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1~12月景色的古诗】*诗中春 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3.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王维:《相思》) 4.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6.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7.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8.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9.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10.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11.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汉乐府:《长歌行》) 12.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13.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郎》) 14.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15.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韩翃) 16.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17.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王维《山居秋暝》) 18.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 19.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贺知章:《咏柳》) 20.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21.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 *诗中夏 1.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2.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李商隐:(晚晴)) 3.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4.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杜甫:《夏夜叹》) 5.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复古:《大热》) 6.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李昂:《夏日联句》) 7.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8.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范成大:《喜晴》) 9.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杜甫:《江村》) 10.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诗中秋 1.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2.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李峤:《风》) 3.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4.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汉乐府?长歌行》) 5.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6.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望洞庭》) 7.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8.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秋夕》) 9.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10.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 11.秋丛饶舍似陶家,遍饶篱边日渐斜.(元稹) 10.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 11.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苏轼:《赠刘景文》) 12.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中冬 1.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杜甫:《兵车行》) 2.秋月扬明恽,冬岭秀寒松.(陶渊明:《四时》) 3.南邻更可念,布破冬未赎.(陆游:《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 4.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董思恭:《守岁》) 5.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王微:《四气诗》) 6.隆冬到来时,百花即已绝.(陈毅:《梅》) 7.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张谓:《早梅》) 8.儿童冬学闹比邻,据岸愚儒却子珍.(陆游:《秋日郊居》) 9.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白居易:《冬至夜思家》) 10.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杜甫:《小至》)。 2.50个写景的古诗句江花月夜 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 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 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 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 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 捣衣砧上指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 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 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 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 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 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 落月摇情满江树。 赋得春风扇微和 【唐】范传正 暧暧当迟日,微微扇好风。 吹摇新叶上,光动浅花中。 澹荡凝清昼,氤氲暧碧空。 稍看生绿水,已觉散芳丛。 徙倚情偏适,裴回赏未穷。 妍华不可状,竟夕气融融。 残春曲 【唐】白居易 禁苑残莺三四声,景迟风慢暮春情。 日西无事墙阴下,闲踏宫花独自行。 早春 【唐】白居易 雪消冰又释,景和风复暄。 满庭田地湿,荠叶生墙根。 官舍悄无事,日西斜掩门。 不开庄老卷,欲与何人言。 春题湖上 【唐】白居易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句留是此湖。 