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佛光”的句子有哪些1. 艳阳高照,“父爱美好”;佛光普照,“父爱无限”;风雨无阻,“父爱温暖”;山高路长,“父爱深长”;父亲节里,送上祝愿;父亲吉祥,一生长安! 2. 雪兰莪州瓜拉冷岳县的一个华人新村,著名的佛光山东禅寺就坐落在这个小村庄。 3. 菩提树,神仙住,漫天莲花铺成路,佛光照,仙鹤舞,万丈金光皆祝福。乔达摩,悉达多,佛主诞辰喜事多,浴佛节,传吉祥,化解世间一切邪! 4. 一个人需要隐藏多少秘密,才能巧妙地度过一生,这佛光闪闪的高原,三步两步便是天堂,却仍有那么多人,因心事过重而走不动。 5. 这就是在佛刹中被誉为“中华瑰宝”的佛光寺,它是一座历史悠久、规模宏伟的佛教寺院。 6. 他梦到自己头上环绕着一片光明,金黄闪耀如同佛光. 7. 佛光普照,事事顺利,吉祥如意,幸福平安。 8. 佛光寺从此不只是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有的外国学者公开称呼佛光寺为“亚洲佛光”。 9. 法荫寺古刹钟声悠扬,疑处梦境,有道高僧讲经颂法,佛光普照. 10. 无量寿佛光明显赫照曜十方诸佛国土.莫不闻知. 11. 因其在寺内东部的制高点上,是佛光寺的大雄宝殿,故名东大殿。 12. 事实上,佛光并不神秘,而是一种自然现象. 13. 这位高僧一直在为佛光普照大地贡献着力量. 14. 现在佛光寺的正殿为唐代所建。 15. 在佛光寺,梁思成教授找到了这座塔,与画上的一模一样,1400年的风风雨雨,依然健在! 2.描写“佛光”的句子有哪些艳阳高照,“父爱美好”;佛光普照,“父爱无限”;风雨无阻,“父爱温暖”;山高路长,“父爱深长”;父亲节里,送上祝愿;父亲吉祥,一生长安!雪兰莪州瓜拉冷岳县的一个华人新村,著名的佛光山东禅寺就坐落在这个小村庄。 菩提树,神仙住,漫天莲花铺成路,佛光照,仙鹤舞,万丈金光皆祝福。乔达摩,悉达多,佛主诞辰喜事多,浴佛节,传吉祥,化解世间一切邪!一个人需要隐藏多少秘密,才能巧妙地度过一生,这佛光闪闪的高原,三步两步便是天堂,却仍有那么多人,因心事过重而走不动。 这就是在佛刹中被誉为“中华瑰宝”的佛光寺,它是一座历史悠久、规模宏伟的佛教寺院。他梦到自己头上环绕着一片光明,金黄闪耀如同佛光.佛光普照,事事顺利,吉祥如意,幸福平安。 佛光寺从此不只是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有的外国学者公开称呼佛光寺为“亚洲佛光”。法荫寺古刹钟声悠扬,疑处梦境,有道高僧讲经颂法,佛光普照.无量寿佛光明显赫照曜十方诸佛国土.莫不闻知.因其在寺内东部的制高点上,是佛光寺的大雄宝殿,故名东大殿。 事实上,佛光并不神秘,而是一种自然现象.这位高僧一直在为佛光普照大地贡献着力量.现在佛光寺的正殿为唐代所建。在佛光寺,梁思成教授找到了这座塔,与画上的一模一样,1400年的风风雨雨,依然健在。 3.关于蒙山大佛的诗句大佛坐落于蒙山北峰之阳,南向,依山凿制,由于年久风雨剥蚀,岩石表层风化严重,头部早在元代就已经崩落,其外露高大的胸颈部剥落之处还长出小树蒿草,失去了原有的风采。由于寺毁阁倾,大佛之腹、手、腿、足、基座、大阁遗基,都掩覆于山坡泥石里,仅现胸颈部分。对这尊大佛的考查,现仅触及其一半,剩下的还需清理发掘,无怪乎人们不知其为当年巍峨的大佛,立于大佛胸下怀间而不知;无怪以往探佛者慨叹“大佛已不存在了”“仅遗乱石而已”。 蒙山在太原西南约20公里处,晋祠以北的寺底村附近,主峰高1325米。蒙山为古太原县八景之一,故有“蒙山晓月”之称。史籍记载这尊大佛是北齐文宣帝高洋天保二年(551年)始凿,经五个皇帝二十余年,至后主高纬时凿成。