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宋词是一朵情花下载

1.读后感之一 《宋词是一朵情花》

亡国之叹如一江春水 -------《宋词是一朵情花》 唐诗是一棵大树,宋词是一朵情花。

宋词以言情为多,或悲或喜,或缠绵或悠长,或感叹或激昂。总之,宋词虽好,写不完世上至情,抒不尽人间衷肠!-------题记 南唐,在绵远悠长的中国历史上实在算不得什么。

既没有秦、隋短命却乱世统一的功绩,也没有汉唐盛世的繁华命。一段“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的闪存,实在是千年岁月中的昙花一现。

可是,区区几十年的光阴,她却为中国文学史贡献了三颗明珠:李璟、李煜、冯延巳。他们秀美精致的词风,已经有了宋词的影子。

而在这三颗明珠中,最为璀璨的当属后主李煜了。 严格意义上讲,李煜应该算做南唐人。

可他的确曾经在宋朝生活过,承蒙皇恩浩荡,被做了几年宋朝的“侯爷”。所以后人每每提及宋词,必会从他开始说起。

“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皆枉然”,好像说宋词不谈李煜,也似乎有些不合“学术规范”。后主在天有灵,不知是否愿意依然和宋朝纠结在一起。

“违命侯”这三个字到底是殊荣还是羞辱呢? 有人说,“好死不如赖活”,然而这个尴尬得有些卑贱的官职,好像并没有为李煜带来生的尊严。倒是人间的悲欢离合、春秋苦度,深深地扎疼了他的心: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花开花谢,时光匆匆,人世间最无常的就是自然的更迭,恰如晨起的寒雨晚来的冷风。

在苦雨凄风的岁月中,不禁想到了分别时的场景。人生的哀痛莫过于“生离死别”,娇妻的泪水点点滴落,可惜连这样伤感的时光都不知几时还能再有?人生的遗憾犹如东流之水长绵不休。

这首《相见欢》,初读字字写景,细品却句句言情;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岁月匆匆,不仅有红花凋落,也有国破山河碎的悲凉。

“朝来寒雨晚来风”简简单单的七个字,既写出了晨昏的景致,也写出了处境的凄苦。李煜被软禁期间,虽然名为侯,实则与外界几乎隔绝,恐怕除了自然的风雨,真的再也没有什么来客了。

终于,有一天旧臣徐铉来探望。李煜拉着徐铉的手悲切地哭了起来,感慨当初听信谗言错杀忠臣,抚今追昔,悔恨难平。

不料,徐铉是宋太宗派来的“眼线”。贰臣终究是贰臣,被宋太宗一逼问,吓得什么都说了,当然吞吞吐吐透露出的还有李煜对近况的哭诉。

正所谓“一山难容二虎”,虽然李煜已经“虎落平阳”,但是他还怀念自己称王称霸的生活,这是宋太宗所无法忍受的。 很快,李煜四十二岁的生日到了。

这个浪漫的皇帝恰恰生于中国最为浪漫的七夕。 明月当空,故国不堪回首。

后主的文人情思在这夜色和月色中被深深地唤起,“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推杯换盏之际,竟然忘了寄人篱下需低头的道理,酒入愁肠,一时兴起,国仇家恨喷薄而出。一首虞美人,成就了李煜个人词史上的辉煌,也葬送了他宝贵的生命。

宋太宗被“小楼昨夜又东风”激怒,赐下毒酒一杯。相传毒酒为中药马钱子,服后全身抽搐,头脚蜷缩,状极痛苦。

李煜死后被追为吴王,爱妻小周后悲痛欲绝,不久也随之而死。美人香销玉殒随爱仙逝;空留一段《虞美人》孤独遗世千古传唱。

李煜死后,人们演绎出不同的版本。有人说是因为宋太宗自以为也会写两句“歪诗”,但无论如何也写不过李煜,一生气把他毒死了,有点“文人相轻”的意思。

也有的人说,宋太宗看上了他漂亮的媳妇小周后,花轿抬走,旬日才返;后来嫌李煜碍事,索性就宰了他,以绝小周后的情思。 无论如何,李煜被毒死了,追随着先他而亡的国家,一并烟消云散了。

