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关于明朝的诗句

1.清、明朝的诗(各15首)

《咏同心兰四绝句》 清 钱谦益 新妆才罢采兰时,忽见同心吐一枝。

珍重天公裁剪意,妆成敛拜喜盈眉。 《 题画 》清•郑燮 兰草已成行,山中意味长。

坚贞还自抱,何事斗群芳? 《峤壁兰》 峭譬一千尺,兰花在空碧。 下有采樵人,伸手摘不得。

《得意写之》 兰草与三台,无人敢笔栽。 取得新奇法,墨香吹出来。

《韬光庵为松岳上人作画》 元日画兰竹,远寄郭云亭。 万水千山外,知余老更新。

《题王蔗村镜影图》清•蒋士铨 鉴空无我相,水静波亦止。 手拈幽兰花,妙香乃如此。

《写兰石有寄》清•智永 一片空山石,数茎幽谷草。 写寄风尘人,莫忘林泉好。

《题画兰》 清•黄任 之一 何来尔室香?四壁即空谷。 一拳古而媚,美人伴幽独。

之二 沅澧多所思,远道我心? 。 纸窗招香魂,貌之不敢佩。

之三 磁斗寄绮石,源清者香远。 君从辋川来,而得此粉本。

《兰》 清•马骀 丛兰发幽崖,托根近霄汉。 泉水自流出,天风吹不断。

《冬兰》清•曹寅 冬草漫碧寒,幽兰亦作花。 清如辟谷士,瘦似琢诗家。

丛秀几钗股,顶分双髻丫。 夕窗香思发,风影欲箐纱。

《珠兰》清•姚燮 香粟佛天饭,蕊珠仙界衣。 托名应自贵,含蕾再难微。

荡子甘心与,村娘愧发稀。 一春清素愿,消受露华霏。

《卓子任至署馆论诗时盆兰初放》清•孔尚任 过雨江城湿,探梅野寺寒。 往来敦古处,吟啸慰闲官。

不信诗全警,常愁字未安。 相将情话久,臭味比幽兰。

画兰》清•谭嗣同 雁声吹梦下江皋,楚竹湘 起暮涛。 帝子不来山鬼哭,一天风雨写离骚。

《柬魏默源》清•何绍基 蕙抱兰怀只自怜,美人遥在碧云边。 东风不救红颜老,恐误青春又一年。

《画兰》清•孙原湘 离骚一种旧根苗,湘水湘云绿共摇。 认取春风双影子,不闻香气也魂销。

题 《空谷幽兰图》清•汪士慎 兰草堪同隐者心,自荣自萎白云深。 春风岁岁生空谷,留得清香入素琴。

《题兰花册》清•李方膺 问天莫笑总无知,也惜幽兰鬓渐丝。 当户已愁锄已尽,入山又恐负芳时。

《兰溪》清•黄任 如画山城 小滨,楼台一半枕通津。 纵然不达潇湘路,香草名溪更感人。

《荆门杂咏》清•李友棠 憔悴江潭赋九歌,枫林叶下洞庭波。 蛾眉自古伤谣诼,独采秋兰吊汩罗。

《画兰》清•马骀 昨日街头卖菜翁,见我写兰说写葱。 我有株葱曾失却,被君偷入画图中。

明朝古诗 湘妃怨》明·李梦阳 采兰湘北芷,搴木澧南浔。 渌水含瑶彩,微风托玉音。

