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望湖楼醉书的古诗大意,古诗大意】【年代】:北宋 【作者】:苏轼 【作品】:望湖楼醉书五绝 【内容】: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古诗今译乌云翻滚像泼洒的墨汁尚未遮住山,白花花雨点似珍珠乱蹦乱跳窜上船.卷地而来一阵大风忽然间把雨吹散,风雨后望湖楼下波光粼粼水天一片.注释1.望湖楼:在杭州西湖边.2.未遮山:还没有把群山遮住.3.翻墨:像墨汁一样的黑云在天上翻卷.遮:遮盖,掩盖.4.跳珠:形容雨点像珍珠一样在船中跳动.5.卷地风:风从地面卷起.6.水如天:远远望去,水天一色,连成一片.。 2.望湖楼醉书的古诗【年代】:北宋 【作者】:苏轼 【作品】:望湖楼醉书五绝 【内容】: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古诗今译 乌云翻滚像泼洒的墨汁尚未遮住山,白花花雨点似珍珠乱蹦乱跳窜上船。 卷地而来一阵大风忽然间把雨吹散,风雨后望湖楼下波光粼粼水天一片。注释 1.望湖楼:在杭州西湖边。 2.未遮山:还没有把群山遮住。 3. 翻墨:像墨汁一样的黑云在天上翻卷。 遮:遮盖,掩盖。 4.跳珠:形容雨点像珍珠一样在船中跳动。 5.卷地风:风从地面卷起。 6. 水如天:远远望去,水天一色,连成一片。 3.古诗(望湖楼醉书)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一)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二) 苏轼 放生鱼鳖逐人来, 无主荷花到处开。 水枕能令山俯仰, 风船解与月徘徊。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三) 苏轼 乌菱白芡不论钱, 乱系青菰裹绿盘。 忽忆尝新会灵观, 滞留江海得加餐。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四) 苏轼 献花游女木兰桡, 细雨斜风湿翠翘。 无限芳洲生杜若, 吴儿不识楚辞招。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五) 苏轼 未成小隐聊中隐, 可得长闲胜暂闲。 我本无家更安往, 故乡无此好湖山。 4.“望湖楼醉书”的古诗有哪些1、原文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首》--苏轼 其一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其二 放生鱼鳖逐人来,无主荷花到处开。 水枕能令山俯仰,风船解与月裴回。 其三 乌菱白芡不论钱,乱系青菰裹绿盘。 忽忆尝新会灵观,滞留江海得加餐。 其四 献花游女木兰桡,细雨斜风湿翠翘。 无限芳洲生杜若,吴儿不识楚辞招。 其五 未成小隐聊中隐,可得长闲胜暂闲。 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 2、创作背景 北宋熙宁五年(1072年),作者在杭州任通判。这年六月二十七日,他游览西湖,在船上看到奇妙的湖光山色,再到望湖楼上喝酒,写下五首绝句。 3、 作者简介 编辑 苏轼像 苏轼(1037~1101),宋代文学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长子。嘉祐二年(1057年)进士。累除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端明殿学士、礼部尚书。曾通判杭州,知密州、徐州、湖州、颖州等。元丰三年(1080年)以谤新法贬谪黄州。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宋徽宗立,赦还。卒于常州。追谥文忠。博学多才,善文,工诗词,书画俱佳。于词“豪放,不喜剪裁以就声律”,题材丰富,意境开阔,突破晚唐五代和宋初以来“词为艳科”的传统樊篱,以诗为词,开创豪放清旷一派,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有《东坡七集》《东坡词》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