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孔子写的诗句有哪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过,则匆惮改. 不迁怒,不二过.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巧言乱德. 巧言令色,鲜矣仁. 刚、毅、木、讷近仁. 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听其言而观其行. 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礼之用,和为贵. 放于利而行,多怨.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三千人弟子,七十二贤人.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是可忍,孰不可忍?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修己以敬以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子谓于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 其使民也义.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放于利而行,多怨.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提手与之言,能无说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士而怀居,不足为士矣。 2.孔子的诗句孔子身世 据考证,孔子的六代祖叫孔父嘉,是宋国的一位大夫,做过大司马,在宫廷内乱中被杀,其子木金父为避灭顶之灾逃到鲁国的陬邑,从此孔氏在陬邑定居,变成了鲁国人。 孔子的父亲叫叔梁纥(叔梁为字,纥为名),母亲叫颜征在。叔梁纥是当时鲁国有名的武士,建立过两次战功,曾任陬邑大夫。 叔梁纥先娶妻施氏,生9女,无子。又娶妾,生一子,取名伯尼,又称孟皮。 孟皮脚有毛病,叔梁纥很不满意,于是又娶颜征在。当时叔梁纥已66岁,颜征在还不到20岁。 公元前551年(鲁襄公二十二年),孔子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曲阜城东南)。因父母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故名丘,字仲尼。 孔子三岁时,叔梁纥卒,孔家成为施氏的天下,施氏为人心术不正,孟皮生母已在叔梁纥去世前一年被施氏虐待而死,孔子母子也不为施氏所容,孔母颜征在只好携孔子与孟皮移居曲阜阙里,生活艰难。孔子17岁时,孔母颜征在卒。 孔子19岁娶宋人亓官氏之女为妻,一年后亓官氏生子,鲁昭公派人送鲤鱼表示祝贺,孔子感到十分荣幸,给儿子取名为鲤,字伯鱼。 孔子其人 在中国5000年的历史上,对华夏民族的性格、气质产生最大影响的人,就算是孔子了。 孔子是一个教育家、思想家,也可算半个政治家,但他首先是一个品德高尚的知识份子。他正直、乐观向上、积极进取,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一生都在追求理想的社会。 他的成功与失败,无不与他的品格相关。他品格中的优点与缺点,几千年来影响着中国人,特别是影响着中国的知识份子。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孔子63岁时,曾这样形容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当时孔子已带领弟子周游列国9个年头,历尽艰辛,不仅未得到诸侯的任用,还险些丧命,但孔子并不灰心,仍然乐观向上,坚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安贫乐道 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孔子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在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他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但他的安贫乐道并不能看作是不求富贵,只求维护道,这并不符合历史事实。 孔子也曾说:“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 从吾所好。”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以好学著称,对于各种知识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他多才多艺,知识渊博,在当时是出了名的,几乎被当成无所不知的圣人,但孔子自己不这样认识,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孔子学无常师,谁有知识,谁那里有他所不知道的东西,他就拜谁为师,因此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直道而行 孔子生性正直,又主张直道而行,他曾说:“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 《史记》载孔子三十多岁时曾问礼于老子,临别时老子赠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 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这是老子对孔子善意的提醒,也指出了孔子的一些毛病,就是看问题太深刻,讲话太尖锐,伤害了一些有地位的人,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危险。 与人为善 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他自己也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己所不欲,毋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等第,都是他的做人准则。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孔子对自己一生各阶段的总结。 不学礼,无以立。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 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 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君子哉!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过,则匆惮改。 不迁怒,不二过。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无欲速,无见小利。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巧言乱德。 巧言令色,鲜矣仁。 刚、毅、木、讷近仁。 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听其言而观其行。 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 3.有哪些关于孔子的诗句,名言1、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2、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3、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4、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5、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6、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7、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8、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9、是可忍,孰不可忍? 10、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1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2、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13、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 14、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6、朽木不可雕也。 17、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18、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19、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0、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21、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22、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23、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24、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25、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26、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27、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28、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29、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30、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31、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32、仕则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33、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34、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35、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3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谓之“文”也。 37、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38、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39、不学礼,无以立。 40、有教无类。 41、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42、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 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43、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44、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46、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47、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谓之学矣。 48、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49、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50、礼之用,和为贵。 51、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52、往昔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53、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54、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55、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56、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 57、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58、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59、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60、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61、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 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6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63、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64、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 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能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65、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6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6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68、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69、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 70、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年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71、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72、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73、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7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75、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76、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77、德不孤,必有邻。 78、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 79、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80、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81、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82、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83、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 84、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85、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86、博学之。 4.孔子写的诗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过,则匆惮改。 不迁怒,不二过。 5.【孔子的言行诗词有那些】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3.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4.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5.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6.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凡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 7.子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8.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9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10.子禽问於子贡曰:“夫子至於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 6.【有关写孔子的诗同上忆崔郎中宗之游南阳遗吾孔子琴抚之潸然感旧 李白 详细内容 到百度里查昔在南阳城,唯餐独山蕨.忆与崔宗之,白水弄素月.时过菊潭上,纵酒无休歇.泛此黄金花,颓然清歌发.一朝摧玉树,生死殊飘忽.留我孔子琴,琴存人已殁.谁传广陵散,但哭邙山骨.泉户何时明,长扫狐兔窟.--------------------------------------------------------------------------------徐卿二子歌 杜甫 详细内容 到百度里查君不见徐卿二子生绝奇,感应吉梦相追随.孔子释氏亲抱送,并是天上麒麟儿.大儿九龄色清澈,秋水为神玉为骨.小儿五岁气食牛,满堂宾客皆回头.吾知徐公百不忧,积善衮衮生公侯.丈夫生儿有如此二雏者,名位岂肯卑微休.--------------------------------------------------------------------------------赋虞书歌 贾躭 详细内容 到百度里查众书之中虞书巧,体法自然归大道.不同怀素只攻颠,岂类张芝惟创草.形势素,筋骨老,父子君臣相揖抱.孤青似竹更飕飗,阔白如波长浩渺.能方正,不隳倒,功夫未至难寻奥.须知孔子庙堂碑,便是青箱中至宝.--------------------------------------------------------------------------------念奴娇 朱敦儒 详细内容 到百度里查老来可喜,是历遍人间,谙知物外.看透虚空,将恨海愁山,一时挼碎.免被花迷,不为酒困,到处惺惺地.饱来觅睡,睡起逢场作戏.休说古往今来,乃翁心里,没许多般事.也不蕲仙不佞佛,不学栖栖孔子.懒共贤争,从教他笑,如此只如此.杂剧打了,戏衫脱与呆底.--------------------------------------------------------------------------------水调歌头 辛弃疾 详细内容 到百度里查唤起子陆子,经德问何如.万锺於我何有,不负古人书.闻道千章松桂,剩有四时柯叶,霜雪岁寒馀.此是瑱山境,还似象山无.耕也馁,学也禄,孔子徒.青衫毕竟升斗,此意正关渠.天地清宁高下,日月东西寒暑,何用著工夫.两字君勿惜,借我榜吾庐.要什么诗句自己找吧都是写孔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