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与“南浔古镇”有关的诗句有哪些1.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译文】春天到来时,太阳从江面升起, 把江边的鲜花照得比火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 【出处】《忆江南·江南好》——唐代·白居易 2.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译文】辽阔的干里江南春景美如画,莺歌燕舞绿叶映衬鲜艳红花。 【出处】《江南春》——唐代·杜牧 3.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译文】没有想到,在这风景一派大好的江南;正是落花时节,能巧遇你这位老相熟。 【出处】《江南逢李龟年》——唐代·杜甫 4.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译文】江南水上可以采莲,莲叶多么茂盛,鱼儿在莲叶间嬉戏。 【出处】《江南》——两汉·佚名 5.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译文】上千艘船过去了,所盼望的人都没有出现。 太阳的余晖脉脉地洒在江面上,江水慢慢地流着, 【出处】《望江南·梳洗罢》——唐代·温庭筠 6.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译文】春天还没有过去,微风细细,柳枝斜斜随之起舞。 【出处】《望江南·超然台作》——宋代·苏轼 7.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译文】春天的江水清澈碧绿比天空还青,游人可以在有彩绘的船上听着雨声入眠。 【出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唐代·韦庄 8. 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译文】山间的明月不知道我的心事,绿水清风中,鲜花独自摇落。 花儿零落中,不知不觉的明月早已经斜入碧云外。 【出处】《忆江南·江南好》——唐代·白居易 9.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 【译文】一江烟水映着晴翠山峦的云气,两岸的人家画檐连着画檐, 一片荷花浮在水中秋光安宁闲淡。 【出处】《水仙子·咏江南》——元代·张养浩 10.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译文】江南酒家卖酒的女子长得很美,卖酒撩袖时露出的双臂洁白如雪。 【出处】【出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唐代·韦庄 二、与南浔古镇有关的诗句徐迟 《江南古镇》里有段——这里有水晶晶的水、水晶晶的天空,水晶晶的水风车,水晶晶的桑树园、水晶晶的雨巷、水晶晶的石拱桥、水晶晶的日月,水晶晶的星辰,水晶晶的朝云,水晶晶的暮雨,水晶晶的田野,水晶晶的宝塔,水晶晶的水风车,水晶晶的池塘,水晶晶的寺院,水晶晶的青草……水晶晶的水网,水晶晶的垂柳,水晶晶的荷叶珠子,水晶晶的桑树园,水晶晶的稻田,水晶晶的紫云英,水晶晶的稻香村,水晶晶的渔舟,水晶晶的烟波,水晶晶的童年……水晶晶的山庄……水晶晶的琼楼,水晶晶的藤萝架……水晶晶的田野,水晶晶的寺院,水晶晶的九曲桥,水晶晶的雨巷,水晶晶的长街,水晶晶的歌榭,水晶晶的酒肆,水晶晶的灯火,水晶晶的炊烟,水晶晶的野鸭,水晶晶的少女,水晶晶的老者,水晶晶的婴儿,水晶晶的心,水晶晶的梦,水晶晶的爱,水晶晶的铁环,水晶晶的陀螺,水晶晶的童年,水晶晶的灵魂,水晶晶的生命……这个水晶晶的小镇,水晶晶的倒影,映出这个水晶晶的世界!