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关于魁星的诗句

1.魁星一词在古代诗词中有何说法

《史记•天官书》“北 斗七星”唐•司马贞《索隐第一 至第四为魁”。

“魁枕参首”唐•张守节《正义》:“魁,斗第一星也。”旧把 奎星讹为魁星。

《孝经》纬书《援神契》:“奎主文章。”故认为魁星主文 运。

清•顾炎武《日知录•考证•魁》今人所奉魁星,不知始自何 年。以奎为文章之府故立庙祀之。

乃不能象奎,而改奎为魁。”宋•魏 了翁《菩萨蛮•王子振生日同书院诸公各赋一阕》:“寿宿对魁星,颊红 衫鬂青。”

宋•王迈《水调歌头•寿黄殿讲母》:“一点魁星现,长侍老人 星。”。

2.关于魁星的诗句

贺新郎春到云中早。

恰梅花、雪后□□,锁窗寒悄。鼓吹喧天灯市闹,在处鳌山蓬岛。

正新岁、金鸡唱晓。一点魁星光焰里,这水晶、庭院知多少。

鸣凤舞,洞箫袅。太平官府人嘻笑。

道紫微、魁星聚会,参差联照。借地栽花河阳县,桃李芳菲正好。

暖沁入、东风池沼。百里楼台天不夜,看祥烟、瑞谒相缭绕。

生意满,翠庭草。菩萨蛮 【作者】:魏了翁鸣蝉泊雨晴云湿。

游龙翦岸涪江碧。气候尔和平。

满家浑是春。公堂虽有酒。

不敌公真有。寿宿对魁星。

颊红衫鬓青。水调歌头【作者】:王迈天上一灯满,引起万灯明。

不知今夕何夕,平地有蓬瀛。西母瑶池称寿,南守锋车催觐,二美一时并。

一点魁星现,长侍老人星。心事好,天与寿,鬓长青。

不将锺鼎为乐,念念在朝廷。此母宜生此子,须有医时良策,寿国福苍生。

子自坐黄阁,母自课黄庭。夏日游德州赠高四【作者】:骆宾王日观邻全赵,星临俯旧吴。

鬲津开巨浸,稽阜镇名都。紫云浮剑匣,青山孕宝符。

封疆恢霸道,问鼎竞雄图。神光包四大,皇威震八区。

风烟通地轴,星象正天枢。天枢阴南北,地轴殊乡国。

辟门通舜宾,比屋封尧德。言谢垂钩隐,来参负鼎职。

天子不见知,群公讵相识。未展从东骏,空戢图南翼。

时命欲何言,抚膺长叹息。叹息将如何,游人意气多。

白雪梁山曲,寒风易水歌。泣魏伤吴起,思赵切廉颇。

凄断韩王剑,生死翟公罗。罗悲翟公意,剑负韩王气。

骄饵去易论,忌途良可畏。夙昔怀江海,平生混泾渭。

千载契风云,一言忘贱贵。去去访林泉,空谷有遗贤。

言投爵里刺,来泛野人船。缔交君赠缟,投分我忘筌。

成风郢匠斫,流水伯牙弦。牙弦忘道术,漳滨恣闲逸。

聊安张蔚庐,讵扫陈蕃室。虚室狎招寻,敬爱混浮沉。

一诺黄金信,三复白珪心。霜松贞雅节,月桂朗冲襟。

灵台万顷浚,学府九流深。谈玄明毁璧,拾紫陋籝金。

鹭涛开碧海,凤彩缀词林。林虚星华映,水澈霞光净。

霞水两分红,川源四望通。雾卷天山静,烟销太史空。

鸟声流向薄,蝶影乱芳丛。柳阴低椠水,荷气上薰风。

风月芳菲节,物华纷可悦。将欢促席赏,遽尔又归别。

积水带吴门,通波连禹穴。赠言虽欲尽,机心庶应绝。

潘岳本自闲,梁鸿不因热。一瓢欣狎道,三月聊栖拙。

栖拙隐金华,狎道访仙查。放旷愚公谷,消散野人家。

一顷南山豆,五色东陵瓜。野衣裁薜叶,山酒酌藤花。

白云离望远,青溪隐路赊。傥忆幽岩桂,犹冀折疏麻。

3.关于魁星楼的诗有哪些

