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关鸡的诗句,】雄鸡一唱天下白!(李贺)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道鸡鸣见日升!(王安石)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陶渊明《归园田居》)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亭上十分绿醑酒,盘中一味黄金鸡(李白) 忧怀从中来,叹息通鸡鸣.(曹子建《弃妇篇》) 两头纤纤月初生,半白半黑眼中睛.腷腷膊膊鸡初鸣,磊磊落落同曙星 (古乐府徐朝云) 杀鸡未肯邀季路,裹饭应须问子来 (苏东坡《次韵徐积》) 纪德名标五,初鸣度必三 (杜甫《鸡》) 刻木牵丝作老翁,鸡皮鹤发与真同.须臾弄罢寂无事,却似人生一梦中. (唐梁锽《咏木老人》)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诗经》 鸡鸣紫陌曙光寒-- 岑参《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温庭筠《商山早行》) 漫话古代咏鸡诗 提及诗歌中的鸡,当代读者或许首先想到的是伟人**脍炙人口的词句“一唱雄鸡天下白”(《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其实,“一唱雄鸡天下白”,系化用唐代著名诗人李贺的诗句“我有迷魂招不得,一唱雄鸡天下白”(《致酒行》).显然,了解古代咏鸡诗,这对“古为今用”是颇为有益的. 在我国,咏鸡诗源远流长.早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便有“鸡栖于埘”、“鸡栖于桀”(《王风·君子于役》),“风雨凄凄,鸡鸣喈喈”、“风雨潇潇,鸡鸣胶胶”、“风雨如晦,鸡鸣不已”(《郑风·风雨》)等咏鸡的诗句.当然,这些尚不能说是咏鸡的诗篇,而只是一些烘托情境、渲染气氛的诗句. 《诗经》之后,咏鸡的诗句层出不穷.如战国时期楚国爱国大诗人屈原有“宁与黄鹄比翼乎?将兴鸡鹜争食乎?”(《卜居》)的诗句,三国魏诗人曹植有“斗鸡东郊道,走马长楸间”(《名都篇》)的诗句,南朝宋诗人鲍照有“鸡鸣洛城里,禁门平旦开”(《代放歌行》)的诗句. 南朝乐府民歌《华山畿》(其二十四):“长鸣鸡,谁知侬念汝,独向空中啼.”此诗,可谓目前我们所能见到的最早咏鸡的诗篇. 唐诗是我国诗歌发展史上的一座高峰.咏鸡的诗句与诗篇为数众多.笔者利用北京大学《全唐诗》电子检索系统专业版查询,诗题中含有“鸡”字的,共有50项与查询匹配;诗行内含有“鸡”字的,共有1073项与查询匹配.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诗篇有大诗人杜甫的五言律诗《鸡》,诗人崔道融的七言绝句《鸡》、韩偓的七言绝句《观斗鸡偶作》等. 宋诗可谓我国诗歌发展史上的又一座高峰.咏鸡的诗句与诗篇超过了唐诗.笔者利用北京大学《全宋诗》电子检索系统专业版查询,诗题中含有“鸡”字的,共有275项与查询匹配;诗行内含有“鸡”字的,共有5059项与查询匹配.其中,颇具特色的诗篇有刘兼的《晨鸡》、宋庠的《斗鸡》、李觏的《惜鸡诗》、周紫芝的《责鸡》、高斯得的《鸡祸诗》等. 宋代之后,也有不少咏鸡的诗句与诗篇.其中,写得较好的诗篇有元代诗人陈廷言的《金鸡洞》、明代“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唐寅的《咏鸡诗三首》、清代著名诗人袁枚的《鸡》等. 古诗咏鸡,有的是以鸡意象作为自然景物的一个组成部分.如: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诗句“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归园田居》其一),唐代诗人顾况的诗句“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过山农家》),描绘田园风光,鸡为构成景物的意象之一.而唐代著名诗人温庭筠的诗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商山早行》)中的“鸡声”则不仅是构成景物的意象之一,而且以此突出了“早行”之“早”字,历来为人们所传诵. 古诗咏鸡,有的是表达诗人对鸡不幸命运的同情.清代著名诗人袁枚的《鸡》:“养鸡纵鸡食,鸡肥乃烹之.主人计固佳,不可使鸡知.”写人养鸡,而“鸡肥”之日却难免一死的命运,并希望鸡的主人能“不可使鸡知”.字里行间,寄予了诗人对鸡不幸命运的同情. 古诗咏鸡,有的则是以此作衬托,抒发诗人的情感.