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形容悲凉的诗句有哪些苏轼《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秋风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唐·刘禹锡《秋风引》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唐·李白《子夜吴歌秋歌》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唐·李白《听蜀僧浚弹琴》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唐·张籍《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唐·贾岛《忆江上吴处士》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汉·刘彻《秋风辞》 落叶西风时候,人共青山都瘦。——宋·辛弃疾《昭君怨》 十分秋色无人管,半属芦花半蓼花。 ——元·黄庚《江村即事》 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汉 ·乐府古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二、凄凉的诗句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泪眼倚楼频独语,双燕来时,陌上相逢否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两岸鸳鸯两处飞,相逢知几时 不枉东风吹泪客,相思难表,梦魂无据,惟有归来是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残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 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 愁字了得! 还有苏东坡的,这首是悼念他的亡妻的.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 这两句都极为凄凉. 我还很喜欢的一句: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另外还有黛玉葬花词中的: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三、形容悲凉的诗句有哪些苏轼《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秋风入庭树,孤客最先闻。——唐·刘禹锡《秋风引》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唐·李白《子夜吴歌秋歌》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唐·李白《听蜀僧浚弹琴》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唐·张籍《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唐·贾岛《忆江上吴处士》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汉·刘彻《秋风辞》 落叶西风时候,人共青山都瘦。——宋·辛弃疾《昭君怨》 十分秋色无人管,半属芦花半蓼花。——元·黄庚《江村即事》 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汉 ·乐府古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四、有关凄凉的诗词鹧鸪天·秋雨 似水如云一片心。落花时节洗荷裙。不妨碎里寻知己,难免悲中溅泪痕。 千尺玉,万条银。清音一曲谢花神。漫随风剪香魂瘦,梦里频思那个春。 秋雨缠绵 一场雨缠缠绵绵 让不眠的夜愈加愈长 淅沥中 犹闻细雨倾诉 朦胧间 又见清澈双眸 伸手间 泪在雨中流 人不在 晨看花落知雨骤。 水调歌头·秋雨吟 天外飞寒雨,鬓上染银霜。临窗默默缄语,触目满凄凉。远远苍山影瘦,瑟瑟芭蕉泪淌,滴滴惹情伤。阵阵西风起,冷冷破云裳。 叶憔悴,花凋谢,去哪方?寻觅无迹断人肠。扼腕清词难赋,叹首箫音怕解,寂寞问苍茫。幽梦空中坠,何处葬心香? 五绝·秋雨夜 绵绵雨细长,秋气透屏凉。 烛影风摇暗,鸳鸯睡暖床。 次韵兰女士《鹧鸪天·秋雨》 咏絮堪怜谢女心,魁星也解惠钗裙。别裁锦绣针飞彩,细琢璞瑰刀抹痕。 耽雅句,远金银。索求无倦是精神。惜芳常念青翎远,遥祝风和满苑春。 附原玉:鹧鸪天·秋雨(兰叶儿1) 似水如云一片心。落花时节洗荷裙。不妨碎里寻知己,难免悲中溅泪痕。 千尺玉,万条银。清音一曲谢花神。漫随风剪香魂瘦,梦里频思那个春。 五、形容悲凉的诗句有哪些1、宋·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2、唐·刘禹锡《秋风引》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3、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4、汉·刘彻《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5、清·纳兰性德《昭君怨》 又是梨花欲谢,绣被春寒今夜。寂寂锁朱门,梦承恩。 一、《江城子》原文: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译文:两人一生一死,隔绝十年,相互思念却很茫然,无法相见。不想让自己去思念,自己却难以忘怀。