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江南的古诗词(无限制)【年代】:汉 【作者】:两汉乐府 【作品】:江南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年代】:南北朝 【作者】:柳恽 【作品】:江南曲 汀洲采白苹,日落江南春。 洞庭有归客,潇湘逢故人。 故人何不返,春华复应晚。 不道新知乐,只言行路远。 【年代】:南北朝 【作者】:萧衍 【作品】:子夜四时歌 【内容】:夏歌 江南莲花开,红光覆碧水。 色同心复同,藕异心无异。 【年代】:唐五代 【作者】:白居易 【作品】:江南春 青门柳枝软无力,东风吹作黄金色。 街前酒薄醉易醒,满眼春愁消不得。 【年代】:唐五代 【作者】:白居易 【作品】:忆江南 江南忆, 其次忆吴宫。 吴酒一杯春竹叶, 吴娃双舞醉芙蓉, 早晚复相逢。 《忆江南》──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年代】:唐五代 【作者】:白居易 【作品】:忆江南 江南忆, 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 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年代】:唐五代 【作者】:杜甫 【作品】: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年代】:唐五代 【作者】:杜牧 【作品】:寄扬州韩绰判官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送人游吴》──杜荀鹤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 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 【年代】:唐五代 【作者】:杜牧 【作品】:江南春绝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年代】:唐五代 【作者】:冯延巳 【作品】:菩萨蛮 沉沉朱户横金锁, 纱窗月影随花过。 烛泪欲阑干, 落梅生晚寒。 宝钗横翠凤, 千里香屏梦。 云雨已荒凉, 江南春草长。 【年代】:唐五代 【作者】:冯延巳 【作品】:忆江南 今日相逢花未发, 正是去年,别离时节。 东风次第有花开, 恁时须约却重来。 重来不怕花堪折, 只怕明年,花发人离别。 别离若向百花时, 东风弹泪有谁知。 【年代】:唐五代 【作者】:冯延巳 【作品】:忆江南 云岁迎春楼上月, 正是西窗,夜凉时节。 玉人贪睡坠钗云, 粉消香薄风天真。 人非风月长依旧, 破镜尘筝,一梦经年瘦。 今宵帘幕扬花阴, 空馀枕泪独伤心。 【年代】:唐五代 【作者】:李贺 【作品】:江南弄 江中绿雾起凉波,天上叠润?t红嵯峨。 水风浦云生老竹,渚暝蒲帆如一幅。 鲈鱼千头酒百斛,酒中倒卧南山绿。 吴?Q越吟未终曲,江上团团贴寒玉。 【年代】:唐五代 【作者】:李煜 【作品】:青玉案 【内容】:山林积雪 梵宫百尺同云护, 渐白满苍苔路。 破腊梅花□早露。 银涛无际,玉山万里, 寒罩江南树。 鸦啼影乱天将暮, 海月纤痕映烟雾。 修竹低垂孤鹤舞。 杨花风弄,鹅毛天剪, 总是诗人误。 【年代】:唐五代 【作者】:李煜 【作品】:望江南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 还似旧时游上苑, 车如流水马如龙。 花月正春风。 【年代】:唐五代 【作者】:李煜 【作品】:望江南 多少泪,断脸复横颐。 心事莫将和泪说, 凤笙休向泪时吹。 肠断更无疑。 【年代】:唐五代 【作者】:刘禹锡 【作品】:踏歌词 日暮江南闻竹枝,南人行乐北人悲。 自从雪里唱新曲,直到三春花尽时。 【年代】:唐五代 【作者】:王建 【作品】:江南三台 树头花落花开,道上人去人来。 朝愁暮愁即老,百年几度三台。 【年代】:唐五代 【作者】:韦应物 【作品】:调笑 河汉,河汉, 晓挂秋城漫漫。 愁人起望相思, 江南塞北别离。 离别,离别, 河汉虽同路绝。 【年代】:唐五代 【作者】:韦庄 【作品】:古别离 晴烟漠漠柳毵毵,不那离情酒半酣。 更把玉鞭云外指,断肠春色在江南。 【年代】:北宋 【作者】:韦庄 【作品】:菩萨蛮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如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双雪。 