三国魏政治家、文学家曹操的诗句“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蒿里行》),以"千里无鸡鸣”衬托乱世景象之凄凉;唐代著名诗人孟浩然的诗句“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过故人庄》),以“故人具鸡黍”衬托“故人”对诗人的真挚友情.唐代大诗人李白的组诗《古风》中写到斗鸡:“路逢斗鸡者,冠盖何辉赫.鼻息干虹霓,行人皆怵惕”(其二十四),“斗鸡金宫里,蹴鞠瑶台边,举动摇白日,指挥回青天”(其四十六),以此抒发诗人对当时的权贵、奸佞小人的愤懑之情.相传明太祖朱元璋有一首《咏鸡诗》:“鸡叫一声撅一撅,鸡叫两声撅两撅.三声唤出扶桑日,扫退残星与晓月.”此诗系他登基之日闻鸡鸣而作,借咏鸡抒发了其登基的喜悦之情与雄视天下的豪迈气概. 古诗咏鸡,有的明为咏鸡,实是“言在此而意在彼”.南朝乐府民歌《读曲歌》:“打杀长鸣鸡,弹去乌臼鸟.愿得连暝不复曙,一年都一晓.”与其说是咏鸡,还不如说是写诗人的心境.诗人之所以要“打杀长鸣鸡”,就在于“愿得连暝不复曙,一年都一晓”,而为何要如此,诗中并未明言直说,这就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或许,诗人是想念远方的亲人,愿在梦中与之相会.唐代诗人金昌绪的“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春怨》)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 2.关于残月的诗句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征人未还。 我寄愁心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玉阶怨 (唐)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秋浦歌其十三 (唐)李白 渌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 郎听采菱女,一道夜歌归。 月下独酌 (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关山月 (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把酒问月 (唐)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月 (唐)薛涛 魄依钩样小,扇逐汉机团。 细影将圆质,人间几处看? 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旅宿 (唐)杜牧 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 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 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故人寄茶 (唐)曹邺 剑外九华英,缄题下玉京。 开时微月上,碾处乱泉声。 半夜招僧至,孤吟对月烹。 碧沉霞脚碎,香泛乳花轻。 六腑睡神去,数朝诗思清。 月余不敢费,留伴肘书行。 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霜月 (唐)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台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漫成一首 (唐)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泊秦淮 (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父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明月夜留别 (唐)李冶 离人无语月无声,明月有光 3.古诗“扫遍残星和晓月”的全诗是明太祖朱元璋写的一首咏鸡诗: 鸡叫一声撅一撅, 鸡叫两声撅两撅。 三声唤出扶桑日, 扫遍残星与晓月! 此诗出有典: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相传他登基那天,突然听到一声嘹亮的鸡鸣,以为祥瑞,喜不自禁,诗兴大发,当即以《咏鸡鸣》为题赋诗。 诗的第一句是: “鸡叫一声撅一撅”,阶前众臣听了,都觉得出语太俗,但一个一个都不敢笑出声来,只好忍着往下听。只听得第二句是:“鸡叫两声撅两撅”,有的大臣已实在忍不住了,忙扭过脸去掩口偷笑。 这一切都被朱元璋看在眼里,但他并不以为然,接着念出后面两句:“三声唤出扶桑日,扫退残星与晓月”。众大臣听到这两句,才惊得瞠目结舌,暗自叫好,再也不敢小觑这位出身贫苦皇帝的诗作了。 4.