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关'"一身戎装"的诗句1、《洛阳河亭奉酬留守群公追送》——唐代李益 戎装千里至,旧路十年归。 译文:穿上军装远赴千里,过了大概十多年后才踏上回家的路。 2、《浣溪沙》——近代王国维 六郡良家最少年,戎装骏马照山川。 译文:六郡良家子中最年轻的,穿上军装骑着骏马照射着山川。 3、《木兰歌》——唐代韦元甫 木兰代父去,秣马备戎行。 易却纨绮裳,洗却铅粉妆。 译文:木兰决定替代父亲去服役,喂饱了马后穿上戎装踏上行程。换掉了华丽的闺阁衣裳,洗净了铅华的妆饰。 4、《浣溪沙·江村道中》——宋代范成大 浓雾知秋晨气润,薄云遮日午阴凉,不须飞盖护戎装。 译文:秋天的早晨雾气渐浓,湿润的空气令人清爽。正午的薄云又遮住了太阳,更不用随从张盖护住我的戎装。 5、《木兰辞》——南北朝佚名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译文:打开我闺房东面的门,坐在我闺房西面的床上,脱去我打仗时穿的战袍,穿上我姑娘的衣裳。 2.有关"戎装"的句子有哪些1. 她身着戎装,英姿飒爽,别有一种女性的美。 2. 一身戎装紧握钢枪,朝气蓬勃斗志昂扬,人民利益高高在上,祖国安危紧记心房,刀山敢登火海敢闯。 3. 穆沙拉夫身着戎装、佩戴着勋章和绿色饰带,检阅了仪仗队。 4. 国王的恩惠:戎装公主,需要求预装原盘,预定于2009年发布。 5. 整整两个星期里,身着戎装的马克每天陪着苏珊上班下班。 6. 还有那房屋上,也都披上了厚厚的雪戎装,远远望去,清一色的白,好像是谁特意为它们粉砌的一样,白璧无暇,晶晶亮。 7. 八年抗战,一身戎装,八方站岗,一支钢枪,八荒之外,一生献上,八一到来,祝福送上。 8. 我的心猛的一震,铁娜英姿勃发的戎装形相一下子跳上心头。 9. 在尼古卢什卡走后的第二天,一大早,老公爵身着全副戎装去见总司令。 10. 三军亮剑试锋芒,受阅雄师气宇昂。神采戎装齐列阵,英姿飒爽韵铿锵。银鹰托起凌云志,铁甲生辉威武扬。建军之日军魂荡,中华崛起屹东方。 11. 落霞熔金中,拓印出一坐一立两个绝世少年。一个戎装英挺斗篷猩红,一个白袍清冷灵透出尘。料峭的春寒清风吹入襟怀,刮得两人衣袂柔柔翻飞,泼洒出水墨淡雅,写意风流。 12. 我愿为他披一身戎装,换他为我去那身龙袍,三宫六院,只我一人。 13. 四万万同胞共赴难,顶天立地一身戎装。 14. 星语一改平时的儒生状态,一身猩红戎装,腰间的血燚刀发出阵阵刀鸣。 15. 我们都是独行的人,在这个凛冽的年纪,奋力奔跑,无暇顾及途中的风花雪月。纵使有千般留恋,也必须在最短的时间里整理戎装,再度奔赴远方。 3.有关'"一身戎装"的诗句1、《洛阳河亭奉酬留守群公追送》——唐代李益 戎装千里至,旧路十年归。 译文:穿上军装远赴千里,过了大概十多年后才踏上回家的路。 2、《浣溪沙》——近代王国维 六郡良家最少年,戎装骏马照山川。 译文:六郡良家子中最年轻的,穿上军装骑着骏马照射着山川。 3、《木兰歌》——唐代韦元甫 木兰代父去,秣马备戎行。 易却纨绮裳,洗却铅粉妆。 译文:木兰决定替代父亲去服役,喂饱了马后穿上戎装踏上行程。 换掉了华丽的闺阁衣裳,洗净了铅华的妆饰。 4、《浣溪沙·江村道中》——宋代范成大 浓雾知秋晨气润,薄云遮日午阴凉,不须飞盖护戎装。 译文:秋天的早晨雾气渐浓,湿润的空气令人清爽。正午的薄云又遮住了太阳,更不用随从张盖护住我的戎装。 5、《木兰辞》——南北朝佚名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译文:打开我闺房东面的门,坐在我闺房西面的床上,脱去我打仗时穿的战袍,穿上我姑娘的衣裳。 4.描写军装的句子有哪些1、都说军人是最可爱的人,那是因为他们能将祖国的嘱托、人民的安危牢记在心,能够用铮铮铁骨铸就固若金汤守卫之城,军人,世界认同你,祖国更需要你们,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需要军人扛枪打仗,为解放全国而流血牺牲;在白鸽飞翔的年代里,需要军人保卫祖国、镇守和平;在经济发展的浪潮中,更需要军人为“四化”建设,为美好的憧憬而不懈努力。 