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关于爱的诗句赏析

1.简·爱的佳句与赏析,要短一点的.

佳句赏析1.我感了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奇特的自由和胜利感,仿佛撑破无形的束缚,终于争夺到了出乎意料的自由.赏析:简.爱将九年来受到的不公平一古脑的发泄出来,使她第一次尝到了复仇的滋味“自由和胜利感”.形象生动地写出简暂时的轻松愉快.2.但是如果你避免不了,就得去忍受.不能忍受命中注定要忍受的事情,就是软弱和愚蠢的表现.赏析:简.爱的好友海伦对她说了一番看似平凡却又含道理的话.面对生活的不公,对于很多事情我们都应该学会忍耐,经受考验,显示我们的勇气与毅力,渡过难关.3.花朵从绿叶下面探出头来,有雪莲花,藏红花,紫色报春花,金眼三色紫罗兰等.现在,我们每周四下午放半天天假出去散步,还会在小路旁边,藩篱下发现更可爱的花竞相开放.赏析:简.爱适应了学校的生活,开始慢慢地发现生活的美“可爱的花竞相开放.”这里成为简.爱性格的转折点.。

2.描写爱情的古诗词,要有解析的~

李商隐 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此诗是义山诗之代表作,但颇难解说。

宋刘攽《贡父诗话》云:"《锦瑟》诗,人莫晓其意,或谓是令狐楚家青衣也。"《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二十二引黄朝英《缃素杂记》曰:"义山《锦瑟》诗云……山谷道人读此诗,殊不解其意,后以问东坡。

东坡云:'此出《古今乐志》,云:锦瑟之为器也,其弦五十,其柱如之。其声也适、怨、清、和。

'案李诗'庄生……',适也;'望帝……',怨也;'沧海……',清也;'蓝田……',和也。一篇之中,曲尽其意。

史称其瑰迈奇古,信然。"元好问《论诗绝句》云:"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华年。

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以上咏"青衣"(艳情)说乃小说家言;咏锦瑟说颇得宋人赞同。明人胡应麟于此二说皆疑之。

其后说者纷纭,大抵有"自伤生平"(清何焯、汪师韩、薛雪、宋翔凤)说、"悼亡"(清朱鹤龄、朱彝尊、何焯、冯浩、程梦星、姚培谦、近人张采田、孟森等)说、"政治寄托"(清杜诏,近人张采田、岑仲勉等)说、"诗序"(清何焯、王应奎、)说、"寄托不明"(清屈复、近人梁启超)说、"自寓创作"(钱钟书)说等。其中持"悼亡"或"自伤"说者较多。

然"悼亡"实际上也是"自伤"的内涵之一,故"自伤"说似更圆通。兹引刘、余《集解》以备参读:"自伤身世之说,较为切实合理。

……首联谓见此五十弦之锦瑟,闻其弦弦所发之悲音,不禁怅然而忆己之华年往事。……颔腹二联,即承'思华年'而写回忆中之华年往事,……'庄生'句系状瑟声之如梦似幻,令人迷惘,用意在'梦'字'迷'字。

而此种境界亦即以象征诗人身世之如梦似幻,惘然若迷。……'望帝'句系写瑟声之凄迷哀怨,如泣鹃啼血,着意在'春心'字、'托'字。

'春心'本指爱情之向往追求,常用以喻指对理想之追求。……'望帝'句殆谓己之壮心雄图及伤时忧国、感伤身世之情均托之哀怨凄断之诗歌,如望帝之化鹃以自抒哀怨也。

杜鹃即作者之诗魂。……'沧海'句写瑟声之清寥悲苦……正含沧海遗珠之意。

……'蓝田'句似写瑟声之缥缈朦胧……或以喻己所向往追求者,皆望之若有,近之则无。……要之,颔、腹二联并非具体叙述其华年往事,而系借瑟声之迷幻、哀怨、清寥、缥缈以概括抒写其华年所历之种种人生遭际、人生境界、人生感受。

……末联含义明白……谓上述失意哀伤情事岂待今日追忆方不胜怅恨,即在当时亦惘然若失矣。 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无题二首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落花 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

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稀。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

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这是诗人以“无题”为题目的许多诗歌中最有名的一首寄情诗。整首诗的内容围绕着第一句,尤其是“别亦难”三字展开。

