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陆游有关赤子之心的诗句

1.有关赤子心的名人名言

1.爱祖国高于一切。

—— 肖邦 2.位卑未敢忘忧国。 —— 陆游 3.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 ** 4.国耻未雪,何由成名? —— 李白 5.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 6.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 7.祖国如有难,汝应作前锋。 —— 陈毅 8.爱国是文明人的首要美德。

—— 拿破仑 9.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 10.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

—— 司马迁 11.热爱自己的祖国是理所当然的事。 —— 海涅 12.为祖国而死,那是最美的命运啊!—— 大仲马 13.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 陆游 1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15.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 16.夜视太白收光芒,报国欲死无战场! —— 陆游 17.锦绣河山收拾好,万民尽作主人翁。

—— ** 18.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却有国界。 —— 巴甫洛夫 19.人类最高的道德是什么?那就是爱国之心。

—— 拿破仑 20.中国人搞出的理论,首先要为中国人服务。 —— 吴仲华 21.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泉源。

—— ** 22.祖国更重于生命,是我们的母亲,我们的土地。 —— 聂鲁达 23.谁不属于自己的祖国,那么他也就不属于人类。

—— 别林斯基 24.英勇非无泪,不洒敌人前。男儿七尺躯,愿为祖国捐。

—— 陈辉 25.假如我是有一些能力的话,我就有义务把它献给祖国。 —— 林耐 26.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

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 27.人民不仅有权爱国,而且爱国是个义务,是一种光荣。

—— 徐特立 28.瞒人之事弗为,害人之心弗存,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 —— 吕坤 29.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

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 吉鸿昌 30.我赞美目前的祖国,更要三倍地赞美它的将来。

—— 马雅可夫斯基。

2.给个关于赤子之心的课件

1、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译文:本来就知道人死去了就什么也没有了。只是为没有亲眼看到中国的统一而感到悲伤。)

2、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译文:朝廷的军队收复北方领土的那一天,在家里祭祀祖先的时候,不要忘记{把这件事情}告诉你们的父亲。)

3、默读《示儿》,想想表达诗人怎样的情感? l 画句子。( 表达诗人情感的诗句 ) l 体会情感: 《示儿》表达了诗人恢复中原、统一国家至死不变的爱国愿望。

陆游(1125一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是我国杰出的爱国诗人。在他的一生和他九千多首诗中,始终贯串和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从而形成了他诗歌创作的最显著的特色,奠定了他在祖国诗坛上的崇高地位。

他在临终前写的《示儿》诗,更是一首感人至深、传诵千古的名作: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译成现代汉语就是: 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

因此,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老子! 这首诗是陆游的绝笔。他在弥留之际,还是念念不忘被女真贵族霸占着的中原领土和人民,热切地盼望着祖国的重新统一,因此他特地写这首诗作为遗嘱,谆谆告诫自己的儿子。

从这里我们可以领会到诗人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着、深沉、热烈、真挚!无怪乎自南宋以来,凡是读过这首诗的人无不为之感动,特别是当外敌入侵或祖国分裂的情况下,更引起了无数人的共鸣。陆游所处的时代,正是我国历史上民族矛盾异常尖锐的时代。

在十二世纪初,我国东北地区的女真族建立了金国。在陆游出生后的第二年,金国占领了北宋的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市);第三年把徽、钦二帝掳去,北宋亡国。

而当钦宗之弟赵构逃到南方,在临安(今浙江杭州市)建立了政权之后,不但不发愤图强,收复失地,反而任命臭名昭著的汉奸秦桧做宰相,一意向金人屈膝求和。绍兴十二年(1142年)和议告成,赵构竞无耻到向金国皇帝自称臣子,并答应每年献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跟金人划淮水为界。

从此北方的大好河山沦为金人的领土,北方的广大人民横被金人奴役,而南宋小朝廷也只是偏安一隅,在敌人的威胁压榨下苟延岁月。后来宋孝宗赵眘与金签订的“隆兴和议”及宁宗赵扩与金签订的“开禧和议”,照旧屈辱求和。

这种局面,当然是一向反对民族压迫的广大汉族人民所不能容忍的。因此在这一历史时代,不知有多少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挺身而出,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而陆游则是他们在文学战线上的杰出代表。

3.带有赤子心的诗句

1、下顾赤子心忡忡

王冕

《喜雨歌为宋太守赋》

2、木讷赤子心

黄庭坚

《古意赠郑彦能八音歌》

3、沙场才见赤子心

当代

现代无名

《天安门诗抄》

4、不失初来赤子心

陈普

《孟子·终身慕父母》

5、未谅赤子心

项安世

《三山矶答渔父歌》

6、不失赤子心

黎廷瑞

《杂诗三首》

7、醇乎赤子心

楼钥

《王提刑挽词》

8、要复当初赤子心

王柏

《元正》

4.关于陆游的诗有哪些

七绝·剑门道中遇微雨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七绝·梅花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七绝·示儿

死后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七律·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柱杖无时夜叩门。

五律·假山拟宛陵先生体叠石作小山,埋瓮作小潭。旁为负薪径,中开钓鱼庵。谷声应钟鼓,波影倒松楠。借问此何许,恐是庐山南。

七绝·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三万里河东入海,万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七律·书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七律·临安春雨初霁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矫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细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五律·新春

老境三年病,新元十日阴。疏篱枯蔓缀,坏壁绿苔侵。忧国孤臣泪,平胡壮士心。吾非儿女辈,肯赋白头吟?

