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秋怨唐诗

1.配《秋怨》的古诗词有哪些

戴叔伦 【送独孤还京】 举家相逐还乡去,不向秋风怨别时。

湖水两重山万里,定知行尽到京师。 武元衡 【秋思】 秋室浩烟雾,风柳怨寒蜩。

机杼夜声切,蕙兰芳意消。美人湘水曲,桂楫洞庭遥。

常恐时光谢,蹉跎红艳凋。 孟郊 【古怨别】 飒飒秋风生,愁人怨离别。

含情两相向,欲语气先咽。心曲千万端,悲来却难说。

别后唯所思,天涯共明月。 卢仝 【感秋别怨】 霜秋自断魂,楚调怨离分。

魄散瑶台月,心随巫峡云。蛾眉谁共画,凤曲不同闻。

莫似湘妃泪,斑斑点翠裙。 许浑 【江楼夜别】 离别奈情何,江楼凝艳歌。

蕙兰秋露重,芦苇夜风多。深怨寄清瑟,远愁生翠蛾。

酒酣相顾起,明月棹寒波。 晏殊 少年游 霜华满树,兰凋蕙惨,秋艳入芙蓉。

胭脂嫩脸,金黄轻蕊,犹自怨西风。前欢往事,当歌对酒,无限到心中。

更凭朱槛忆芳容。肠断一枝红。

欧阳修 渔家傲 八月秋高风历乱。衰兰败芷红莲岸。

皓月十分光正满。清光畔。

年年常愿琼筵看。社近愁看归去燕。

江天空阔云容漫。宋玉当时情不浅。

成幽怨。乡关千里危肠断。

晏几道 蝶恋花 庭院碧苔红叶遍。金菊开时,已近重阳宴。

日日露荷凋绿扇。粉塘烟水澄如练。

试倚凉风醒酒面。雁字来时,恰向层楼见。

几点护霜云影转。谁家芦管吹秋怨。

晏几道 清平乐 莲开欲遍。一夜秋声转。

残绿断红香片片。长是西风堪怨。

莫愁家住溪边。采莲心事年年。

谁管水流花谢,月明昨夜兰船。 苏轼 定风波 与客携壶上翠微。

江涵秋影雁初飞。尘世难逢开口笑。

年少。菊花须插满头归。

酩酊但酬佳节了。云峤。

登临不用怨斜晖。古往今来谁不老。

多少。牛山何必更沾衣。

2.王昌龄《西宫秋怨》诗句的意思,

首先我想说你在我的百度好友里 平常这种问题我也喜欢 所以就跟来了 都是自己的一些拙见 希望对你有帮助嗯. 前面两句是引子 是铺垫 说的是美人的容貌气质出于天然 比芙蓉还要美丽. 用了水殿 珠翠 和香气三个意象 从触觉视觉和味觉三方面说明居住的环境清凉优雅,同时也衬出美人的寂寞 是为了强调下文 产生对比效果后两句就是诗的主题了 也就是写闺怨的 用了班婕妤的典故 也就是《团扇歌》 那典故说的是班婕妤被皇帝冷落 然后自比团扇 为什么要自比团扇呢? 因为在古代团扇是在夏天乘凉的工具 而到了秋天 团扇就被人搁置一旁 因为再用不到了 所以她以团扇自比 也就是诗中秋扇这个意象 最后一句就很好明白了. 因为我没查资料 对作者写过的闺怨诗也不是很了解 所以只能理解到这个人感觉作者也可能借这诗发发牢骚 有可能那时候正业处于仕途的低谷 希望得到显贵的提拔 所以. 嗯 就这样 呵呵.。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秋怨柳中庸br/>玉树起凉

【答案】【小题1】诗歌的前两联塑造了一位思念丈夫(良人)、自伤迟暮的闺中怨妇形象。

诗歌的首联通过秋天微凉特征的描写,引出了少妇因凝神秋叶而触发的思念远方良人的离情别绪。诗歌的颔联描写了少妇因晓镜晨妆,而产生的自伤迟暮的情感,同时因听到木叶摇落的秋声,更凭添了一份伤感的秋思。

(形象2分,具体分析3分)【小题2】诗歌主要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首联和颔联实写眼前之景,通过对秋景的描摹,触发了少妇思念良人的情感;颈联通过少妇对戍守关山的征夫的艰苦生活的想象,表达了自己对征夫的思念之情;诗歌尾联通过对少女离梦的描写,梦中不知越过多少重山、涉过多少道水,仍然找不到征人所在的描写,表达了少妇的悲伤之情。

(手法2分,实写分析2分,虚写分析2分,如果答情景交融,给3分;其它答案,言之成理亦可)【答案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这是一首闺怨诗,主要表现的是少妇对丈夫的思想之情,分析人物形象时应该围绕这一主题思想以及诗人相关的描写进行。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小题2】试题分析:这首诗表达思念运用了典型的虚实结合的手法,将眼前之景与心中所思结果起来,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诗歌的主旨。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4.长门怨的古诗

