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有关德的古文诗句

1.古代文言文中有关“德”的句子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抱怨,以德报德.”

“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子曰:“为政以德,誓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从,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子张问: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徒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

有仁.」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2.关于道德的古诗词

《短歌行》曹操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咏蝉》唐.虞世南

居高声自远,非是借秋风.

《史记.李将军列传》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论语.里仁》

德不孤,必有邻.

《陋室铭》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3.与"德"有关的诗句有哪些

1、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梅花 / 梅》(宋代:王安石)

译文:那墙角的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盛开

2、但看低昂烟雨里,不已。劝君休诉十分杯。更问尊前狂副使。来岁。花开时节与谁来。——《定风波·两两轻红半晕腮》(宋代:苏轼)

译文:看见芙蓉在濛濛细雨中摇摆不止,劝徐守停止说喝满杯酒的话了。进一步问酒席前的东坡醉官,明年,芙蓉花开时,我们再为谁来敬一杯?

3、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感遇·江南有丹橘》(唐代:张九龄)

译文:江南丹桔叶茂枝繁,经冬不凋四季常青。

4、碧苔深锁长门路。总为蛾眉误。自来积毁骨能销。何况真红一点臂砂娇。——《虞美人·碧苔深锁长门路》(清代:王国维)

译文:浓绿的苔藓封锁着通往长门宫的道路,只因为有着美丽的容颜而受到人们的嫉妒。从来知道,毁谤太多能使人骨也销蚀,何况是我洁白的肌体上那一点鲜红的守宫砂呢!

5、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频烦 一作:频繁)——《蜀相》(唐代:杜甫)

译文:定夺天下先主曾三顾茅庐拜访,辅佐两朝开国与继业忠诚满腔。

6、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侠客行》(唐代:李白

译文:身为侠客纵死侠骨也留香,不愧为一世英豪。

7、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九歌·国殇》(先秦:屈原)

译文:实在勇敢啊富有战斗力,始终刚强啊没人能侵犯。

8、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寻雍尊师隐居》(唐代:李白)

译文:温暖的花丛中卧着青牛,高高的松枝上有白鹤在眠。

9、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使至塞上》(唐代:王维)

译文:到萧关遇到侦候骑士,告诉我都护已在燕然。

10、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客中行 / 客中作》(唐代:李白)

译文:兰陵美酒甘醇,就像郁金香芬芳四溢。兴来盛满玉碗,泛出琥珀光晶莹迷人。

11、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敕勒歌》(南北朝:乐府诗集)

译文:蓝天下的草原啊,都翻滚着绿色的波澜,那风吹到草低处,有一群群的牛羊时隐时现。

12、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清平调·其一》(唐代:李白)

译文:见云之灿烂想其衣裳之华艳,见花之艳丽想人之容貌照人。

13、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观书》(明代:于谦)

译文:新鲜的想法源源不断的涌来用之不竭,像东风里花柳争换得形色簇新。

14、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秦风·无衣》(先秦:佚名)

译文:谁说我们没衣穿?与你同穿那战裙。君王发兵去交战,修整甲胄与刀兵,杀敌与你共前进。

15、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秋浦歌十七首·其十四》(唐代:李白)