云起苍梧夕,日落洞庭阴。 不知篁竹苦,惟见泪斑深。

《 兰 》明 陈汝言 兰生深山中,馥馥吐幽香。 偶为世人赏,移之置高堂。

雨露失天时,根株离本乡。 虽承爱护力,长养非其方。

冬寒霜雪零,绿叶恐雕伤。 何如在林壑,时至还自芳。

《垂兰》明·李日华 从风不猎香,俯溪自怜影。 空山狼藉春,半属野樵领。

《题画兰》明·陈献章 阴崖百草枯,兰蕙多生意。 君子居险夷,乃与恒人异。

《题兰竹卷》 明·文彭 偶培兰蕙两三栽,日燠风微次第开。 坐久不知香在堂,开窗时有蝶飞来。

《子昂兰》明·史鉴 国香零落佩 空,芳草青青合故宫。 谁道有人和泪写,托根无地怨东风。

《画兰》明·李日华 江南四月雨晴时,兰吐幽香竹弄姿。 蝴蝶不来黄鸟睡,小窗风卷落花丝。

懊恨幽兰强主张,开花不与我商量。 鼻端触着成消受,着意寻香又不香。

《王楚玉画兰》明·陈继儒 年来空谷半霜风,留得遗香散草丛。 只恐樵人溷兰艾,红颜收在束薪中。

《 兰 》明·董其昌 绿衣青葱傍石栽,孤根不与众花开。 酒阑展卷山窗下,习习香从纸上来。

无边蕙草袅春烟,谷雨山中叫杜鹃。 多少朱门贵公子,何人消受静中缘。

《水墨兰花》明·徐渭 绿水唯应漾白苹,胭脂只念点朱唇。 自从画得湘兰后,更不闲题与俗人。

作者:林鸿 朝代:明 投赠张红桥 桂殿焚香酒半醒, 露华如水点银屏。 含情欲诉心中事, 羞见牵牛织女星。

作者:解缙 朝代:明 斧 斫削群才到凤池。 良工良器两相资。

他年好携朝天去。 夺取蟾宫第一枝。

五月十九日大雨 作者:刘基 朝代:明 风驱急雨洒高城,云压轻雷殷地声。 雨过不知龙去处,一池草色万蛙鸣。

北风行 作者:刘基 朝代:明 城外萧萧北风起,城上健儿吹落耳。 将军玉帐貂鼠衣,手持酒杯看雪飞。

古戍 作者:刘基 朝代:明 古戍连山火,新城殷地笳。 九洲犹虎豹,四海未桑麻。

天迥云垂草,江空雪覆沙。 野梅烧不尽,时见两三花。

我爱秋香 作者:唐寅 朝代:明 我画蓝江水悠悠, 爱晚亭上枫叶愁。 秋月溶溶照佛寺, 香烟袅袅绕经楼。

花下酌酒歌 作者:唐寅 朝代:明 九十春光一掷梭,花前酌酒唱高歌。 枝上花开能几日,世上人生能几何。

好花难种不长开,少年易过不重来。 人生不向花前醉,花笑人生也是呆。

唐伯虎与祝枝山联句咏奇石 作者:唐寅 朝代:明 嵯峨怪石倚云间,抛掷于今定几年。 苔藓作毛因雨长,藤萝穿鼻任风牵。

从来不食溪边草,自古难耕陇上田。 恨杀牧童鞭不起,笛声斜挂夕阳烟。

2.清、明朝的诗(各15首)

