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关于帆或舟的诗句.

1.描写舟船的诗句

明确写船、舟的:宿建德江-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宴词-王之涣 长堤春水绿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莫听声声催去棹,桃溪浅处不胜舟.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孟浩然 山瞑听猿愁,沧江急夜流.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听流水调子-王昌龄 孤舟微月对枫林,分付鸣筝与客心.岭色千重万重雨,断弦收与泪痕深.渡荆门送别-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暗写船、舟的:早寒有怀-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送杜十四之江南-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2.形容“帆”和“舟”的古诗有哪些

1、《次北固山下》唐代·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2、《行路难·其一》唐代·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3、《金陵怀古》宋代·王珪

怀乡访古事悠悠,独上江城满目秋。

一鸟带烟来别渚,数帆和雨下归舟。

萧萧暮吹惊红叶,惨惨寒云压旧楼。

故国凄凉谁与问,人心无复更风流。

4、《酬报先上人登楼见寄》唐代·许浑

丹叶下西楼,知君万里愁。

钟非黔峡寺,帆是敬亭舟。

山色和云暮,湖光共月秋。

天台多道侣,何惜更南游。

5、《舍弟观归蓝田迎新妇,送示两篇》唐代·杜甫

汝去迎妻子,高秋念却回。

即今萤已乱,好与雁同来。

东望西江水,南游北户开。

卜居期静处,会有故人杯。

楚塞难为路,蓝田莫滞留。

衣裳判白露,鞍马信清秋。

满峡重江水,开帆八月舟。

此时同一醉,应在仲宣楼。

3.形容“帆”和“舟”的古诗有哪些

1、《次北固山下》唐代·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2、《行路难·其一》唐代·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3、《金陵怀古》宋代·王珪 怀乡访古事悠悠,独上江城满目秋。 一鸟带烟来别渚,数帆和雨下归舟。

萧萧暮吹惊红叶,惨惨寒云压旧楼。 故国凄凉谁与问,人心无复更风流。

4、《酬报先上人登楼见寄》唐代·许浑 丹叶下西楼,知君万里愁。 钟非黔峡寺,帆是敬亭舟。

山色和云暮,湖光共月秋。 天台多道侣,何惜更南游。

5、《舍弟观归蓝田迎新妇,送示两篇》唐代·杜甫 汝去迎妻子,高秋念却回。 即今萤已乱,好与雁同来。

东望西江水,南游北户开。 卜居期静处,会有故人杯。

楚塞难为路,蓝田莫滞留。 衣裳判白露,鞍马信清秋。

满峡重江水,开帆八月舟。 此时同一醉,应在仲宣楼。

4.诗句里有帆和舟这两个字的古诗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年代: 唐 作者: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酬报先上人登楼见寄》

年代: 唐 作者: 许浑

丹叶下西楼,知君万里愁。钟非黔峡寺,帆是敬亭舟。

山色和云暮,湖光共月秋。天台多道侣,何惜更南游。

《将为南行陪尚书崔公宴海榴堂》

年代: 唐 作者: 许浑

朝宴华堂暮未休,几人偏得谢公留。风传鼓角霜侵戟,云卷笙歌月上楼。

宾馆尽开徐稚榻,客帆空恋李膺舟。谩夸书剑无知己,水远山长步步愁。

《舟行鄿黄间雨霁得便风有感》

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天青云白十分晴,帆饱舟轻尽日行。江底鱼龙贪昼睡,淮南草木借秋声。

好山缥缈何由住,华发萧条只自惊。莫怪时人笑疏嬾,宦情元不似诗情。

《金陵怀古》

年代: 宋 作者: 王珪

怀乡访古事悠悠,独上江城满目秋。一鸟带烟来别渚,数帆和雨下归舟。

萧萧暮吹惊红叶,惨惨寒云压旧楼。故国凄凉谁与问,人心无复更风流。

《佛牙山》

年代: 宋 作者: 胡鉴

烈火烹沸鼎梦游,梦回渐觉此身浮。坐忘三载蕉中鹿,卧护一帆天际舟。

要识此心如止水,尽将尘迹送牢愁。荆溪莓藓青无羔,待与石亭三日留。

5.关于帆船的诗句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韦应物《滁州西涧》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李白《赠汪伦》

李白《行路难》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杜甫《绝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枫桥夜泊》张继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春夜喜雨》杜甫

