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雷的诗句大全1、《中夜闻大雷雨》——宋·陆游 雷车驾雨龙尽起,电行半空如狂矢。 中原腥膻五十年,上帝震怒初一洗。 黄头女真褫魂魄,面缚军门争请死。 已闻三箭定天山,何啻积甲齐熊耳。 捷书驰骑奏行宫,近臣上寿天颜喜。 合门明日催贺班,云集千官摩剑履。 长安父老请移跸,愿见六龙临渭水。 从今身是太平人,敢惮安西九千里! 2、《唐道人言天目山上俯视雷雨每大雷电但闻云中如婴儿声殊不闻雷震也》——宋·苏轼 已外浮名更外身, 区区雷电若为神。 山头只作婴儿看, 无限人间失箸人。 3、《春雨早雷》——唐·张说 东北春风至,飘飘带雨来。 拂黄先变柳,点素早惊梅。 树蔼悬书阁,烟含作赋台。 河鱼未上冻,江蛰已闻雷。 美人宵梦著,金屏曙不开。 无缘一启齿,空酌万年杯。 4、《雷公》——唐·韩偓 闲人倚柱笑雷公, 又向深山霹怪松。 必若有苏天下意, 何如惊起武侯龙。 5、《雷》——唐·杜甫 巫峡中宵动,沧江十月雷。 龙蛇不成蛰,天地划争回。 却碾空山过,深蟠绝壁来。 何须妒云雨,霹雳楚王台。 2.描写雷的诗句大全1、《中夜闻大雷雨》——宋·陆游 雷车驾雨龙尽起,电行半空如狂矢。 中原腥膻五十年,上帝震怒初一洗。 黄头女真褫魂魄,面缚军门争请死。 已闻三箭定天山,何啻积甲齐熊耳。 捷书驰骑奏行宫,近臣上寿天颜喜。 合门明日催贺班,云集千官摩剑履。 长安父老请移跸,愿见六龙临渭水。 从今身是太平人,敢惮安西九千里! 2、《唐道人言天目山上俯视雷雨每大雷电但闻云中如婴儿声殊不闻雷震也》——宋·苏轼 已外浮名更外身, 区区雷电若为神。 山头只作婴儿看, 无限人间失箸人。 3、《春雨早雷》——唐·张说 东北春风至,飘飘带雨来。 拂黄先变柳,点素早惊梅。 树蔼悬书阁,烟含作赋台。 河鱼未上冻,江蛰已闻雷。 美人宵梦著,金屏曙不开。 无缘一启齿,空酌万年杯。 4、《雷公》——唐·韩偓 闲人倚柱笑雷公, 又向深山霹怪松。 必若有苏天下意, 何如惊起武侯龙。 5、《雷》——唐·杜甫 巫峡中宵动,沧江十月雷。 龙蛇不成蛰,天地划争回。 却碾空山过,深蟠绝壁来。 何须妒云雨,霹雳楚王台。 3.关于雷的诗句古诗大全1、投翣倚床,其音如雷。 ——《蚊对》 2、昨宵殷其雷,风过齐万弩。——《雷》 3、巫峡中宵动,沧江十月雷。 ——《雷》 4、于今喜睡,气似奔雷。——《沁园春》 5、穷冬不见雪,正月已闻雷。 ——《闻雷》 6、雕轮丹毂,杂沓展轻雷。——《满庭芳》 7、水国春雷早,阗阗若众车。 ——《闻春雷》 8、万鼓雷殷地,千旗火生风。——《塞下曲》 9、皇灵大动变,震雷风且寒。 ——《怨歌行》 10、河鱼未上冻,江蛰已闻雷。——《春雨早雷》 11、沙翻痕似浪,风急响疑雷。 ——《登单于台》 12、雷声却擘九地出,殷殷似挟春俱来。——《雷》 13、洞门闭石扇,地底兴云雷。 ——《游泰山六首》 14、轻雷淡雨,似晚风、欺得单衣。——《新荷叶》 15、闲人倚柱笑雷公,又向深山霹怪松。 ——《雷公》 16、千红万紫安排着,只待新雷第一声。——《新雷》 17、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 ——《春日》 18、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清明》 19、泻雾倾烟撼撼雷,满山风雨助喧豗。 ——《瀑布》 20、此地聚会夕,当时雷雨寒。——《忆江上吴处士》 21、雷隐隐,感妾心,倾耳清听非车音。 ——《杂言诗》 22、一啸震天河汉惊,春雷滚过远山鸣。——《雷阵雨》 23、鼓腕腾棍晴雷收,舞腰困褭垂杨柔。 ——《长歌行》 24、杨桴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竞渡曲》 25、夏租方减食,秋日更闻雷。 ——《大驾西幸秋日闻雷》 26、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无题四首》 27、楼外轻雷,不问昏和晓。 ——《蝶恋花·百尺朱楼临》 28、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庐山瀑布》 29、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己亥杂诗》 30、君不见,冬月雷,深藏九地底,寂默如寒灰。——《雷》 31、雷填填兮雨冥冥,猿啾啾兮狖夜鸣。 ——《九歌·山鬼》 32、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嘈嘈殷碧流。——《午日观竞渡》 33、触处笙歌鼎沸,香鞯趁,雕轮隐隐轻雷。 ——《声声慢》 34、雷车驾雨龙尽起,电行半空如狂矢。——《中夜闻大雷雨》 35、醉和金甲舞,雷鼓动山川。 ——《和张仆射塞下曲·其四》 36、皇穹窃恐不照余之忠诚,雷凭凭兮欲吼怒。——《远别离》 37、风驱急雨洒高城,云压轻雷殷地声。 ——《五月十九日大雨》 38、饮酣画鼓如雷。谁信被晨鸡轻唤回。 ——《沁园春·梦孚若》 39、破敌金城雷过耳,谈兵玉帐冰生颊。——《满江红·汉水东流》 40、雷车动地电火明,急雨遂作盆盎倾。 ——《七月十九日大风雨雷电》 41、新秋归远树,残雨拥轻雷。——《陪窦侍御灵云南亭宴,诗得雷字》 42、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无题·飒飒东风细雨来》 43、墙头语鹊衣犹湿,楼外残雷气未平。——《雨晴·天缺西南江面清》 44、电火雷车下九关,我行暮出郊原间。 ——《七月十七晚行湖塘雷雨大作》 45、惊雷奋兮震万里,威凌宇宙兮动四海,六合不维兮谁能理?——《惊雷歌》 46、初疑愤怒含雷风,又似呜咽流不通。——《从萧叔子听弹琴,赋得三峡流泉歌》 47、雁入长天,羌管罢、陇云愁共解鞍临水,雷惊电散,雪溅霜浮。 ——《木兰花慢》 48、水性自云静,石中本无声;如何两相激,雷转空山惊?——《听嘉陵江水声寄深上人》 49、游人脚底一声雷,满座顽云拨不开,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有美堂暴雨》。 4.关于雷的诗句古诗大全1、投翣倚床,其音如雷。——《蚊对》 2、昨宵殷其雷,风过齐万弩。——《雷》 3、巫峡中宵动,沧江十月雷。——《雷》 4、于今喜睡,气似奔雷。——《沁园春》 5、穷冬不见雪,正月已闻雷。——《闻雷》 6、雕轮丹毂,杂沓展轻雷。——《满庭芳》 7、水国春雷早,阗阗若众车。——《闻春雷》 8、万鼓雷殷地,千旗火生风。——《塞下曲》 9、皇灵大动变,震雷风且寒。——《怨歌行》 10、河鱼未上冻,江蛰已闻雷。——《春雨早雷》 11、沙翻痕似浪,风急响疑雷。——《登单于台》 12、雷声却擘九地出,殷殷似挟春俱来。——《雷》 13、洞门闭石扇,地底兴云雷。——《游泰山六首》 14、轻雷淡雨,似晚风、欺得单衣。——《新荷叶》 15、闲人倚柱笑雷公,又向深山霹怪松。——《雷公》 16、千红万紫安排着,只待新雷第一声。