《咏同心兰四绝句》 清 钱谦益 新妆才罢采兰时,忽见同心吐一枝。

珍重天公裁剪意,妆成敛拜喜盈眉。 《 题画 》清•郑燮 兰草已成行,山中意味长。

坚贞还自抱,何事斗群芳? 《峤壁兰》 峭譬一千尺,兰花在空碧。 下有采樵人,伸手摘不得。

《得意写之》 兰草与三台,无人敢笔栽。 取得新奇法,墨香吹出来。

《韬光庵为松岳上人作画》 元日画兰竹,远寄郭云亭。 万水千山外,知余老更新。

《题王蔗村镜影图》清•蒋士铨 鉴空无我相,水静波亦止。 手拈幽兰花,妙香乃如此。

《写兰石有寄》清•智永 一片空山石,数茎幽谷草。 写寄风尘人,莫忘林泉好。

《题画兰》 清•黄任 之一 何来尔室香?四壁即空谷。 一拳古而媚,美人伴幽独。

之二 沅澧多所思,远道我心? 。 纸窗招香魂,貌之不敢佩。

之三 磁斗寄绮石,源清者香远。 君从辋川来,而得此粉本。

《兰》 清•马骀 丛兰发幽崖,托根近霄汉。 泉水自流出,天风吹不断。

《冬兰》清•曹寅 冬草漫碧寒,幽兰亦作花。 清如辟谷士,瘦似琢诗家。

丛秀几钗股,顶分双髻丫。 夕窗香思发,风影欲箐纱。

《珠兰》清•姚燮 香粟佛天饭,蕊珠仙界衣。 托名应自贵,含蕾再难微。

荡子甘心与,村娘愧发稀。 一春清素愿,消受露华霏。

《卓子任至署馆论诗时盆兰初放》清•孔尚任 过雨江城湿,探梅野寺寒。 往来敦古处,吟啸慰闲官。

不信诗全警,常愁字未安。 相将情话久,臭味比幽兰。

画兰》清•谭嗣同 雁声吹梦下江皋,楚竹湘 起暮涛。 帝子不来山鬼哭,一天风雨写离骚。

《柬魏默源》清•何绍基 蕙抱兰怀只自怜,美人遥在碧云边。 东风不救红颜老,恐误青春又一年。

《画兰》清•孙原湘 离骚一种旧根苗,湘水湘云绿共摇。 认取春风双影子,不闻香气也魂销。

题 《空谷幽兰图》清•汪士慎 兰草堪同隐者心,自荣自萎白云深。 春风岁岁生空谷,留得清香入素琴。

《题兰花册》清•李方膺 问天莫笑总无知,也惜幽兰鬓渐丝。 当户已愁锄已尽,入山又恐负芳时。

《兰溪》清•黄任 如画山城 小滨,楼台一半枕通津。 纵然不达潇湘路,香草名溪更感人。

《荆门杂咏》清•李友棠 憔悴江潭赋九歌,枫林叶下洞庭波。 蛾眉自古伤谣诼,独采秋兰吊汩罗。

《画兰》清•马骀 昨日街头卖菜翁,见我写兰说写葱。 我有株葱曾失却,被君偷入画图中。

明朝古诗 湘妃怨》明·李梦阳 采兰湘北芷,搴木澧南浔。 渌水含瑶彩,微风托玉音。

云起苍梧夕,日落洞庭阴。 不知篁竹苦,惟见泪斑深。

《 兰 》明 陈汝言 兰生深山中,馥馥吐幽香。 偶为世人赏,移之置高堂。

雨露失天时,根株离本乡。 虽承爱护力,长养非其方。

冬寒霜雪零,绿叶恐雕伤。 何如在林壑,时至还自芳。

《垂兰》明·李日华 从风不猎香,俯溪自怜影。 空山狼藉春,半属野樵领。

《题画兰》明·陈献章 阴崖百草枯,兰蕙多生意。 君子居险夷,乃与恒人异。

《题兰竹卷》 明·文彭 偶培兰蕙两三栽,日燠风微次第开。 坐久不知香在堂,开窗时有蝶飞来。

《子昂兰》明·史鉴 国香零落佩 空,芳草青青合故宫。 谁道有人和泪写,托根无地怨东风。

《画兰》明·李日华 江南四月雨晴时,兰吐幽香竹弄姿。 蝴蝶不来黄鸟睡,小窗风卷落花丝。

懊恨幽兰强主张,开花不与我商量。 鼻端触着成消受,着意寻香又不香。