译文:炼铜工人在明月之夜,一边唱歌一边劳动,他们的歌声响彻了寒峭的山谷。

4.有关“德”的古诗词有哪些

1、《鼓钟》 先秦:佚名 鼓钟将将,淮水汤汤,忧心且伤。

淑人君子,怀允不忘。 鼓钟喈喈,淮水湝湝,忧心且悲。

淑人君子,其德不回。 鼓钟伐鼛,淮有三洲,忧心且妯。

淑人君子,其德不犹。 鼓钟钦钦,鼓瑟鼓琴,笙磬同音。

以雅以南,以龠不僭。 2、《满庭芳》 宋代:黄公度 章守三咏,所谓包公堂、清心堂、披云楼,诗见集中。

熊罴入梦,当重九之佳辰;贤哲间生,符半千之休运。弧桑纪瑞,篱菊泛金。

辄敢取草木之微,以上配君子之德。虽词无作者之妙,而意得诗人之遗。

式殚卑悰,仰祝遐寿。 枫岭摇丹,梧阶飘冷,一天风露惊秋。

数丛篱下,滴滴晓香浮。不趁桃红李白,堪匹配、梅淡兰幽。

孤芳晚,狂蜂戏蝶,长负岁寒愁。 年年,重九日,龙山高会,彭泽清流。

向尊前一笑,未觉淹留。况有甘滋玉铉,佳名算、合在金瓯。

功成后,夕英饱饵,相伴赤松游。 3、《无题》 唐:李商隐 万里风波一叶舟,忆归初罢更夷犹。

碧江地没元相引, 黄鹤沙边亦少留。益德冤魂终报主,阿童高义镇横秋。

人生岂得长无谓,怀古思乡共白头。 4、《短歌行》 魏晋:曹操 周西伯昌,怀此圣德。

三分天下,而有其二。 修奉贡献,臣节不隆。

崇侯谗之,是以拘系。 后见赦原,赐之斧钺,得使征伐。

为仲尼所称,达及德行, 犹奉事殷,论叙其美。 齐桓之功,为霸之首。

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一匡天下,不以兵车。

正而不谲,其德传称。 孔子所叹,并称夷吾,民受其恩。

赐与庙胙,命无下拜。 小白不敢尔,天威在颜咫尺。

晋文亦霸,躬奉天王。 受赐圭瓒,秬鬯彤弓, 卢弓矢千,虎贲三百人。

威服诸侯,师之所尊。 八方闻之,名亚齐桓。

河阳之会,诈称周王,是其名纷葩。 5、《望岳》 唐:杜甫 南岳配朱鸟,秩礼自百王。

欻吸领地灵,鸿洞半炎方。 邦家用祀典,在德非馨香。

巡守何寂寥,有虞今则亡。 洎吾隘世网,行迈越潇湘。

渴日绝壁出,漾舟清光旁。 祝融五峰尊,峰峰次低昂。

紫盖独不朝,争长嶪相望。 恭闻魏夫人,群仙夹翱翔。

有时五峰气,散风如飞霜。 牵迫限修途,未暇杖崇冈。

归来觊命驾,沐浴休玉堂。 三叹问府主,曷以赞我皇。

牲璧忍衰俗,神其思降祥。

5.有关中华传统美德的古文诗句

爱 国 1.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管子•牧民》 2.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 4.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白马篇》 6.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烈士:有抱负.有作为的人。

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8.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病起书怀》 9.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1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 11.精忠报国。——《宋史•岳飞列传》 1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明 志 13.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14.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论语•里仁》 15.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秦伯》 16.志不强者智不达。

——《墨子•修身》 17.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18.志当存高远。——诸葛亮《诫外生书》 19.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诫子书》 20.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列传》 21.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

——张载《经学理窟•学大原下》 22.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23.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

——石成金《传家宝•俗谚牧民》 持 节 24.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2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26.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 27.不降其志,不辱其身。

——《论语•微子》 2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29.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孟子•尽心上》 30.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 31.不为穷变节,不为贱易志。

——桓宽《盐铁论•地广》 32.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元景安列传》 33.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李世民《赐萧瑀》 34.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35.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文天祥《正气歌》 36.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于谦《无题》 37.粉身碎骨浑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间。

——于谦《石灰吟》 38.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

——郑燮(xiè)《题画•竹石》 自 强 39.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40.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老子》第三十三章 41.不怨天,不尤人。——《论语•宪问》 42.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孟子•告子下》 43.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44.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45.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荀子•修身》 46.能胜强敌者,先自胜者也。

——《商君书•画策》 47.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48.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49.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李咸用《送人》 50.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乌江》 51.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朱熹《答巩仲至》 诚 信 52.修辞立其诚。

——《周易•乾•文言》言语应该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 53.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庄子•鱼父》 54.失信不立。——《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55.轻诺必寡信。

