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无题古诗词

1.李商隐无题诗

李商隐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重帏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

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 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轻狂。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香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化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花,一寸相思一寸灰。 凤尾香罗薄几重,碧文圆顶夜深逢。

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 曾是寂寥香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

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待好风?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屡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何处哀筝随急管,樱花永巷垂杨岸。 东家老女嫁不售,白日当天三月半, 溧阳公主年十四,清明暖后同墙看。

归来展转到五更,梁间燕子闻长叹。 谢傅门庭旧末行,今朝歌管属檀郎。

更无人处帘垂地,欲拂尘时簟竟床。 嵇氏幼男犹可悯,左家娇女岂能望。

愁霖腹疾俱难遣,万里西风夜正长。 白道萦回入暮霞,斑骓嘶断七香车。

春风自共何人笑,枉破阳城十万家。 近知名阿侯,住处小江流。

腰细不胜舞,眉长惟是愁。 黄金堪作屋,何不作重楼。

照梁初有情,出水旧知名。 裙衩芙蓉小,钗茸翡翠轻。

锦长书郑重,眉细恨分明。 莫近弹棋局,中心最不平。

八岁偷照镜,长眉已能画。 十岁去踏青,芙蓉作裙衩。

十二学弹筝,银甲不曾卸。 十四藏六亲,悬知犹未嫁。

十五泣春风,背面秋千下。 幽人不倦赏,秋暑贵招邀。

竹碧转怅望,池清尤寂寥。 露花终裛湿,风蝶强娇饶。

此地如携手,兼君不自聊。 紫府仙人号宝灯,云浆未饮结成冰。

如何雪月交光夜,更在瑶台十二层。 不知你要的是他哪首无题诗,所以把他的无题诗全都发上去,你自己挑选吧。

2.古诗《无题》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出自唐诗三百首全集,其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商隐。其全文古诗如下:

第一首:

相见时难别也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翻译】

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更是难舍难分,况且又兼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尽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女子早晨妆扮照镜,只担忧丰盛如云的鬓发改变颜色,青春的容颜消失。男子晚上长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对方的住处就在不远的蓬莱山,却无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及。希望有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情人。

来源:

3.古诗《无题》

无题诗人:李商隐 朝代: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无题古诗赏析【注释】①“东风”句:指分别时为暮春时节。

②丝:与“思”谐音,喻相思。

③泪:烛油。

④云鬓:指女子浓密的头发。

⑤应觉:也是设想之词。

⑥月光寒:指夜渐深。

⑦蓬山:蓬莱山,指仙境。

⑧青鸟:传说中西王母座前传递消息的神鸟。【译文】 聚首多么不易,离别更是难舍难分;暮春作别,恰似东风力尽百花凋残。春蚕至死,它才把所有的丝儿吐尽;红烛自焚殆尽,满腔热泪方才涸干。清晨对镜晓妆,唯恐如云双鬓改色;夜阑对月自吟,该会觉得太过凄惨。蓬莱仙境距离这里,没有多少路程,殷勤的青鸟信使,多劳您为我探看。【赏析】 诗人描写了忠贞不渝,至死不变的爱情,并以“春蚕”、“蜡炬”来比喻呕心沥血至死不移的深情。全诗缠绵悱测,刻骨铭心,构思精巧,比喻贴切,优美精辟,撼人心弦。

4.谁知道“无题”这首古诗,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1,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2,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3,青鸟殷勤为探看4。

1.《颜氏家训》:"别易会难"。

2.《乐府诗集·西曲歌·作蚕丝》:"春蚕不应老,昼夜常怀丝。何惜微躯尽,缠绵自有时。"

3.蓬山:传说中的蓬莱仙山。《列子·汤问》:"渤海之东有五山,五曰蓬莱。"

4.青鸟:传说中西王母的神鸟。《汉武故事》:"七月七日,忽有青鸟飞集殿前。东方朔曰:'此西王母欲来。'有顷,王母至,三青鸟侠侍王母旁。"

这首诗写作年代不明,有说作于开成三年(838)婚王氏之前。就内容而言,吴、冯、张、汪诸家皆以为寓意令狐氏之作。或谓进士方及第后,调弘农尉时,寓意君王之作。然皆属猜度而无实证。从明显描写的内容看,似是一首爱情诗。首句言相见难得,离别难堪。二句以百花无力象征为离别相思之情所困扰,情绪低落。三、四句是脍炙人口的名句,是全诗的重心,言相爱之深切凝重,生死相以。五、六句设想象被怀念的女子的生活情景,暗含离人相思,心心相印之意,并示关切、珍重之意。结尾说相距本不远,但既难相见,又难通音信,希望能有人代为传递信息,带去问候。如此解说,则这场恋爱必是难有成果的苦恋。另一种可能是:此诗并无本事,只是作者抒写一种经过概括、提纯的生活体验,或者是爱情体验,或者是友情体验,或者兼而有之。如此,则是托男女之情而寓意人生。总之,此诗乃义山诗中最为传诵的名篇,绵缈深沉而不晦涩,华丽而又自然,情怀凄苦而不失优美。

5.古诗(无题)

1 这是一首感情深挚、缠绵委婉的爱情诗。

首联是极度相思而发出的深沉感叹,在聚散两依依中突出别离的苦痛。两个"难"字包含了不同的意义,前一个"难"是写当初两人相聚的不易,有过多少思念追求;后一个"难"字则写出离别时的难舍难分和离别后双方所经受的情感煎熬,可见这对恋人的爱情生活是多么的艰难和辛酸。第二句则写伤别之人偏逢暮春。百花盛开凭借的是春风之力,而春风力竭,则群芳凋逝。花尚如此,人又能怎样呢?诗人在这里用暮春景象进一步表达了人世遭逢的深深感伤。