“东风”句点了时节,但更是对人的相思情状的比喻。因情的缠绵悱恻,人就像春末凋谢的春花那样没了生气。

三、四句是相互忠贞不渝、海誓山盟的写照。五、六句则分别描述两人因不能相见而惆怅、怨虑,倍感清冷以至衰颜的情状。

唯一可以盼望的是七、八两句中的设想:但愿青鸟频频传递相思情。 纳兰性德的《木兰辞 拟古决绝词柬友》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夜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决绝意谓决裂,指男女情变,断绝关系。

唐元稹曾用乐府歌行体,摹拟一女子的口吻,作《古决绝词》。容若此作题为‘拟古决绝词柬友 ’,也以女子的声口出之。

其意是用男女间的爱情为喻,说明交友之道也应该始终如一,生死不渝。

3.有关描写爱情的古诗或词5首及赏析

1、《长相思》宋·林逋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对迎,谁知离别情? 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头潮已平。

(哀伤、冷落、凄楚,会哭吗,却没有泪…… 是哪一刻,江头潮已平?是哪一天,心潮也平了?再也撩不起心底的波澜?曾经有过如何难为水的沧海,爱过了,便就是爱过了,而究竟他爱的是谁,似乎也早已不重要了。不要去深究了,也请不要去编造他的爱情传说了……在历代的隐士里,再没有比林逋隐得那样纯粹、淡漠、飘逸……)2、《马嵬》 唐·李商隐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鸣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听说她在海外的仙山上,但只是听说,又有什么用呢?下辈子是否能结为夫妇渺茫难测,毕竟这辈子是完了……更深夜静,只听得护驾的军中报更的声音,不再是当年安然高卧、专人报时。

今日六军停而不发,逼得我必须与你诀别,可当时我们笑那天上的牵牛织女,不如我们可以天天一起……当了四十多年的天子,却保不住你,还不如寻常百姓的卢家有夫唱妇随的莫愁啊……) 3、《沈园》南宋·陆游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唐婉因一曲《钗头凤》,抑郁而逝,陆游悲悼之恨始终郁积于怀,50年问所写悼亡诗,这是最脍炙人口之作。

触境伤情,桥下春波如旧,不见当年故人。44年前,唐婉恰《洛神赋》中“翩若惊鸿”的仙子,飘然降临于春波之上:那么婉娈温柔,那么凄楚欲绝……但现在一切早已无法挽回,那照影惊鸿已一去不复返了。

然而只要此心不死,此“影”将永远留在心中。) 4、武宁女一阕《碎花笺》词,幽怨千古,不忍卒读;徐君宝妻一首《满庭芳》,笔调凄婉,表明心迹,深沉悲凉;纳兰性德一曲《浣溪纱》,与卢氏少年夫妻,生离死别,任千呼万唤终是相隔阴阳……。

