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含有“春宵”的诗句有哪些含有“春宵”的诗句有: 1.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春宵》年代: 宋 作者: 苏轼。释义:春天的夜晚,即使是极短的时间也十分珍贵。花朵散发出丝丝缕缕醉人的清香,在月光下摇曳着朦胧的倩影。 2.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长恨歌》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释义:花一般容貌云一样鬓发,金步摇在头上颤。绣有莲花图案的帐子很温暖正适合度春宵。 3. 为有云屏无限娇,凤城寒尽怕春宵。——《为有》年代: 唐 作者: 李商隐。释义:云母屏风后,锁着无限娇媚的人儿;京城寒冬已尽,我还害怕春宵难捱。 4. 掩银屏,垂翠箔,度春宵。——《酒泉子·花映柳条》年代: 唐 作者: 温庭筠。释义:且打开银屏放下竹帘,苦熬这长长的春夜,只怕又是孤愁难眠。 5. 忆君肠欲断,恨春宵。——《南歌子·转眄如波眼》年代: 唐 作者: 温庭筠。释义:每次回想起这个场景,他都思念断肠,彻夜不能入睡。 6. 倩谁寄语春宵,城头画鼓轻敲。——《清平乐·风光紧急》年代: 宋 作者: 朱淑真。释义:倩,叫人代为。音“请”去声。城楼定时击鼓,为城门坊门启闭之节。 7. 秋宵月色胜春宵,万里天涯静寂寥。——《戏题秋月》年代: 唐 作者: 戎昱。释义:秋天的一天晚上,戎昱吃完饭后出去散步。这时他忽然想到山坡上去看月亮,戎昱到了山坡上以后,他这时觉得很清静,似乎像周围好几里都没了声音。 8. 好袖东风归去,春宵一刻千金。——《木阑花慢 春日游晋祠(石刻,至元壬午 雨》年代: 宋 作者: 李时。释义:回去的路上感叹,春宵一刻值千金啊。 参考资料 诗词名句网:http://www.shicimingju.com/ 二、含“春宵”的诗句1. 《春宵》苏轼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歌管楼亭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2. 《春宵有感八首》白玉蟾 命驾承千里,论文且一樽。春高人易老,风雨闭柴门。 3. 《春宵有感八首》白玉蟾 春夜常如岁,何妨秉烛嬉。百花俱中酒,万竹自吟诗。 4. 《春宵有感八首》白玉蟾 百念今何女,何年遂大刀。瑶池春不老,谁复敢偷桃。 5. 《春宵有感八首》白玉蟾 憎却堤边柳,青丝复尔长。自怜愁里鬓,不觉暗中霜。 6. 《春宵有感八首》白玉蟾 月落知何处,夜长无了时。幽人春自感,莺燕亦何如。 7. 《春宵有感八首》白玉蟾 书来相借问,客至欲如何。自草黄庭去,归来管割鹅。 8. 《春宵有感八首》白玉蟾 多愁君自尔,不乐我何曾。西北山如削,明朝约共登。 9. 《春宵有感八首》白玉蟾 安得安期枣,如瓜恐不然。楚江萍似斗,泰华藕如船。 10. 《春宵览月》阎宽 月生东荒外,天云收夕阴。爱见澄清景,象吾虚白心。耳目静无哗,神超道性深。乘兴得至乐,寓言因永吟。 三、关于春柳.春宵的诗句春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韩雄《寒食》) 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3.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 4.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5.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6.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7.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锡:(竹枝词》) 8.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陆游:《钗头凤》) 9.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 10.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春 宵 [北宋]苏轼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①清香月有阴②。 歌管③楼台声细细④,秋千院落夜沉沉。 春眠就是那个春眠不觉晓…… 四、含“春宵”的诗句《春宵》苏轼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歌管楼亭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春宵有感八首》白玉蟾 命驾承千里,论文且一樽。 春高人易老,风雨闭柴门。《春宵有感八首》白玉蟾 春夜常如岁,何妨秉烛嬉。 百花俱中酒,万竹自吟诗。《春宵有感八首》白玉蟾 百念今何女,何年遂大刀。 瑶池春不老,谁复敢偷桃。《春宵有感八首》白玉蟾 憎却堤边柳,青丝复尔长。 自怜愁里鬓,不觉暗中霜。《春宵有感八首》白玉蟾 月落知何处,夜长无了时。 幽人春自感,莺燕亦何如。《春宵有感八首》白玉蟾 书来相借问,客至欲如何。 自草黄庭去,归来管割鹅。《春宵有感八首》白玉蟾 多愁君自尔,不乐我何曾。 西北山如削,明朝约共登。《春宵有感八首》白玉蟾 安得安期枣,如瓜恐不然。 楚江萍似斗,泰华藕如船。《春宵览月》阎宽 月生东荒外,天云收夕阴。 爱见澄清景,象吾虚白心。耳目静无哗,神超道性深。 乘兴得至乐,寓言因永吟。 五、美好春宵的诗句[原文]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译文] 春天的夜晚,即使是极短的时间也十分珍贵.花朵散发出丝丝缕缕醉人的清香,在月光下摇曳着朦胧的倩影. 楼台处传来清脆悦耳的歌声与箫声.夜深了,望着院中空荡荡的秋千架,我沉醉于良宵美景之中. 在《春宵》这首诗中,以清新的笔致描写了春夜里迷人的景色,写花香,写月色,写高楼里传出的幽幽细吟的歌乐声,也写少女们为了不让美好的时光白白过去,都在尽情地寻欢作乐.诗中用“千金”比喻“春宵一刻",说明了在春天那美好的夜晚里,一刻的欢乐就像千金一样宝贵. 六、春晓的诗句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这是一首古今传诵、妇孺皆知的抒情小诗。作者孟浩然(698年—740年),是唐代第一个创作山水诗的著名诗人。 此诗没有采用直接叙写眼前春景的一般手法,而是通过"春晓"(春天早晨)自己一觉醒来后瞬间的听觉感受和联想,捕捉典型的春天气息,表达自己喜爱春天和怜惜春光的情感。诗的前两句写诗人因春宵梦酣,天已大亮了还不知道,一觉醒来,听到的是屋外处处鸟儿的欢鸣。诗人惜墨如金,仅以一句"处处闻啼鸟"来表现充满活力的春晓景象。但人们由此可以知道就是这些鸟儿的欢鸣把懒睡中的诗人唤醒,可以想见此时屋外已是一片明媚的春光,可以体味到诗人对春天的赞美。正是这可爱的春晓景象,使诗人很自然地转入诗的第三、四句的联想:昨夜我在朦胧中曾听到一阵风雨声,现在庭院里盛开的花儿到底被摇落了多少呢?联系诗的前两句,夜里这一阵风雨不是疾风暴雨,而当是轻风细雨,它把诗人送入香甜的梦乡,把清晨清洗得更加明丽,并不可恨。但是它毕竟要摇落春花,带走春光,因此一句"花落知多少",又隐含着诗人对春光流逝的淡淡哀怨以及无限遐想。 这首诗之所以深受人们喜爱,除了语言明白晓畅、音调琅琅上口之外,还在于它贴近生活,情景交融,意味隽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