南湖春早 【唐】白居易 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 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苹生。 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 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 春水 【唐】杜甫 三月桃花浪,江流复旧痕。 朝来没沙尾,碧色动柴门。 接缕垂芳饵,连筒灌小园。 已添无数鸟,争浴故相喧。 丽春 【唐】杜甫 百草竞春华,丽春应最胜。 少须好颜色,多漫枝条剩。 纷纷桃李枝,处处总能移。 如何贵此重,却怕有人知。 春 【唐】贯休 自来自去动洪炉,无象无私无处无。 回雁不多消气力, 染花应最费工夫。溟蒙便恨豪家惜,浓暖深为政笔驱。 莫讶相逢只添睡,伊余心不在荣枯。 江南春怀 【唐】李白 青春几何时,黄鸟鸣不歇。 天涯失乡路,江外老华发。 心飞秦塞云,影滞楚关月。 身世殊烂漫,田园久芜没。 岁晏何所从,长歌谢金阙。 早春夜望 【唐】李端 旧雪逐泥沙,新雷发草芽。晓霜应傍鬓,夜雨莫催花。 行矣前途晚,归与故国赊。不劳报春尽,从此惜年华。 春雨 【唐】李商隐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远路应悲春晼晚,残霄犹得梦依稀。 玉铛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池上早夏 【唐】白居易 水积春塘晚,阴交夏木繁。 舟船如野渡,篱落似江村。 静拂琴床席,香开酒库门。 慵闲无一事,时弄小娇孙。 夏云 【唐】曹松 势能成岳仞,顷刻长崔嵬。 暝鸟飞不到,野风吹得开。 一天分万态,立地看忘回。 欲结暑宵雨,先闻江上雷。 山亭夏日 【唐】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夏日晚望 【唐】贯休 登临聊一望,不觉意恞然。陶侃寒溪寺,如今何处边。 汀沙生旱雾,山火照平川。终事东归去,干戈满许田。 早夏 【唐】胡宿 井辖投多思不禁,密垂珠箔昼沈沈。 睡惊燕语频移枕,病起蛛丝半在琴。 雨径乱花埋宿艳,月轩修竹转凉阴。 一春酒费知多少,探尽囊中换赋金。 夏日山中 【唐】李白 懒摇白羽扇,裸体青林中。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 夏昼偶作 【唐】柳宗元 南州溽暑醉如酒,隐几熟眠开北牖。 日午独觉无馀声,山童隔竹敲茶臼。 早秋 【唐】杜牧 疏雨洗空旷,秋标惊意新。 大热去酷吏,清风来故人。 樽酒酌未酌,晓花颦不颦。 铢秤与缕雪,谁觉老陈陈? 池上早秋 【唐】白居易 荷芰绿参差,新秋水满池。 早凉生北槛,残照下东篱。 露饱蝉声懒,风干柳意衰。 过潘二十岁,何必更愁悲。 秋雨叹 【唐】杜甫 阑风伏雨秋纷纷,四海八荒同一云。 去马来牛不复辩,浊泾清渭何当分。 禾头生耳黍穗黑,农夫田妇无消息。 城中斗米换衾绸,想许宁论两相直。 秋山 【唐】白居易 久病旷心赏,今朝一登山。 山秋云物冷,称我清羸颜。 白石卧可枕,青萝行可攀。 意中如有得,尽日不欲还。 人生无几何,如寄天地间。 心有千载忧,身无一日闲。 何时解尘网,此地来掩关。 秋霁 【唐】崔道融 雨霁长空荡涤清,远山初出未知名。 夜来江上如钩月,时有惊鱼掷浪声。 边上晚秋 【唐】杜牧 黑山南面更无州,马放平沙夜不收。 风送孤城临晚角,一声声入客心愁。 湘江秋夕 【唐】杜荀鹤 三湘月色三湘水,浸骨寒光似练铺。 一夜塞鸿来不住,故乡书信半年无。 秋月夜 【唐】顾非熊 旅雁迎风度,阶翻月露华。砧声鸣夜永,江上几多家。 秋晚山居 【唐】黄滔 爽气遍搜空,难堪倚望中。 孤烟愁落日,高木病西风。 山寂樵声出,露凉蝉思穷。 此时尘外事,幽默几人同。 早冬 【唐】白居易 十月江南天气好,可怜冬景似春华。 霜轻未杀萋萋草,日暖初干漠漠沙。 老柘叶黄如嫩树,寒樱枝白是狂花。 此时却羡闲人醉,五马无由入酒家。 冬深 【唐】杜甫 花叶随天意,江溪共石根。早霞随类影,寒水各依痕。 3.写景古诗词大全1、《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3、《江南春绝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4、《游园不值》 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5、《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6、《绝句》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7、《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8、《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9、《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0、《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4.描写景物的诗句有什么1个春到三分暖。 春天三日晴。 春雨贵如油。 一年四季春为首。 一年之计在于春。 春风不刮,草芽不发。 春天孩子面,一日三变脸。 肥不过春雨,苦不过秋霜。 季节不等人,春日胜黄金。 春天人们起得早,秋后人马吃得饱。 春天深耕一寸土,秋天多打万石谷。 十年老不了一个人,一天误掉了一个春。 青年是人类的春天。 ——郭沫若 春城无处不飞花。——韩愈 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祁 东方风来满眼春。——李贺 春到人间万物鲜。 ——冯梦龙 春到人间草木知。——张拭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 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 不须迎向东郊去,春在于门万户中。——卢道悦 春雨——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春花——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春夜——更深月夜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春水——春水碧于天, 画船听雨眠。 春风——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春光——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春景——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 春游——东风知我欲山游,吹断檐间积雨声。 春思——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春寂——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春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春梦——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 春恨——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和月。 春归——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杜甫《春夜喜雨》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初春小雨》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杜牧《江南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杜甫《绝句》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泊船瓜洲》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江南好》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 孟浩然《春晓》 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2)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韦应物 3)春江潮水连江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张若虚 4)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 5)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 6)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来御柳斜。 --韩愈 7)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苏轼 8)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 9)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 10)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 11)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 12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描写“月”的诗句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李煜《相见欢》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西江月》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苏轼《水调歌头》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 写友情的诗句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 带”鸟”的诗句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 带“雨”的诗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志南和尚《绝句》 渭城朝雨亦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杜牧《江南春绝句》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杜甫《春夜喜雨》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 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 5.10首写景抒情的古诗词赠汪伦 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体裁:【七绝】 类别:【留别】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注释】 诗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伦与他的友情,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潭深千尺不是实有其事)写深情厚谊,十分动人。 这首诗体现了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想落天外的诗歌特色。 静夜思 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体裁:【乐府】 类别:【羁旅】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注释】 又作: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 【注解】: 1、举:抬。 【韵译】: 皎洁的月光洒到床前, 迷离中疑是秋霜一片。 仰头观看明月呵明月, 低头乡思连翩呵连翩。 【评析】: 这是写远客思乡之情的诗,诗以明白如话的语言雕琢出明静醉人的秋夜的意境。 它不追求想象的新颖奇特,也摒弃了辞藻的精工华美;它以清新朴素的笔触,抒写了 丰富深曲的内容。 境是境,情是情,那么逼真,那么动人,百读不厌,耐人寻绎。无 怪乎有人赞它是“妙绝古今”。 早发白帝城 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体裁:【七绝】 类别:【羁旅】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 【注释】 【注解】: 1、白帝:今四川省奉节 2、江陵:今湖北省江宁县。县。 3、一日还:一天就可以到达。 【韵译】: 清晨,我告别高入云霄的白帝城; 江陵远在千里,船行只一日时间。 两岸猿声,还在耳边不停地啼叫; 不知不觉,轻舟已穿过万重青山。 【评析】: 诗是写景的。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诗人流放夜郎,行至白帝遇赦,乘舟 东还江陵时而作此诗。诗意在描摹自白帝至江陵一段长江,水急流速,舟行若飞的情 况。 首句写白帝城之高;二句写江陵路遥,舟行迅速;三句以山影猿声烘托行舟飞 进;四句写行舟轻如无物,点明水势如泻。 全诗锋棱挺拔,一泻直下,快船快意,令人神远。 难怪乎明人杨慎赞曰:“惊风 雨而泣鬼神矣!” 客中行 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体裁:【七绝】 类别:【】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注释】 又题《客中作》 [注释](1)兰陵:地名。(2)但使:只要。 [译文]兰陵出产的美酒,透着醇浓的郁金香的芬芳,盛在玉碗里看上去犹如琥珀般晶莹。只要主人同我一道尽兴畅饮,一醉方休,我那管她这里是故乡还是异乡呢! 抒写离别之悲、他乡作客之愁,是古代诗歌创作中一个很普遍的主题。 然而这首诗虽题为客中作,抒写的却是作者的另一种感受。“ 独坐敬亭山 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体裁:【五绝】 类别:【山水】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注释】 [注释](1)敬亭山:在今安徽省宣城县北。 [译文]群鸟高飞,绝尽踪影,一片孤云独自悠闲地飘浮而去我伫立在山顶,注视着敬亭山,敬亭山也看着我,彼此久看不厌。 敬亭山在宣州(治所在今安徽宣城),宣州是六朝以来江南名郡,大诗人如谢灵运、谢朓等曾在这里做过太守。 李白一生凡七游宣城,这首五绝作于天宝十二载(753)秋游宣州时,距他被迫于天宝三载离开长安已有整整十年时间了。长期飘泊生活,使李白饱尝了人间辛酸滋味,看透了世态炎凉,从而加深了对现实的不满,增添了孤寂之感。 此诗写独坐敬亭山时的情趣,正是诗人带着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与寂寞的感情,到大自然怀抱中寻求安慰的生活写照。 春望 年代:【唐】 作者:【杜甫】 体裁:【五律】 类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注释】 【注解】: 1、国破:指国都长安被叛军占领。 2、感时句:因感叹时事,见到花也会流泪。 3、浑:简直。 4、不胜簪:因头发短少,连簪子也插不上。 【韵译】: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 春天来了城空人稀,草木茂密深沉。 感伤国事面对繁花,难禁涕泪四溅, 亲人离散鸟鸣惊心,反觉增加离恨。 立春以来战火频连,已经蔓延三月, 家在州音讯难得,一信抵值万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 头发脱落既短又少,简直不能插簪。 【评析】: 唐玄宗天宝十五年(756)七月,安史叛军攻陷长安,肃宗在灵武即位,改元 至德。 杜甫在投奔灵武途中,被叛军俘至长安,次年(至德二年)写此诗。 诗人目睹沦陷后的长安之箫条零落,身历逆境思家情切,不免感慨万端。 诗的 一、二两联,写春城败象,饱含感叹;三、四两联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 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反映了诗人热爱祖国,眷怀家人的感情。 今人徐应 佩、周溶泉等评此诗曰:“意脉贯通而平直,情景兼备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 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此论颇为妥帖。 “家书抵万金”亦为 流传千古之名言。 八阵图 年代:【唐】 作者:【杜甫】 体裁:【五绝】 类别:【怀古】 功盖三分国,名高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注释】 【注解】: 1、八阵图:由八种阵势组成的图形,用来操练军队或作战。 2、三分国:指三国时魏、蜀、吴三国。 3、石不转:指涨水时,八阵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