描写残月的诗句《宣清》 柳永 残月朦胧,小宴阑珊,归来轻寒凛凛。 背银釭、孤馆乍眠,拥重衾、醉魄犹噤。 永漏频传,前欢已去,离愁一枕。 暗寻思、旧追游,神京风物如锦。 念掷果朋侪,绝缨宴会,当时曾痛饮。 命舞燕翩翻,歌珠贯串,向玳筵前,尽是神仙流品。 至更阑、疏狂转甚。 更相将、凤帏鸳寝。 玉钗乱横,任散尽高阳,这欢娱、甚时重恁。 《千秋岁·咏春景》 谢无逸 楝花飘砌,簌簌清香细。 梅雨过,萍风起。 情随湘水远,梦绕吴峰翠。 琴书倦,鹧鸪唤起南窗睡。 密意无人寄,幽恨凭谁洗? 修竹畔,疏帘里。 歌余尘拂扇,舞罢风掀袂。 人散后,一钩淡月天如水。 《晓》 权德舆 晓风摇五两,残月映石壁。 稍稍曙光开,片帆在空碧。 《天长路别朱大山路却寄》 李回 驿骑难随伴,寻山半忆君。 苍崖残月路,犹数过溪云。 《江行无题一百首》 钱珝 兵火有馀烬,贫村才数家。 无人争晓渡,残月下寒沙。 《句》 韩溉 门掩落花人别后,窗含残月酒醒时。 (《愁诗》,见《吟窗杂录》) 《青楼怨》 王昌龄 香帏风动花入楼,高调鸣筝缓夜愁。 肠断关山不解说,依依残月下帘钩。 《早入皇城赠王留守仆射》 白居易 津桥残月晓沈沈,风露凄清禁署深。 城柳宫槐谩摇落,悲愁不到贵人心。 《七夕宴悬圃二首》 李治 霓裳转云路,凤驾俨天潢。亏星凋夜靥,残月落朝璜。 促欢今夕促,长离别后长。轻梭聊驻织,掩泪独悲伤。 《忆江南旧居》 雍陶 闲思往事在湖亭,亭上秋灯照月明。 宿客尽眠眠不得,半窗残月带潮声。 《塞下曲二首》 王涯 辛勤几出黄花戍,迢递初随细柳营。 塞晚每愁残月苦,边愁更逐断蓬惊。 《渔父引二首》 李梦符 村寺钟声度远滩,半轮残月落山前。 徐徐拨棹却归湾,浪叠朝霞锦绣翻。 《春病》 元稹 病来闲卧久,因见静时心。残月晓窗迥,落花幽院深。 望山移坐榻,行药步墙阴。车马门前度,遥闻哀苦吟。 《贼平后送人北归》 司空曙 晓月过残垒,繁星宿故关。 《水调歌头》 王以宁 山吐月千仞,残夜水明楼。 《江行无题一百首(一作钱珝诗)》 钱起 兵火有馀烬,贫村才数家。 无人争晓渡,残月下寒沙。 《即事九首》 司空图 旅思又惊夏,庭前长小松。 远峰生贵气,残月敛衰容。 《春晓闻莺》 武元衡 寥寥兰台晓梦惊,绿林残月思孤莺。 犹疑蜀魄千年恨,化作冤禽万啭声。 《秦中卧病思归》 裴夷直 索索凉风满树头,破窗残月五更秋。 病身归处吴江上,一寸心中万里愁。 《小游仙诗九十八首》 曹唐 夜降西坛宴已终,花残月榭雾朦胧。 谁游八海门前过,空洞一声风雨中。 《梦仙谣三首》 王毂 瑶台绛节游皆遍,异果奇花香扑面。 松窗梦觉却神清,残月林前三两片。 《驸马宅宴罢》 曹松 粉墙残月照宫祠,宴阕银瓶一半欹。 学语莺儿飞未稳,放身斜坠绿杨枝。 《华清宫》 杜常 行尽江南数十程,晓星残月入华清。 朝元阁上西风急,都入长杨作雨声。 《宫词百首》 和凝 楼西残月尚胧明,中禁鸡人报晓声。 清旦司天台进状,夜来晴霁泰阶平。 《渔父引二首》 李梦符 村寺钟声度远滩,半轮残月落山前。 徐徐拨棹却归湾,浪叠朝霞锦绣翻。 《寄江西幕中孙鲂员外》 齐己 簪履为官兴,芙蓉结社缘。应思陶令醉,时访远公禅。 茶影中残月,松声里落泉。此门曾共说,知未遂终焉。 《如梦令(一名忆仙姿、宴桃源、比梅)》 李存勖 曾宴桃源深洞,一曲清歌舞凤。 长记别伊时,和泪出门相送。 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 《薄命女(一名长命女)》 和凝 天欲晓,宫漏穿花声缭绕,窗里星光少。 冷露寒侵帐额,残月光沈树杪。 梦断锦帏空悄悄,强起愁眉小。 《七夕宴悬圃二首》 李治 霓裳转云路,凤驾俨天潢。亏星凋夜靥,残月落朝璜。 促欢今夕促,长离别后长。轻梭聊驻织,掩泪独悲伤。 《春夜韦明府宅宴得春字》 骆宾王 酌桂陶芳夜,披薜啸幽人。雅琴驯鲁雉,清歌落范尘。 宿云低迥盖,残月上虚轮。幸此承恩洽,聊当故乡春。 《宿京江口期刘昚虚不至》 王昌龄 霜天起长望,残月生海门。风静夜潮满,城高寒气昏。 故人何寂寞,久已乖清言。明发不能寐,徒盈江上尊。 《客夜》 杜甫 客睡何曾著,秋天不肯明。卷帘残月影,高枕远江声。 计拙无衣食,途穷仗友生。老妻书数纸,应悉未归情。 《早发中严寺别契上人》 皇甫冉 苍苍松桂阴,残月半西岑。素壁寒灯暗,红炉夜火深。 厨开山鼠散,钟尽岭猿吟。行役方如此,逢师懒话心。 《送客赋得巴江夜猿》 李端 巴水天边路,啼猿伤客情。迟迟云外尽,杳杳树中生。 残月暗将落,空霜寒欲明。楚人皆掩泪,闻到第三声。 《早行》 王观 鸡唱催人起,又生前去愁。路明残月在,山露宿云收。 村店烟火动,渔家灯烛幽。趋名与趋利,行役几时休。 《送越客》 张籍 见说孤帆去,东南到会稽。春云剡溪口,残月镜湖西。 水鹤沙边立,山鼯竹里啼。谢家曾住处,烟洞入应迷。 《春病》 元稹 病来闲卧久,因见静时心。残月晓窗迥,落花幽院深。 望山移坐榻,行药步墙阴。车马门前度,遥闻哀苦吟。 《滴滴金》 李遵勖 帝城五夜宴游歇。残灯外、看残月。 都人犹在醉乡中,听更漏初彻。 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