《王楚玉画兰》明·陈继儒 年来空谷半霜风,留得遗香散草丛。 只恐樵人溷兰艾,红颜收在束薪中。

《 兰 》明·董其昌 绿衣青葱傍石栽,孤根不与众花开。 酒阑展卷山窗下,习习香从纸上来。

无边蕙草袅春烟,谷雨山中叫杜鹃。 多少朱门贵公子,何人消受静中缘。

《水墨兰花》明·徐渭 绿水唯应漾白苹,胭脂只念点朱唇。 自从画得湘兰后,更不闲题与俗人。

作者:林鸿 朝代:明 投赠张红桥 桂殿焚香酒半醒, 露华如水点银屏。 含情欲诉心中事, 羞见牵牛织女星。

作者:解缙 朝代:明 斧 斫削群才到凤池。 良工良器两相资。

他年好携朝天去。 夺取蟾宫第一枝。

五月十九日大雨 作者:刘基 朝代:明 风驱急雨洒高城,云压轻雷殷地声。 雨过不知龙去处,一池草色万蛙鸣。

北风行 作者:刘基 朝代:明 城外萧萧北风起,城上健儿吹落耳。 将军玉帐貂鼠衣,手持酒杯看雪飞。

古戍 作者:刘基 朝代:明 古戍连山火,新城殷地笳。 九洲犹虎豹,四海未桑麻。

天迥云垂草,江空雪覆沙。 野梅烧不尽,时见两三花。

我爱秋香 作者:唐寅 朝代:明 我画蓝江水悠悠, 爱晚亭上枫叶愁。 秋月溶溶照佛寺, 香烟袅袅绕经楼。

花下酌酒歌 作者:唐寅 朝代:明 九十春光一掷梭,花前酌酒唱高歌。 枝上花开能几日,世上人生能几何。

好花难种不长开,少年易过不重来。 人生不向花前醉,花笑人生也是呆。

唐伯虎与祝枝山联句咏奇石 作者:唐寅 朝代:明 嵯峨怪石倚云间,抛掷于今定几年。 苔藓作毛因雨长,藤萝穿鼻任风牵。

从来不食溪边草,自古难耕陇上田。 恨杀牧童鞭不起,笛声斜挂夕阳烟。

3.明代的古诗词

杨荣《小山》

瑶空涌出秀芙蓉,宝树参差近九重。波泛羽觞来玉涧,泉垂珠箔喷金龙。四时佳气浮丹阙,八表晴岚露碧峯。喜遇太平无事日,共沾雨露沐恩浓。

刘基《感怀》

结发事远游,逍遥观四方。天地一何阔,山川杳茫茫。众鸟各自飞,乔木空苍凉。登高见万里,怀古使心伤。伫立望浮云,安得凌风翔。

刘基《水龙吟》

鸡鸣风雨潇潇,侧身天地无刘表。啼鹃迸泪,落花飘恨,断魂飞绕。月暗云霄,星沉烟水,角声清袅。问登楼王粲,镜中白发,今宵又添多少。 极目乡关何处?渺青山、髻螺低小。几回好梦,随风归去,被渠遮了。宝瑟弦僵,玉笙指冷,冥鸿天杪。但侵阶莎草,满庭绿树,不知昏晓。

4.关于明朝的古诗

明〕 程相

游少林寺

杖屦徒登礼少林,乱山佳气郁森阴.

松杉色露真如相,禽鸟声传梵国音.

可笑九年间面壁,却怜二祖与安心.

西来一曲调终古,白雪阳春和到今.

〔明〕 朱衡

宿少林寺

初祖开此地,香台空碧岑.

双泉湫德水,五叶散珠林.

钟定禅关夕,山寒宝塔阴.

空堂一片月,曾印折芦心.

〔明〕 黄晖

题钵盂峰二祖

涧响藤枝百折秋,万峰苍翠钵盂收.

轘辕鸟迹空山下,河洛龙光天下流.

石怒乱随狮子掷,塔灵高许雁王投.

眼看浩劫长如此,谁道真僧有去留.

〔明〕 李梦阳

少林寺

林深谷暝客子入,钟鸣叶落秋山空.

烟云细袅石涧底,峦岫乱积松窗中.

唐碑汉碣藓字剥,虎啼猿啸罗灯红.

独坐悠悠息尘想,少室影下月出东.

〔明〕 李梦阳

宿少林寺次韵

万山微暝一钟鸣,古寺深秋倦客情.

僧本折芦番面壁,人非骑鹤故吹笙.

寒催乱木风交响,白动虚岩月自生.