天回北斗挂西楼,金屋无人萤火流。

月光欲到长门殿,别作深宫一段愁。 【作者】:李白【朝代】:唐 【体裁】:乐府【格律】:○平声 ●仄声 ⊙可平可仄 △平韵 ▲仄韵

桂殿长愁不记春,

黄金四屋起秋尘。

夜悬明镜青天上,

独照长门宫里人。 《长门怨》 是一个古乐府诗题。据《乐府解题》记述:“《长门怨》者,为陈皇后作也。后退居长门宫,愁闷悲思。……相如为作《长门赋》。……后人因其《赋》而为《长门怨》。”陈皇后,小名阿娇,是汉武帝皇后。武帝小时曾说:“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李白的这两首诗是借这一旧题来泛写宫人的愁怨。两首诗表达的是同一主题,分别来看,落想布局,各不相同,合起来看,又有珠联璧合之妙。

第一首,通篇写景,不见人物。而景中之情,浮现纸上;画外之人,呼之欲出。

诗的前两句“天回北斗挂西楼,金屋无人萤火流”,点出时间是午夜,季节是凉秋,地点则是一座空旷寂寥的冷宫。唐人用《长门怨》题写宫怨的诗很多,意境往往有相似之处。沈佺期的《长门怨》有“玉阶闻坠叶,罗幌见飞萤”

句,张修之的《长门怨》有“玉阶草露积,金屋网尘生”句,都是以类似的景物来渲染环境气氛,但比不上李白这两句诗的感染力之强。两句中,上句着一“挂”字,下句着一“流”字,给人以异常凄凉之感。

诗的后两句“月光欲到长门殿,别作深宫一段愁”,点出题意,巧妙地通过月光引出愁思。沈佺期、张修之的《长门怨》也写到月光和长门宫殿。沈诗云:“月皎风泠泠,长门次掖庭”,张诗云:“长门落景尽,洞房秋月明”,写得都比较平实板直,也不如李白的这两句诗之超妙深曲。本是宫人见月生愁,或是月光照到愁人,但这两句诗却不让人物出场,把愁说成是月光所“作”,运笔空灵,设想奇特。前一句妙在“欲到”两字,似乎月光自由运行天上,有意到此作愁;如果说“照到”或“已到”,就成了寻常语言,变得索然无味了。后一句妙在“别作”两字,其中含意,耐人寻思。它的言外之意是:深宫之中,愁深似海,月光照处,遍地皆愁,到长门殿,只是“别作”一段愁而已。也可以理解为:宫中本是一个不平等的世界,乐者自乐,苦者自苦,正如裴交泰的一首《长门怨》所说,“一种蛾眉明月夜,南宫歌管北宫愁”,月光先到皇帝所在的南宫,照见欢乐,再到宫人居住的长门,“别作”愁苦。

从整首诗看,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幅以斗柄横斜为远景、以空屋流萤为近景的月夜深宫图。境界是这样阴森冷寂,读者不必看到居住其中的人,而其人处境之苦、愁思之深已经可想而知了。

第二首诗,着重言情。通篇是以我观物,缘情写景,使景物都染上极其浓厚的感情色彩。上首到结尾处才写到“愁”,这首一开头就揭出“愁”字,说明下面所写的一切都是愁人眼中所见、心中所感。

诗的首句“桂殿长愁不记春”,不仅揭出“愁”字,而且这个愁是“长愁”,也就是说,诗中人并非因当前秋夜的凄凉景色才引起愁思,乃是长年都在愁怨之中,即令春临大地,万象更新,也丝毫不能减轻这种愁怨;而由于愁怨难遣,她是感受不到春天的,甚至在她的记忆中已经没有春天了。诗的第二句“黄金四屋起秋尘”,与前首第二句遥相绾合。因为“金屋无人”,所以“黄金四屋”生尘;因是“萤火流”的季节,所以是“起秋尘”。下面三、四两句“夜悬明镜青天上,独照长门宫里人”,又与前首三、四两句遥相呼应。前首写月光欲到长门,是将到未到;这里则写明月高悬中天,已经照到长门,并让读者最后在月光下看到了“长门宫里人”。

这位“长门宫里人”对季节、对环境、对月光的感受,都是与众不同的。春季年年来临,而说“不记春”,似乎春天久已不到人间;屋中的尘土是不属于任何季节的,而说“起秋尘”,给了尘土以萧瑟的季节感;明月高悬天上,是普照众生的,而说“独照”,仿佛“月之有意相苦”(唐汝询《唐诗解》中语)。这些都是贺裳在《皱水轩词筌》中所说的“无理而妙”,以见伤心人别有怀抱。整首诗采用的是深一层的写法。

这两首诗的后两句与王昌龄《西宫秋怨》末句“空悬明月待君王”一样,都出自司马相如《长门赋》“悬明月以自照兮,徂清夜于洞房”。但王诗中的主角是在愁怨中希冀得到君王的宠幸,命意是不可取的。李诗则活用《赋》语,另成境界,虽然以《长门怨》为题,却并不抱泥于陈皇后的故实。诗中展现的,是在人间地狱的深宫中过着孤寂凄凉生活的广大宫人的悲惨景况,揭开的是冷酷的封建制度的一角。

