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老舍写的关于草原的诗句可不可以是现代诗句?美丽的草原 草原清新万里晴 白云飞渡仍从容 蓝天白云唯此有 梅鹿欢笑乐熔融 草原辽阔羊成群 茫茫云海彩照人 牧姑驱驼笛声远 草原情歌美绝伦 青山峻岭草茁壮 云淡天低好景象 滩涂碧脆好茂盛 辽阔浩瀚春心漾 碧绿一片好河山 水清草嫩牛羊欢 佳景清秀人迹罕 绝境自会醉神仙 万里晴空万里阔 蒙古包前唱情歌 轻歌传进家园里 乐的朋友笑呵呵 脆草青绿曲径湾 牛羊成群染山川 白云飘在碧波里 牧民幸福乐无边 暮色苍茫游牧归 牛羊膘肥聚一堆 白云做帐山川挂 大地奉爱显美德 山清水秀林静新 白云飘飘欲断魂 草原能有此仙境 何时能游不思巡 河流清濽起轻波 溪水涓涓唱轻歌 育得牛羊成云朵 丰收共庆齐欢乐 草原红枫傲山川 山川悠悠起云烟 马群喜戏山腰畔 欢乐喜庆年连年 2.关于草原的古诗《送别》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送君此去河时还,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 阴山下, 天似穹庐, 笼盖四野。 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七律·呼和浩特至鄂尔多斯道 》 今非旧日荒凉状,千里阴山放彩光。 鄂尔多斯暖世界,蒙牛伊利热八方。山前秀野牛羊壮,河套田腴麦菽香。 蒙汉联缰同跃马,扬眉吐气创辉煌。 《一剪梅·谒昭君墓》 昨访君家仍有灵,村上留踪,心上留情。 今看青冢更峥嵘,花满园陵,人满园陵。多少英雄殁北征,谁晓其生,谁记其名。 何缘远嫁古今崇,人要和平,国要安荣。 《水调歌头·车行呼伦贝尔大草原》 空碧蓝如海,云白似征帆。 天高地阔,溪水婉转绕群山。千里草原春色,千古自然生态,大美谁比肩。 悠哉牛羊牧,和谐在人间。 英雄地,忆大汗,跨雕鞍。 长驱欧亚,风骚独领上千年。大漠雄鹰飞去,大野雄风依在,后代续新篇。 民族复兴计,南北竞相攀。 《浣溪沙·游扎兰屯》 昔日俄臣万里寻,游闲可意扎兰屯。 山灵水韵最怡人。夏日满城飞柳絮,暑天遍地吐芳馨。 江南春景又重温。 3.老舍的草原中的20个词语、5个句子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像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种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快了,快到了。忽然,向背一阵风吹来的,远处的小丘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 也不知怎的,就进了蒙古包。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主客都盘腿坐下,谁都有礼貌,谁都又那么亲热,一点儿不拘束。不大一会儿,好客的主人端进来大盘子的手抓羊肉和奶酒. 是我们老师叫我们抄的. 4.老舍的《草原》中静态描写的句子和动态描写的句子静态描写: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动态描写: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主人们下了马,我们下了车。 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主客都盘腿坐下,谁都有礼貌,谁都又那么亲热,一点儿不拘束。 不大一会儿,好客的主人端进来大盘的手抓羊肉。 文章简介: 《草原》是现代作家、诗人老舍创作的一篇散文。 已选入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一课。文章主要讲了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和蒙汉联欢图。 作者在最后引用了一句“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抒发了作者对草原的热爱之情和对蒙汉两族的深情厚谊。 本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依次描写草原的美丽风光,蒙古族人民热情迎客的场面,主客饮酒联欢的场面。 通过这些画面,表现了草原的风光美,人情美和民俗美。 扩展资料作者简介: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庆春,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字舍予。 北京满族正红旗人。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老舍的一生,总是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艺界当之无愧的“劳动模范”。 1966年,由于受到**中恶毒的攻击和迫害,老舍被逼无奈之下含冤自沉于北京太平湖。 内容简介: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 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 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 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 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牛羊多了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 快了,快到了。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 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蒙古包外,许多匹马,许多辆车。人很多,都是从几十里外乘马或坐车来看我们的。 主人们下了马,我们下了车。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 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 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总的意思是民族团结互助。 也不知怎的,就进了蒙古包。 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主客都盘腿坐下,谁都有礼貌,谁都又那么亲热,一点儿不拘束。不大一会儿,好客的主人端进来大盘的手抓羊肉。 干部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我们回敬,主人再举杯,我们再回敬。 这时候,鄂温克姑娘们戴着尖尖的帽子,既大方,又稍有点儿羞涩,来给客人们唱民歌。我们同行的歌手也赶紧唱起来。 歌声似乎比什么语言都更响亮,都更感人,不管唱的是什么,听者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 饭后,小伙子们表演套马、摔跤,姑娘们表演了民族舞蹈。 客人们也舞的舞,唱的唱,并且要骑一骑蒙古马。太阳已经偏西,谁也不肯走。 是呀!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