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述宝塔的诗句1、《登飞来峰》 宋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2、《和子由渑池怀旧》 宋 苏轼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3、《横塘》 宋 范成大 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 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 4、《农家》 宋 陆游 租犊耕荞地,呼船取荻薪。苍头供井臼,赤脚解缝纫。 僧乞铭师塔,巫邀赛土神。心常厌多事,谢病又经旬。 5、《山行》 宋 陆游 七十衰翁短鬓斑,药瓢藤杖伴清闲。平生恶路羊肠阪,晚岁羸躯饭颗山。 一寸塔余青霭外,数声钟下翠微间。往来处处皆奇绝,莫道先生兴尽还。 2.形容“塔”的诗词有哪些1、《登飞来峰》宋代诗人王安石 原文: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译文:听说在飞来峰极高的塔上,鸡鸣时分可看到旭日初升。不怕浮云会遮住我的视线,只因为如今我身在最高层。 2、《酒泉子·长忆高峰》宋代诗人潘阆 原文: 长忆高峰,峰上塔高尘世外。 昔年独上最高层。月出见觚棱。 译文:常常回忆起那座高峰,山峰上的高塔好像与尘世隔离。当年独自上到最高处,看见的月出有棱角。 3、《屈原塔》宋代诗人苏轼 原文: 南宾旧属楚,山上有遗塔。 应是奉佛人,恐子就沦灭。 译文:南宾县之前属于楚地,山上有留下来的古塔。这塔应该是侍奉佛祖的僧人担心屈原的精魂就要消散,所以修建的。 4、《同诸公登慈恩寺塔》唐代诗人杜甫 原文: 高标跨苍天,烈风无时休。 自非旷士怀,登兹翻百忧。 译文:慈恩寺塔高超出穹庐似的青天之外,强劲的风吹得没有休止的时候。假若没有心胸开阔之人的胸怀,登上此楼反而会触景生情,生出许多忧愁。 5、《秋日登扬州西灵塔》唐代诗人李白 原文: 宝塔凌苍苍,登攀览四荒。 顶高元气合,标出海云长。 译文:宝塔高高,直指苍穹,登上绝顶,饱揽四周风光。塔顶与天空的元气相接合,高耸的标志在海云之上。 3.描写宝塔的诗句有哪些1.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王安石《登飞来峰》 释义:飞来峰顶有座高耸入云的塔,听说鸡鸣时分就可以看见旭日升起。 2. 共怜筋力犹堪任,上到栖灵第九层。——白居易《与梦得同登栖灵塔》 释义:俩人都珍惜这把筋骨力气还能承担起国家托付的大任,一起奋力登上栖灵塔的第九层。 3. 宝塔凌苍苍,登攀览四方。——李白《秋日登扬州西灵塔 》 释义:宝塔高高,直指苍穹,我登上绝顶,饱揽四周风光 4.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杜甫《登岳阳楼》、 释义:以前的日子就听说洞庭湖波澜壮阔,今日如愿终于登上岳阳楼。 5. 城下沧江水,江边黄鹤楼。——王维《送康太守》 释义:我与康太守在黄鹤楼告别,看着城下沧江水滚滚而去。 4.描写塔的古诗句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岑参) 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 登临出世界,磴道盘虚空。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 四角碍白日,七层摩苍穹。下窥指高鸟,俯听闻惊风。 连山若波涛,奔走似朝东。青槐夹驰道,宫馆何玲珑。 秋色从西来,苍然满关中。五陵北原上,万古青濛濛。 净理了可悟,胜因夙所宗。誓将挂冠去,觉道资无穷。 登飞来峰(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只)缘身在最高层。 与梦得同登栖灵塔(白居易) 半月悠悠在广陵,何楼何塔不同登。共怜筋力犹堪在,上到栖灵第九层。 5.描写塔的优美语句铁塔形如春笋,瘦削挺拔,塔顶如盖,塔刹如瓶,颜色似铁,别具一格。数千年来,它犹如擎天一柱,直插云霄。 塔的全身雕刻着上万个精致的石像,各个佛像姿态不同,但都栩栩如生。 烟雨迷蒙中,隐隐约约可以看见北海白塔的身影。 八角塔的每个角都吊着一个金色的小铃铛,在阳光下闪着灿烂的金光。 整个塔体挺拔高大、古朴雄浑,给人以力的启示,美的感受。 塔顶由绿色琉璃瓦镶边,塔身由米黄色的砖和灰白色的大理石砌成,上面雕有门窗图案。 尖塔挺立在重重的云雾里,似隐似现,可望而不可即,充满庄严雄伟的气势。 山顶小塔掩映于绿树之中,隐约可见,来到塔脚,举目仰望,才发现比在远处看见的更雄伟,更伟大。 远看古塔,像巨人矗立在青山绿水之旁;近看似擎天大柱顶天立地。 塔耸立在山顶上,它脚下,一缕缕缥缥缈缈的雾气,丝丝缕缕地弥漫于山山岭岭之间。 只见秀丽的石塔沐着玫瑰色的霞光,栩栩如生,仿佛一只鲜嫩的春笋,永远向上生长。 从山下望着塔影,就像是贴在天际轮廓上的一幅美丽的图画。 6.