你好,我了解到的魁星楼的诗句如下: 西山龙门域古滇,文人墨客流连返。

莘莘学子虔诚往,魁星点斗送状元。——《祈祷.七绝》鸣蝉泊雨晴云湿。

游龙翦岸涪江碧。气候尔和平。

满家浑是春。公堂虽有酒。

不敌公真有。寿宿对魁星。

颊红衫鬓青。——《菩萨蛮》天上一灯满,引起万灯明。

不知今夕何夕,平地有蓬瀛。西母瑶池称寿,南守锋车催觐,二美一时并。

一点魁星现,长侍老人星。心事好,天与寿,鬓长青。

不将锺鼎为乐,念念在朝廷。此母宜生此子,须有医时良策,寿国福苍生。

子自坐黄阁,母自课黄庭。——《水调歌头》日观邻全赵,星临俯旧吴。

鬲津开巨浸,稽阜镇名都。紫云浮剑匣,青山孕宝符。

封疆恢霸道,问鼎竞雄图。神光包四大,皇威震八区。

风烟通地轴,星象正天枢。天枢阴南北,地轴殊乡国。

辟门通舜宾,比屋封尧德。——《夏日游德州赠高四》桃浪翻花,柳风飘絮,翠蓂八叶呈芳。

奎星初度,箕宿耀祥光。元是降神崧岳,生英杰、奇伟非常。

文章士,青春未老,一鹗快飞黄。登瀛,平步上,鳌头独占,头角轩昂。

主琼林宴席,荣冠绿衣郎。归侍彩俱庆,逢生旦、品上椒觞。

从今去,公侯谈笑,福寿等天长。——《满庭芳》天风浩动,扫残暑、推上一轮圆魄。

爱举眉山公旧话,与客泛舟赤壁。一自奎星,去朝帝所,叹洞箫声息。

空馀二赋,至今凄动金石。长记诗境平生,诗豪酒圣,亦自仙中谪。

畴昔停桡追欢处,忍听邻人吹笛。董相林荒,贺公湖在,俯仰成陈迹。

两翁已矣,年年孤负今夕。——《念奴娇》天高良月。

瑞霭葱倩,绮霞粲浩。望宝阁、奎躔交绚,秀毓文星正佳节。

九万里俱在下,礼乐三千剀切。扶兴运、魁星标瑞,曾补赭黄衮阙。

盎盎一道棠阴芾,宜福星、临照南国。岁屡稔,月沉夜柝,父老欢谣齐喜溢。

庆衮衮、罗庭前兰玉,好是香连夜月。十万户深深祝,愿此寿星南极。

自是天上神仙,宽宸顾、实劳耆德。辄使星入觐,又报日边消息。

天为遣、梅花催雪。惟有春知得。

要待列、金鼎和羹,两两台星齐色。——《宝鼎现》。

4.关于魁星楼的诗有哪些

你好,我了解到的魁星楼的诗句如下:

西山龙门域古滇,文人墨客流连返。莘莘学子虔诚往,魁星点斗送状元。——《祈祷.七绝》

鸣蝉泊雨晴云湿。游龙翦岸涪江碧。气候尔和平。满家浑是春。公堂虽有酒。不敌公真有。寿宿对魁星。颊红衫鬓青。——《菩萨蛮》

天上一灯满,引起万灯明。不知今夕何夕,平地有蓬瀛。西母瑶池称寿,南守锋车催觐,二美一时并。一点魁星现,长侍老人星。心事好,天与寿,鬓长青。不将锺鼎为乐,念念在朝廷。此母宜生此子,须有医时良策,寿国福苍生。子自坐黄阁,母自课黄庭。——《水调歌头》

日观邻全赵,星临俯旧吴。鬲津开巨浸,稽阜镇名都。紫云浮剑匣,青山孕宝符。封疆恢霸道,问鼎竞雄图。神光包四大,皇威震八区。风烟通地轴,星象正天枢。天枢阴南北,地轴殊乡国。辟门通舜宾,比屋封尧德。——《夏日游德州赠高四》

桃浪翻花,柳风飘絮,翠蓂八叶呈芳。奎星初度,箕宿耀祥光。元是降神崧岳,生英杰、奇伟非常。文章士,青春未老,一鹗快飞黄。登瀛,平步上,鳌头独占,头角轩昂。主琼林宴席,荣冠绿衣郎。归侍彩俱庆,逢生旦、品上椒觞。从今去,公侯谈笑,福寿等天长。——《满庭芳》