2、还有更多这样的事例数不胜数,然而还有太多太多的事迹我们未曾知晓,因为军人从不张扬!多么深沉的爱,多么无私的奉献!他们用自己高尚的灵魂, 唱响了一曲军人之歌! 3、坚持。即能在较长时间内,为实现目的坚持不懈,百折不挠地去努力,去奋斗。在战时,军人的坚持性尤为可贵,两军相持,胜利往往“产生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 4、坚定。即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为艰难所阻,使信念坚定不移,行动始终如一,无所畏惧地实现既定目标。 5、军人,一个响亮而崇高的称号!在你们血汗的见证下,祖国才这般强大、富有、安康,我们的生活才这样的宁静、幸福、温馨。因此,我要唱,大声地为你歌唱,将心中最甜美的歌献给军人;我要说,大声地说:我要赞美你,军人!向军人敬礼! 6、军人啊!祖国需要你,时代呼唤你,你是中华民族的好儿女,是亿万人民的守护神。 7、军人是大山,他是坚强的;军人是大海,他有宽广的胸怀;军人是飞翔的鹰,从天到地都充满他战斗的勇气;军人是奔腾的豹,每一步都洋溢他生命的气息;军人还是一首诗,为我们诠释男儿深情,军人更是一首歌,把真爱播撒每一寸土地。从小到大,我依然这样看。只要听说他是个兵或者曾经在部队呆过,我就会肃然起敬,我相信,在部队摸爬滚打过的人,一定是刚强血汉,都值得我尊敬。 8、如果说,战乱纷飞的峥嵘岁月里,舍生忘死、奋勇杀敌是军人价值的最好体现,那么和平年代里,默默奉献是军人最好的写照。 9、社会的浮华没能腐蚀你,经济的浪潮没能淹没你,你们一味的在孤寂中燃烧着似火的激情,一味的在雪域高原上守侯着那片安宁。更一味的在一次次烈火中抒写着对祖国、人民的 无限忠诚。 10、我要大声赞美中国的军人!他们是一个平凡而敢作敢为的群体,在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华民族勤劳勇敢、吃苦耐劳、乐于奉献、聪明机智、不怕困难的性格,在中国军人身上体现得尤为显著。无论在电视上,还是在现实中,只要看到中国军人的身影,我的心中就会升起由衷的敬佩之情。中国军人啊,你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5.有关军字的诗句含有军字的诗句:送陈七赴西军 孟浩然 吾观非常者,碌碌在目前。 君负鸿鹄志,蹉跎书剑年。一闻边烽动,万里忽争先。 余亦赴京国,何当献凯还。 使青夷军入居庸三首 高适 匹马行将久,征途去转难。 不知边地别,只讶客衣单。溪冷泉声苦,山空木叶干。 莫言关塞极,云雪尚漫漫。古镇青山口,寒风落日时。 岩峦 自沙县抵龙溪县值泉州军过后村 韩偓 水自潺湲日自斜,尽无鸡犬有鸣鸦。千村万落如寒食,不见人烟空见花。 同吕员外酬田著作幕门军西宿盘山秋夜作 高适 碛路天早秋,边城夜应永。遥传戎旅作,已报关山冷。 上将顿盘阪,诸军遍泉井。绸缪阃外书,慷慨幕中请。 能使勋业高,动令氛雾屏。远途 还至张掖古城闻东军告捷赠韦五虚已 陈子昂 孟秋首归路。 仲月旅(一作旋)边亭。闻道兰山战。 相邀在井陉。屡斗关月满。 三捷虏云平。汉军追北地。 胡骑走南庭。君为幕中士。 畴昔好 拜宣武军节度使 李绅 油幢并入虎旗开,锦橐从天凤诏来。星应魏师新鼓角,地嫌梁苑旧池台。 日晖红旆分如电,人拥青门动若雷。伊洛镜清回首处,是非纷杂任尘 右军墨池 刘言史 永嘉人事尽归空,逸少遗居蔓草中。 至今池水涵余墨,犹共诸泉色不同。 军行 李白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送元帅书记高郎中出为婺源建威军使 徐铉 寒风萧瑟楚江南,记室戎装挂锦帆。 倚马未曾妨笑傲,斩牲先要厉威严。