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俞伯牙的古诗文高山流水觅知音 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 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抚鼓琴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 摔破瑶琴凤尾寒, 子期不在对谁弹! 春风满面皆朋友, 欲见知音难上难。 王安石《伯牙》 千载朱弦无此悲, 欲弹孤绝鬼神疑。 故人舍我归黄壤, 流水高山深相知。 《伯牙绝弦》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2.关于伯牙绝弦的古诗三首关于伯牙绝弦的古诗有以下几首: 1、《伯牙》——王安石(宋代) 千载朱弦无此悲,欲弹孤绝鬼神疑。 故人舍我归黄壤,流水高山心自知。 译文: 年流传的朱弦没有这种悲哀,想弹孤绝之曲连鬼神都凝住了。 故人舍我而去归于黄土,你我之间一曲高山流水,现在也就只有我自己心里是最清楚的啊! 2、《夏日南亭怀辛大》——孟浩然(唐代)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译文: 傍山的日影忽然西落了,池塘上的月亮从东面慢慢升起。 披散着头发在夜晚乘凉,打开窗户躺卧在幽静宽敞的地方。 一阵阵的晚风送来荷花的香气,露水从竹叶上滴下发出清脆的响声。 正想拿琴来弹奏,可惜没有知音来欣赏。 感慨良宵,怀念起老朋友来,整夜在梦中也苦苦地想念。 3、《月夜听卢子顺弹琴》——李白(唐代) 闲坐夜明月,幽人弹素琴。 忽闻悲风调,宛若寒松吟。 白雪乱纤手,绿水清虚心。 钟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 译文: 清静的夜里坐在明月下,听着幽人卢先生弹奏起古琴。 忽然听到《悲风》的曲调,又好像是《寒松》的声音。 《白雪》的指法使您纤手忙乱,《绿水》的音节确实让人养性清心。 可惜钟子期早已死去,世上再也找不到那样的知音。 4、《寄张元夫》——薛涛(唐代) 前溪独立后溪行,鹭识朱衣自不惊。 借问人间愁寂意,伯牙弦绝已无声。 译文: 屋前屋后的小溪独立流淌,河边的白鹭已经熟识了穿红色衣服的人。 为什么人间这么哀愁寂寞?是因为知音难觅,伯牙琴弦早已断绝。 5、《哭王元裕》——温庭筠(唐代) 闻说萧郎逐逝川,伯牙因此绝清弦。 柳边犹忆青骢影,坟上俄生碧草烟。 箧里诗书疑谢后,梦中风貌似潘前。 他时若到相寻处,碧树红楼自宛然。 译文: 听说子期逝世了,伯牙因此断弦不再抚琴。柳树边白马的影子还记忆犹新,坟头已经长满碧草青烟。箱子里的诗书应该是谢灵运的,梦中的样子如潘安。日后如果到相遇的时候,绿树红楼也是自然。 3.伯牙与子期寄张元夫 年代:【唐】 作者:【薛涛】 体裁:【七绝】 前溪独立后溪行,鹭识朱衣自不惊。 借问人间愁寂意,伯牙弦绝已无声。 赠蓬壶丁高士琴 年代:【宋】 作者:【白玉蟾】 体裁:【七古】 瓠巴骑鲸上天去,伯牙成连亦千古。 浅世断无钟子期,弦中妙意为谁举。 春风春雨满潇湘,人在蓬窗闭竹房。 竹里鹃啼喉舌冷,花间莺宿梦魂香。 客从漓沅下衡岳,满怀诗愁无处着。 请君拂去水晶尘,瀹茗一了抚然作。 道人问予若为情,伊弦凄兮余莫听。 一春十病九困酒,三月都无二日晴。 ?a首沉吟声一曲,吟扭一罢?硬π? 初如雪泉嗽鸣玉,已转忽如雨簌簌。 於中亦有蟏蛸鸣,倏忽变作冷猿声。 始疑荆轲渡易水,乃是湘妃夜涕零。 昔从抚断南风了,羑里幽人始能晓。 可叹坛中苦杏花,山高水寒即声杳。 道人此意非人间,笑咏洞章锵佩环。 能令风舞下丹汉,云里大地垂头看。 世间鸡虫互得失,只好牧羊坐花石。 何为儿女谩昵昵,候虫时鸣徒戚戚。 输君朝朝在翠微,鹤已睡去人不知。 笑思古今一俯仰,弹到千山月落时。 君知否,梧桐枝上双燕语, 尽将万事等风絮。琴中日月何?闲, 肯使事逐孤鸿度。 夜坐弹琴有感二首呈圣俞 年代:【宋】 作者:【欧阳修】 锺子忽已死,伯牙其已乎。 绝弦谢世人,知音从此无。 瓠巴鱼自跃,此事见於书。 师旷尝一鼓,群鹤舞空虚。 吾恐二三说,其言皆过欤。 不然古今人,愚智邈已殊。 奈何人有耳,不及鸟与鱼。 夜坐弹琴有感二首呈圣俞 年代:【宋】 作者:【欧阳修】 吾爱陶靖节,有琴常自随。 无弦人莫听,此乐有谁知。 君子笃自信,众人喜随时。 其中苟有得,外物竟何为。 寄谢伯牙子,何须锺子期。 诗作很多,是否够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