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创造唐诗最多的是谁1【非诗人身份】乾隆皇帝。乾隆除了书法、作画外,每天必写数首诗,每年出一本诗集,厚一寸多,乾隆十四年交给沈得潜校阅的已有十二册。后来又把一生写的诗共编为五集,计十万多首。写诗如此之多,可谓前无古者,后无来者了。对于有的文献将乾隆称为中国写诗的第一人,也有一些人提出了质疑,就乾隆的出生年月来看他所写的诗歌数量,如果认可他的话,那他要从生下来就开始写,然后一天一首,这样去计算,乾隆要想写完那些被统计的诗歌数字,得需120年。然而,我们知道乾隆只活了八十八年。显然,有许多的诗歌不是乾隆本人所作的。 2【诗人身份】陆游 据各类教科书和文史资料记载,中国历史上写诗最多的是南宋著名的大诗人陆游,他的一生共写了近万首诗,平均每隔三天就能写出一首。这今存的九千多首诗,内容极为丰富。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批判当时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风格雄浑豪放,表现出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强烈爱国热情。《关山月》、《书愤》、《农家叹》、《示儿》等篇均为后世所传诵。抒写日常生活,也多清新之作。亦工词,杨慎谓其纤丽处似秦观,雄慨处似苏轼。但有些诗词流露出消极情绪。他初婚唐氏,《钗头凤》等,都真挚动人。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2.唐诗、宋词中出现最多的字分别是什么要:一般论者常认为宋词中“风、花、春、月”等高频字的出现,体现了宋词用字和意象阴柔化、女 性化的倾向。但是当我们把这些字放在整个古汉语高频字背景之下,对比唐诗和宋词高频字的异同时,却发现它们都重点关注人与自然,对自然物象类高频字的选择倾向是基本相同的,且表示判断、否定类高频字的大量出现,也只说明古汉语语法上的共性。唐诗宋词在文体本性是相似的,只有在对比诗词文本高频字的演变时,才体现出宋词相较唐诗独具的个性和倾向。 者、一、曰、子、於、十、大、所、二、三、中”。具 次序12345678910 字之不以也而其人为有者 出现次数19941604975886495026037900092771941269176616766896662533662242865603822 次序11121314151617181920 字一曰子於十大所二三中 出现次数5289743524732445926924318027418914535964963529956344179433424323192002 并以南京师范大学开发的《全宋词计算机检索系统》统计为例,说明“风、花、云、月”等字出现次数均高居前列,而且风为柔风、细风,云为淡云、轻云,月为残月、淡月等等,均择其轻柔秀美之意象而用。朱崇才亦以南京师范大学开发的《全宋词计算机检索》统计的前一百个高频字为据,说明“宋词具有系统 一定的女性化倾向”。该文详细探讨了宋词中名列前 茅的“人、风、花、不、无、春、云、月、香、玉”等高频字的指向,认为它们都有一定女性化的特征。 我们认为:一个个字词所代表的,不仅仅是字词本身的意义,尤其是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它们往往指向某一类意象和范畴,有其特定的意味。因此通过诗词中字词使用频率的研究,确实可以得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尤其是高频字的统计,更能看出该文本字 用频率最高的二十个字,分别是“不、人、一、无、山、风、日、有、云、天、来、何、中、上、时、花、为、水、月、春”(详见表2)。 3.古诗讲稿越多越好,不要鉴赏,要真正的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代]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孟浩然客死异乡 死因不明 只提到多病 李白不远万里亲自去相送 但已经在广陵台附近依山傍水埋葬 李白在那里写下了这首诗 黄鹤楼 唐宋时期把死去的人尊称黄鹤或骑黄鹤 把死人的坟墓尊称为黄鹤楼 现在的黄鹤楼来历传说基本按野史胡编定义 广陵 最早叫广陵台 并非是在扬州 传说比较多 这里我不多说 故人 尊称死去的人或过去的人 古代这个词从没有老朋友这个意思 不管与那个人什么关系 只要称作故人那个人前提必须是去世了 只有近代有人称老朋友为故人 是译文有误所致 西辞 尊称死者是去天上的意思 去扬州 传说扬州有一个兴盛发达的时期 成了人们向往的地方 古代就说死去的人是去扬州当官发财长江 长江最早岷江和长江通称岷江 由于长期战乱 各国辖割给起了多个以段为名 隋朝由于长江多名 就以长江多战为由通称现在的岷江和长江为沧江 到了宋朝 由于沧江近音长江 也可能对前朝译文有误就人有使用长江之名为今天的长江 唐朝沧江和楚江都是长江的意思 然唐朝的长江并非是现在的长江的意思 这首诗的长江个人认为是长空的意思 这首诗我研究完成后有许多文字 因为没人在乎古诗译文的对错 我就做了简练。 4.唐诗300首中字数最多的是那一首白居易<;长恨歌>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天旋日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春风桃李花开夜,秋雨梧桐叶落时。 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为感君王展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 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渺间。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金阙西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 闻到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揽衣推枕起徘回,珠箔银屏逦迤开。 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风吹仙袂飘摇举,犹似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 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唯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