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1)不能换成“对”或其它词。用“敌”字不仅突出“空床”与“素秋”默默相对的寂寥清冷的氛围,而且表现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冷凄凉的情状,抒发了诗人心灵深处难以言状的凄怆之情。用“对”或其它词难以速到这种表达效果。(如果认为用“对”或其它词好,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在艺术手法上,第三、四句的最大特点是借景抒情。诗人借助对“青苔”、“虹树”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写,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现色彩,营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围,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从其他角度(如互文手法)回答,言之成理也可。 2.【唐诗里的中国阅读题答案】也许,在我们每个的心底,都着一个小小的唐朝,所以在今天,唐装才重回我们的衣柜,中结又重系我们的裙衫,唐时的歌曲包了摇滚的外壳,又一遍遍回响在我们耳畔……中,可以有一千一万种理由,选一个最漫的理由来她吧--唐诗生于唐朝,唐朝生于中,中拥有世界独一无二的唐诗!唐诗,更中。 站在世纪的长河,你看那牧童的手指,始终不渝地遥指着一个永恒的诗歌盛世--那是歌舞升平的唐朝,是霓裳羽衣的唐朝。唐朝的诗书,精魂万卷,卷卷永恒;唐朝的诗句,字字珠玑,笔笔生花。 无论是沙场壮士征夫一去不还的悲壮,还是深闺佳思花秋月的感慨,唐诗之美,或痛彻心扉,或曾经沧海,或振奋心,或凄凉沧桑,都是绝伦美奂,久而弥笃。 翻开《唐诗三百首》,读一首唐诗,便如拔出了一支锈迹斑驳的古剑。 精光黯黯中,闪烁着一尊尊败英雄不灭的精魂:死生契阔,吞山河,金戈铁马梦一场,仰天长啸归去来……都在滚滚大中灰飞烟灭。多么豪迈的唐诗呵!读一首唐诗,宛如打开一枚古老的胭脂盒,氤氲香中,升腾起一个个薄命佳哀婉的叹息。 思君君不知,一帘幽怨寒。美卷帘,泪眼观花,多少个寂寞的襟染红粉泪!多么凄美的唐诗呵!浅斟低,拭泪掩卷。 寒山寺的钟声余音袅袅,舒展双翼穿越时空,飞越红尘,似雁鸣如笛音,声声谱回肠。世事更迭,岁月无常,更换了多少个朝代的天子!唐宗宋祖,折戟沉沙;三千粉黛,空余叹嗟。 富贵名禄过眼云烟,君王霸业恒河沙数。惟有姑苏城外寒山寺的钟声,依然重复着永不改变的晨昏。 唐朝的江枫渔火,就这样永久地徘徊在隔世的诗句里,敲打世浅愁的无眠。 唐朝的月明。 不知谁在江花月里,第一个望见了月亮,从此月的千里婵娟,照亮无寐的寂寥。月是游子的故乡,前的明月光永远是思乡的霜露;月是思的牵挂,在捣衣声声中,减清辉。 月是孤独的酒友,徘徊着与举杯者对影三。 唐朝的酒烈。 引得诗纷纷举杯愁,千金换酒,但求一醉。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 之一生,能向花间醉几回?临风把酒酹江,醉里挑灯看剑。醉卧中间荣辱皆忘,世态炎凉尽空。 今朝的酒正浓,且来烈酒一壶,放我豪万丈。 唐朝的离别苦。 灞桥的涓涓地流,流不断历历柳的影子。木兰轻舟,已理棹催发,离愁做昨的一场秋雨,添得江流不尽。 折尽柳条留不住的,是伊的脚步;挽断罗衣留不住的,还有岁月的裙袂。一曲离歌,两行泪,君向潇湘我向秦。 都说西出关无故,何地再逢君呵? 唐朝的诗清高。一壶酒,一把剑,一轮残月。 一路狂舞,一路豪饮。舞出一颗盛唐的剑胆,饮出一位诗坛的谪仙。 醉卧长安,天子难寻,不是粉饰,不为虚名。喜笑悲歌傲然,九万里风鹏正举。 沧海一声笑,散发弄扁舟,踏遍故河山,一生哪肯摧眉折腰! 唐朝的红颜多薄命。在刀刃广舒长袖轻歌曼舞,云鬓花颜,泪光潋滟。 都羡一骑红尘妃子笑,谁怜马嵬坡下一抹黄土掩风流。不可依,不可恃。 一世百媚千娇,不知谁舍谁收。长生殿里,悠悠生死别,此恨绵绵。 万卷古今消永昼,一窗昏晓送流年。三百篇诗句在千年的落花风里尘埃落定。 沏一杯菊花茶,捧一卷《唐诗三百首》,听一听巴山雨的倾诉、子琵琶的宫商角羽,窗外有风透过湘帘,蓦然间忘了今夕何夕。 