第二联诗人以象征的手法写出自己的痴情苦意以及九死而不悔的爱情追求。上句以丝尽而死的春蚕,表达自己情丝(思)之缠绵不尽,到死方休;下句则以泪尽而灭的蜡烛,象征自己相会无期的悲哀之泪和爱情的终生不渝。

第三联从诗人体贴关切的角度推测想象出对方的相思之苦。上句是写出了年轻女子"晓妆对镜,抚鬓自伤"的形象,从中暗示出女方的思念和忧愁。下句则直接写出年轻女子寒夜相思的悲凉情境,深夜沉吟,孤寂无伴,会感觉月光的刺骨清寒。细腻地描写对方的愁苦,可见诗人对女方的体贴入微,也就更加表现出诗人感情的深挚。

尾联诗人运用了"蓬山"、"青鸟"的神话传说,寄托自己对爱人的抚慰和深长情意。尽管爱情之路困难重重,相爱的人相距遥远,诗人仍然相信他们的坚贞爱情将产生一种神奇的力量,一定会有人像殷勤传书的"青鸟"一样,为他们传递讯息,使他们情意绵延,永无尽期

2“晓镜但愁云鬓改”的心理可用李白的《秋浦歌》来表现。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6.李商隐《无题》四句古诗是什么

《无题》全诗如下: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诗文翻译: 相见的时候难,分离的时候也是难舍难离,春风没有办法,到了暮春,百花就会凋谢;春蚕直到死,它才把所有的丝吐尽,红烛燃烧尽头,蜡泪才会流干;——(隐喻相思)早晨起来照镜子,黑发都变了颜色;.夜晚吟诗,觉得月光都是寒冷的;——(思念和孤独)蓬莱仙境距离这里没有多少路程,青鸟啊,麻烦您带去我情深意厚的探望吧。

赏析: 诗当作于唐文宗开成四年(839),诗人时在京城任秘书省校书郎。这是一个“方阶九品,微俸五斗”的小官,诗人在政治上仍然是沉沦下僚。

原题共两首,另一首是七绝,其中有“岂知一夜秦楼客,偷看吴王苑内花”之句,可知诗人怀想的当是席间的一位贵家女子。清代查为仁以为是指“王茂元家妓”(《莲坡诗话》),赵臣瑗以为是指“其闺人”(《山满楼笺释唐人七言律》),可供参考。

7.李商隐无题诗

无题二首 李商隐 一 昨夜星辰昨夜风, 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 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 走马兰台类转蓬。 李商隐诗鉴赏 首句以“昨夜”明点追忆旧事。

先说明宴会时间,再说宴会地点,三四句以他物作比,“身无彩凤” 写昨夜之情,在宴会上恨无彩凤之翼飞到所爱的人的身旁,“ 心有灵犀”指犀角中央白色,两头相通,故曰一点通。两心相印,虽身无飞翼,并不能阻挡两人情感的默默交流。

“彩凤”、“灵犀”成爱情暗喻,形象婉蓄,色彩明丽,富音乐性。 五六句从两人的默契转到对整个宴会的描绘,“送钩”是行酒时所作的一种藏钩的游戏,“ 射覆”是行酒时的一种酒令,在覆器下放杂物,令猜射之。

这二句描写隔座行藏钩之戏,分拨猜测谜底,极写宴会的热闹欢快气氛,为相恋的欢悦涂上了更加丽艳的色彩,与恋人欢快之情和拍。 七八句从恋情的欢悦转入“听鼓应官”,欢情一落千丈。

诗人“嗟”叹自己为“听鼓应官”,而官身却“类转蓬”, 象蓬草那样飘泊不定,因而两人后会难期,欢情难再,怎不令人感伤。这是一种反结法。

前面极言欢情,结尾时欢情化为乌有,反衬诗人对这段恋情的难以磨灭,刻骨铭心。 婉转轻快与沉郁顿挫两种风格融为一体,一气呵成,美不胜收。

二 想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去鬓改, 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 青鸟殷勤为探看。

李商隐诗鉴赏 李商隐的爱情诗以《无题》最著名。 首句以“见难”、“别难”为启,说相见的机会是难得的;但既相见了,又忘情不了就更难舍难离。

二句写景“东风”即春风。一度春光易逝,转入暮春时节,百花衰残,凄凉无比,睹物思情。

三四句对思情作进一步的描绘。以“春蚕到死”、“蜡炬成灰”作喻。

蚕丝象征爱情,下句烛泪象征相思之泪。相思难尽,泪悲何极。

但爱情仍坚贞不屈,至死不悔。感人至深。

王六句以对方作设想之词,“ 云鬓改”指容颜憔悴,“月光寒”指心境悲切。“晓镜”“夜吟”即从早至晚,想思不已,写出对方孤寂清冷的处境。

全文从对方虚拟设想,见其思念之深。七八句进一层到急切的托情探看,“蓬山”指对方住地之远,故以神话传说的海外仙山名之,蓬山虽远,但在情深者看来,却是“此去无多路”。

下句接以“殷勤探看”。“青鸟” 是传说中西王母的传信使者,曾在西王母与汉武帝之间传递消息,诗人借西王母故事,与“蓬山”相应,文情奇丽。

结句以“无多路”、“殷勤探看”,余韵无穷。 。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