这是,呵!这是我的水晶晶的家乡!。 三、关于南浔的诗句1,张帆出东郭,沽酒问南浔。 出自宋代戴表元的《东离湖州泊南浔》,意思是:杨帆起航从东城外离开,去往南浔寻找一壶美酒。 2,清溪通笠泽,地以水为乡。 出自明无名氏的《南浔祇园寺赠老僧诗》,意思是:清溪通往笠泽,大地以水为乡。 3,南浔贾客舟中市,西塞人家水上耕。 出自元代韩奕《湖州道中》,意思是:南浔的商人在船上开市,西塞的百姓在水上耕耘收获。 4,春寒漠漠拥重裘 ,灯火南浔夜泊舟 。 出自明代文征明的《夜泊南浔》,意思是:春意寒冷,穿着厚厚的衣裳,在灯火通明的晚上将船停在南浔。 5,蓬莱何必去东瀛 ,三濑湾前杰阁撑 。 出自清代董骏的《泛月登浔东分水阁》,意思是:想欣赏蓬莱仙境的话,何必去东瀛,三濑湾前的高阁就足以媲美蓬莱了。 四、关于南浔的诗句有哪些明末潘尔夔《浔溪文献》云:“阛阂鳞次,烟火万家;苕水碧流,舟航辐辏。 虽吴兴之东部,实江浙之雄镇. 鲍诊在《南浔小泊》中说:“水市千家聚,商渔自结邻” 《江南园林志》云:“以一镇之地,且拥有五园,且皆为巨构,实江南所仅见” 韩奕《湖州道中》云:百里溪流见底清,苕花苹叶雨新晴。南浔贾客舟中市,西塞人家水上耕。 岸转青山红树近,湖摇碧浪白鸥明。棹歌谁唱弯弯月,仿佛吴侬子夜声。 历史上,南浔有“诗书之邦”和“镇志之乡”之美誉,许多名人著书立说,学术研究成果丰硕。如朱闺祯著有《涌幢小品》、《明史概》、《皇明纪传》等;董斯张著有《吴兴备志》、《广博物志》、《七国考》等;陈忱著有《后水浒》;董说著有《易发》、《西游补》以及大量诗集。 五、关于赞美湖州的诗句湖州地处浙江省北部,东邻上海,南接杭州,西依天目山,北濒太湖,处苏浙皖三省交汇之地,与江苏省南部的苏州、常州,并称“三吴”。 **1959年12月29日在一封信上为其《登庐山》诗句“浪下三吴起白烟”作注说:“三吴,古称苏州为东吴,常州为中吴,湖州为西吴。” 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 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题安吉董岭水诗周朴湖州安吉县,门与白云齐。 禹力不到处,河声流向西。韩奕《湖州道中》百里溪流见底清,苕花苹叶雨新晴.南浔贾客舟中市,西塞人家水上耕.岸转青山红树近,湖摇碧浪白鸥明.棹歌谁唱弯弯月,仿佛吴侬子夜声.苏东坡赞美湖州飞英塔:忽登最高塔,眼界穷大千。 卞峰照城郭, 震泽浮云天.苏东坡描写骆驼桥:三年京国厌藜蓠,长羡淮鱼压楚糟。今日骆驼桥下泊,恣看修网出银刀.苏东坡《将之湖州戏赠莘老》:“余杭自是山水窟,仄闻吴兴更清绝。 湖中橘林新著霜,溪上苕花正浮雪。顾渚茶牙白于齿,梅溪木瓜红胜颊。 吴儿脍缕薄欲飞,未去先说馋涎垂。亦知谢公到郡久,应怪杜牧寻春迟。 鬓丝只可对禅榻,湖亭不用张水嬉。”梅尧臣 <<湖州陪太守南园宴>>:是时辄预车马来,倾市竞观民业抛.戴表元:行遍江南清丽地,人生只合住湖州.李煊写的赞美湖州的诗句: 侬家生长碧湖头, 打桨真从镜里游。 怪道当年苏学士,杭州不住住湖州。 六、关于赞美湖州的诗句有哪些1、北望燕云不尽头, 大江东去水悠悠。 夕阳一片寒鸦外, 自断东南四百州。——汪元量《湖州歌九十八首之六》 2、鼓角迎秋晚韵长,断虹疏雨间微阳。 两条溪水分头碧,四面人家入骨凉。 