3.走进唐诗宋词阅读题答案1。从实际出发,确定方向和计划 2。要有韧性和下苦功 3。刻苦学习和研究,再加上科学的总结,就会有所发现和发明。 王国维用以表现“悬思——苦索——顿悟”的治学三重境界 4。“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出自柳永《雨霖铃》 这两句虚实相生,虚景实写,以景“染”情,融情入景。 “今宵酒醒何处”,遥接上片“帐饮”,足见虽然“无绪”却仍借酒浇愁以致沉醉; “杨柳岸,晓风残月”,则集中了一系列极易触动离愁的意象,创造出一个凄清冷落的怀人境界。 5:走进是指我们用心去读唐诗宋词,去品唐诗宋词,去体会其中的人生道理,学到了更多的人生感悟。走出是指经过了学习唐诗宋词,我们提高了自身的品味,提高了自身的文学底蕴。 6:最大感悟是唐诗宋词是中国独有的文化财富,传递着古代大师们不朽的艺术和精神。从而使一代代人,受到了思想的熏陶。而读唐诗宋词,应该用眼睛去读,用心灵去读,用人生去读! 4.跪求25道古诗问答题+答案,好的哦1、儿童相见不相识,( )。 2、白发三千丈,( )。 3、( ),早有蜻蜓立上头。 4、( ),二月春风似剪刀。 5、接天莲叶无穷碧,( )。 6、( ),欲饮琵琶马上催。 7、柴门闻犬吠,( )。 8、( ),天下谁人不识君? 9、( ),孤帆一片日边来。 10、( ),只是近黄昏。 11、昼出耘田夜绩麻,( )。 12、野旷天低树,( )。 13、( ),明月何时照我还。 14、日出江花红胜火,( )。 15、停车坐爱枫林晚,( )。 16、人有悲欢离合,( )。 17、________日依山尽,_______河入海流。 18、日暮_______山远,天寒_______屋贫。 19、飞流直下_______尺,疑是银河落_______天。 20、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_______开。 答案: 1.笑问客从何处来。 2.缘愁似个长。 3.小荷才露尖尖角, 4.不知细叶谁裁出, 5.映日荷花别样红。 6.葡萄美酒夜光杯, 7.风雪夜归人。 8.莫愁前路无知己, 9.两岸青山相对出, 10.夕阳无尽好, 11.村庄儿女各当家。 12.江清月近人。 13.春风又绿江南岸, 14.春来江水绿如蓝。 15.霜叶红于二月花。 16.月有阴晴圆缺。 17.白日;黄河 18.苍;白 19.三千;九 20.梨花《喜月》(非格律) 透竹梅尖巧,映阶指甲新。 玉宇一轮满,蓬瀛万象清。 皎洁千里共,婆娑十分侵。 骚人伴夜彻,墨客常年经。 世上鸳鸯梦,尘寰蛱蝶吟。 嫦娥多惠顾,岂能不留情。 《痴月》 欲梦清虚桂子飘,一杯浊酒向天邀。 何人恁爱今宵月,也上楼头弄玉箫。 《伤月》 月序盈亏莫奈何,从来美满费蹉跎。 嫦娥也破团圆镜,难怪人间别离多。 《月思》 素月明空最醉怀,诗书万卷压高台。 多情骚客深钟爱,可见嫦娥玉阙来? 《感月》 良夜原宜月满时,情天冉冉寄相思。嫦娥若解怜知己,莫向人间照别离。 《杯中月》 嫦娥嗜酒更情深,惯向杯中自醉沉。我便连卿都咽下,教卿细细照侬心。 《月夜问梅》 为谁耐冷月明中,瘦骨甘禁永夜风。谅是罗浮香梦好,素心犹愿待师雄。 《月夜咏采莲》 红蕖披露夜生香,女伴轻舲趁月光。嘱咐采莲休击楫,恐惊花下宿鸳鸯。 人如韵,韵如声,这声里便有了一颗善感之心,多情之意 《竹夫人》 不妆不饰不温柔,百折微躯强配夫。篱下自怜空立节,世间因望觅封侯。 性生梗朴难邀宠,心太玲珑易感秋。早识人情分冷暖,故园合守旧风流。 《松》 夙世根株植岱宗,在山已博大夫封。清操久共严霜励,劲节端由浩气钟。 天半风声饶鹤唳,夜深月色隐仙踪。岁寒且自修鳞甲,只待春云好化龙。 《喜雨》 黍稷行看欲槁然,多情造物复垂怜。连朝好雨都盈浍,四境欢声直接天。 新吐晚霞红挂树,尚余残霭绿堆烟。砚田我本无凶岁,也与农书大有年。 《午睡后咏蝉》 寒蝉忽尔到山城,隔叶随风断续鸣。似为我来呼午梦,奈无人肯听秋声。 虽经溽暑心原冷,幸得晨餐露总清。栖隐好从高洁处,莫嫌一树碧无情。 《长夏偶成》 偶然得句莫思量,曦驭迟迟过草堂。放旷似嫌天地窄,清闲才觉日时长。 懒谙世事谙花事,不笑风狂笑柳狂。将暑欲先寻避处,野航期入海云乡。 思乡之情的诗? 