——《新雷》 17、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春日》 18、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清明》 19、泻雾倾烟撼撼雷,满山风雨助喧豗。——《瀑布》 20、此地聚会夕,当时雷雨寒。——《忆江上吴处士》 21、雷隐隐,感妾心,倾耳清听非车音。——《杂言诗》 22、一啸震天河汉惊,春雷滚过远山鸣。——《雷阵雨》 23、鼓腕腾棍晴雷收,舞腰困褭垂杨柔。——《长歌行》 24、杨桴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竞渡曲》 25、夏租方减食,秋日更闻雷。——《大驾西幸秋日闻雷》 26、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无题四首》 27、楼外轻雷,不问昏和晓。——《蝶恋花·百尺朱楼临》 28、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庐山瀑布》 29、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己亥杂诗》 30、君不见,冬月雷,深藏九地底,寂默如寒灰。——《雷》 31、雷填填兮雨冥冥,猿啾啾兮狖夜鸣。——《九歌·山鬼》 32、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嘈嘈殷碧流。——《午日观竞渡》 33、触处笙歌鼎沸,香鞯趁,雕轮隐隐轻雷。——《声声慢》 34、雷车驾雨龙尽起,电行半空如狂矢。——《中夜闻大雷雨》 35、醉和金甲舞,雷鼓动山川。——《和张仆射塞下曲·其四》 36、皇穹窃恐不照余之忠诚,雷凭凭兮欲吼怒。——《远别离》 37、风驱急雨洒高城,云压轻雷殷地声。——《五月十九日大雨》 38、饮酣画鼓如雷。谁信被晨鸡轻唤回。——《沁园春·梦孚若》 39、破敌金城雷过耳,谈兵玉帐冰生颊。——《满江红·汉水东流》 40、雷车动地电火明,急雨遂作盆盎倾。——《七月十九日大风雨雷电》 41、新秋归远树,残雨拥轻雷。——《陪窦侍御灵云南亭宴,诗得雷字》 42、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无题·飒飒东风细雨来》 43、墙头语鹊衣犹湿,楼外残雷气未平。——《雨晴·天缺西南江面清》 44、电火雷车下九关,我行暮出郊原间。——《七月十七晚行湖塘雷雨大作》 45、惊雷奋兮震万里,威凌宇宙兮动四海,六合不维兮谁能理?——《惊雷歌》 46、初疑愤怒含雷风,又似呜咽流不通。——《从萧叔子听弹琴,赋得三峡流泉歌》 47、雁入长天,羌管罢、陇云愁共解鞍临水,雷惊电散,雪溅霜浮。——《木兰花慢》 48、水性自云静,石中本无声;如何两相激,雷转空山惊?——《听嘉陵江水声寄深上人》 49、游人脚底一声雷,满座顽云拨不开,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有美堂暴雨》 5.带有雷字的古诗带有“雷”字的古诗词有以下几首: 《闻雷》 ——唐·白居易 瘴地风霜早,温天气候催。 穷冬不见雪,正月已闻雷。 震蛰虫蛇出,惊枯草木开。 空余客方寸,依旧似寒灰。 《春雨早雷》 ——唐·张说 东北春风至,飘飘带雨来。 拂黄先变柳,点素早惊梅。 树蔼悬书阁,烟含作赋台。 河鱼未上冻,江蛰已闻雷。 美人宵梦著,金屏曙不开。 无缘一启齿,空酌万年杯。 《闻春雷》 ——唐·司空曙 水国春雷早,阗阗若众车。 自怜迁逐者,犹滞蛰藏馀。 《雷公》 ——唐·韩偓 闲人倚柱笑雷公,又向深山霹怪松。 必若有苏天下意,何如惊起武侯龙。 