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借景抒情的经典诗句有哪些1、唐代温庭筠《更漏子·玉炉香》: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 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释义:玉炉散发着炉香烟,红色的蜡烛滴着烛泪,摇曳的光影映照出华丽屋宇的凄迷。她的蛾眉颜色已褪,鬓发也已零乱,漫漫长夜无法安眠,只觉枕被一片寒凉。 窗外的梧桐树,正淋着三更的冷雨,也不管屋内的她正为别离伤心。一滴一滴的雨点,正凄厉地敲打着一叶一叶的梧桐,滴落在无人的石阶上,一直到天明。 2、唐代李白《劳劳亭》: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释义:天下最伤心的地方,就是这送别的劳劳亭。春风也会意离别的痛苦,不催这柳条儿发青。 3、唐代王勃《春庄》: 山中兰叶径,城外李桃园。 岂知人事静,不觉鸟声喧。 释义:幽静的山林中有一条路边长满兰叶的小路,城外的种桃李的园子。只是没有人间的清静,没有听到鸟儿的啼叫之声。 4、宋代张先《千秋岁·数声鶗鴂》: 数声鶗鴂,又报芳菲歇。惜春更把残红折。 雨轻风色暴,梅子青时节。 永丰柳,无人尽日花飞雪。 莫把幺弦拨,怨极弦能说。天不老,情难绝。 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夜过也,东窗未白凝残月。 释义:数声杜鹃的鸣啼,又报告烂漫春光将要凋谢。惜春人更想将那残花折。怎奈何雨虽轻柔风却猛烈,正赶上这梅子发青的暮春时节。看那永丰坊的柳树,在无人的园中整日撒飞絮如飘雪。 切莫把琵琶的细弦拨动,我深深的哀怨细弦也难倾泻。天如有情不会老,真情永不会灭绝。多情的心就像那双丝网,中间有千千万万个结。中夜已经过去了,东方未白,尚留一弯残月。 5、清代纳兰性德《相见欢·微云一抹遥峰》: 微云一抹遥峰,冷溶溶,恰与个人清晓画眉同。 红蜡泪,青绫被,水沉浓,却与黄茅野店听西风。 释义:遥远的山峰上飘着一抹微云,冷溶溶的远山,那一抹微云的远山像极了她清晓画的眉形。妻子一人孤独凄清的盏着红蜡,盖着青菱被,任那水沉香的香气沉晕。但此时自己身在远方,停宿黄茅野店,耳畔是西风猎猎,感到凄迟伤感。 2.借景抒情的古诗《宿建德江》 作者: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这是一首刻划秋江暮色的诗。先写羁旅夜泊,再叙日暮添愁;然后写到宇宙广袤宁静,明月伴人更亲。一隐一现,虚实相间,两相映衬,互为补充,构成一个特殊的 意境。诗中虽不见“愁”字,然野旷江清,“秋色”历历在目。全诗淡而有味,含而不露;自然流出,风韵天成,颇有特色。 枫桥夜泊(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枫桥夜泊》就是诗人张继在国家遭受战争、自己赶考落榜,处于痛苦、彷徨、忧愁和无奈之时,借景抒情之作。 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雨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借月抒情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抬头看见天上的明月, 低下头思念故乡。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明月美景何时有,手捧 酒杯问青天。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春风又吹绿了江 南岸,我何时能 在明月照耀下回 到故乡。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春天的江潮水 连着海水,海 上的明月与潮 水一同起落。 3.有哪些借景抒情的古诗秋宵月下有怀朝代:唐代作者:孟浩然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译文一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天空,月光映上露珠晶莹剔透,好像被露水打湿了一样。 在如此美丽的月光下,寒鹊不知道该到哪里栖息。而萤火虫也不敢和月光争一点光亮。 随着卷起的门帘飞进了房间。院子里只剩枝丫的槐树落在月光下的影子,稀疏凄凉。 而这个时候从邻居那边传来的杵声在寂静的秋夜里显得那么清晰急促。相隔遥远。 如何去约定相聚的日子,只能惆怅地望着同样遥远的月亮,什么事也做不了,就那样傻站着。注释①沾:润湿。 ②栖:栖息。③帘:即竹帘,可以卷起,故称卷帘。 ④ 杵(chǔ):春米、捣衣用的棒槌。此用作动词,指捣衣。 ⑤佳期:原指与佳人相约会,后泛指欢聚之日。⑥望望:望了又望。 ⑦伫立:久久站立。春庄朝代:唐代作者:王勃山中兰叶径,城外李桃园。 岂知人事静,不觉鸟声喧。译文幽静的山林中有一条路边长满兰叶的小路,城外的种桃李的园子。 只是没有人间的清静,没有听到鸟儿的啼叫之声。 4.关于借景抒情的古诗及意思古诗 《 》 唐· ,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这首古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 是他被贬为 司马时写的。 全诗描绘了大雪中群山无飞鸟,路上无行人,老翁孤舟独钓的凄凉景象,本诗看似是写景诗,实际是作者 这首绝句句句无雪,又句句见雪;句句写景,又句句抒情。借老翁的凄凉景象婉转地表达了他在政治革新失败后孤独无援的处境,他孤僻高傲、不向腐朽的权贵们屈服的顽强性格。情景浑然融为一体,作者的 的特有品格在简短的文字中跃然纸上,凸显异常。题为“ ”,前三句却始终不着“雪”字,只是在结尾处才点出“雪”,对诗题做了一个小小的呼应。这是此诗的一大特点。意境绮丽空灵,意蕴深邃悠远,堪称千古决“钓”。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人在楼土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这是诗人 一九三五年写下的名篇 在 中,诗人设置了几组不定的 画面,通过视角的转换和组合,整体诗具有了流动的,特征。“你站在挢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这里的“风景” 显然具有独特的意义,“风景”是 “你”和“看风景人”之间转化的中介,由于风景特殊的中介作用,“风景”有了情绪,或者说,“风景”增加了情绪的泛动。这样,诗给了我们一种特殊的感觉,我们随着视角的转变看到了不同的“风景”,并在“风景”中体会到深深的内在情绪,含着伤感哀怨和惋惜留恋的情感。 的《 》讲,雪山、孤舟、飞鸟、 所组成的 都和“孤独寒冷”有关,但《 》不同,叠加的意象使意象自身失去了原有的意义和确定的内涵,反而营造出更加深远的 表达了诗人惋惜之情。 5.借景抒情,咏物言志诗咏物言志诗顾炎武《精卫》 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 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 呜呼!君不见西山衔木众鸟多,鹊来燕去自成窠。 「在狱咏蝉」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青松 陈毅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墨梅 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竹石 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石灰吟 于谦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画菊》 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从,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菊花》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题菊花 黄巢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沁园春.雪 **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借景抒情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雨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借月抒情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抬头看见天上的明月, 低下头思念故乡。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明月美景何时有,手捧 酒杯问青天。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春风又吹绿了江 南岸,我何时能 在明月照耀下回 到故乡。