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幻儿学唐诗

1.《怎样教幼儿学古诗》学习体会

我在班上尝试开展古诗教学研究,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模式、途径,培养幼儿素质。

经过一年的实践,也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在选材方面下足功夫 选材方面,我既注重了古诗文的趣味性和审美性。

同时兼顾了系统性,我采取的是分主题的方式。用一年的时间完成了关于季节主题,在以后还将完成爱家乡爱祖国,以及亲情和友情的主题。

这样做的益处在于:注重知识之间的融会和交叉,更由于系统性,使得幼儿不易遗忘。 在这一年中,四个季节的主题和教学内容分别是: 春天:《春晓》《咏鹅》《春夜喜雨》《清明》等。

夏天:《望庐山瀑布》《山行》等。 秋天:《静夜诗》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回乡偶书》等。

冬天:《冬景》《刘十九》等。 语韵优美、意境美妙、语言凝练的作品,使幼儿欣赏到一幅幅富有色彩、音响和流动感的四季画面,在感受意境美、语言美、情感美的同时提高对自然美的敏感性,提高对季节变化的敏感性。

能引起幼儿强烈的情感共鸣、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二、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5-6岁的儿童处于形象思维持续发展的时期,儿童熟读成诵形成的记忆力不但不妨碍理解力的发展,而且成为理解力发展的坚实基础;优美的文化经典,就富有艺术的美感,经典的弦歌,其旋律和韵律又可增强记忆,这种记忆已不止于短期的背诵效果,而能透入心灵的深处,真正达成升华人性的教育目的。

由于古诗过于深奥,缺乏趣味性。而且因为幼儿容易遗忘,针对这些问题,我在教学中,一直重视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趣味性的挖掘,采用了以下方法: (一)形象教学法 每次教新诗,我都准备了形象的背景图,先用讲故事,情景讲述的形式让幼儿理解古诗文的意思,再一边指着的图景,一边诵读相应的古诗文。

然后我会请幼儿上来指图景,我来诵读,或者交换角色,让全体幼儿来诵读,我来指图景。这样就增加了形象性。

(二)调动多种感官参与 古诗富有音韵美,可读,还可唱,除了唱,我还在诵读时加入一些表演动作。有时还让幼儿进行分角色表演,这样能调动幼儿的视觉,听觉,动觉等多种感官参与。

(三)古诗文大串连 怎样防止幼儿遗忘,这也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除了及时地复习,我还将每一个主题的诗串在一起,比如春天主题,我是这样串的:小朋友们,春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让我们一起走进春天的世界吧:在春天里,到处可以听见小鸟的叫声,晚上下了一场雨,把花瓣都打落下来了,大诗人孟浩然看见这样的情景,写下了一首《春晓》,我们一起来背背吧。

春天,是一个多雨的季节,这个晚上又下起了小雨。杜甫在成都听到下雨,高兴极了,早上起来一春天,我们要过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去给亲人扫墓,给烈士扫墓,是什么节日呢?对了,来背背《清明》。

说着说着就到了夏天……接着往下串,直到把一年内学过了古诗文全串起来。到了年末,我将一年内所有的古诗文大串连打印下来,全班家长人手一份,让他们帮助孩子复习巩固。

(四)与识字教学相结合 当孩子发现古诗文中有他们熟悉的字时,会感到很亲切,很有趣味,同时也降低了记忆的难度。我每次张贴新的教学内容,都采用了两种颜色来书写,凡加点的红字要求家长辅导幼儿认读。

三、重视亲子共读活动 教育是个系统工程,在幼儿期进行古诗文的教育,如果能取得家长的配合,幼儿的古典文学课堂会更宽泛,在一学期一次的的家长会上,我进行了“古诗文教学对幼儿发展的作用“的宣传,让家长了解古诗文教学的重要性以及亲子共读的必要性。我说,我们想要给孩子一个强壮的身体,就想方设法让他们吃鸡蛋牛奶等营养的食物,精神也是如此,我们想要给孩子一个优雅健康的精神,也得给他们吃营养的东西,我们经典的古文化就是很好的精神营养物质。

你们不要管孩子能不能理解和运用,儿时积累的东西,会象雪山一样慢慢融化,滋润他们成年后的生活。在家长会上,我还特意强调了集体教学古诗文的弊端:因为不能亲自去倾听每一个孩子的发音,会造成有些孩子咬字不准的现象。

一旦记熟了,就很难纠正。所以这就需要家长花一点时间,留意我们张贴在家园联系报的古诗文内容,及时给孩子纠正。

在家园共同指导下,相信孩子对古诗文的喜爱之情和学习能力还会不断增强。 一年的实践,让孩子的情操得到了陶冶。

他们常常会把古诗脱口而出,我们班一个孩子的母亲听他背完古诗,由衷地说:儿子,这个连妈妈都不会背,你可真厉害。

2.幼儿学唐诗有益吗

诗歌可以深刻引发我们的想象力,提高我们的修养,陶冶我们的性格,让人变得有内涵。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博大精深,只有最璀璨的文化才能造就真正有修养的人,而诗歌正是古文化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学习诗歌是相当有必要的。儿歌虽然通俗易懂,但内容却单调且比较浮夸,且比较世俗粗陋,文化内涵比较苍白。幼儿正是大脑逐步成长完善的关键时期,所以许多东西都需要从小时候便学起。有条件,适度的学习一下诗歌对他(她)的帮助是巨大的,当然诗歌的确不是那么容易理解,所以适当的学习一些儿歌也有利于劳逸结合,幼儿学习最注重的便是一个环境,因为幼儿有相当强的模仿能力,这是一种本能,所以千万不要在小朋友面前做一些不恰当的事情,比如说脏话等等,尽量给他(她)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呵呵,祝福你的宝宝将来成龙(成凤)。