天风浩动,扫残暑、推上一轮圆魄。爱举眉山公旧话,与客泛舟赤壁。一自奎星,去朝帝所,叹洞箫声息。空馀二赋,至今凄动金石。长记诗境平生,诗豪酒圣,亦自仙中谪。畴昔停桡追欢处,忍听邻人吹笛。董相林荒,贺公湖在,俯仰成陈迹。两翁已矣,年年孤负今夕。——《念奴娇》

天高良月。瑞霭葱倩,绮霞粲浩。望宝阁、奎躔交绚,秀毓文星正佳节。九万里俱在下,礼乐三千剀切。扶兴运、魁星标瑞,曾补赭黄衮阙。盎盎一道棠阴芾,宜福星、临照南国。岁屡稔,月沉夜柝,父老欢谣齐喜溢。庆衮衮、罗庭前兰玉,好是香连夜月。十万户深深祝,愿此寿星南极。自是天上神仙,宽宸顾、实劳耆德。辄使星入觐,又报日边消息。天为遣、梅花催雪。惟有春知得。要待列、金鼎和羹,两两台星齐色。——《宝鼎现》

5.关于魁星的问题

1、北斗七星中成斗形的四颗星。一说指其中离斗柄最远的一颗

2、我国神话中所说的主宰文章兴衰的神。旧时很多地方都有魁星楼、魁星阁等建筑物。

魁星原为古代天文学中二十八宿之一“奎星”的俗称,指北斗七星的前四星,即天枢(天枢/天枢 α Ursa MaJORIS,亦称:北斗一、纽星、天魁、贪狼、正星、秦、枢星、天蓬、阳明、阳明贪狼太星君)、天璇(天璇 β Ursa Majoris,亦称:北斗二、从魁、巨门、法星、楚、旋星、天芮、阴精、隔角煞、阴精巨门元星君)、天玑(天玑/天玑 γ Ursa Majoris,亦称:北斗三、禄存、令星、梁、机星、天冲、天冲、军市西北星、真人、囚宿、次桃花、真人禄存真星君)、天权(天权/天权 δ Ursa Majoris,亦称:权星、文曲星、北斗四、伐星、吴、天辅、玄冥、玄武、真武、玄冥文曲纽星君)。此四星除合称“魁星”外,亦被并称为“斗魁”。后道教尊其为主宰文运的神,作为文昌帝君的侍神。魁星信仰盛于宋代,从此经久不衰,成为封建社读书人于文昌帝君之外崇信最甚的神。七月七日为魁星诞。

中国很多地方都建有“魁星楼”或“魁星阁”,其正殿塑着魁星造像。没见过魁星像的人也许会想,既然魁星是主管功名科举的,一定是一位文质彬彬的白面书生吧?其实恰恰相反,魁星面目狰狞,金身青面,赤发环眼,头上还有两只角,整个仿佛是鬼的造型。这魁星右手握一管大毛笔,称朱笔,意为用笔点定中式人的姓名,左手持一只墨斗,右脚金鸡独立,脚下踩着海中的一条大鳌鱼(一种大龟)的头部,意为“独占鳌头”,左脚摆出扬起后踢的样子以求在造形上呼应“魁”字右下的一笔大弯勾,脚上是北斗七星,见图如见字。

现在各地的魁星楼的香火依然十分旺盛,因为现代社会竞争更加激烈,家长个个望子成龙,学子无不企盼金榜题名,于是都来拜魁星,每个魁星楼都有当地历年高考文、理状元榜。不过古今成就大学问者,没有一个是拜魁星而成的。魁星的故事是这样的:古代有一个秀才,名字已不可考,姑且就直接叫他魁星吧。此人聪慧过人,才高八斗

益阳魁星楼

过目成诵,出口成章,可就是长相奇丑无比,所以屡屡面试时落第。他长得怎样呢?据说本来就丑陋,又长了满脸麻子,一只脚还瘸了,走起路来一拐一拐的,但是他文章写得太好了,终于被乡试、会试步步录取,一次次高中榜首。到了殿试时,皇帝亲自面试他的文才,一看他的容貌和画着圈上殿的走路姿势,心中不悦,皇帝问:“你那脸是怎么搞的?”他回答:“回圣上,这是‘麻面映天象,捧摘星斗’。”皇帝觉得这人怪有趣的,又问:“那么你的瘸腿呢?”他又回答:“回圣上,这是‘一脚跳龙门,独占鳌头’。”皇帝很高兴他的机敏,又问:“那朕问你一个问题,你要如实回答:你说,如今天下谁的文章写得最好?”他想了想说:“天下文章属吾县,吾县文章属吾乡,吾乡文章属舍弟,舍弟请我改文章。”皇帝大喜,阅读完他的文章后,更是拍案叫绝:“不愧天下第一!”于是钦点他为状元。

