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宋词论文选题的创新性我的老师曾经帮我们选题时说过几种,宋词论文可以写宋代梅花、兰花诗词的研究。 现在的文学论文再仅仅是从某个作者、作品、文学群体的角度来写已经不新鲜了,可以从每一类作者、作品的角度来写,我今年的论文写得是汉魏六朝的荷花诗歌,其实从意象的角度写,在现在还算比较少的一个现象,还有就是战争诗词或者弃妇、思妇等女性文学作品的研究。你写宋词,那些苏、辛、柳、李、姜、周之类的大家的话题尽量掠过,毕竟那是宋词的主流,但是你可以写南渡词人,像朱敦儒等南渡前后的词作研究,或者你可以写比较性的,两个或者以上的人或者文学现象的比较的论文也比较容易出新意。 2.关于宋词论文选题的创新性我的老师曾经帮我们选题时说过几种,宋词论文可以写宋代梅花、兰花诗词的研究。 现在的文学论文再仅仅是从某个作者、作品、文学群体的角度来写已经不新鲜了,可以从每一类作者、作品的角度来写,我今年的论文写得是汉魏六朝的荷花诗歌,其实从意象的角度写,在现在还算比较少的一个现象,还有就是战争诗词或者弃妇、思妇等女性文学作品的研究。你写宋词,那些苏、辛、柳、李、姜、周之类的大家的话题尽量掠过,毕竟那是宋词的主流,但是你可以写南渡词人,像朱敦儒等南渡前后的词作研究,或者你可以写比较性的,两个或者以上的人或者文学现象的比较的论文也比较容易出新意。 3.诗词中立意的要求有哪些诗词中立意的要求有:(1) 立意要正确、鲜明之所以将“正确”作为立意的第一要求,在于现在的社会世界观、价值观多元化。 立意正确,就是指所确立的主体反映了自然的本质和规律,反映 了生活的本质和主流,符合自然和社会的发展规律。正确,就是作者要有正 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立意正确是创作诗词的根本要求,“意”主要是指诗词的思想性。“意”是否能“立”得住,就看它是否正确,是否带有社会普遍性,是否符合人们 的审美要求与习惯,是否能积极地、健康地反映生活本质的内容。 也就是说, 正确的立意应是大多数人能够认可或是积极倡导的。 只有正确的意才能立得住、立得稳。 所谓鲜明,是指所确立的主题能旗帜鲜明地表示爱什么,憎什么;赞成什么,反对什么。(2) 立意要集中、单纯一首诗词多意必意杂,意杂必主旨不明。 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说:“一诗止于一时一事,自十九首至陶谢皆然。既以命意成章,则求尽一物、一景、一情、一事之旨,得尽而毕。 ”其又云:“一篇载一意,一意则自一气, 首尾顺成,谓之成章。”如果有数意,就分成几首来写。 例如李白《清平调》 (三首):其一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其二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其三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第一首着意从空间来写,把读者引入蟾宫阆苑,把贵妃比作嫦娥;第二首着意从时间来写,把读者引入楚襄王的阳台、汉成帝的宫廷,把贵妃比作 神女和赵飞燕;第三首从眼前的现实写,点明唐宫中的“沉香亭北”,把贵妃 比作国色天香的牡丹。 三首诗各写一意,各自成章,又相互钩带,其一、其 三均写到“春风”,前后呼应,表明为一组。 (3) 立意要深刻、新颖所谓深刻是指能反映生活的本质及内部规律,能揭示事物所包含的深刻的思想意义。而新颖是指所确立的主题是作者的新认识、新感受,能给人以 新的启示。 诗词贵有新意。苕溪渔隐云:“学诗若循习陈言,规摹旧作而不能自出新意,亦何以名家。” 黄鲁直亦云:“文章忌随人后,随人作计终依人。”宋子京 亦云:“文章必自成一家,然后可以传之不朽,若体规画圆,准方作矩,终为 人臣仆,古人讥为屋下架屋也。” 例如,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著名诗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自古以来吸引了许多读者,人们大都会因为夕阳西下黯然神伤;朱自清反弹琵琶, 写出了“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这样的佳句,变换了立意角度,改变了原诗中消极的情绪,令人耳目一新。 正所谓“语淡而情浓,事浅而言深”。 (4) 立意要志趣高远所谓志趣高远,是指立意不能有任何不健康的因素存在,应做到符合文章主题,顺应文章中心。“若要意境高,且于胸怀远。” 诗词立意高远,作品 才有气魄、风骨,读来才不俗。姜夔在《白石道人诗说》中讲:“意格欲高, 句法欲响。 只求工于字句,亦末矣!”他认为,如果只是让字句工整,是雕虫 小技。何为高远?王安石赞陶渊明《饮酒》诗前四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说:“诗人以来,无此四句!”宋代李公焕说: 此诗“脱尽古今尘俗气”,可谓志趣高洁、寓意深远之范例。 宋代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认为学诗要先除五俗:“一曰俗体,二曰俗意,三曰俗句,四曰俗字,五曰俗韵。” 这就要求作者要以博大的胸怀、高尚 的情操、健康积极的心态审视题材,不能被眼前的现象阻挡,要在想象中赋 予双眼透视功能,望远再望远,望至肉眼所不能及。 4.写一篇论文 题目是宋词在词史上的地位 应该着重从哪几方面入手【地位】与唐诗并列。 【影响】 宋词的繁荣昌盛实是社会外部因素和文学内部因素合力交互作用的结果。词体格式、形式规范、表现技巧、风格意境诸多方面的艺术成就奠定了宋词在词体文学中无与伦比的崇高地位。宋词成为词史上不可企及的巅峰。凭借宋词的全部创造性与开拓性,它被指认为宋代文学中最有代表性的文体,成为与楚骚、汉赋、六朝骈文、唐诗、元曲等并列的“一代之文学”的杰出代表,深远的影响着中国文学的发展。 【宋词】 宋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宋代盛行的一种汉族文学体裁,标志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宋词句子有长有短,便于歌唱。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始于汉,定型于唐、五代,盛于宋。宋词是中国古代汉族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明珠,在古代汉族文学的阆苑里,她是一座芬芳绚丽的园圃。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神韵,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艳,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盛。后有同名书籍《宋词》。 宋词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苏轼(豪放派)、辛弃疾、柳永(婉约派)、李清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