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箫声的成语或诗句有哪些描写箫声的成语有:余音袅袅、婉转悠扬、清耳悦心等。 描写箫声的诗句有: 1.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辛弃疾《青玉案》) 2. 气寒西北何人剑,声满东南几处箫。(龚自珍《秋心三首·其一》) 详细释义如下: 1. 【成语】: 余音袅袅 【拼音】: yú yīn niǎo niǎo 【解释】: 形容音乐悦耳动听,令人沉醉。 【出处】: 宋·苏轼《前赤壁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举例造句】:他的箫声余音袅袅,让人沉醉。 【近义词】: 余音缭绕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声音悦耳 2. 【成语】: 婉转悠扬 【拼音】: wǎn zhuǎn yōu yáng 【解释】: 婉转:声调温和曲折;悠扬:声音漫长而和谐。委婉曲折,也指声音悠扬动听。 【举例造句】:远处忽然传来了一阵婉转悠扬的箫声,我们不禁侧耳倾听。 3. 【成语】: 清耳悦心 【拼音】: qīng ěr yuè xīn 【解释】: 耳朵为之清宁,心情为之欢悦。形容声音美妙动听。 【出处】: 宋·张耒《鸣蛙赋》:“春露初霭,朝华始敷,文羽清喙,飞鸣自如,若奏琴筝而和笙竽,清耳悦心,听者为娱。” 【举例造句】:这首曲子清耳悦心,让人喜欢。 4. 《青玉案·元夕》 宋代: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5.《秋心三首·其一》 清代:龚自珍 秋心如海复如潮,但有秋魂不可招。漠漠郁金香在臂,亭亭古玉佩当腰。 气寒西北何人剑,声满东南几处箫。斗大明星烂无数,长天一月坠林梢。 参考资料 古诗文网:http://so.gushiwen.org/view_69405.aspx 2.描写古筝和萧声的古诗词或句子1、【描写古筝的诗词】: 1. 断虹落屏山,斜雁着行安。钉铃双琢木,错落千珠拌。愁龙啼玉海,夜燕语雕阑。只应桓叔夏,重起为君弹。——杨维桢《鸣筝曲》 2. 秦筝吐绝调,玉柱扬清曲。弦依高张断,声随妙指续。徒闻音绕梁,宁知颜如玉。——沈约:《咏筝》 3.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李端:《听筝》 4. 花脸云裘坐玉楼,十三弦里一时愁。凭君向道休弹去,自尽江州司马头。——白居易《听崔七妓人筝》 5. 蒙恬芳轨没,游楚妙弹开,新曲帐中发,清音指下来。钿装模六律,柱列配三才,莫听西秦奏,筝筝有剩哀。——唐/李峤:《筝》 2、【描写箫声的诗词句子】: 1. 凤萧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辛弃疾《青玉案》 2.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离别的笙箫。——徐志摩《再别康桥》 3.形容箫声幽婉的语句(古诗词也可以)梦江南(昏鸦尽) 菩萨蛮(窗前桃蕊娇如倦) 又(新寒中酒敲窗雨)又(萧萧几叶风兼雨) 又(催花木歇花奴鼓) 又(春云吹散湘帘雨)又(隔花才歇康纤雨) 又(乌丝画作回纹纸) 又(阑风伏雨催寒食) 又(晶帘一片伤心白) 又(梦回酒醒三通鼓) 昭君怨(深禁好春谁惜)临江仙(长记碧纱窗外语) 又(点滴芭蕉心欲碎) 又(昨夜个人曾有约)虞美人(绿阴帘外梧桐影) 又(春情只到梨花薄) 又(曲阑深处重相见)又(彩云易向秋空散) 又(银床淅沥青梧老) 又(愁痕满地无人省)鬓云松令(枕函香) 醉桃源(斜风细雨正霏霏) 转应曲(明月)鹊桥仙(乞巧楼空) 又(梦来双倚) 又(倦收缃帙)青衫湿遍(青衫湿遍) 青衫湿(近来无限伤心事) 百字令(人生能几)沁园春(梦冷蘅芜) 又(瞬息浮生) 东风齐著力(电急流光)于中好(尘满疏帘素带飘) 南乡子(泪咽却无声) 又(烟暖雨初收)又(飞絮晚悠飏) 又(鸳瓦已新霜) 踏莎行(春水鸭头)又〔月华如水) 踏莎美人(拾翠归迟) 红窗月(燕归花谢)南歌子(翠袖凝寒薄) 