未老莫还乡,还乡欲断肠。 【年代】:北宋 【作者】:韦庄 【作品】:菩萨蛮 如今却忆江南乐,当时年少春衫保。 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 翠屏金屈曲,醉入花丛宿。 此度见花枝,白头誓不归。 【年代】:唐五代 【作者】:温庭筠 【作品】:梦江南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苹洲。 【年代】:唐五代 【作者】:温庭筠 【作品】:梦江南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 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 摇曳碧云斜。 【年代】:唐五代 【作者】:温庭筠 【作品】:菩萨蛮 宝函钿雀金□□,沉香关上吴山碧。 杨柳又如丝,驿桥春雨时。 画楼音信断,芳草江南岸。 鸾镜与花枝,此情谁得知。 【年代】:唐五代 【作者】:张九龄 【作品】:感遇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 运命惟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年代】:北宋 【作者】:贺铸 【作品】:更漏子 上东门,门外柳,赠别每烦纤手。 一叶落,几番秋,江南独倚楼。 曲阑干,凝伫久,薄暮更堪搔首。 无际恨,见闲愁,。 2.谁知道关于江南的诗词很多!最出名的有: 白居易的《忆江南》三首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 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韦庄的《菩萨蛮》 人人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画舫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未老莫还乡,还乡需断肠 汉乐府民歌《江南可采莲 》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3.描写江南山水的宋代诗词江南佳丽地,山水旧难名。 唐·孟浩然《送袁太祝尉豫章》。旧难名:自古以来就难以述说其美。名:名状,形容。这两句大意是:江南是山青水的秀美之地,自古以来就难以用语言形容她的佳丽。首句用谢眺《随王鼓吹曲·入朝曲》成句,赞美江南景色,下句独出机杼,进一步言其秀美难以名状,将江南景色描写得更为动人。这两句诗可用来赞美江南山水的清秀宜人。 唐代诗人 孟浩然 《送袁太祝尉豫章》 镜湖水如月,耶溪女如雪。 唐·李白《越女词五首》其五。镜湖:又名鉴湖,在今渐江绍兴。耶溪:即若耶溪,其水流入镜湖。这两句大意是:镜湖的水像月光一样清亮,耶溪的女子像雪一样洁白。这里连用两个比喻,先写越地湖水之秀美,再写越地女子之秀美,两相对照,相得益彰。可用来描写江南水乡女子白晳秀丽的外貌。 唐代诗人 李白 《越女词五首》 九江春水阔,三峡暮云深。 唐·陈陶《盈城赠别》。湓(pén盆)城:地名,故址在今江西省九江县以西,位于湓水流入长江处。这两句大意是:九江春天的水面多么宽阔,三峡暮云的颜色越来越深重。这两句是以九江春水和三峡暮云兴起进别友人时的依恋之情,“阔”、“深”二字是写景,也是表情,意思是说:无论你走到哪里,我的一颗“送别心”都随你远去。可化用以描写江南的春江暮色。 唐朝诗人 陈陶 《盈城赠别》 水边春寺静,柳下小舟藏。 关于江南的名言 宋·萧彦毓《西湖杂咏》。这两句大意是:在春天的西湖畔,寺庙分外寂静,柳下有一条小船,像是有人把它藏在那里。这两句写西潮春日幽静美丽的景色,水边静悄悄的寺院和柳荫下停泊的小舟,形成恬淡闲适的境界。可用来描写江南水边幽静的春景,表现闲适的心情。 宋代诗人 萧彦毓 《西湖杂咏》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 南朝·齐·谢朓《随王鼓吹曲·入朝曲》。江:长江。佳丽地:指土壤肥沃、景物美好。金陵:今江苏南京古称金陵。三国时东吴及南朝刘宋、萧齐均建都于此,相传此地有“帝王之气”。这两句大意是:江南是土地肥沃、景物美好的地方,金陵是历代王朝建都的名城。诗句盛赞江南景色的秀美佳丽、地灵人杰,歌颂金陵自古为都城之地,极言其物阜人和,一派升平的气象。