4.唯美爱情诗句鉴赏

西江月 司马光 【宋】

宝髻松松挽就,铅华淡淡妆成。青烟翠雾罩轻盈。飞絮游丝无定。

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笙歌散后酒初醒。深院月斜人静。

诗词注解

【注释】①铅华:铅粉。②“红烟翠雾”两句:形容珠翠冠的盛饰。皆为妇女的头饰。③争:怎。【评解】这首词抒写了对所爱的切望之情。上片写佳人妆饰之美,以词丽胜;下片写作者的眷念之情,以意曲工。表现出作者对所爱的深切系念。全词轻倩婉丽,笔墨精妙。【集评】《唐宋词百首详解》:这首词是事后的追想,时间该是月明之夜;地点是深院之中。“飞絮游丝”句很形象。“深院月明人静”句,渲染气氛很好。我原以为这是作者的游戏笔墨,不一定必有其事。又按作者曾被外放知永安军,知许州,曾因和王安石政见不合,“绝口不论事……”。依此,此篇该是依托之作。“佳人”比宋王。--引自惠淇源《婉约词》司马光不以词作著名。然而,在北宋词风甚盛之时,一些名臣如韩缜、韩琦、范仲淹都能在事业之余写出很好的词,司马光也不例外。他的词作不多,今天遗留下来的只有三首,多系风情之作。其词不加虚饰,直抒胸臆,继承了“国风好色”、“《小雅》怨悱”的优良传统。此词中的“相见争如不见,多情何似无情”,即是写情的佳句。这说明,司马光并非假道学,而能表达真率的感情。上片写宴会所遇舞妓的美姿,下片写对她的恋情,开头两句,写出这个姑娘不同寻常:她并不浓妆艳抹,刻意修饰,只是松松地换成了一个云髻,薄薄地搽了点铅粉。次两句写出她的舞姿:青烟翠雾般的罗衣,笼罩着她的轻盈的体态,象柳絮游丝那样和柔纤丽而飘忽无定。下阕的头两句陡然转到对这个姑娘的情上来:“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上句谓见后反惹相思,不如当时不见;下句谓人还是无情的好,无情即不会为情而痛苦。以理语反衬出这位姑娘色艺之可爱,惹人情思。最后两句写席散酒醒之后的追思与怅惘。这首小令在只幅之内把惊艳、钟情到追念的全过程都反映出来,而又能含蓄不尽,给人们留下想象的余地,写法别致。它不从正面描写那个姑娘长得多么美,只是从发髻上、脸粉上,略加点染就勾勒出一个淡雅绝俗的美人形象;然后又在体态上、舞姿上加以渲染:“飞絮游丝无定”,连用两个比喻把她的轻歌曼舞的神态表现出来。而这首词写得最精彩的还是歇拍两句。当他即席动情之后,从醉中醒了过来,又在月斜人静的时候,种种复杂的感受都尽括在“深院月斜人静”这一景语中,达到了“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境界。从结构上说,词的上片写其人其境,营造出惝恍飘忽,扑朔迷离的意境,下片写自己的感受,性灵流露,雅而不俗,余味深长。全词造句自然,意不晦涩,语不雕琢,随手写来,妥贴停匀,足见司马光作词虽为余技,却也显示出学识之厚与感情之富。

这首词抒写了对所爱的切望之情。上片写佳人妆饰之美,以词丽胜;下片写作者的

眷念之情,以意曲工。表现出作者对所爱的深切系念。全词轻倩婉丽,笔墨精妙。

集评

《唐宋词百首详解》:这首词是事后的追想,时间该是月明之夜;地点是深院之中。

“飞絮游丝”句很形象。“深院月明人静”句,渲染气氛很好。我原以为这是作者的游

戏笔墨,不一定必有其事。又按作者曾被外放知永安军,知许州,曾因和王安石政见不

合,“绝口不论事……”。依此,此篇该是依托之作。“佳人”比宋王。

5.著名爱情诗句和诗句赏析

苏轼《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诗词赏析:

这是苏东坡的爱妾王朝云死后,有一天他梦见亡妾之后写的感怀诗。朴素真挚的深情,沉痛的生离死别,每读一次就更为其中的深情所感动。阴阳相隔,重逢只能期于梦中,苏东坡用了十年都舍弃不下的,是那种相濡以沫的亲情。他受不了的不是没有了轰轰烈烈的爱情,而是失去了伴侣后孤单相吊的寂寞。“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在梦里能够看见的,也全是逝去亲人往日生活里的琐碎片断。因为在那些琐碎里,凝结着化不去的亲情。在红尘中爱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执子之手是一种境界,相濡以沫是一种境界,生死相许也是一种境界。在这世上有一种最为凝重、最为浑厚的爱叫相依为命。那是天长日久的渗透,是一种融入了彼此之间生命中的温暖。

6.谁能帮我赏析关于爱情的诗句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汉.古诗十九首>

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汉乐府民歌>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唐.王维>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唐.李白>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宋.欧阳修>

一日不思量,也攒眉千度------宋.柳永>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唐.李商隐>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唐.崔护>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唐.李商隐>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唐.刘禹锡>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唐.元稹>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唐.白居易>

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唐.李益>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宋.秦观>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唐.白居易>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宋.柳永>

7.有关描写爱情的古诗或词5首及赏析

1、《长相思》宋·林逋

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对迎,谁知离别情?

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头潮已平。

(哀伤、冷落、凄楚,会哭吗,却没有泪……

是哪一刻,江头潮已平?是哪一天,心潮也平了?再也撩不起心底的波澜?