《北齐书》记载在《后主恒纪》中:“凿晋阳西山为大佛像”,所以称为“晋阳西山大佛”。《北史》载:“凿晋阳西山为大佛像,一夜燃油万盆,光照宫内”。“宫”指历史上著名的晋阳宫,遗址在晋源镇古城营村九龙庙一带。据有关部门测量,晋阳西山大佛现外露胸颈部分,高17.5米,宽25米,颈部直径宽5米,唐代记载“高二百尺”,按唐普通尺计算约合今63米,仅低我国四川乐山大佛(高71米)8米,(一说66米,一说70多米,比乐山大佛略高),比以往西方所说“世界第一大佛”———阿富汗“巴米扬(Bamiyan)大佛”(高53米)高10米。按凿制年代,西方对“巴”佛考查不清,认为“巴”佛凿于“3至7世纪”之间,这是个不精确的估计数字,而我晋阳西山大佛,史籍明确记载凿于北齐天保二年(551年),时值6世纪。如按“巴”佛凿于“7世纪”来说,我晋阳西山大佛要早一个世纪,比我国乐山大佛凿于唐开元元年(713年)早162年。据此,论高度,晋阳西山大佛是世界第二大佛,论年代则是世界上最早的大型石刻佛像。传说李渊做太原留守时曾参拜蒙山大佛,当晚就梦见佛光普照,以为祥瑞,从而坚定起兵决心。唐高宗李治、皇后武则天于显庆五年(660年)幸晋阳瞻拜(此寺及南十余里的龙山童子寺瞻礼二寺大佛),次年又派专使赐大佛袈裟,以“五色光洞烛山川,道俗瞻睹数千万众”轰动并州。晚唐晋王李克用再建大阁,五年用工三十万。五代后晋时,北平王北京留守刘知远,重修庄严阁,共五层一百三十间。北汉刘继元在蒙山顶造避暑宫,开化峪内设御驾桥。宋时又在蒙山开化前寺建连理二塔。元末(1368年),寺毁阁倾,大佛头部脱落,残砖破瓦和山间泥石掩覆了佛像下部。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晋恭王朱??只重修了前寺院,称“法华寺”。显赫了八百年的“西山大佛”从此便埋没六百余年。 大佛往下不远,就是开化寺,遗址在一片桃花林中,除连理二塔外,只剩一堆残砖败瓦。可谁又曾想到这很不起眼的寺院就是东魏高僧昙鸾弘修的净土法门,东魏孝静帝“勒令住并州大寺”,日本净土真宗经籍载为“并州大岩寺”,北齐高洋赐额“开化”寺,曾是佛教净土宗的早期道场。仰望着大佛,大佛头颅毁损崩落,不知踪迹,腹上岩石大部分早已风化崩落,胸下淹没于乱石瓦砾之中,一幅惨败不堪的情形,实属千古遗憾。站在大佛臂上,古晋阳城尽收眼底,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只觉往事越千年,倏忽间沧海桑田,海枯石烂。 4.关于僧人的诗句山下留别佛光和尚(白居易) 劳师送我下山行,此别何人识此情。 我已七旬师九十,当知后会在他生。 鸟窠和尚赞(白居易) 形羸骨瘦久修行,一纳麻衣称道情。 曾结草庵倚碧树,天涯知有鸟窠名。 赠鸟窠和尚诗(白居易) 空门有路不知处,头白齿黄犹念经。 何年饮着声闻酒,迄至如今醉未醒。 晚过盘石寺礼郑和尚(岑参) 暂诣高僧话,来寻野寺孤。岸花藏水碓,溪水映风炉。 顶上巢新鹊,衣中带旧珠。谈禅未得去,辍棹且踟蹰。 赠袒肩和尚(杜荀鹤) 山衣草屐染莓苔,双眼犹慵向俗开。若比吾师居世上, 何如野客卧岩隈?才闻锡杖离三楚,又说随缘向五台。 乘醉吟诗问禅理,为谁须去为谁来? 长芦夫和尚真赞(黄庭坚) 松枯竹瘦,是其岁寒也。 山高水深,不可犯干也。 取多国士,庄严此土,如陶家手也。 拂除方丈,置榻而坐,一不受也。 首出万物,渊默雷吼,寂寥者之参也。 若夫以法界印,印毛印海,则惊僧繇而走巫咸也。 哭柏岩和尚(贾岛) 苔覆石床新,师曾占几春。写留行道影,焚却坐禅身。 塔院关松雪,经房锁隙尘。自嫌双泪下,不是解空人。 5.形容“和尚”的诗句有哪些1、山下留别佛光和尚 (白居易) 劳师送我下山行,此别何人识此情。 我已七旬师九十,当知后会在他生。 2、鸟窠和尚赞 (白居易) 形羸骨瘦久修行,一纳麻衣称道情。 