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春天的江潮水 连着海水,海 上的明月与潮 水一同起落。 《宿建德江》 作者: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这是一首刻划秋江暮色的诗。先写羁旅夜泊,再叙日暮添愁;然后写到宇宙广袤宁静,明月伴人更亲。 一隐一现,虚实相间,两相映衬,互为补充,构成一个特殊的 意境。诗中虽不见“愁”字,然野旷江清,“秋色”历历在目。 全诗淡而有味,含而不露;自然流出,风韵天成,颇有特色。 枫桥夜泊(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枫桥夜泊》就是诗人张继在国家遭受战争、自己赶考落榜,处于痛苦、彷徨、忧愁和无奈之时,借景抒情之作。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望岳 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6.借景抒情的诗句1、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2、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3、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4、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借景抒情的诗句。—— 5、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6、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7、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8、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9、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10、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11、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借景抒情的诗句。—— 12、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13、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14、多情自古空余恨,好梦由来最易醒。—— 15、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7.借景抒情的诗词<<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稀。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宿建德江》 作者: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雨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秋晚山居 【唐】黄滔 爽气遍搜空,难堪倚望中。 孤烟愁落日,高木病西风。 山寂樵声出,露凉蝉思穷。 此时尘外事,幽默几人同 紫藤萝瀑布 作者:宗璞 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 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 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但是我没有摘。 我没有摘花的习惯。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 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我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察颜观色,试探什么。 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 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看不见藤萝花了。 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由每一个一朵,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1982年5月6日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 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 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的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模模糊糊地哼着棉歌。 我悄悄地披上大衫,带上门出去。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 这是一条 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 路的一旁 ,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 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路上只我一人,背着手踱着。 这一片天地好象 是我的;我也象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 个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 象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 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 ,现在都可以不理。 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叶子出水很高,象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 又如天里的星星。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 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 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象闪电般,霎时传过荷 塘的那边去了。 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一了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 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象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是别有风味的。 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象是画在荷叶上。塘中。 8.借景抒情的古诗名句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秦观《踏莎行》) 诗人通过客舍紧紧封闭、春寒阵阵袭来、杜鹃声声悲鸣、夕阳徐徐西下四种景象构成的凄清意境抒发了凄厉无穷的羁旅之愁。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杜甫《绝句(其一)》) 诗人工笔细描的飞燕衔泥、鸳鸯静睡之景,流露了对初春时节生机勃发、欣欣向荣自然美景的喜爱情怀,反映了暂时定居草堂的安适心情。 江春不肯留归客,草色青青送马蹄。 (刘长卿《送李判官之润州行营》) 假托江春不肯留客,委婉说出了行客无法滞留,又拟想春草也同自己一样送别友人,把离别之意表达得十分悠长曲折。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祁《木兰花》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杨万里《暮热游荷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苏轼《海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