惭愧劳劳不成寐,丁丁卧听早樵声.

〔明〕 李昌祺

游少林寺

少林聂岧峣,有路达葱岭.

半生怀胜概,老乃践其境.

缁流远见迓,偏袒仍露顶.

升高纵遐观,颇觉痴缘屏.

蒲风翻卷帙,艾色侵衣领.

掇蔬僧具供,饮骑童汲井.

自拈清浮香,作礼蓺古鼎.

超超昔神师,顺寂同溟 .

而于片石上,留此不灭影.

竺夏虽异辙,皆贵能猛省.

寒崖许分坐,禅定毕余景.

〔明〕 黄洪宪

游二祖庵遇雨

迢递青山暮,崚嶒石磴斜.

孤云生杖履,细雨湿袈裟.

古井遇双柏,烟岚散五花.

何年辞轩冕,此地学丹砂.

〔明〕 黄洪宪

游达摩面壁洞

蹑屐上层岑,千峰带夕阴.

芙蓉青嶂合,芳草白云深.

洞回迷人径,坛空只梵音.

相看面壁处,聊足洗烦襟.

〔明〕 袁宏道

望嵩少

客程行尽太行山,又见嵩高紫翠间.

料得有人山上笑,红尘如海没朱颜.

〔明〕 周梦旸

登炼魔台眺望

二祖崖既奇,炼魔台益矫.

石磴上盘云,曲径羊肠绕.

扪萝陟其巅,身入星辰表.

四壁势削成,巉崖碍飞鸟.

把杯瞩远天,翻觉神州小.

黄河昆仑来,经过细入沼.

亦有伊洛流,茫茫一线渺.

西华与东岱,仿佛烟村杳.

中多白玉膏,服之轻且袅.

清晨如露溥,饮此世绝少.

我志爱餐霞,坐待天将晓.

〔明〕 俞安期

少室

嵩高中断并神邱,杖底泉开颍水流.

低度岚阴连太室,远分山色绕中州.

挂衣春树三花满,拥幔晴云舞彩浮.

遥傍星楼天半宿,少微永夜在峰头.

〔明〕 吴三乐

九日重游少林寺

少林佳丽地,乘兴又重游.

九日禅堂静,千年古洞幽.

群山苍翠合,孤峙白云浮.

故友黄花共,陶然一醉留.

5.明代的古诗词

明代诗词

月宫清冷桂团团,岁岁花开只自攀。

共在人间说天上,不知天上忆人间。

舟次中秋

淡荡秋光客路长, 兰桡桂棹泛天香。

月明圆峤人千里, 风急轻帆燕一行。

此夜衔杯惭庾亮, 几年持斧笑吴刚。

观涛岂必钱塘去, 碧海银潢自渺茫。

秋山青

秋山青,秋水明。午梦惊秋醒未醒,乾坤一草亭。故国盟,故园情。夜阑斜月透疏棂,孤鸿三两声。

江宿

寂历秋江渔火稀,起看残月映林微。

波光水鸟惊犹宿,露冷流萤湿不飞。

美人对月

斜髻娇娥夜卧迟。

梨花风静鸟栖枝。

难将心事和人说。

说与青天明月知。

一轮明月满乾坤

十里长亭无客走,九重天上现星辰。

八河船只皆收港,七千州县尽关门。

六宫五府回官宰,四海三江罢钓纶。

两座楼头钟鼓响,一轮明月满乾坤。

石灰吟

明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身若等闲 。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石灰吟

6.明朝的诗

临江仙 【原文】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译文】 滚滚的长江向东流去,一代代英雄象浪花一样转瞬既逝。