这个丑文人的才学、智慧和发奋,使他后来升天成为魁星——北斗七星的前四颗,主管功名禄位。“魁”字拆开来,一半是“鬼”,应魁星的面目丑陋,一半是“斗”,应魁星才高八斗、也应北斗星座。据说魁星手中的朱笔批你是什么你就是什么,文人中传“任你文章高八斗,就怕朱笔不点头”就来源于此。

据说从此开始,皇宫正殿台阶正中的石板上雕有龙和鳌图案,一只魁斗放在旁边,殿试完毕发榜时,应试者都聚到皇宫门前,进士们站在台阶下迎榜,状元则一手持魁斗,一脚站在鳌头上亮相,表示“一举夺魁”、“独占鳌头”。

6.谁能介绍魁星

魁星,又名魁星爷、大魁夫子、大魁星君,为读书士子的守护神。

魁星为北斗星的「璇玑杓」,即是北斗七星的第一至第四颗星,这四星为魁,其余三星为杓。魁星的形状,完全是根据字形而来的,一个「鬼」,踢著一个「斗」。

顾炎武《日知录》里说「今人所奉魁星,不知始于何年。以奎为文章之府,故立庙祀之,乃不能像奎,而改奎为魁,又不能像魁,而之字形,为鬼举足而起其斗,不知奎为北方玄武七宿之一。

」可知明代已很流行。顾氏并说魁星实为「奎星」,因为奎是「文章之府」。

古时候,人们兴建了不少的魁星楼、魁星阁之类的建筑,许多人对这「魁星」的来路不甚了解,但一提起「五魁首」,则是人人皆闻,这是喝酒划拳时常用的酒令。这「五魁首」就与「魁星」有关。

「五魁」,即「五经魁」、「五经魁首」。明代以五经即诗、书、易、礼、春秋取士,每经所取第一名叫「经魁」。

「魁」为「首」意。乡试中,每科前五名必须分别是某一经的经魁,故称「五经魁」,简称「五魁」。

而这「魁」字,则源于古人的奎星崇拜。 奎星为二十八宿之一,是西方的白虎七宿的头一宿,共包括十六颗星,奎星被古人附会为主管文运之神。

所谓「奎主文章」。说它屈曲相钧,似文字之书。

因「魁」与「奎」同音,并有「首」意,所以代替了「奎」字,出现了「经魁」、「五魁」等名目。古代,状元又称「魁甲」,解元又称「魁解」。

「魁」字后又被一引起人望文生义,加以曲解。说什么「鬼抢斗」、一鬼之脚右围如踢北斗,从而魁星被形象化——其实就是鬼化。

它被描绘为一赤发蓝面恶鬼,立于鳌头上。一脚向后跷起如大变钩,一手捧斗,另一手执笔,表示在用笔点定中试者的名字,这就是「魁星点斗,独占鳌头」。

这幅尊容被读书人视为神明,并以为高中之兆。 「独占鳌头」,是因皇宫大殿台阶正中石板上,雕有龙与鳌(大龟)。

唐宋时,考中的进士要站在台阶下迎榜,为首的状元则荣幸地站在大龟脑袋上,故曰「独占鳌头」。学而优则仕,是封建时代的金科玉律。

魁星掌管著文人们的荣辱成败,自然非同小可。尽管它鬼里鬼气,却极受读书人崇拜,有些人在考试时,在座右贴上魁星像。

有的还在怀里揣上泥塑小魁星,以求神明保佑,文运亨通。 古代读书人,虽自称为孔子的信徒,同时却也崇拜文昌等神。

这种神一共可以凑成五位,五文昌是指文昌帝君、文衡帝君(关公)孚佑帝君(吕洞宾)、魁星和朱衣五位。自古以来,称状元及第为「大魁天下」,因此,读书士子都奉祀魁星,冀求科试及第的荣誉。

古时习俗相沿,七夕晚上,读书士子置酒欢饮,称为「魁星宴」。这一天据说是魁星的生日。

有所谓「魁星会」,由塾师领导弟子向魁星设祭行礼,而造型看起来跳跳蹦蹦的魁星,也就被称为「魁星太子」了。祭拜魁星,据说还要以一个狗头做为祭品,因此就有「属狗祭魁成底事」的诗句。