3.适合幼儿学的唐诗

1、《春晓》——唐代: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释义:春夜酣睡天亮了也不知道,醒来只听到到处有鸟儿啼叫。

想起昨夜里风声紧雨声潇潇,花儿不知道被打落了多少? 2、《静夜思》——唐代: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释义: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的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3、《咏柳 / 柳枝词》——唐代: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释义: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4、《咏鹅》——唐代: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释义:白天鹅啊白天鹅,脖颈弯弯,向天欢叫。洁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绿水面;红红的脚掌,拨动着清清水波。

5、《登鹳雀楼》——唐代: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释义: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 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4.幼儿学古诗五字古诗

《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八阵图》

【唐】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遣恨失吞吴.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相思》

【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咏梅》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

5.幼儿园可以用什么方法教幼儿古诗

活动目标:

1.学习字词“草”“枯” “火”,并理解古诗内容。

2.能根据古诗的节奏与韵律吟诵诗歌。

3.根据诗中描写的景象,感受小草坚韧不拔的精神。

活动准备:

幼儿读本、学具(字图卡)、电子课件。

活动过程:

一、谈话活动,引出话题。

1.提问:小朋友,还记得《清明》这首诗所描写的是什么季节吗?(春天。)

2.教师:春天来了,你们有发现春天带来的变化,有哪些变化?(幼儿自由回答。)

3.教师: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古诗,它说的是春天的一种植物,我们先来听一听。

二.播放课件,幼儿欣赏古诗。

1.提问:古诗的名字叫什么?(草。)

2.教师:你们在哪儿见到过草?(路旁、校园、公园、草原。)小草不像花朵那样鲜艳多彩,它是极为平凡的,甚至我们平时都不会去注意它,但诗人写了关于小草的什么呢?(幼儿自由表述。)

三、教师念古诗,引导幼儿理解古诗的意义。

1.教师完整的念古诗,幼儿注意倾听。

提问:古诗中描写的是什么地方的草?(草原。)你从哪句诗中知道的?(离离原上草。)这里的“原”是平原。

2.教师念“离离原上草”,引导幼儿讲述这一句的意思。

(1)提问:草原上的草一般会长得怎么样?(引导幼儿说出“茂盛”一词。)“离离”就是指草长得很茂盛。

(2)教师:谁能把这一句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草原上的草长得非常茂盛。)

3.教师念“一岁一枯荣”,引导幼儿理解本句的意义。

(1)教师:“一岁一枯荣”,谁能试试用“岁”说一句话。(引导幼儿说出:我今年六岁了。)

(2)教师:“六岁”,也就是从出生到现在已六年了。一岁就是一年。

(3)提问:一年当中,草会有哪些变化呢?(引导幼儿说出:春天,小草发芽了。夏天,小草长得很茂盛。秋天,小草变黄了。冬天,小草干枯了。)

(4)教师:谁能把这一句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请两三位幼儿说,通过比较确认谁说得好。(一年当中,草茂盛一次,干枯一次。)

4.教师念“野火烧不尽”,引导幼儿理解本句的意义。

(1)教师:“尽”是完的意思。冬天的草都干枯了,大火一烧,就把草烧得干干净净,但是这里为什么说烧不尽呢?(幼儿自由回答,教师可引导幼儿了解是因为地下的草根没烧着。)

(2)教师:请幼儿把这一句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火是不能把草完全烧掉的。因为火只能烧掉草的茎叶,草根埋在泥土里,是烧不到的。)

5.教师念“春风吹又生”,引导幼儿理解这一句的意思。

(1)提问:“生”是什么意思?(生长。)

(2)教师:谁能来试说这一句的意思?(春风一吹,新的草又会长出来。)

6.教师再次完整的念古诗,请幼儿完整讲述古诗的意义。

7.教师小结:从古诗中我们看到了,凶猛的野火把小草烧得干干净净,可到了春天,小草又长满草原。你觉得小草有怎样的品质?(引导幼儿说出小草生命力顽强。)

8.教师:那么,今天我们就用赞美的语气来朗诵这首诗。

四、带领幼儿学习、记忆古诗内容。

1.带领幼儿再次观看课件,引导幼儿一边看课件,一边朗诵古诗。

2.教师念上句,幼儿念下句,朗诵古诗一遍。

3.看幼儿读本,并自己指读古诗。(教师巡回观察,指导幼儿正确指读。)

4.幼儿分组,朗诵古诗。

识字时间

1.识字教学

(1)出示学具(字图卡),引导幼儿认读。

(2)幼儿阅读幼儿读本,找出学具(字图卡)在故事中的位置。

2.游戏“沙包击字”

(1)教师将“草”“枯”“火”的学具(字图卡)贴在塑料垫子中央,教师念出一个字词时,就请一名幼儿用沙包掷向相应的字图卡。

(2)游戏开始时教师念的速度要慢,之后可逐渐加快,也可多名幼儿同时参加。

活动建议:

带领幼儿去户外的草地上感受小草,了解小草。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相关内容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