无论是非还是成败到头来都是一场空。青山还是和原来一样,却不知过去了多少日日夜夜。

白了头发的渔夫和憔夫在江边上已经习惯了这世事的春夏秋冬酸甜苦辣。闲暇时,坐下来摆上一壶酒,谈笑着说起古今天下的往事。

【注释】 淘尽:荡涤一空。 渔樵:渔父和樵夫。

渚:水中的的小块陆地。 【鉴赏】 这是杨慎所做《廿一史弹词》第三段《说秦汉》的开场词,后毛宗岗父子评刻《三国演义》时将其放在卷首。

词的开首两句令人想到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和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以一去不返的江水比喻历史的进程,用后浪推前浪来比喻英雄叱咤风云的丰功伟绩。然而这一切终将被历史的长河带走。

“是非成败转头空”是对上两句历史现象的总结, 从中也可看出作者旷达超脱的人生 观。“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青山和夕阳象征着自然界和宇宙的亘古悠长,尽管历代兴亡盛哀、循环往复,但青山和夕阳都不会随之改变,一种人生易逝的悲伤感悄然而生。

下片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白发渔樵的形象,任它惊骇涛浪、是非成败,他只着意于春风秋月,在握杯把酒的谈笑间,固守一份宁静与淡泊。而这位老者不是一般的渔樵,而是通晓古今的高士,就更见他淡泊超脱的襟怀,这正是作者所追求的理想人格。

全词似怀古,似物志。开篇从大处落笔,切入历史的宏流,四、五句在景语中富哲理、意境深邃。

下片则具体刻画了老翁形象,在其生活环境、生活情趣中寄托自己的人生理想,从而表现出一种大彻大悟的历史观和人生观。 此句甚为豪迈、悲壮,其中有大英雄功成名就后的失落、孤独感,又含高山隐士对名利的澹泊、轻视。

临江豪迈的英世伟业的消逝,像滚滚长江一样,汹涌东逝,不可拒,空留伟业。而我认为此句比起东坡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更有悲壮和凄婉之情。

尽管当初英雄们意气风发,春风得意,但曾经的浴血厮杀,曾经的金戈铁马,已随时间远去,一切成败得失功过是非都已经过去,被历史的长河所吞噬。 历史给人的感受是浓厚、深沉的,不似单刀直入的快意,而似历尽荣辱后的沧桑。

“青山依旧在”即象是对英雄伟业的映证,又象对其的否定,但这些都不必深究,“几度夕阳红”,面对似血的残阳,历史仿佛也凝固了。“依旧”和“几度”在变与不变的现实中挣扎。

或许世界真的就是如此,充满着变与不变。 在这凝固地历史画面上,白发的渔夫、悠然的樵汉,意趣盎然于秋月春风。

但“惯”字又表现出了莫名的孤独与沧凉。或许当一切都过去的时候,心中才会有这份凭吊古战场的苍凉而从容,沉郁而超然。

“一壶浊酒喜相逢”使这份孤独与沧凉有了一份安慰,有朋自远方来的喜悦,给这首的词的宁静气氛增加了几份动感。“浊酒”显现出了主人与来客友谊的高淡平和,其意本不在酒。

在这些高山隐士心中,那些名垂千古的丰功伟绩只不过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何足道哉! 石灰吟 [明]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 烈火焚烧若等闲 。 粉身碎骨浑不怕 , 要留清白在人间 。

译文 经历千锤万凿才出了深山, 经历烈火焚烧也如同平常一样。 即使粉身碎骨也完全不害怕, 只要留下清清白白在人间。

论诗 清.赵翼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译文: 李白和杜甫的诗篇经成千上万的人传颂,现在读起来感觉已经没有什么新意了 我们的大好河山每代都有才华横溢的人出现,他们的诗篇文章以及人气都会流传数百年。 文徵明《绝句》 公事归来衣雪埋,儿童灯火小茅斋。

人家不必论贫富,才有读书声便佳。 石灰吟 [明]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 烈火焚烧若等闲 。

粉身碎骨浑不怕 , 要留清白在人间 。 译文 经历千锤万凿才出了深山, 经历烈火焚烧也如同平常一样。

即使粉身碎骨也完全不害怕, 只要留下清清白白在人间。 论诗 清.赵翼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译文: 李白和杜甫的诗篇经成千上万的人传颂,现在读起来感觉已经没有什么新意了 我们的大好河山每代都有才华横溢的人出现,他们的诗篇文章以及人气都会流传数百年文徵明《绝句》 公事归来衣雪埋,儿童灯火小茅斋。