妻子的孤坟远在千里,没有地方跟她诉说心中的凄凉悲伤。即使相逢也应该不会认识,因为我四处奔波,灰尘满面,鬓发如霜。 晚上忽然在隐约的梦境中回到了家乡,只见妻子正在小窗前对镜梳妆。两人互相望着,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只有相对无言泪落千行。料想那明月照耀着、长着小松树的坟山,就是与妻子思念年年痛欲断肠的地方。 二、《秋风引》原文: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译文:秋风不知从哪里吹来,萧萧地送来了大雁一群群。清早秋风来到庭中的树木上,孤独的旅人最先听到秋风的声音。 三、《天净沙秋思》原文: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译文: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夕阳渐渐地失去了光泽,从西边落下。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独的旅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 四、《秋风辞》原文: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译文:秋风刮起,白云飞。草木枯黄雁南归。秀美的是兰花呀,芳香的是菊花。思念美人难忘怀。乘坐着楼船行驶在汾河上,划动船桨扬起白色的波浪。吹起箫来打起鼓,欢乐过头哀伤多。年轻的日子早过去,渐渐衰老没奈何。 五、《昭君怨》原文:深禁好春谁惜,薄暮瑶阶伫立。别院管弦声,不分明。又是梨花欲谢,绣被春寒今夜。寂寂锁朱门,梦承恩。 译文:深宫中大好的春色有谁怜惜?傍晚时分,她站在石阶上久久伫立。别院传来管弦之声,隐隐约约,不甚分明。又到了梨花将谢之时,今晚的绣花被依旧透着春寒。将朱门锁上,冷冷清清。梦中,她得到了君王的宠幸。 六、形容“凄凉”的诗句有哪些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释义:问你能有多少哀愁?就好像那春水一直向东流去。 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释义:春蚕至死,它才把所有的丝儿吐尽。 3.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 李商隐《乐游原 》 释义:夕阳多么美好啊,只可惜已经接近黄昏了。 4.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 高适《别董大二首》释义:不要担心前面道路上没有人知己。天下谁不认识您。 5.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 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释义:落花不是没有感情的东西,化成泥土去保护花儿。 6.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 张继《枫桥夜泊 》释义: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 对着江边枫树和渔火忧愁而眠。 7.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 李清照《武陵春·春晚》释义:春去夏来,花开花谢,亘古如斯,唯有伤心的人、痛心的事,令我愁肠百结,一想到这些,还没有开口我就泪如雨下。 8.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 杜甫《蜀相》释义: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常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 9.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杜甫《春望》释义: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 10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 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释义:抽调刀水流的更多,喝酒却越喝越愁。 七、写悲伤的诗句临江仙 樱桃落尽春归去,蝶翻轻粉双飞. 子规啼月小楼西.玉钩罗幕,惆怅暮烟垂. 别巷寂寥人散后,望残烟草低迷. 炉香闲袅凤凰儿.空持罗带,回首恨依依. 1.樱桃落尽:是初夏的典型景象,以之寓危亡之痛.<<礼记.月令>>:”仲夏之月,天子以含桃(樱桃)先荐寝庙”.李煜此时,城被围,宗庙莫保,樱桃难献,又随”春归去”而”落尽”,可见伤逝之感良深. 2.子规啼月:子规即杜鹃,相传为失国的蜀帝杜宇之魂所化,鸣声凄厉. 3.望残:眼望凄残欲绝的景象. 4.凤凰儿:似指衾枕上的彩饰.施肩吾<<抛缠头词>>:”一抱红罗分不足,参差裂破凤凰儿.” 5.罗带:<<古今词话>><<历代诗余>>均多作”裙带”,此似以喻指小周后. 今译: 宗庙难献的樱桃已落尽-----全都随着春天归去,无知的粉蝶儿还是寻乐双飞.杜宇转化的子规在小楼西面夜夜泣血鸣啼.倚着楼窗的玉钩罗幕了望,惆怅地看着幕烟低垂. 入夜后小巷里一片岑寂,人们都以纷纷散去,凄然欲绝面对烟草低迷.炉里的香烟闲绕着绘饰凤凰的衾枕.但见她愁容满面空持罗带,怎能不令人回首恨依依. 简析: 此词是李煜在凉城被围中所作.开宝七年(974)十月,宋兵攻金陵,次年十一月城破.词当作于开宝八年(975)初夏.全词意境,皆从”恨”字生出:围城危急,无力抵御缅怀往事,触目伤情.开头”樱桃”二句,以初夏”樱桃落尽”的典型景物寓危亡之痛.此时甚感宗庙难保,樱桃难献,而又随春而归去”落尽”,伤痛良深.”