天仙子(梦里蘼芜青一剪) 又(好在软绡红泪积)又(月落城鸟啼未了) 金缕曲(此恨何时已) 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又(眼底风光留不住) 又(又到绿杨曾折处) 又(萧瑟兰成看老去)又(露下庭柯蝉响歇) 寻芳草(客夜怎生过) 秋千索(锦帏初卷蝉云绕)又(药阑携手销魂侣) 又(游丝断续东风弱) 茶瓶儿(杨花糁径樱桃落)好事近(帘外五更风) 又(何路向家园) 山花子(林下荒苔道韫家)又(昨夜浓香分外宜) 又(风絮飘残已化萍) 又(欲话心情梦已阑)又(小立红桥柳半垂) 清平乐(凄凄切切) 又(青陵蝶梦)又(风鬟雨鬓) 又(画屏无睡) 满宫花(盼天涯)唐多令(丝雨织红菌) 秋水(谁道破愁须仗酒) 如梦令(正是辘轳金井) 又(黄叶青苔归路) 又(纤月黄昏庭院) 采桑子(彤霞久绝飞琼宇)又(谁翻乐府凄凉曲) 又(冷香萦遍红桥梦) 又(桃花羞作无情死)又(海天谁放冰轮满) 又(拨灯书尽红笺也) 又(凉生露气湘弦润) 又(土花曾染湘娥黛) 又(白衣裳凭朱阑立) 又(谢家庭院残更立) 又(而今才道当时错) 四和香(麦浪翻晴风飏柳) 画堂春(一生一代一双人)河渎神(凉月转雕阑) 又(风紧雁行高) 落花时(夕阳谁唤下楼梯)眼儿媚(重见星娥碧海查) 又(手写香台金字经) 又(独倚春寒掩夕扉) 河传(春残) 遐方怨(欹角枕) 浣溪沙(消息谁传到拒霜)又(雨歇梧桐泪乍收) 又(欲问江梅瘦儿分) 又(泪浥红笺第几行)又(睡起惺忪强自支) 又(脂粉塘空遍绿苔) 又(记绾长条欲别难)又(五字诗中目乍成) 又(谁念西风独自凉) 又(十八年来堕世间)又(莲漏三声烛半条) 又(凤髻抛残秋草生) 又(肠断班骓去未还)又(容易香浓近画屏) 又(旋拂轻容写洛神) 又(十二红帘翠地深)又(一半残阳下小楼) 又(锦样年华水样流) 又(肯把离情容易看)摊破浣溪沙(一霎灯前醉不醒) 相见欢(落花如梦凄迷) 减字木兰花(烛花摇影)又(相逢不语) 又(断魂无据) 又(花丛冷眼)少年游(算来好景只如斯) 诉衷情(冷落绣衾谁与伴) 木兰花令(人生若只如初见)谒金门(风丝袅) 浪淘沙(紫玉拨寒灰) 又(夜雨做成秋) 又(红影湿幽窗) 又(眉谱待全删) 又(双燕又飞还)又(清镜上朝云) 南楼令(金液镇心惊) 生查子(调怅彩云飞)又(东风不解愁) 鹧鸪天(背立盈盈故作羞) 玉连环影(何处几叶萧萧雨)又(才睡。 愁衾花碎) 荷叶杯(帘卷落花如雪) 又(知己一人谁是)望江南(挑灯坐) 忆江南(心灰尽) 又(春去也)。 4.与萧有关的诗句与萧有关的诗句 司空图 两岸芦花正萧飒,渚烟深处白牛归。 【涔阳渡】 白居易 天宫阁上醉萧辰,丝管闲听酒慢巡。 【早秋登天宫寺阁赠诸客】 杜牧 万里分飞两行泪,满江寒雨正萧骚。 【见吴秀才与池妓别因成绝句】 无媒径路草萧萧,自古云林远市朝。 【送隐者一绝】 长洲苑外草萧萧,却算游程岁月遥。 【怀吴中冯秀才】 陆龟蒙 云情柳意萧萧会,若问诸馀总不知。 【和袭美虎丘寺西小溪闲泛三绝 其二】 周昙 成败非儒孰可量,儒生何指指萧王。 【后汉门 光武】 襄楷忠言谁佞惑,忍教奸祸起萧墙。 【后汉门 桓帝】 武元衡 北风吹雪暮萧萧,问法寻僧上界遥。 【寻三藏上人】 罗隐 策蹇南游忆楚朝,阴风淅淅树萧萧。 【宿纪南驿】 5.有关用箫声表达思念的诗词1.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离别的笙箫。 ——徐志摩《再别康桥》 2. 寄扬州韩绰判官 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 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 玉人何处教吹箫。 3. 梅梢月 张弘范 西风落叶长安, 夕阳老雁关山。 今古别离最难。 故人何处? 玉箫明月空闲。 4. 李白《忆秦娥》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5. 宛转莺声隔水听,又寻残梦过长亭。别般滋味说痴情。 已分琴箫成合曲,哪堪离散似飘萍。愁丝新向鬓边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