人家不必论贫富,才有读书声便佳。 石灰吟 [明]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 烈火焚烧若等闲 。

粉身碎骨浑不怕 , 要留清白在人间 。 译文 经历千锤万凿才出了深山, 经历烈火焚烧也如同平常一样。

即使粉身碎骨也完全不害怕, 只要留下清清白白在人间。 论诗 清.赵翼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译文: 李白和杜甫的诗篇经成千上万的人传颂,现在读起来感觉已经没有什么新意了 我们的大好河山每代都有才华横溢的人出现,他们的诗篇文章以及人气都会流传数百年文徵明《绝句》 公事归来衣雪埋,儿童灯火小茅斋。

人家不必论贫富,才有读书声。

7.关于明朝 的诗

明代诗文数量却浩如烟海,不仅作家众多,而且各成流派。永乐至正统年间,文坛上出现了以内阁大学士杨士奇、杨荣、杨溥为首的“台阁体”诗派。明中叶,在反对台阁体冗沓文风的斗争中,先有弘治、正德年间的李梦阳、何景明为首的“前七子”崛起,继而又有嘉靖、万历间李攀龙、王世贞为首的“后七子”雄踞文坛。他们以复古为号召,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 当前、后七子复古运动兴起时,文坛上又相继迭起“唐宋派”和“公安派”。

【刘伯川席上作】 飞雪初停酒未消,溪山深处踏琼瑶。 不嫌寒气侵入骨,贪看梅花过野桥。 小注:本诗是明代大臣杨士奇十四岁时所作。关于此诗的来由,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杨士奇十四五岁时,一次与朋友陈孟洁一起去拜见他父亲的好友刘伯川。当时正值寒冬,一场大雪过后,山明水秀的村庄田野变成了一个银白的世界。三人酒酣耳热,沿着小溪漫步。刘伯川让两个少年每人作诗一首,表达志向。杨士奇写了以上这首诗,陈孟洁则写了另外一首:“十年勤苦事鸡窗,有志青云白玉堂。会待香风杨柳陌,红楼争看绿衣郎。”意思是说,自己从小刻苦读书,等到自己中了进士或状元,骑马游街之时,那些官宦人家的女子一定会非常爱慕我,要争着观看我的风采。刘伯川笑着对他说:“十年寒窗,只是为了博得红楼女子的一笑,日后当为风流进士。”对杨士奇的这首诗则说:“你的诗不失寒士本色,目前虽然如梅花处境贫寒,但将来必成大器,好好努力吧,可惜我看不到那天了。” 刘伯川卒后,孟洁果登第,为翰林庶吉士,而士奇官至少师。皆如伯川言。 【发淮安】 岸蓼疏红水荇青,茨菰花白小如蓱。 双鬟短袖惭人见,背立船头自采菱。 【杨白花】 杨白花,逐风起。 含霜弄雪太轻盈,荡日摇春无定止。 楼中美人双翠颦,坐见纷纷渡江水。 天长水阔花缈茫,一曲悲歌思千里。 【巫山高】 巫山高高十二峰,连崖叠褵如游龙。 当时阳台下神女,翠敛红销空处所。 朝朝峡里望氛氲,可怜犹似作行云。 相思已下沾裳泪,况复猿声不可闻。 【入蓟州界】 云净天清紫翠浮,好山消尽越乡愁。 行人如有江南兴,马上题诗入蓟州。 【宣德丙午谒二陵(二首)】 去年侍从谒长陵,此日重来恸倍增。 春柳春花浑似昔,献陵陵树复层层。 君恩追忆不胜哀,老泪干枯病骨摧。 陵下一来肠一断,余生知复几回来。 【清明有感】 西江南望渺天涯,岁岁清明不在家。 荡日飘风无定著,乱人情思是杨花。 【题少保杨澹庵江乡归趣图】 巴陵西畔楚江分,曾泛湖波望岳云。 借得君山小龙笛,月明吹向洞庭君。 【江上早行】 汉阳矶上鼓初稀,烟柳昽昽一鹊飞。 乘月不知行处远,满江风露湿人衣。 【三十六湾】 湘阴县南江水斜,春来两岸无人家。 深林日午鸟啼歇,开遍满山红白花。