根据民间的传说,魁星爷在生前奇丑无比,不但生了一张满脸斑点的麻子脸,也是个跛脚的人,当时有人作诗来取笑他: 不扬何用饰铅华,纵使铅华也莫遮; 娶得麻姑成两美,比来蜂室果无差。 须眉以外源留爪,口算之旁雁踏沙; 莫是檐前贪午睡,风吹额上落梅花。

相君玉趾最离奇,一步高来一步低; 款款行时身欲舞,飘飘踱处平如口。 只缘世路皆倾险,累得芳踪画侧欹; 莫笑腰枝常半折,临风摇曳亦多姿。

虽然魁星爷奇丑无比,但他人丑志不穷,发夺用功之下,居然高中科举。皇帝当面殿试时,曾问他的脸上为何生有许多斑点?答曰:「麻面满天星。

」再问脚为何跛时,复答曰:「独脚跳龙门。」皇帝见其对答如流,就录取他了。

另有传说,魁星爷在生前虽然满腹学问,可是逢考必败,於是悲愤得投河自尽,想不到被鳌鱼救起,升上天而成了魁星。 古代时科举放榜形式,乃是拆一名、唱一名和填一名。

方法是从第六名倒回来揭晓,一直填到最后一名,再重头开始宣布前五名的高中者,这前五名就叫作「五魁」,第一名的状元叫「魁首」。 可见魁星与考试的关系是很密切的。

古人传说侍奉魁星爷可以保佑书读的好,又说可以高中状元。因此古代的读书人大多以魁星作为守护神。

不少学子在自己的宗室厅堂里供奉魁星爷的塑像或画像,除了保佑自己的考运享通之外,也可以向人夸耀自家是一个书香门第。 在民间的魁星塑像,右脚踩鳌头,左脚跛起踢星斗,右手握笔,左手执星斗,全身呈现扭曲的形状。

7.谁能介绍魁星

魁星,又名魁星爷、大魁夫子、大魁星君,为读书士子的守护神。

魁星为北斗星的「璇玑杓」,即是北斗七星的第一至第四颗星,这四星为魁,其余三星为杓。魁星的形状,完全是根据字形而来的,一个「鬼」,踢著一个「斗」。

顾炎武《日知录》里说「今人所奉魁星,不知始于何年。以奎为文章之府,故立庙祀之,乃不能像奎,而改奎为魁,又不能像魁,而之字形,为鬼举足而起其斗,不知奎为北方玄武七宿之一。

」可知明代已很流行。顾氏并说魁星实为「奎星」,因为奎是「文章之府」。

古时候,人们兴建了不少的魁星楼、魁星阁之类的建筑,许多人对这「魁星」的来路不甚了解,但一提起「五魁首」,则是人人皆闻,这是喝酒划拳时常用的酒令。这「五魁首」就与「魁星」有关。

「五魁」,即「五经魁」、「五经魁首」。明代以五经即诗、书、易、礼、春秋取士,每经所取第一名叫「经魁」。

「魁」为「首」意。乡试中,每科前五名必须分别是某一经的经魁,故称「五经魁」,简称「五魁」。

而这「魁」字,则源于古人的奎星崇拜。 奎星为二十八宿之一,是西方的白虎七宿的头一宿,共包括十六颗星,奎星被古人附会为主管文运之神。

所谓「奎主文章」。说它屈曲相钧,似文字之书。

因「魁」与「奎」同音,并有「首」意,所以代替了「奎」字,出现了「经魁」、「五魁」等名目。古代,状元又称「魁甲」,解元又称「魁解」。

「魁」字后又被一引起人望文生义,加以曲解。说什么「鬼抢斗」、一鬼之脚右围如踢北斗,从而魁星被形象化——其实就是鬼化。

它被描绘为一赤发蓝面恶鬼,立于鳌头上。一脚向后跷起如大变钩,一手捧斗,另一手执笔,表示在用笔点定中试者的名字,这就是「魁星点斗,独占鳌头」。

这幅尊容被读书人视为神明,并以为高中之兆。 「独占鳌头」,是因皇宫大殿台阶正中石板上,雕有龙与鳌(大龟)。

唐宋时,考中的进士要站在台阶下迎榜,为首的状元则荣幸地站在大龟脑袋上,故曰「独占鳌头」。学而优则仕,是封建时代的金科玉律。

魁星掌管著文人们的荣辱成败,自然非同小可。尽管它鬼里鬼气,却极受读书人崇拜,有些人在考试时,在座右贴上魁星像。

有的还在怀里揣上泥塑小魁星,以求神明保佑,文运亨通。 古代读书人,虽自称为孔子的信徒,同时却也崇拜文昌等神。

这种神一共可以凑成五位,五文昌是指文昌帝君、文衡帝君(关公)孚佑帝君(吕洞宾)、魁星和朱衣五位。自古以来,称状元及第为「大魁天下」,因此,读书士子都奉祀魁星,冀求科试及第的荣誉。