描写“塔”的古诗句1. 宋代:王安石《登飞来峰》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释义: 听说在飞来峰极高的塔上,鸡鸣时分可看到旭日初升。 不怕浮云会遮住我的视线,只因为如今我身在最高层。 2. 唐代: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其五》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译文: 黄师塔前的江水向东流去,温暖的春天使人懒洋洋地发困,我倚着和煦的春风缓步前行。 一丛丛盛开的桃花好像没人经管,你喜欢深红色,还是浅红色的桃花? 3. 宋代:范成大《横塘》 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 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 译文: 春天到来的时候,这满塘的水就绿了,但水上的石桥和水边的红塔旧色依然。 在每年送朋友上路的横塘里,蒙蒙细雨中,即将远行的画船栓在岸边的垂杨柳上。 4. 宋代:苏轼《南乡子·送述古》 回首乱山横。不见居人只见城。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迎客西来送客行。 归路晚风清。一枕初寒梦不成。今夜残灯斜照处,荧荧。秋雨晴时泪不晴。 译文: 回头看横亘的远山,已看不见城中的人影,只隐隐看见一座城。谁像那临平山上的高塔,亭亭伫立,迎送往来的客人。 回家的路上,晚风凄清,枕上初寒,难以入眠。今夜残灯斜照,微光闪烁,秋雨虽停但泪还未尽。 5. 宋代:林逋《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 底处凭阑思眇然,孤山塔后阁西偏。 阴沉画轴林间寺,零落棋枰葑上田。 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 迟留更爱吾庐近,只待重来看雪天。 译文: 黄昏时分,凭栏何处,思绪才如此飘渺无际?就在那孤山塔后小阁西边幽僻的僧房。 纵目远眺,映入眼帘的森森树林,阴阴寺院,暗淡得像一帧退了色的古画;而葑田块块,在水面上零星飘荡,又仿佛是棋盘上割下来的方格子。 秋色苍然,万物萧索,惟有归鸟偶尔掠过;夕阳西沉,安谧、朦胧,但见寒烟缕缕升起。 更爱它与我的庐舍邻近。等那雪花纷飞之时,我要重来,观赏那银装素裹的景致。 7.描写“塔”的古诗句宋代:王安石《登飞来峰》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释义: 听说在飞来峰极高的塔上,鸡鸣时分可看到旭日初升。 不怕浮云会遮住我的视线,只因为如今我身在最高层。唐代: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其五》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译文: 黄师塔前的江水向东流去,温暖的春天使人懒洋洋地发困,我倚着和煦的春风缓步前行。 一丛丛盛开的桃花好像没人经管,你喜欢深红色,还是浅红色的桃花?宋代:范成大《横塘》 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 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 译文: 春天到来的时候,这满塘的水就绿了,但水上的石桥和水边的红塔旧色依然。 在每年送朋友上路的横塘里,蒙蒙细雨中,即将远行的画船栓在岸边的垂杨柳上。宋代:苏轼《南乡子·送述古》 回首乱山横。 不见居人只见城。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 迎客西来送客行。 归路晚风清。 一枕初寒梦不成。今夜残灯斜照处,荧荧。 秋雨晴时泪不晴。 译文: 回头看横亘的远山,已看不见城中的人影,只隐隐看见一座城。 谁像那临平山上的高塔,亭亭伫立,迎送往来的客人。 回家的路上,晚风凄清,枕上初寒,难以入眠。 今夜残灯斜照,微光闪烁,秋雨虽停但泪还未尽。宋代:林逋《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 底处凭阑思眇然,孤山塔后阁西偏。 阴沉画轴林间寺,零落棋枰葑上田。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 迟留更爱吾庐近,只待重来看雪天。 译文: 黄昏时分,凭栏何处,思绪才如此飘渺无际?就在那孤山塔后小阁西边幽僻的僧房。 纵目远眺,映入眼帘的森森树林,阴阴寺院,暗淡得像一帧退了色的古画;而葑田块块,在水面上零星飘荡,又仿佛是棋盘上割下来的方格子。 秋色苍然,万物萧索,惟有归鸟偶尔掠过;夕阳西沉,安谧、朦胧,但见寒烟缕缕升起。 更爱它与我的庐舍邻近。等那雪花纷飞之时,我要重来,观赏那银装素裹的景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