8.关于明朝 的诗

明代诗文数量却浩如烟海,不仅作家众多,而且各成流派。

永乐至正统年间,文坛上出现了以内阁大学士杨士奇、杨荣、杨溥为首的“台阁体”诗派。明中叶,在反对台阁体冗沓文风的斗争中,先有弘治、正德年间的李梦阳、何景明为首的“前七子”崛起,继而又有嘉靖、万历间李攀龙、王世贞为首的“后七子”雄踞文坛。

他们以复古为号召,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 当前、后七子复古运动兴起时,文坛上又相继迭起“唐宋派”和“公安派”。

【刘伯川席上作】 飞雪初停酒未消,溪山深处踏琼瑶。 不嫌寒气侵入骨,贪看梅花过野桥。

小注:本诗是明代大臣杨士奇十四岁时所作。关于此诗的来由,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杨士奇十四五岁时,一次与朋友陈孟洁一起去拜见他父亲的好友刘伯川。

当时正值寒冬,一场大雪过后,山明水秀的村庄田野变成了一个银白的世界。三人酒酣耳热,沿着小溪漫步。

刘伯川让两个少年每人作诗一首,表达志向。杨士奇写了以上这首诗,陈孟洁则写了另外一首:“十年勤苦事鸡窗,有志青云白玉堂。

会待香风杨柳陌,红楼争看绿衣郎。”意思是说,自己从小刻苦读书,等到自己中了进士或状元,骑马游街之时,那些官宦人家的女子一定会非常爱慕我,要争着观看我的风采。

刘伯川笑着对他说:“十年寒窗,只是为了博得红楼女子的一笑,日后当为风流进士。”对杨士奇的这首诗则说:“你的诗不失寒士本色,目前虽然如梅花处境贫寒,但将来必成大器,好好努力吧,可惜我看不到那天了。”

刘伯川卒后,孟洁果登第,为翰林庶吉士,而士奇官至少师。皆如伯川言。

【发淮安】 岸蓼疏红水荇青,茨菰花白小如蓱。 双鬟短袖惭人见,背立船头自采菱。

【杨白花】 杨白花,逐风起。 含霜弄雪太轻盈,荡日摇春无定止。

楼中美人双翠颦,坐见纷纷渡江水。 天长水阔花缈茫,一曲悲歌思千里。

【巫山高】 巫山高高十二峰,连崖叠褵如游龙。 当时阳台下神女,翠敛红销空处所。

朝朝峡里望氛氲,可怜犹似作行云。 相思已下沾裳泪,况复猿声不可闻。

【入蓟州界】 云净天清紫翠浮,好山消尽越乡愁。 行人如有江南兴,马上题诗入蓟州。

【宣德丙午谒二陵(二首)】 去年侍从谒长陵,此日重来恸倍增。 春柳春花浑似昔,献陵陵树复层层。

君恩追忆不胜哀,老泪干枯病骨摧。 陵下一来肠一断,余生知复几回来。

【清明有感】 西江南望渺天涯,岁岁清明不在家。 荡日飘风无定著,乱人情思是杨花。

【题少保杨澹庵江乡归趣图】 巴陵西畔楚江分,曾泛湖波望岳云。 借得君山小龙笛,月明吹向洞庭君。

【江上早行】 汉阳矶上鼓初稀,烟柳昽昽一鹊飞。 乘月不知行处远,满江风露湿人衣。

【三十六湾】 湘阴县南江水斜,春来两岸无人家。 深林日午鸟啼歇,开遍满山红白花。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