解释见长门怨·桂殿长愁

5.王昌龄《西宫秋怨》诗句的意思,最好详细一点

西宫秋怨

【唐】王昌龄

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

谁分含啼掩秋扇,空悬明月待君王。

【注释】: 谁分含啼:一作却恨含情。

【小传】:

王昌龄,字少伯,京兆人。登开元十五年进士第,补秘书郎。二十二年,中宏词科,调汜水尉,迁江宁丞。晚节不护细行,贬龙标尉卒。昌龄诗绪密而思清,与高适、王之涣齐名,时谓王江宁。集六卷,今编诗四卷。

〈西宫春怨〉以春天的花月良宵为背景,描写一个被幽闭在深宫里的少女的一连串动作和意态,运思深婉,刻画入微,道出了幽囚在深宫的怨女的极其微妙、也极其痛苦的心情。〈西宫秋怨〉中,美人虽倩丽,但君王已情驰爱移。这宫女尽管满腹悲怨,却又心存侥幸。“空悬明月待君王"。诚如刘豹君所言:“然犹有待者,望幸之心,不能忘情于君王也。”

不知行不行

6.赞美秋菊的古诗

影瘦,精神畅,昂首向东天一方。

赏菊 (**) 名种菊逾百,花开丽且妍。 秋容圃外淡,春意眼前旋。

造化功谁与?勤劳智自专。 赏心邀客共;歌咏乐延年。

重阳夕上赋白菊 (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菊花 (李商隐)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菊花 (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咏菊 (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王安石 【残菊】 黄昏风雨打园林, 残菊飘零满地金; 折得一枝还好在, 可怜公子惜花心。 白居易 《重阳夕上赋白菊》: 满园花菊郁金黄, 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 白头翁入少年场。 欧阳修 菊 共坐栏边日欲斜, 更将金蕊泛流霞。

欲知却老延龄药, 百草摧时始起花。 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飒飒西风满院栽, 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 报与桃花一处开。 咏菊(三首) 一 孤高不合压群芳,枉把香魂贮入霜。

一季寒姿难妩媚,半篱瘦骨太苍凉。 拈来漉酒调诗韵,插罢临风怨夕阳。

何必索居标别格,也和泥土共枯黄。 二 孤标不与百花同,浅淡芳香是性空。

酒亦闲温还寂寞,风因错拂自朦胧。 冰壶濯魄怜留白,玉骨横秋怨落红。

一瓣清寒匀瘦色,东篱夕照笑仙翁。 三 秋来不与百花妍,瘦尽清寒入楚天。

雨润流香茶外饮,霜栽彻骨酒中眠。 何须妩媚争如意,只教孤标任可怜。

一瓣芳心开淡薄,无边旧事上琴弦。

7.描写残荷的古诗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唐.李商隐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元·萨都刺《过高邮射阳湖杂咏九首》

秋风吹白波,秋雨呜败荷。平湖三十里,过客感秋多 .

浣溪沙

李璟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何限恨,倚阑干。

河南张应之东斋

作者:梅尧臣 朝代:宋

昔我居此时,凿池通竹圃。

池清少游鱼,林浅无栖羽。

至今寒窗风,静送枯荷雨。

雨歇吏人稀,知君独吟苦。

8.李白古诗《长门怨 其二》分析

《长门怨》这首乐府旧曲,从它的起因和来历看,就是专门描写和抒发宫怨的作品。刘皂此作也不例外。封建帝王一个人霸占了无数妇女,所谓“后宫佳丽三千人”。大部分人都因为青春虚掷、幸福无望而极端痛苦。出于对这些妇女的同情,出于对不合理的妃嫔制度的不满,宫怨——或者直揭惨状,或者代妇女舒怨泄愤,便成为古代诗人作家常常表现的主题之一。

当然,同是宫怨,诗人所揭示的问题却有多种,表现角度也颇多样,具体方法更是变化无穷。刘皂的《长门怨》共三首,这里选的是第三首。这三首的基本手法都是前二句写失宠官人的形状,后二句写失宠宫人的心情,而重点则在后二句。例如,其一云:“泪痕不学君恩断,拭却千行更万行”。将已断的君恩与不断的泪行作一鲜明对比。其二云:“珊瑚枕上千行泪,不是思君是恨君”,感情表达得强烈而明快。这一首作者稍稍弄了点狡狯,前二句写宫人慵懒之态:蝉鬓慵梳,蛾眉不扫,故意制造了一种轻松随便的气氛和“惯承恩”的假象。后两句乃揭出宫人的内心痛苦。她的心事人们未必知道,实际上她是每日以泪洗面,这才使她成了 “一面残妆”啊!由于采用欲抑先扬的手法,取得了更佳的艺术效果。

宫怨诗暴露了封建制度的残忍不合理,这是其价值所在。但这类诗总是把基点放在宫人失宠,望宠以及与得宠者的矛盾上,而往往并不从根本上触动妃嫔制度。这又是其明显的局限性所在。

相关内容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