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 司空曙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题龙阳县青草湖》唐温如

下面的就不写作者和诗歌的名字了~

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

卧 桥 总 应 合 船 渡, 流 水 不 与 顽 石 争。

夜来江雨宿蓬船,卧听淋铃不忍眠

月明船上帘幕卷, 香露重岸头花木

6.关于帆船的古诗

《三更泛舟谢达》

一望四十里,弥漫白浸天

何年围此水,为我垦成田。

风使帆船疾,云和竹苇连。

末流溪转狭,浮沫带蛟涎。

年代:宋朝 作者:仇远

《将次镇南》

豫章江南朔风惊,浩荡帆船破浪行。

目送家山无几许,千年空想蟪蛄声。

年代:宋朝 作者:王安石

《题濠州钟离寺》

遥遥东郭寺,数里占原田。

远岫碧光合,长淮清派连。

院藏归鸟树,钟到落帆船。

唯羡空门叟,栖心尽百年。

年代:唐朝 作者:张祜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孟浩然《宿建德江》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早发白帝城》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李白《望天门山》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韦庄《菩萨蛮》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范仲淹《江上渔者》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韦应物《滁州西涧》

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周邦彦《苏幕遮》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白居易《琵琶行》

7.有关舟字的诗句

1、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王湾《次北固山下》) 2、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杜甫《旅夜抒怀》) 3、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早发白帝城》) 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李清照《如梦令》 6、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 7、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8、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李白《行路难(其一)》) 9、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 10、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孟浩然《望洞庭湖增张丞相》) 11、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李白《赠汪伦》) 12、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孟浩然《宿建德江》) 13、君爱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范仲淹《江上渔者》)轻舟已过万重山舟行碧波上 人在画中游昨夜扁舟雨一蓑 满江风浪夜如何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8.关于舟的古诗

1,《舟过安仁》宋代 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译文: 一只渔船上,有两个小孩子,他们收起了竹竿,停下了船桨,坐在船中。怪不得没下雨他们就张开了伞,原来他们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当帆让船前进啊。

2,《舟夜书所见》清代 查慎行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译文:漆黑之夜不见月亮,只见那渔船上的灯光,孤独的灯光在茫茫的夜色中,象萤火虫一样发出一点微亮。微风阵阵,河水泛起层层波浪,渔灯微光在水面上散开,河面好象撤落无数的星星。

3,《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清代 秋瑾

万里乘风去复来,只身东海挟春雷。忍看图画移颜色,肯使江山付劫灰。

译文:千万里远途我像腾云驾雾一样去了又回,我独自一人穿越东海往返伴随滚滚春雷。不忍心看到祖国的地图变成别国的领土,怎能让锦绣江山被侵略者炮火化成飞灰。

4,《小寒食舟中作》唐代 杜甫

佳辰强饮食犹寒,隐几萧条戴鹖冠。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译文:小寒时节,勉强吃一点饭,靠着乌几,席地而坐,乌几已经破旧,缝了很多遍了,头上戴着褐色的帽子。春来水涨,江河浩漫,所以在舟中漂荡起伏犹如坐在天上云间;身体衰迈,老眼昏蒙,看岸边的花草犹如隔着一层薄雾。

5,《舟中读元九诗》唐代 白居易

把君诗卷灯前读,诗尽灯残天未明。眼痛灭灯犹闇坐,逆风吹浪打船声。

译文:把你的诗卷在灯前看,诗读完了灯也快灭了而天还没有亮。看诗看到眼睛痛,熄灭了灯还在黑暗中坐着,逆风吹着浪花拍打着小船。

9.哪位知道有关"帆"的诗句

行路难》

作者: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暗天。

闲来垂钓坐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这首诗充满了隐喻。借乐府古题抒发情志,本来就有慷慨悲歌的韵味,加之诗人对自己政治追求的含蓄表达和形象描述,使诗意更加扑朔迷离。李白少有大志,以管仲、晏婴等名相自期,想辅佐帝王,成就伟业,“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退而求其次,也要像他的乡人司马相如、扬雄那样,以一篇辞赋文章一鸣惊人,为天子所用。他二十四岁离开蜀地,“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漂泊大半生,直到四十二岁才奉诏供奉翰林,两年后又不容于朝,被迫出京。推敲诗意,这首诗当是李白入长安求仕无路时的作品,所以既作激愤之语,亦存有“长风破浪”之志。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