曾经有过如何难为水的沧海,爱过了,便就是爱过了,而究竟他爱的是谁,似乎也早已不重要了。

不要去深究了,也请不要去编造他的爱情传说了……

在历代的隐士里,再没有比林逋隐得那样纯粹、淡漠、飘逸……)

2、《马嵬》 唐·李商隐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空闻虎旅鸣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听说她在海外的仙山上,但只是听说,又有什么用呢?下辈子是否能结为夫妇渺茫难测,毕竟这辈子是完了……更深夜静,只听得护驾的军中报更的声音,不再是当年安然高卧、专人报时。

今日六军停而不发,逼得我必须与你诀别,可当时我们笑那天上的牵牛织女,不如我们可以天天一起……当了四十多年的天子,却保不住你,还不如寻常百姓的卢家有夫唱妇随的莫愁啊……)

3、《沈园》南宋·陆游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唐婉因一曲《钗头凤》,抑郁而逝,陆游悲悼之恨始终郁积于怀,50年问所写悼亡诗,这是最脍炙人口之作。触境伤情,桥下春波如旧,不见当年故人。44年前,唐婉恰《洛神赋》中“翩若惊鸿”的仙子,飘然降临于春波之上:那么婉娈温柔,那么凄楚欲绝……但现在一切早已无法挽回,那照影惊鸿已一去不复返了。然而只要此心不死,此“影”将永远留在心中。)

4、武宁女一阕《碎花笺》词,幽怨千古,不忍卒读;

徐君宝妻一首《满庭芳》,笔调凄婉,表明心迹,深沉悲凉;

纳兰性德一曲《浣溪纱》,与卢氏少年夫妻,生离死别,任千呼万唤终是相隔阴阳……

8.关于爱情的诗词

我愿与君相知 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汉 ;卓文君〈白头吟〉 得成比目何辞死 愿作鸳鸯不羡仙。 唐;卢照邻〈长安古意 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

唐;李商隐〈无题〉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唐;白居易〈长恨歌〉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唐;李商隐〈无题〉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唐;元稹〈离思〉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唐 ;刘禹锡《竹枝词》春心莫共花争发 一寸相思一寸灰。 唐;李商隐〈无题〉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唐;杜牧〈赠别〉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颉,此物最相思。

王维〈相思〉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唐 杜秋娘〈金缕衣〉 一枝秾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李白《清平调之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宋;柳永《凤栖桐》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李煜 《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知我意,感君怜,此情须问天! 李煜 《更漏子 金雀钗》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朱淑真〈山查子〉 相见争如不见,有情还似无情。 司马光〈西江月〉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玉楼春〉 天不老,情难绝 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张生〈千秋岁〉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多情自古伤离别。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柳永〈雨霖铃〉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声声慢〉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

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虞美人〉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锦瑟〉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苏轼〈江城子 〉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青云案*元夕〉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幕幕。

秦观〈鹊桥〉 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元徐再思《蟾宫曲*春情》多情自古空余恨,好梦由来最易醒。

清;史清《溪佚题》色不迷人人自迷,情人眼里出西施。 黄増《集杭州俗语诗》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

曹雪芹《红楼梦》相思树下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 民国;梁启超 几次细思量 情愿相思苦! 胡适〈生查子〉 人生自古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宋;欧杨修《玉楼春》哎!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古人云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相思 日日相思夜未眠,笑问人间何处无,苦苦盼望能相见。笑看人生过一世。

次次相见不相问,不必伤心不流泪,偷偷留下这首诗。悲欢离合人人有。

相思 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秋风词 李白 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相亲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竹枝词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竹枝词 刘禹锡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燕子楼 张仲素 楼上残灯伴晓霜,独眠人起合欢床。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不是长。

锦瑟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无题 李商隐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蜡照半笼金翡翠,麝香微度绣芙蓉.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无题 李商隐 重帷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 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

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无题 李商隐 昨夜星辰昨夜风, 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暮秋独游曲江 李商隐 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离思 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题都城南庄 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赠别 杜牧 多情却似总无情, 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 ,替人垂泪到天明.寄人 张泌 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

9.求一首关于爱情的唐诗及赏析

这样的诗歌太多了,推荐一首我喜欢的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曾经沧海难为水, 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从懒回顾, 半缘修道半缘君。全诗白话的意思是:经历过大海的广阔无边,不会再被别的水所吸引,经历过巫山的云雨缠绵,别处的景致就不称之为云雨了……花丛信步,我全无心思看那百化争艳,一半是因为笃佛修道,一半是因为忘不了你…… 详细解析:曾经:曾经历过。