留下绵绵的词风和冤死的孤魂。 李煜是一个典型被历史“玩弄”的人。

本来无心当皇帝,身为中主(李璟)六子,帝位无论如何也轮他不着。结果历史开了一个莫大的玩笑,他的叔叔哥哥们,一个个嘎嘣嘣全都死光了,偌大的场子就剩下他独自来撑。

李煜不是宝玉,开心的时候可以躲在暖纱橱里吃姐妹们嘴上的胭脂,不开心了,头发剃光光,跑去当和尚玩。毕竟,王府的公子哥儿和帝王的子孙总是有所差别的。

李煜没处躲,只好硬着头皮当了这个皇帝。 假如落在手里的是一个盛世王朝,估计李煜也会励精图治,说不定可以成就一番事业。

可惜,南唐到了他的手里,气数已尽。加上李煜主观上也没什么称帝的精神准备,所以,很快就被初起的北宋给灭了。

末代皇帝的历史抉择通常都别有意味,自杀和投降都没有什么好结果。正所谓“胜者王侯败者寇”,作为一个国家的代言人,历史可以解散,但人生却不能。

所以,李煜终于还是决定活下来,哪怕没有尊严,他也希望可以苟延残喘地活下去。 纵观李煜的一生,半是词人,半是帝王。

为词,他香艳旖旎;为王,也多如此。这和赵氏兄弟截然不同,赵氏兄弟首先是帝王,其次才是文人(不管是真文人还是装文人)。

文治武功、文臣武将,虽然可以并立而称,但重心上还是有所不同。政治家首先想到的是韬光养晦、运筹帷幄;而文人,清茶烈酒、风花雪月,最在乎的是才情;这便是文武之道的不同。

李煜文质彬彬,本无登基妄想,也无一统山河的野心;只希望偏安一隅,有立锥之地可以。

2.读《花千树:宋词是一朵情花》的读后感

近几年,点评宋词的图书和文章如汗牛充栋,内容选材也更是五花八门。词学大家的学术类图书在此不论,单讲普及类的,真是乱花渐欲迷人眼,本本包装光鲜,名字也晃眼。但打开书来,大都是秾词艳句的堆积,不知所云,读后让人云里雾里,如吃了一盘酸甜苦辣咸都不突出的菜,没法回味。这些不是书,是一堆滥用树木造的文字孽,是流进读者心里的毒。

五年前,《宋词是一朵情花》刚刚出版的时候,大家都为之眼前一亮,觉得这是一本好书,一本值得读的书。也正是它,引领了后来一个诗词赏评的潮流,无论是从封面、还是从内容,甚至从书名上。

好的文字都是耐读的。何谓耐读?其关窍就在四个字:文质彬彬。

孔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词汇的文饰纵然必不可少,但没有内容让其附丽,它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宋词是一朵情花》的文字就胜在这文与质俱有其价值、互相辉映上,作家给我们看的不仅仅是一首首美丽的词的解读,更多的是对词人、对他们的人生、他们的苦乐、他们的时代的深入理解。她给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阕阕或秾艳、或清丽、或浩荡的情感激流,更让我们看到了宋词所生长的天地,那方不仅养育词人,也养育普通百姓的土地。如今时隔五年,作家又推出了这本全新增订本,取名《花千树》,这简洁的名字,可谓繁华落尽见真淳,三个简单的字却包含了宋朝几百年风雨、词人饱蘸着深情吟唱出的百态千姿。

“宋朝重文轻武,经济富足的前提下,愿意对周边政权纳税称臣,用经济利益换政治和平,这基本符合中国古代的军事思想:不战而屈敌。另一方面,先是辽后是金接着是元,这些剽悍的民族擅骑射尚武力,希望通过攻城略地来扩大自己的版图。所以,不论北宋如何屈己从人,金朝的铁蹄终将如期而至,踩碎北宋柔弱的抵抗。”这是对北宋的才子皇帝徽宗所面临命运的历史分析,可谓是见天地,让我们通过一个人想象着一个看似辉煌的王朝,如何在天地玄黄、风雨如晦的时代轰然崩塌。纵观中国历史,宋代的大一统从来都是残缺的,北宋太祖皇帝在取得国家政权后,采取“攘外必先安内”的态度,一直没有彻底解决西部与北部的边患问题,而防守形胜之地也都留给了契丹人,当时关系中原王朝安危的“燕云十六州”就在他们的控制下,没有这些屏障,契丹的骑兵可顺着大平原直取北宋的都城汴梁,这也是为什么宋朝在澶渊打胜了,还要输送岁贡的原因。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版图狭小,军事积弱的国家,创造出了辉煌的文化,这与宋朝的政策有关,首先,为了防止武人掌权,宋朝极重文人,不杀读书种子,另外,宋朝的版图占据中原和江南,特别是江南富庶的经济环境为其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这些也促进了文化的大繁荣,词这一文体正躬逢其盛,创造了别于诗的另一种辉煌。读《花千树》全书,我们可以通过作家广阔的视角、深切的关怀,触摸到赵宋王朝在那种残缺中盛放的美丽。

当然,作家的着力点更多在于描画一个个生动的生命,刻写一个个多彩的灵魂。全书七章35篇,作家精当地选择了35位宋代典型或非典型的词人,有落魄帝王、大家闺秀、青楼名妓、白衣才子、庙堂卿相等等,不同的身份地位,不同的思想维度,演绎了不同的精彩人生。作家将一阕阕情意饱满的词作放回他们人生的大环境中,巧妙地糅合在一起,别有种天然的巧妙。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