曾结草庵倚碧树,天涯知有鸟窠名。 3、赠鸟窠和尚诗 (白居易) 空门有路不知处,头白齿黄犹念经。 何年饮着声闻酒,迄至如今醉未醒。 4、晚过盘石寺礼郑和尚 (岑参) 暂诣高僧话,来寻野寺孤。岸花藏水碓,溪水映风炉。 顶上巢新鹊,衣中带旧珠。谈禅未得去,辍棹且踟蹰。 5、赠袒肩和尚 (杜荀鹤) 山衣草屐染莓苔,双眼犹慵向俗开。若比吾师居世上, 何如野客卧岩隈?才闻锡杖离三楚,又说随缘向五台。 乘醉吟诗问禅理,为谁须去为谁来? 1、法海和尚是个道貌岸然的人物。 2、电影里的那位老和尚,武艺精湛,盖世无双。 3、和尚们过着清心寡欲的生活。 3、造句 网(在线造句词典)-造句大全,几千词语的造句供您参考哦! 4、小和尚恍然大悟,不再生气了。 5、你这几句话,让人大惑不解,弄得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6、和尚由于罪孽深重,在阴问遭受了刀砍锯断的惩罚。 7、人活着要有理想,有作为,切不可做一日和尚撞一天钟。 8、这时一个小和尚来到棋局前只见他一身纳衣一尘不染,面对令众人眼花缭乱的棋局露出了迥然不同的神色。 9、和尚的脑袋,真是寸草不生! 10、老和尚一席话犹如当头棒喝,他幡然悔悟。 11、这个人向来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难堪重任。 12、你说这没头没脑的话,是啥意思,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13、花和尚鲁智深性情暴躁,遇到不平之事,不由分说,举拳便打。 14、古代和尚学经,多半靠师傅口传心授。 15、在唐代的中国,和尚是普通民众崇拜的偶像,僧侣之间追求佛法的的修为,追求品德学识的修养,他们不以貌取人,注重以德服人,基于这种氛围许多得道高僧应运而生,比如,玄奘便是众所周知的唐僧。 6.形容峨眉山的诗句娥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云拥半岭雪,花吐一溪烟。且任客心洗流水,不劳挥手听清音。 峨眉山樵歌(古风)峨眉天下秀,气象起万千;一山含四季,十里不同天;新春萌万物,入夏百花鲜;金秋红叶艳,隆冬冰裹岩;双桥清音美,雷洞涌云烟;灵岩叠翡翠,罗峰彩虹翻;象池新月夜,洪椿晓雨潸;大坪赏霁雪,九老遇神仙;龙门观飞瀑,虎溪听响泉;崖陡悬栈道,云断有桥连;虹飞接引殿,花铺迎宾滩;卧云浮舟捷,幽林藏冷杉;琴蛙弹奏急,灵猴嬉戏欢;彩蝶翩翩舞,云雀啾啾喧;佛顶最高处,云涛卷巨澜;圣灯飘渺夜,万佛朝普贤;崖上佛光现,凡人能成仙;晨昏钟声响,平安保万年;金顶观日出,金光照佛坛;四面八方佛,世代佑全川。赠别郑炼赴襄阳 杜 甫戎马交驰际,柴门老病身。 把君诗过日,念此别惊神。地阔峨眉晚,天高岘首春。 为于耆旧内,试觅姓庞人。漫 成 杜 甫江皋已仲春, 花下复清晨。 仰面贪看鸟, 回头错应人。读书难字过, 对酒满壶频。 近识峨眉老, 知予懒是真。寄司马山人十二韵 杜 甫关内昔分袂, 天边今转蓬。 驱驰不可说, 笑谈偶然同。道术曾留意, 先生早击蒙。 家家迎蓟子, 处处识壶公。长啸峨眉北, 潜行玉垒东。 有时骑猛虎, 虚室使仙童。发少何牢白, 颜衰肯更红。 望云悲轗轲, 毕景羡冲融。丧乱形仍役, 凄凉信不通。 悬旌要路口, 倚剑短亭中。永作殊方客, 残生一老翁。 相衰骨可换, 亦遣驭清风。峨眉饵黄精 韦应物灵药出西山, 服食采其根。 九蒸换凡骨, 经著上世言。候火起中夜, 馨香满南轩。 斋居感众灵, 药术启妙门。自怀物外心, 岂与俗士论。 终期脱印绶, 永与天壤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