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自己是清白的的诗句1、粉身碎骨全不顾,要留清白在人间。——《咏石灰》明代:于谦 译文: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2、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墨梅》元代:王冕 译文:它不需要别人夸奖颜色多么好看,只是要将清香之气弥漫在天地之间。 3、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宋·周敦颐《爱莲说》 译文:莲花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受到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的,香气远播,更加清香。 4、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芙蓉楼送辛渐二首》唐代:王昌龄 译文:洛阳的亲朋好友如果向你问起我,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一颗珍藏在玉壶中的冰一样晶莹纯洁。比喻人的清廉正直。 5、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唐骆宾王《在狱咏蝉并序》 译文:又有谁能相信我的清白,代我表述内心的沉冤? 2.描写“清白做人”的古诗有哪些1. 《石灰吟》 明代: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2. 《三年为刺史二首》 唐代:白居易 三年为刺史,无政在人口。唯向城郡中,题诗十馀首。 惭非甘棠咏,岂有思人不。 三年为刺史,饮冰复食檗。唯向天竺山,取得两片石。 此抵有千金,无乃伤清白。 3. 《壶中天》 宋代:张炎 绕枝倦鹊,鬓萧萧、肯信如今犹客。风雪荷衣寒叶补,一点灯花悬壁。万里舟车,十年书剑,此意青天识。泛然身世,故家休问清白。 却笑醉倒衰翁,石床飞梦,不入槐安国。只恐溪山游未了,莫叹飘零南北。滚滚江横,呜呜歌罢,渺渺情何极。正无聊赖,天风吹下孤笛。 4. 《念奴娇》 宋代:邵博 天然潇洒,尽人间、无物堪齐标格。只与姮娥为伴侣,方显一家颜色。好是多情,一年一度,首作东君客。竹篱茅舍,典刑别是清白。 惆怅玉杵无凭,蓝桥人去,空锁神仙宅。今日天涯凭马上,忽见轻盈冰魄。恰似当年,温柔乡里,晓看新妆额。临风三嗅,挽条不忍空摘。 5. 《临江仙》 宋代:张伯寿 爆竹声残天未晓,金炉细爇沉烟。儿孙戏彩映芳鲜。共倾元日酒,同祝大椿年。 我愿儿孙如我寿,高低富贵随缘。不须厚禄与多田。诗书为世来,清白是家传。 3.描写自己是清白的的诗句1、粉身碎骨全不顾,要留清白在人间。 ——《咏石灰》明代:于谦 译文: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2、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 ——《墨梅》元代:王冕 译文:它不需要别人夸奖颜色多么好看,只是要将清香之气弥漫在天地之间。 3、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宋·周敦颐《爱莲说》 译文:莲花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受到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的,香气远播,更加清香。 4、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芙蓉楼送辛渐二首》唐代:王昌龄 译文:洛阳的亲朋好友如果向你问起我,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一颗珍藏在玉壶中的冰一样晶莹纯洁。比喻人的清廉正直。 5、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唐骆宾王《在狱咏蝉并序》 译文:又有谁能相信我的清白,代我表述内心的沉冤?。 4.写清廉的诗句有哪些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 息阴物恶木,饮水必清泉 ------王维 包拯《书端州君斋壁》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 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 仓充燕雀喜,草尽兔狐愁。 往哲有遗训,毋贻来者羞。 下面的故事里也有几句,不过要结合情境才能更明了。 于谦是明代著名的政治家,一生坚持清清白白地做官做人,他的代表作《咏石灰》千古传诵:“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宣德年间,他曾任河南巡抚,当时送礼纳贿之风盛行。他入京时,有人好心劝他送土特产品给权贵,他举起两袖笑道:“我带有两袖清风。”并写了一首《入京诗》: 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清雍正年间的叶存仁为官几十年,廉洁自律。期满离任时,僚属们派船给他送行话别,但却迟迟不让船起锚。直到明月东升,僚属们才派出一叶小舟为他送来礼物,因为怕人知道,故意选在夜里送来。叶存仁随即吟诗一道拒礼: 月白风清夜半时,扁舟相送故迟迟; 感君情重还君赠,不畏人知畏己知。 5.带有"清白"两字的诗句1、要留清白在人间 明 于谦 《咏石灰》 2、清白自可诒 明 冯梦祯 《五十篇》 3、至今清白声 明 郭本 《结屋》 4、岂无清白门 明 陆师道 《张烈妇》 5、儒术传家尚清白 明 蒲庵禅师 《送吴知府之官雷州》 6、为问轩中清白吏 明 张羽 《梅雪轩》 7、清白饬乃身 明 朱厚熜 《飨》 8、将清白兮遗谁 唐 王维 《宋进马哀词》 9、世承清白遗 唐 韦应物 《送端东行》 10、胡家清白齐 唐 皇甫冉 《送李万州赴饶州觐省(得西字)》 11、江清白鸟斜 唐 顾况 《江上》 12、清白上天知 唐 王建 《送吴郎中赴忠州》 13、清白传素风 唐 权德舆 《奉酬从兄南仲见示十九韵》 14、素风清白至今贫 唐 刘禹锡 《送李二十九兄员外赴邠宁使幕》 15、清白家传远 唐 刘禹锡 《武陵书怀五十韵》 16、已回清白遗胡威 唐 许浑 《贺少师相公致政》 17、清白定闻传 唐 李频 《送狄明府赴九江》 18、累登清白资 唐 皎然 《答裴济从事》 19、清白比来谁见赏 唐 皎然 《赠和评事判官》 20、吏愁清白甚 唐 齐己 《寄当阳张明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