李商隐《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 月夜 今夜福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保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商山早行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帮乡。鸡鸣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旅次寄湖南张郎中 戎昱 寒江近户漫流声,竹影当窗乱月明。 归梦不知湖水阔,夜来还到洛阳城. 村行 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白居易思乡诗三首赏析 望驿台 靖安宅里当窗柳,望驿台前扑地花。 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 邯郸冬至夜思家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诗歌竞赛试卷 一、填写下列古诗文的上句或下句。 1、随风潜入夜,__________。 2、南朝四百八十寺,_____________。 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_______________。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天下谁人不识君。 6、__________,映日荷花别样红。 7、__________,内举不避亲。 8、__________,天涯若比邻。 二、按要求写诗题。 1.送别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边塞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思念家乡及亲人的诗: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体现爱国思想的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按要求填写表格。 作者 朝代 题目 名句 白居易 《忆江南》 王冕 《墨梅》 于谦 《石灰吟》 唐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四、根据情景填写名句。 1、中秋佳节,皓月当空。那一轮圆月被黄灿灿的月晕衬托着,月光如透明的薄纱,朦朦胧胧地罩在大地上,清风拂面,不由撩动我思乡的情怀:离别故土几载,家乡的亲人可好!酸楚的我不禁潸然泪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亲人啊,可知道海外游子的心! 2、到了瀑布脚下。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江上别柳中庸① 李 端秦人江上见,描绘了诗人与朋友两手相握,落泪沾湿衣裳(1分),依依惜别,难舍难分的情景(1分)。2。 颔联:表明自己把柳中庸当作相知,以“相知少”和“亲故稀”来表现诗人对友情的珍惜;(2分)颈联:“何处去”表达了作者不忍心分别之情,“几时归”表达了盼望朋友尽早归来之情。 (2分)3。 想像。(2分)作者想像朋友离别之后夜宿巴陵(岳阳),不忍听大雁北飞的叫声;(1分)以想像朋友的思乡来表达自己的不忍离别之情,含蓄委婉,曲折动人。 (1分)1。试题分析:注意理解“沾衣”的含义,是指泪水找湿了衣服,以此来表明“依依惜别,难舍难分”的情感。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试题分析:这两联主要表达两人的友情之深。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查赏析表达技巧的题目,此类题目的解题思路是先指出所用表达手法,再结合文本内容具体分析,最后点出其表达效果。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