《雷》 ——宋·陆游 君不见,冬月雷,深藏九地底,寂默如寒灰。 纷纷槁叶木尽脱,蠢蠢蛰户虫争坯。坚冰积雪一朝尽,风摇天边斗柄回。 雷声却擘九地出,殷殷似挟春俱来。鱼龙振鳍熟睡醒,桃李一笑韶颜开。 候耕老农喜欲舞,掀泥百草知谁催。惟嗟妇女不解事,深屋揜耳藏婴孩。 吾闻阴阳有常数,非时动静皆为菑。无人为报阿香道,时来何至劳卿推。 《唐道人言天目山上俯视雷雨每大雷电但闻云中如婴儿声殊不闻雷震也》 ——宋·苏轼 已外浮名更外身,区区雷电若为神。 山头只作婴儿看,无限人间失箸人。 《中夜闻大雷雨》 ——宋·陆游 雷车驾雨龙尽起,电行半空如狂矢。中原腥膻五十年,上帝震怒初一洗。 黄头女真褫魂魄,面缚军门争请死。已闻三箭定天山,何啻积甲齐熊耳。 捷书驰骑奏行宫,近臣上寿天颜喜。合门明日催贺班,云集千官摩剑履。 长安父老请移跸,愿见六龙临渭水。从今身是太平人,敢惮安西九千里! 《七月十七晚行湖塘雷雨大作》 ——宋·陆游 电火雷车下九关,我行暮出郊原间。 鬅鬙暗树类奇鬼,突兀黑云如壤山。 江潮默应鳗岫溢,铁锁自脱梅梁还。 今夕虚檐泻悬瀑,预知高枕听淙潺。 《七月十九日大风雨雷电》 ——宋·陆游 雷车动地电火明,急雨遂作盆盎倾。 强弩夹射马陵道,屋瓦大震昆阳城。 岂独鱼虾空际落,真成盖屐舍中行。 明朝雨止寻幽梦,尚听飞涛溅瀑声。 读音:[ léi ] 释义:一般是指自然界中的雷电。 例句:天空响起滚滚惊雷。 屋子外面电闪雷鸣。 今夜到明天有雷雨。 6.关于雷电的谚语有哪些所有的雷声闪电,都是在雷雨云里发生的。 南闪火门开,北闪有雨来。(浙江) 南闪千年,北闪有雨来。 (浙江、《田家五行》论电) 南闪半年,北闪跟前。(江苏常熟、无锡) 电光西南,明日炎炎。 (浙江义乌、江苏常熟、元锡) 电光西北,下雨涟涟。 (同上) 东南方向闪电晴,西北方向闪电雨。 (湖北应城) 南闪晴,北闪雨。(广东) 这几句所讲的闪电,是发生在冷锋上的,称为冷锋雷雨,或飑线雷雨。 冷锋位于北来冷气团的前锋,从北向南行动。看到雷电发生在北方,可见冷 气团将跟着冷锋,自北向南而来,所以“北闪有雨来”。 如果看到电闪发作在 南方,它必定再向南去,不再北来。这时在本地方盛行着的是干燥而清洁的 北方气团,刚到时比较冷些,但是因为天青无云,阳光强烈,温度是会很快 升高的,所以说“南闪火门开”。 东闪西闪,晒煞泥鳅黄鳝。(浙江) 东霍霍,西霍霍,明天转来干卜卜。 (福建福州) 电光乱明,无雨天睛。(陕西武功) 夏季雷雨一般有2种类型:①锋面雷雨,②局地热雷雨。 前者是由于锋 面上升气流引起的,呈带状分布,范围广,生命久;后者是由于局地性强热 对流引起的,范围小,生命短。“东闪西闪”就是第二种雷雨体现的现象。 我 们仅能看到电光,听见雷声,而不涉及降水。因此“电光乱明,无雨天晴”。 顶风雷雨大,顺风雷雨小。(浙江黄岩) 逆阵易来,顺阵易开。 (江苏苏州) “阵”就是雷阵雨,逆和顺是依雷阵雨的行动方向而定的。譬如雷阵雨从 西向东走,本地吹着东风,和阵雨相逆,这叫做“逆阵”;反之,如果本地吹 着西风,和阵雨的行动方向‘致,这叫做“顺阵”。 雷雨是从雷雨云下来的, 雷雨云发展的方向,才是雷阵雨将到的方向。雷雨云的发展,必须有对它相 向辐合的地面气流来支持它,供给它必要的水汽,所以对它吹的逆阵风,实 际就是供养它发展的风。 既然东方是供养它的气流的来向,所以它向东方发 展,就是逆阵易来的道理。 如果本地吹着西风,这种风是高空下沉的下 沉风比较干燥,云块碰到它是要蒸发消失的,所以说顺阵易开。 即使不是下 沉风,雷雨云也将顺着风东去,不再回到这里。 。 7.关于春雷的古诗词有哪些《闻春雷》 年代: 唐 作者: 司空曙 水国春雷早,阗阗若众车。 自怜迁逐者,犹滞蛰藏馀。