——《老子》第63章 轻易向别人承诺的人一定很少讲信用。 56.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57.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论语•学而》 58.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政》可:可以立身处世。

59.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60.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子路》果:果断 61.一诺千金。——《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6.有关“中华传统美德”的古文诗句有哪些

事父母,能竭其力。

出自《论语·学而篇》

原文: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译文:

子夏说:“一个人能够看重贤德而不以女色为重;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服侍君主,能够献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恪守信用。这样的人,尽管他自己说没有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注释:

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孔子的学生,比孔子小44岁,生于公元前507年。孔子死后,他在魏国宣传孔子的思想主张。

贤贤:第一个“贤”字作动词用,尊重的意思。贤贤即尊重贤者。

易:有两种解释;一是改变的意思,此句即为尊重贤者而改变好色之心;二是轻视的意思,即看重贤德而轻视女色。

致其身:致,意为“献纳”、“尽力”。这是说把生命奉献给君主。

评析:

上一章有“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一句。本章中子夏所说的这段话,实际是对上章的进一步发挥。子夏认为,一个人有没有学问,他的学问的好坏,主要不是看他的文化知识,而是要看他能不能实行“孝”、“忠”、“信”等传统伦理道德。只要做到了后面几点,即使他说自己没有学习过,但他已经是有道德修养的人了。所以,将这一章与前一章联系起来阅读分析,就更可以看到孔子教育重在德行的基本特点。

参考资料

古诗文网:http://www.gushiwen.org/

7.【人有德,花也有德,古诗文中赞颂花的品德的句子有

菊花诗忆菊 蘅芜君 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空篱旧圃秋无迹,瘦月清霜梦有知.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痴.谁怜我为黄花病,慰语重阳会有期.访菊 怡红公子 闲趁霜晴试一游,酒杯药盏莫淹留.霜前月下谁家种,槛外篱边何处秋.蜡屐远来情得得,冷吟不尽兴悠悠.黄花若解怜诗客,休负今朝挂杖头.种菊 怡红公子 携锄秋圃自移来,篱畔庭前故故栽.昨夜不期经雨活,今朝犹喜带霜开.冷吟秋色诗千首,醉酹寒香酒一杯.泉溉泥封勤护惜,好知井径绝尘埃.对菊 枕霞旧友 别圃移来贵比金,一丛浅淡一丛深.萧疏篱畔科头坐,清冷香中抱膝吟.数去更无君傲世,看来惟有我知音.秋光荏苒休辜负,相对原宜惜寸阴.供菊 枕霞旧友 弹琴酌酒喜堪俦,几案婷婷点缀幽.隔座香分三径露,抛书人对一枝秋.霜清红帐来新梦,圃冷斜阳忆旧游.傲世也因同气味,春风桃李未淹留.咏菊 潇湘妃子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画菊 蘅芜君 诗余戏笔不知狂,岂是丹青费较量.聚叶泼成千点墨,攒花染出几痕霜.淡浓神会风前影,跳脱秋生腕底香.莫认东篱闲采掇,粘屏聊以慰重阳.问菊 潇湘妃子 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话片时.簪菊 蕉下客 瓶供篱栽日日忙,折来休认镜中妆.长安公子因花癖,彭泽先生是酒狂.短鬓冷沾三径露,葛巾香染九秋霜.高情不入时人眼,拍手凭他笑路旁.菊影 枕霞旧友 秋光叠叠复重重,潜度偷移三径中.窗隔疏灯描远近,篱筛破月锁玲珑.寒芳留照魂应驻,霜印传神梦也空.珍重暗香休踏碎,凭谁醉眼认朦胧.菊梦 潇湘妃子 篱畔秋酣一觉清,和云伴月不分明.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睡去依依随雁断,惊回故故恼蛩鸣.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残菊 蕉下客 露凝霜重渐倾欹,宴赏才过小雪时.蒂有馀香金淡泊,枝无全叶翠离披.半床落月蛩声病,万里寒云雁阵迟.明岁秋风知再会,暂时分手莫相思.墨梅 王冕 元朝 吾家洗砚池边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