曾,副词。经,经历。

沧海:古人通称渤海为沧海。 除却:除了。

原诗以沧海之水和巫山之云隐喻爱情之深广笃厚,见过大海、巫山,别处的水和云就难以看上眼了,除了诗人所念、钟爱的女子,再也没有能使我动情的女子了。诗人的这个“心上人”,据说是双文,即诗人所写传奇《莺莺传》中的莺莺,诗人因双文出身寒门而抛弃她后,有八九年“不向花回顾”(《梦游春七十韵》)。

又有人说此诗是为悼念亡妻韦丛而作,韦丛出身高门,美丽贤慧,27岁早逝后,诗人曾表示誓不再娶(《遣悲怀·之三》)。两句诗化用典故,取譬极高。

前句典出《孟子·尽心上》“观于海者难为水”;后句典出宋玉《高唐赋序》“姜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后人引用这两句诗,多喻指对爱情的忠诚,说明非伊莫属、爱不另与。

取次花丛懒回顾 是用花比人。是说我即使走到盛开的花丛里,也毫不留心地过去,懒得回头观看。

为什么他无心去观赏迎入眼帘的盛开花朵呢? “半缘修道半缘君”便作了回答。含意是说他对世事,看破红尘,去修道的原故,这是其一。

其二,是因为他失去心爱的她,再也不想看别的“花”了。统观全诗,不难看出,“取次花丛懒回顾”的原因,还是因为失去了“君”。

““半缘修道”和“半缘君”所表达的忧思之情是一致的,而且,说“半缘修道”更觉含意深沉。元稹这首绝句,不但取譬极高,抒情强烈,而且用笔极妙。

前两句以极至的比喻写怀旧悼亡之情,“沧海”、“巫山”,词意豪壮,有悲歌传响、江河奔腾之势。后面,“懒回顾”、“半缘君”,顿使语势舒缓下来,转为曲婉深沉的抒情。

张弛自如,变化有致,形成一种跌宕起伏的旋律。而就全诗情调而言,它言情而不庸俗,瑰丽而不浮艳,悲壮而不低沉,创造了唐人悼亡绝句中的绝胜境界。

“曾经沧海”二句尤其为人称诵,大都用来比喻曾经经历过很大的场面,眼界开阔,见多识广,对比较平常的事物不放在眼里。 给你个网站 里面都是从古至今的情诗,感兴趣可以自己去看看/。

10.关于母爱的古诗和赏析

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辉?

注释:

孟郊,唐代诗人。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昌(今山东临邑东北)

游子吟:游子,在外作客的人。吟,诗歌的一种名称。寸草:在这里象征子女。

心:草木的基干叫做心。在这里“心”字双关。

这是一支亲切诚挚的母爱颂歌。题下作者自注“迎母溧上作”。孟郊一生穷愁潦倒,直到五十岁才得到溧阳县尉的卑微职位。此诗便是他居官溧阳时作。开头两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用“线”与“衣”两件极常见的东西将“慈母”与“游子”紧紧联系在一起,写出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感情。三、四句“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通过慈母为游子赶制出门衣服的动作和心理的刻画,深化这种骨肉之情。母亲千针万线“密密缝”是因为怕儿子“迟迟”难归。伟大的母爱正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自然地流露出来。前面四句采用白描手法,不作任何修饰,但慈母的形象真切感人。最后两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作者直抒胸臆,对母爱作尽情的讴歌。这两句采用传统的比兴手法:女儿像区区小草,母爱如春天阳光。女儿怎能报答母爱于万一呢?悬绝的对比,形象的比喻,寄托着赤子对慈母发自肺腑的爱。

这首诗艺术地再现了人所共感的平凡而又伟大的人性美,所以千百年来赢得了无数读者强烈的共鸣。直到清朝,溧阳有两位诗人又吟出了这样的诗句:“父书空满筐,母线萦我襦”(史骐生《写怀》),“向来多少泪,都染手缝衣”(彭桂《建初弟来都省亲喜极有感》),足见此诗给后人的深刻印象。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