《春雷》 年代: 现代 作者: 郭沫若 春雷动地布昭苏,沧海群龙竞吐珠。 肯定秦皇功百代,判宣孔二有余辜。十批大错明如火,柳论高瞻灿若朱。 愿与工农齐步伐,涤除污浊绘新图。《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 年代: 近代 作者: 秋瑾 万里乘云去复来,只身东海挟春雷。 忍看图画移颜色,肯使江山付劫灰。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 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鹧鸪天·禁卫传呼约下廊》 年代: 宋 作者: 无名氏 禁卫传呼约下廊。 层层掌扇簇亲王。明珠照地三千乘,一片春雷入未央。 宫漏永,柳街长。华灯偏共月争光。 乐声都在人声里,五夜车尘马足香。《书事》 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九天清跸响春雷,百万貔貅扈驾回。 不独雨师先洒道,汴流袬袬入淮来。 8.关于描写雷的四字词语大全惊天动地 雷电交加 〖解释〗又是打雷,又是闪电.交加:一起袭来.两种事物同时或错杂出现. 风雷之变 〖解释〗指上天示警的灾异现象. 风雷火炮 〖解释〗形容十分急躁. 迅雷风烈 犹言迅雷烈风. 驱雷掣电 比喻神通广大. 驱雷策电 见“驱雷掣电”. 平地起雷 犹言平地一声雷. 平地风雷 犹言平地一声雷. 雷惊电绕 雷鸣电闪.比喻落笔如飞的笔画. 雷动风行 ①指万物运动变化迅速.②比喻推行政令的严厉迅猛. 雷嗔电怒 暴怒貌. 雷奔云谲 如雷奔行,如云翻卷. 轰雷贯耳 打雷的声音贯满耳边.形容人的声名很大. 轰雷掣电 雷声隆隆,电光闪闪. 鬼工雷斧 同“鬼斧神工”. 风行雷厉 形容气势的迅疾猛烈.后多比喻执行政事法令等的迅速严格. 一雷二闪 形容躲避迅速. 迅雷不及掩耳 雷声来得非常快,连捂耳朵都来不及.比喻来势凶猛,使人来不及防备. 闻雷失箸 比喻借别的事情掩饰自己的真实情况. 瓦釜雷鸣 瓦釜:沙锅,比喻庸才.声音低沉的沙锅发出雷鸣般的响声.比喻无德无才的人占据高位,威风一时. 天打雷劈 比喻不得好死.常用作骂人或赌咒的话. 如雷贯耳 贯:贯穿,进入.响亮得象雷声传进耳朵里.形容人的名声大. 平地一声雷 比喻突然发生的重大变动.也比喻名声或地位突然升高. 雷霆万钧 霆:急雷;钧:古代重量单位,三十斤为一钧.形容威力极大,无法阻挡. 雷声大,雨点小 比喻做起事来声势造得很大,实际行动却很少. 雷鸣瓦釜 釜:锅.锅发出雷一般的响声.比喻无德无才的人占据高位,声势烜赫. 雷打不动 形容态度坚定,不可动摇.也形容严格遵守规定,决不变更. 烈火轰雷 形容性情暴躁,爱发脾气. 聚蚊成雷 许多蚊子聚到一起,声音会象雷声那样大.比喻说坏话的人多了,会使人受到很大的损害. 雷厉风行 象雷那样猛烈,象风那样快.比喻执行政策法令严厉迅速.也形容办事声势猛烈,行动迅速. 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黄钟被砸烂并被抛置一边,而把泥制的锅敲得很响.比喻有才德的人被弃置不用,而无才德的平庸之辈却居于高位. 疾雷不及掩耳 突然响起雷声,使人来不及掩耳.比喻事情或动作来得突然,使人来不及防备. 疾如雷电 快提就像雷鸣闪电.形容形势发展很迅速. 疾风迅雷 形容事情的发生和发展,象暴风急雷那样猛烈而迅速. 风掣雷行 掣:闪过.风闪雷鸣.形容像刮风和响雷那样迅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