(今山西祁县),迁至蒲州(今山西永济),崇信佛教,晚年居于蓝田辋川别墅,汉族。善画人物、丛竹、山水。唐人记载其山水面貌有二:其一类似李氏父子,另一类则以破墨法画成,其名作《辋川图》即为后者。可惜至今已无真迹传世。传为他的《雪溪图》及《济南伏生像》都非真迹。苏轼评价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他是唐代山水田园派的代表。开元进士。任过大乐丞、右拾遗等官,安禄山叛乱时,曾被迫出任伪职。其诗、画成就都很高,苏东坡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

相关内容
上一篇
唐诗唱诵
下一篇
唐诗古唱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