七绝·冬夜读书示子津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七绝·午饭

民穷丰岁或无食,此事昔闻今见之。吾侪饭饱更念肉,不待人嘲应自知。

七绝·梅花绝句

幽谷那堪更北枝,年年自分著花迟。高标逸韵君知否?正在层冰积雪时。

七绝·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听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卜算子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

钗头凤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邑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朝中措 梅

幽姿不入少年场,无语只凄凉。一个飘零身世,十分冷淡心肠。江头月底,新诗旧梦,孤恨清香。任是春风不管,也曾先识东皇。

豆叶黄

一春常是雨和风,风雨晴时春已空。谁惜泥沙万点红。恨难穷,恰似衰翁一世中。

度浮桥至南台

客中多病废登临,闻说南台试一寻;九轨徐行怒涛上,千般横系大江心。寺楼钟鼓催昏晓,墟落云烟自古今;白发未除豪气在,醉吹横笛坐榕阴。

好事近

挥袖上西峰,孤绝去天无尺。拄杖下临鲸海,数烟帆历历。贪看云气舞青鸾,归路已将夕。多谢半山松吹,解殷勤留客.

金错刀行

黄金错刀白玉装,夜穿窗扉出光芒。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独立顾八荒。京华结交尽奇士,意气相期共生死。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尔来从军天汉滨,南山晓雪玉嶙峋。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清商怨

江头日暮痛饮,乍雪晴犹凛。山驿凄凉,灯昏人独寝。鸳机新寄断锦,叹往事、不堪重剩梦破南楼,绿云堆一枕。

5.给个关于赤子之心的课件

1、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译文:本来就知道人死去了就什么也没有了。只是为没有亲眼看到中国的统一而感到悲伤。)

2、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译文:朝廷的军队收复北方领土的那一天,在家里祭祀祖先的时候,不要忘记{把这件事情}告诉你们的父亲。)

3、默读《示儿》,想想表达诗人怎样的情感?

l 画句子。( 表达诗人情感的诗句 )

l 体会情感: 《示儿》表达了诗人恢复中原、统一国家至死不变的爱国愿望。

陆游(1125一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是我国杰出的爱国诗人。在他的一生和他九千多首诗中,始终贯串和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从而形成了他诗歌创作的最显著的特色,奠定了他在祖国诗坛上的崇高地位。他在临终前写的《示儿》诗,更是一首感人至深、传诵千古的名作: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译成现代汉语就是:

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

因此,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老子!

这首诗是陆游的绝笔。他在弥留之际,还是念念不忘被女真贵族霸占着的中原领土和人民,热切地盼望着祖国的重新统一,因此他特地写这首诗作为遗嘱,谆谆告诫自己的儿子。从这里我们可以领会到诗人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着、深沉、热烈、真挚!无怪乎自南宋以来,凡是读过这首诗的人无不为之感动,特别是当外敌入侵或祖国分裂的情况下,更引起了无数人的共鸣。陆游所处的时代,正是我国历史上民族矛盾异常尖锐的时代。在十二世纪初,我国东北地区的女真族建立了金国。在陆游出生后的第二年,金国占领了北宋的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市);第三年把徽、钦二帝掳去,北宋亡国。而当钦宗之弟赵构逃到南方,在临安(今浙江杭州市)建立了政权之后,不但不发愤图强,收复失地,反而任命臭名昭著的汉奸秦桧做宰相,一意向金人屈膝求和。绍兴十二年(1142年)和议告成,赵构竞无耻到向金国皇帝自称臣子,并答应每年献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跟金人划淮水为界。从此北方的大好河山沦为金人的领土,北方的广大人民横被金人奴役,而南宋小朝廷也只是偏安一隅,在敌人的威胁压榨下苟延岁月。后来宋孝宗赵眘与金签订的“隆兴和议”及宁宗赵扩与金签订的“开禧和议”,照旧屈辱求和。这种局面,当然是一向反对民族压迫的广大汉族人民所不能容忍的。因此在这一历史时代,不知有多少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挺身而出,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而陆游则是他们在文学战线上的杰出代表。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