独鸟归时云斗迥,残蝉急处日争忙。 他年若得壶中术,一簇汀洲尽贮将。——吴融《湖州晚望》 3、十二亭亭占晓光,隋家浪说有迷藏。 仲宣题尽平生恨,别处应难看屋梁。——吴融《朝阳楼》 4、余杭自是山水窟,仄闻吴兴更清绝。 湖中橘林新著霜,溪上苕花正浮雪。顾渚茶牙白于齿,梅溪木瓜红胜颊。 吴儿脍缕薄欲飞,未去先说馋涎垂。亦知谢公到郡久,应怪杜牧寻春迟。 鬓丝只可对禅榻,湖亭不用张水嬉。——苏东坡《将之湖州戏赠莘老》 5、百里溪流见底清,苕花苹叶雨新晴。 南浔贾客舟中市,西塞人家水上耕。岸转青山红树近,湖摇碧浪白鸥明。 棹歌谁唱弯弯月,仿佛吴侬子夜声。——韩奕《湖州道中》 6、凤辇寻春半醉回,仙娥进水御帘开。 牡丹花笑金钿动,传奏吴兴紫笋来。——张文规《湖州贡焙新茶》 7、北望燕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 夕阳一片寒鸦外,目断东南四百州。——汪元量《湖州歌》 8、青莲居士谪仙人,酒肆藏名三十春。 湖州司马何须问,金粟如来是后身。——李白《答湖州迦叶司马问白是何人》 9、老大成名仍足病,纵听丝竹也无欢。 高情太守容闲坐,借与青山尽日看。——朱庆馀《湖州韩使君置宴》 10、去夏疏雨馀,同倚朱阑语。 当时楼下水,今日到何处。 恨如春草多,事与孤鸿去。 楚岸柳何穷,别愁纷若絮。——杜牧《题安州浮云寺楼寄湖州张郎中》 11、山雨潇潇过,溪桥浏浏清。 小园幽榭枕苹汀。门外月华如水、彩舟横。 苕岸霜花尽,江湖雪阵平。两山遥指海门青。 回首水云何处、觅孤城。——苏轼《南歌子》 12、浅霜侵绿。 发少仍新沐。冠直缝,巾横幅。 美人怜我老,玉手簪**。秋露重,真珠落袖沾余馥。 坐上人如玉。花映花奴肉。 蜂蝶乱,飞相逐。明年人纵健,此会应难复。 须细看,晚来月上和银烛。——苏轼《千秋岁》 13、双溪月。 清光偏照双荷叶。双荷叶。 红心未偶,绿衣偷结。背风迎雨流珠滑。 轻舟短棹先秋折。先秋折。 烟鬟未上,玉杯微缺。——苏轼《双荷叶》 14、曾识云仙至小时,芙蓉头上绾青丝。 当时惊觉高唐梦,唯有如今宋玉知。 陵阳夜会使君筵,解语花枝出眼前。 一从明月西沉海,不见嫦娥二十年。——李涉《遇湖州妓宋态宜二首》 15、陶菊手自种,楚兰心有期。 遥知渡江日,正是撷芳时。——杜牧《将赴湖州留题亭菊》。 七、描写南浔藏书楼的诗句南浔是中国近代史上罕见的一个巨富之镇,孙中山就职临时大总统的第二天,就曾正式宣布南浔镇升级为市。 在这个熙熙攘攘的古镇上,有着号称“四象”的江南四大首富。又有类如《红楼梦》中宁国府、荣国府那样八家公爵似的,号称“八牯牛”的大富之户,以及拥有充满了民间嘲讽意味的,号称“七十二只金黄狗”的豪门、财主。 南得镇是江南水乡名镇之一,也是驰名中外的“辑里湖丝”的故乡,文化悠久,人才辈出,风景优美。现总面积34.27平方公里,其中镇区为3.2平方公里。 常住人口4万4千多。镇上名园古迹甚多,历史上最盛时期有大小园林20余座,现存有小莲庄、颖园和嘉业堂藏书楼等,明代百间楼风貌奇特,清代张石铭和张静江故居别有情致。 江南水乡的南浔不单外美,而且内秀,富有浓郁的文化气息,是旅游小憩之胜地。南浔省级经济开发区建设初见成效,基础设施、新区拓展、投资环境等硬、软件建设进展顺利。 已充分显示出经济建设、对外开放、小城镇建设方面的“龙头”作用和辐射功能,是湖州市对外开放、加快发展的重要“窗口”。线路: 1.小莲庄-嘉业堂藏书楼-刘氏梯号(红房子)-镇史馆-求恕里-张石铭旧宅 2.小莲庄-嘉业堂藏书楼-江南民俗风景区-刘氏梯号(红房子)-广惠宫-镇史馆-求恕里-张石铭旧宅-张静江故居-百间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