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适合古诗的纯音乐有那些古琴曲《高山流水》(这是一首带着地球人的问候在深邃的太空中回响的美妙的音乐)。 古琴曲《石上流泉》、《流水》、《广陵散》 二胡曲《空山鸟语》、《二泉映月》、《良宵》、《听松》 琵琶曲《十面埋伏》、《梅花三弄》、《霸王卸甲》 古筝曲《高山流水》、《战台风》、《秦桑曲》 笛子曲《姑苏行》、《鹧鸪飞》、《喜相逢》 唢呐曲《百鸟朝凤》、《抬花轿》、《庆丰年》、《龙腾虎跃》 葫芦丝曲《月光下的凤尾竹》、《竹楼情歌》、《竹林深处》 二泉映月(民族管弦乐) 平湖秋月(民族管弦乐、广东音乐) 钢琴曲《平湖秋月》 春江花月夜(民乐合奏) 彩云追月(管弦乐曲) 雨打芭蕉(民族管弦乐、广东音乐) 2.《何满子》究竟是什么样的音乐1 何满子:唐玄宗时著名歌手,据说她因故得罪了皇帝,被推出就刑.就刑前她张口高歌,曲调悲愤,使“苍天白日黯然失色”.结果皇帝闻之,终因惜其技艺难得而降旨缓刑.因为何满子出色的技艺,大诗人元稹、白居易、杜牧等都相继为之赋诗,其中以张祜的《何满子》宫词:“故园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最为感人.这首宫词后来流传甚广,其唱来异常悲怨.据说唐武宗时,有一孟才人,因有感于武宗让其殉情之意,为奄奄一息的武宗唱了一曲《何满子》,唱毕,竟气绝身亡.2 何满子,唐教坊曲.据《乐府诗集》八十引白居易云,何满子是唐玄宗开元年间沧州的歌者,临刑进此曲以赎死,竞不得免.词名本此.单调,三十六字,六句三平韵.另有三十七字体及双调七十三、七十四字体.北宋毛滂并将双调改用仄韵.又名《河满子》.。 3.希望大家提供一些适合诗朗诵比赛的诗歌或散文背景音乐最好是近现等待花开 我曾经相信每个沙漠都有绿洲,只要穿过沙漠,就是五谷丰盛牛羊成群的村庄. 那年冬天,北去的列车一进入新疆,我就用心地望着窗外,想象遇到芳草鲜美的绿洲.可望了整整一个白天,还是没有望断大漠,不见村庄和农田,不见炊烟袅袅,绿草如茵. 大漠依然是无垠的大漠.清瘦的胡杨,簇拥的红柳,在风中呼啸的沙砾,看不清面孔的牧羊人赶着他庞大的羊群. 在大漠里临时停车,仅仅有三五分钟的过程,喧沸的车厢就逐渐沉寂了,空荡荡的大漠牵动了所有的目光.那些神情高贵、一路上谈笑风声的人们,刚才还口若悬河地彼此炫耀自己的城市和自己的经历,此时纷纷在静止的空间里趋于沉默.和大漠相比,庞大的车体宛如纤带,轻得象一片树叶,人就象散落的一粒沙子.粗犷的大漠让一切归于渺小. 列车前行的刹那,听见好多人都长吐了一口气.我就想,倘若就让我留在这里,变成一棵胡杨,变成一簇红柳,或者变成那个没有人能看清面孔的牧羊人,我是否能坚韧地活下来. 我想到,满车的行人从一个个站台上来,又在一个个站台消失.孤单的牧羊人赶着他的羊群,还要顶着风沙,在行人的眼里缓缓地走着……也许,一切都将融入无言的孤独. 那一刻我忽然觉得,在岁月的原野上,生命就是一棵树,一棵孤独的树. 沙漠很多,绿洲很少,所有的绿洲总在沙漠的尽头,人注定要不停地寻找,寻找的过程就是生命的全部.人注定要孤独地行走着,而只有坚韧地跋涉和等待,才能在岁月流沙里,在沧海桑田里,守住自己的生命和灵魂,为自己也为他人开花结果. 我对着风沙中的杨柳久久地凝眸,只为它远离温情而坚韧地活着.我向看不清面孔的牧羊人不停地挥手,只为他在大漠里把自己活成一棵胡杨. 诗人席慕蓉这样告诉爱着的人:“佛把我化做一棵树,长在你必经的路旁,阳光下谨慎地开满了花,朵朵都是我前世的期盼.”这时候,这棵孤独的树,就蕴藏了所有的梦想和心事,在等待里美丽而孤独着. 不知道多少人体验了这样的心境:慢慢地走在异乡的街头,冰冷的夜雨下个不停.那个城市楼高千丈,却没有属于你的一扇窗口;那个城市灯火通明,却没有一盏灯能温暖你的眼睛;那个城市人涌如潮,却找不到一个熟悉的身影;那个城市你走了很久,每一次都步履沉重来去匆匆…… 风雨扑面,视野越来越模糊,思绪穿越了千万里却越来越分明.这时候,孤独就如苍茫的沙漠,大口大口地吞噬着灵魂的家园,让你白天读懂了夜的黑. 为什么总爱把悲伤的故事讲给陌生的人听,却对身边的人微笑着一言不露?为什么看淡了身外的东西,却依然迷恋一首记不住词的老歌?是不是穿越灵魂的东西太多,才在岁月的轮回里心事重重?是不是走不出自我却又眺望心动的诱惑,孤独真的让我们远离了一种生活?这棵树啊,立于万木之中形影孤单,这棵树啊,心在万木之外花繁叶茂. 听阿炳的《二泉映月》,总要沉浸在孤独之美.我没有到过江南,凄婉低沉的二胡一回回让我神往.闭上眼,我就能想到阿炳破旧的长衫,憔悴的面容,坐在太湖边的石阶上,弓弦怆然地拉动,凄苦的岁月就在琴弦上流淌.在岁月的琴弦上我读懂了清贫而孤傲的阿炳,读懂了他对命运的求索,对艺术的信仰. 读懂了孤独的阿炳,再读江南,我心里的江南风雨悠悠,愁眉紧缩,已不仅仅是杏花春雨雨如烟,撑满油纸伞的水乡. 钟子期的琴声从来没有人懂.可他日复一日的弹,直到那个叫伯牙的樵夫寻声而来……子期善弹,伯牙善听,一颗孤独的心找到了归宿.伯牙长辞,子期断琴长泣,一颗心重又皈依孤独:志在高山流水,莫若知音难觅. 多想聆听当年的高山流水,可往事千年,琴声早已湮没于岁月之河,眼里只有烂漫的山花,青翠的峰峦,漂移的白云,河里流淌的不是当年的水,再不见期待的人. 道家说,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人没有一世的风光.没有一种幸福是长久的,也没有一种痛苦是永恒的.因此,我把所有的残缺归于美丽,我把所有的美丽归于孤独,我把所有的孤独归于人生的主题. 当把自己化作一棵树,当孤独地跋涉了很久,在一个路口欣喜地相逢,撑起伞为你把风雨遮住,轻抚琴问君有何忧.路漫漫,心陪你走,水迢迢,为你摇舟…… 最深刻的东西是心境.这个夜深人静的夜晚,生命之树蓬勃地张扬,让灵魂的每个枝桠都开出绚丽的花朵,让每一片叶子游离于广袤的心门之外,徜徉在花开花落的往事之间,渐行渐远. 我认为适合朗诵的应该用一些轻音乐,比如班得瑞的《寂静山林》就不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