危言昔日尝无隐,壮节今来信不凡。 惟有杯盘思上国,酒醪甜淡菜蔬 过东平军 戎昱 画角初鸣残照微,营营鞍马往来稀。相逢士卒皆垂泪,八座朝天何日归。 送曹郎中南归时南中用军 李洞 桂水净和天,南归似谪仙。系绦轻象笏,买布接蛮船。 海气蒸鼙软,江风激箭偏。罢郎吟乱里,帝远岂知贤。 中丞宋公以吴兵三千赴河南军次寻阳 李白 独坐清天下,专征出海隅。九江皆渡虎,三郡尽还珠。 组练明秋浦,楼船入郢都。风高初选将,月满欲平胡。 杀气横千里,军声动九区。白猿 送李秀才入军 李山甫 弱柳贞松一地栽,不因霜霰自难媒。 书生只是平时物,男子争无乱世才。铁马已随红旆去,同人犹著白衣来。 到头功业须如此,莫为初心首重 在军中赠先还知己 骆宾王 蓬转俱行役,瓜时独未还。魂迷金阙路,望断玉门关。 献凯多惭霍,论封几谢班。风尘催白首,岁月损红颜。 落雁低秋塞,惊凫起暝湾。胡霜 九日嘉州发军亭即事 薛逢 三江分注界平沙,何处云山是我家。 舞鹤洲中翻白浪,掬金滩上折黄花。不愁故国归无日,却恨浮名苦有涯。 向暮酒酣宾客散,水天狼藉变余 山高路远坑深, 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 惟我彭大将军!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白马饰金羁, 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 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 扬声沙漠垂。宿昔秉良弓, 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 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 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 勇剽若豹螭。边城多警急, 胡虏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 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 左顾陵鲜卑。 弃身锋刃端, 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 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 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 视死忽如归。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城头铁鼓声尤震,匣中金刀血未干。 愿得此生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肓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6.身上穿着戎装过的很好却想念家乡的诗词诗的开头两句,作者置身于熟悉而又陌生的故乡.“少小离家老大回”,“少小”和“老大”对举,极概括又具体地说明了一“离”一“回”在时间上的间隔,离家时的少年英姿和回家时的老态龙钟,可以想像得出来,感慨悲伤和喜悦庆幸也尽在不言之中.“乡音无改鬓毛衰”,含蓄地表露了作者对故土的深情.“鬓毛衰”顶承上句,形象地写老大之态.“乡音无改”和“鬓毛衰”对举,倾吐对人生倏忽的慨叹和对故乡依恋的深情.尽管在空间上与家乡相隔千山万水,在时间上相隔半个世纪,但故乡仍牢牢地维系着他的感情.“鬓毛衰”是时间流逝的标志,“乡音无改”是依恋故乡的证据.然而“我不忘故乡,故乡可还认得我吗?”——这隐含的揣测,为后两句作了铺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