蝶翻”句以粉蝶无知,回翔取乐,反衬并加深悔恨心情.”子规”句,加深了亡国之预感.句中”小楼西”的西字,不是简单的表方位,而是宋兵自西而来,故予以特别关注.”玉钩罗幕”,点明以上见闻是从小楼窗口所及.倚窗销愁,,愁偏侵袭,望幕烟之低垂,对长空而惆怅,为国势朝不保夕而自伤.过片写内景,时间自暮入夜.”别巷”句写街巷人散初夜寂寥的景况,渲染环境气氛.”望残”句,刻画出凄然欲绝的惆怅之人面对”烟草低迷”的寂寥天的形象.接写室内的炉香悠闲缭绕着带有”凤凰儿”文的衾枕,却见她空持罗带的愁容.江山如此危殆,美人如此憔悴,凄惨,怎能不”回首恨依依”!结句点出一”恨”字,回贯全篇.全词所发之亡国哀怨,深切感人! 清平乐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 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1.春半:是指春意正深浓.春光明媚之时。 2.砌下:阶下,玉砌的阶下。落梅如雪:白梅似雪,落英缤纷。 3.雁来句:古人谓鸿雁传书,但如今已到雁来季人却不归来,音信无凭。 4.离恨二句:用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比喻离愁别恨。 《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今译: 别来又是春花烂漫,触目伤情柔肠欲断。 伫立在阶下白梅飘落象雪花似的乱纷纷,刚刚拂掉又落满一身。 雁已归来音信却无凭,路途遥迢归梦也难成。 这种离恨恰如无边的春草,越走越远还在萌生。 简析: 这首词写的是离愁别恨。 乾德四年(966),李煜弟从善入宋不得归。他思弟深苦,遂作此词。 词并未拘泥与此一情,而是虚笔点染,描绘出一种扩大的感情境界与氛围。词的开篇,点明事由与季节。 为什么在春意正浓.春光明媚之时,却说“触目柔肠断”呢?原是“别来”之阴影笼罩了一切,触目之景还是“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砌下”“还满”写出落花之多.伫立之久,表现了词人无限哀伤的情怀和形象。 过片紧承“别来”二字,“雁来音信无凭”既是景象的转换,也是情感深入,谓雁能传书,但是雁来人不来,雁归人不归,徒增愁恨。“路遥归梦难成”又翻进一层,为所怀念之人设想,语意奇特,委婉之至。 结尾二句以远接天涯.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离愁别恨,形象生动,贴切自然;在语法上一波三折,在语意上一唱三叹,顿挫有致,情韵俱生。 破阵子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 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 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沉腰潘鬓消磨。 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 垂泪对宫娥。 1.四十年:南唐自建国至李煜作此词,为38年.此处四十年为虚数. 2.凤阁:别作"凤阙".凤阁龙楼指帝王能够居所.霄汉:天河. 3.玉树琼枝:别作琼枝玉树",形容树的美好.烟萝:形容树枝叶繁茂,如同笼罩着雾气. 4.识干戈:经历战争.识,别作"惯".干戈:武器.此处指代战争. 5.沈腰潘鬓:沈指沈约,曾有"革带常应移孔。 以此推算,岂能支久"之语.后用沈腰指代人日渐消瘦.潘指潘岳,曾有诗云:余春秋三十二,始见二毛".后以潘鬓指代中年白发. 6.辞:离开.庙:宗庙,古代帝王供奉祖先牌位的地方. 7.犹奏:别作"独奏" 8.垂泪:别作"挥泪". 这是李煜降宋之际的词作. 上片写南唐曾有的繁华.建国四十余年,国土三千里地.居住的楼阁高耸入云霄,庭内花繁树茂.这片繁荣的土地,几曾经历过战乱的侵扰.几句话,看似只是平平无奇的写实,但却饱含了多少对故国的自豪与留恋.几曾识干戈,更抒发了多少自责与悔恨. 下片写国破."一旦"二字承上片"几曾"之句意,笔锋一叠,而悔恨之意更甚.终有一天国破家亡,人不由得消瘦苍老.尤其是拜别祖先的那天,匆忙之中,偏偏又听到教。 八、形容心情悲伤的诗句1、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2、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3、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4、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5、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6、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7、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8、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9、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10、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1、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12、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3、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14、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