古时习俗相沿,七夕晚上,读书士子置酒欢饮,称为「魁星宴」。这一天据说是魁星的生日。

有所谓「魁星会」,由塾师领导弟子向魁星设祭行礼,而造型看起来跳跳蹦蹦的魁星,也就被称为「魁星太子」了。祭拜魁星,据说还要以一个狗头做为祭品,因此就有「属狗祭魁成底事」的诗句。

根据民间的传说,魁星爷在生前奇丑无比,不但生了一张满脸斑点的麻子脸,也是个跛脚的人,当时有人作诗来取笑他: 不扬何用饰铅华,纵使铅华也莫遮; 娶得麻姑成两美,比来蜂室果无差。 须眉以外源留爪,口算之旁雁踏沙; 莫是檐前贪午睡,风吹额上落梅花。

相君玉趾最离奇,一步高来一步低; 款款行时身欲舞,飘飘踱处平如口。 只缘世路皆倾险,累得芳踪画侧欹; 莫笑腰枝常半折,临风摇曳亦多姿。

虽然魁星爷奇丑无比,但他人丑志不穷,发夺用功之下,居然高中科举。皇帝当面殿试时,曾问他的脸上为何生有许多斑点?答曰:「麻面满天星。

」再问脚为何跛时,复答曰:「独脚跳龙门。」皇帝见其对答如流,就录取他了。

另有传说,魁星爷在生前虽然满腹学问,可是逢考必败,於是悲愤得投河自尽,想不到被鳌鱼救起,升上天而成了魁星。 古代时科举放榜形式,乃是拆一名、唱一名和填一名。

方法是从第六名倒回来揭晓,一直填到最后一名,再重头开始宣布前五名的高中者,这前五名就叫作「五魁」,第一名的状元叫「魁首」。 可见魁星与考试的关系是很密切的。

古人传说侍奉魁星爷可以保佑书读的好,又说可以高中状元。因此古代的读书人大多以魁星作为守护神。

不少学子在自己的宗室厅堂里供奉魁星爷的塑像或画像,除了保佑自己的考运享通之外,也可以向人夸耀自家是一个书香门第。 在民间的魁星塑像,右脚踩鳌头,左脚跛起踢星斗,右手握笔,左手执星斗,全身呈现扭曲的形状。

8.形容钟馗的诗句

1、《题旧钟馗》

宋代:苏辙

济南书记今白须,岁节钟馗旧绿襦。

举手托天欣见雪,破鞋踏冻可怜渠。

滔滔时辈今黄壤,六六年华属老夫。

儿女未容翁便去,银瓶隔夜浸屠酥。

释义:济南王书记现在白胡子,过节钟馗旧绿衫。用手托天欣见雪,把鞋踏冻可怜他。滔滔时这些人现在黄色,六六年华属老夫。儿女不容许老头就走了,银瓶隔夜浸泡屠酥酒。

2、《题龚翠岩中山出游图》

宋代:白珽

何处张弧鬼一车,中山曾见夜蒐图。

纷纷眼底朱成碧,后乘钟家有此姝。

释义:何处张弧鬼一车,中山曾出现夜间搜查地图。纷纷在眼底将红的看成绿的,后来在钟家有如此美丽。

扩展资料

钟馗的最早原型,源于商代成汤右相伊尹。成汤死而伊尹摄政,放逐了太甲,自立为天子,据《竹书纪年》记载:伊尹即位於太甲七年,太甲潜出自桐,杀伊尹。

伊尹化为恶鬼,遂为钟馗。钟馗的形象往往是相貌奇丑,能吃鬼,才高八斗,因为曾经担任过成汤右相。

伊尹,乃奴隶出身。传说成汤的妃子采桑于空桑,忽见桑林河中飘来一木盆,内有一婴儿,遂收养之,取名“伊尹”。

伊尹长于庖人之所,从小聪明伶俐,才高八斗,成汤很是喜欢,立为右相。伊尹助成汤革命,灭夏桀,劳苦功高,才高八斗,因此,伊尹也是魁星的代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题旧锺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记杂画·醉钟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钟馗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