原诗是作者为歌赞盛世而作。可用来描写江南地富景丽、秀美迷人的景色和南京古城的繁荣富足、久负盛名,也可用来赞颂太平盛世。 南朝齐诗人 谢朓 《随王鼓吹曲·入朝曲》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4.江南好诗词忆江南①【唐】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②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③能不忆江南。【作者】 - ,字乐天,太原(今属山西)人。 唐德宗朝进士,元和三年( )拜左拾遗,后贬江州(今属江西)司马,移忠州(今属四川)刺史,又为苏州(今属江苏)、同州(今属陕西大荔)刺史。晚居洛阳,自号醉吟先生、香山居士。 其诗政治倾向鲜明,重讽喻,尚坦易,为中唐大家。也是早期词人中的佼佼者,所作对后世影响甚大。 【注释】①据《乐府杂录》,此词又名《谢秋娘》,系唐李德裕为亡姬谢秋娘作。又名《望江南》、《梦江南》等。 分单调、双调两体。单调二十七字,双凋五十四字,皆平韵。 ②谙(音安):熟悉。③蓝:蓝草,其叶可制青绿染料。 【品评】此词写江南春色,首句“江南好”,以一个既浅切又圆活的“好”字,摄尽江南春色的种种佳处,而作者的赞颂之意与向往之情也尽寓其中。同时,唯因“好”之已甚,方能“忆”之不休,因此,此句又已暗逗结句“能不忆江南”,并与之相关阖。 次句“风景旧曾谙”,点明江南风景之“好”,并非得之传闻,而是作者出牧杭州时的亲身体验与亲身感受。这就既落实了“好”字,又照应了“忆”字,不失为勾通一篇意脉的精彩笔墨。 三、四两句对江南之“好”进行形象化的演绎,突出渲染江花、江水红绿相映的明艳色彩,给人以光彩夺目的强烈印象。其中,既有同色间的相互烘托,又有异色间的相互映衬,充分显示了作者善于着色的技巧。 篇末,以“能不忆江南”收束全词,既托出身在洛阳的作者对江南春色的无限赞叹与怀念,又造成一种悠远而又深长的韵味,把读者带入余情摇漾的境界中。 5.求几首描写江南的宋词采桑子·扁舟去作江南客 彭浪矶 朱敦儒 扁舟去作江南客,旅雁孤云。万里烟尘,回首中原泪满巾。 碧山相映汀洲冷,枫叶芦根。日落波平,愁损辞乡去国人。 望海潮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柳永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望江南·超然台作 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6.江南好诗词江南好 忆江南① 【唐】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②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③ 能不忆江南。 【作者】 772-846 ,字乐天,太原(今属山西)人。唐德宗朝进士,元和三年(808)拜左拾遗,后贬江州(今属江西)司马,移忠州(今属四川)刺史,又为苏州(今属江苏)、同州(今属陕西大荔)刺史。晚居洛阳,自号醉吟先生、香山居士。其诗政治倾向鲜明,重讽喻,尚坦易,为中唐大家。也是早期词人中的佼佼者,所作对后世影响甚大。 【注释】 ①据《乐府杂录》,此词又名《谢秋娘》,系唐李德裕为亡姬谢秋娘作。又名《望江南》、《梦江南》等。分单调、双调两体。单调二十七字,双凋五十四字,皆平韵。 ②谙(音安):熟悉。 ③蓝:蓝草,其叶可制青绿染料。 【品评】 此词写江南春色,首句“江南好”,以一个既浅切又圆活的“好”字,摄尽江南春色的种种佳处,而作者的赞颂之意与向往之情也尽寓其中。同时,唯因“好”之已甚,方能“忆”之不休,因此,此句又已暗逗结句“能不忆江南”,并与之相关阖。次句“风景旧曾谙”,点明江南风景之“好”,并非得之传闻,而是作者出牧杭州时的亲身体验与亲身感受。这就既落实了“好”字,又照应了“忆”字,不失为勾通一篇意脉的精彩笔墨。三、四两句对江南之“好”进行形象化的演绎,突出渲染江花、江水红绿相映的明艳色彩,给人以光彩夺目的强烈印象。其中,既有同色间的相互烘托,又有异色间的相互映衬,充分显示了作者善于着色的技巧。篇末,以“能不忆江南”收束全词,既托出身在洛阳的作者对江南春色的无限赞叹与怀念,又造成一种悠远而又深长的韵味,把读者带入余情摇漾的境界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