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哪些关于贺知章的诗/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 【唐】贺知章 荒憬尽怀忠,梯航已自通。九攻虽不战,五月尚持戎。 遣戍征周牒,恢边重汉功。选车命元宰,授律取文雄。 胄出天弧上,谋成帝幄中。诏旗分夏物,专土锡唐弓。 帐宿伊川右,钲传晋苑东。饔人藉蕡实,乐正理丝桐。 岐陌涵馀雨,离川照晚虹。恭闻咏方叔,千载舞皇风。 奉和御制春台望 【唐】贺知章 青阳布王道,玄览陶真性。欣若天下春,高逾域中圣。 神皋类观赏,帝里如悬镜。缭绕八川浮,岧峣双阙映。 晓色遍昭阳,晴云卷建章。华滋的皪丹青树, 颢气氤氲金玉堂。尚有灵蛇下鄜畤,还征瑞宝入陈仓。 自昔秦奢汉穷武,后庭万馀宫百数。旗回五丈殿千门, 连绵南隥出西垣。广画螓蛾夸窈窕,罗生玳瑁象昆仑。 乃眷天晴兴隐恤,古来土木良非一。荆临章观赵丛台。 何如尧阶将禹室。层栏窈窕下龙舆,清管逶迤半绮疏。 一听南风引鸾舞,长谣北极仰鹑居。 望人家桃李花 【唐】贺知章 山源夜雨度仙家,朝发东园桃李花。桃花红兮李花白, 照灼城隅复南陌。南陌青楼十二重,春风桃李为谁容。 弃置千金轻不顾,踟蹰五马谢相逢。徒言南国容华晚, 遂叹西家飘落远。的皪长奉明光殿,氛氲半入披香苑。 苑中珍木元自奇,黄金作叶白银枝。千年万岁不凋落, 还将桃李更相宜。桃李从来露井傍,成蹊结影矜艳阳。 莫道春花不可树,会持仙实荐君王。 2.贺知章的古诗贺知章的诗有哪些 1、《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回乡偶书》 (一)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二)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3、《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 荒境尽怀忠,梯航已自通。 九攻虽不战,五月尚持戎。 遣戍征周牒,恢边重汉功。 选车命元宰,授律取文雄。 胄出天弧上,谋成帝幄中。 诏旗分夏物,专讨锡唐弓。 帐宿伊川右,钲传晋苑东。 饔人藉蕡实,乐正理丝桐。 歧陌涵余雨,离川照晚虹。 恭闻咏方叔,千载舞皇风。 4、《题袁氏别业》 主人不相识,偶坐为林泉。 莫漫愁沽酒,囊中自有钱。 5、《太和》 肃我成命,于昭黄祗。 裘冕而祀,陟降在斯。 五音克备,八变聿施。 缉熙肆靖,厥心匪离。 6、《采莲曲》 稽山云雾郁嵯峨,镜水无风也自波。 莫言春度芳菲尽,别有中流采芰荷。 7、《寿和》 惟以明发,有怀载殷。 乐盈而反,礼顺其禋。 立清以献,荐欲是亲。 于穆不已,裒对斯臻。 穆穆天子,告成岱宗。 大裘如濡,执珽有颙。 乐以平志,礼以和容。 上帝临我,云胡肃邕。 8、《晓发》 江皋闻曙钟,轻枻理还舼。 海潮夜约约,川露晨溶溶。 始见沙上鸟,犹埋云外峰。 故乡杳无际,明发怀朋从。 9、《奉和御制春台望》 青阳布王道,玄览陶真性。 欣若天下春,高逾域中圣。 神皋类观赏,帝里如悬镜。 缭绕八川浮,迢峣双阙映。 晓色遍昭阳,晴云卷建章。 华滋的皪丹青树,颢气氤氲金玉堂。 尚有灵蛇下鄜畤,还征瑞宝入陈仓。 自昔秦奢汉穷武,后庭万馀宫百数。 旗回五丈殿千门,连绵南隥出西垣。 广画螓蛾夸窈窕,罗生玳瑁象昆仑。 乃眷天晴兴隐恤,古来土木良非一。 荆临章观赵丛台。何如尧阶将禹室。 层栏窈窕下龙舆,清管逶迤半绮疏。 一听南风引鸾舞,长谣北极仰鹑居。 10、《奉和圣制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赋得谟字》 西学垂玄览,东堂发圣谟。 天光烛武殿,时宰集鸿都。 枯朽沾皇泽,翾飞舞帝梧。 迹同游汗漫,荣是出泥涂。 三叹承汤鼎,千欢接舜壶。 微躯不可答,空欲咏依蒲。 11、《顺和》 至哉含柔德,万物资以生。 常顺称厚载,流谦通变盈。 圣心事能察,增广陈厥诚。 黄祗俨如在,泰折俟咸亨。 12、《雍和》 夙夜宥密,不敢宁宴。 五齐既陈,八音在县。 粢盛以洁,房俎斯荐。 惟德惟馨,尚兹克遍。 13、《董孝子黯复仇》 十年心事苦,惟为复恩仇。 两意既已尽,碧山吾白头。 14、《答朝士》 鈒镂银盘盛蛤蜊,镜湖莼菜乱如丝。 乡曲近来佳此味,遮渠不道是吴儿。 15、《答朝士》 钅及镂银盘盛蛤蜊,镜湖莼菜乱如丝。 乡曲近来佳此味,遮渠不道是吴儿。 16、《望人家桃李花》 山源夜雨渡仙家,朝发东园桃李花。 桃花红兮李花白,照灼城隅复南陌。 南陌青楼十二重,春风桃李为谁容。 弃置千金轻不顾,踟蹰五马谢相逢。 徒言南国容华晚,遂叹西家飘落远。 的皪长奉明光殿,氛氲半入披香苑。 苑中珍木元自奇,黄金作叶白银枝。 千年万年不凋落,还将桃李更相宜。 桃李从来露井傍,成蹊结影矜艳阳。 莫道春花不可树,会持仙实荐君王。 17、《肃和》 黄祗是祗,我其夙夜。 夤畏诚洁,匪遑宁舍。 礼以琮玉,荐厥茅藉。 念兹降康,胡宁克暇。 18、《董孝子黯复仇》 十年心事苦,惟为复恩仇。 两意既已尽,碧山吾白头。 19、《断句》 落花真好些,一醉一回颠。 20、《相和歌辞·采莲曲》 稽山罢雾郁嵯峨,镜水无风也自波。 莫言春度芳菲尽,别有中流采芰荷。 21、《送人之军》 常经绝脉塞,复见断肠流。 送子成今别,令人起昔愁。 陇云晴半雨,边草夏先秋。 万里长城寄,无贻汉国忧。 祝您新春快乐。 3.有哪些关于贺知章的诗/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 【唐】贺知章 荒憬尽怀忠,梯航已自通。 九攻虽不战,五月尚持戎。 遣戍征周牒,恢边重汉功。 选车命元宰,授律取文雄。 胄出天弧上,谋成帝幄中。 诏旗分夏物,专土锡唐弓。 帐宿伊川右,钲传晋苑东。 饔人藉蕡实,乐正理丝桐。 岐陌涵馀雨,离川照晚虹。 恭闻咏方叔,千载舞皇风。 奉和御制春台望 【唐】贺知章 青阳布王道,玄览陶真性。 欣若天下春,高逾域中圣。 神皋类观赏,帝里如悬镜。 缭绕八川浮,岧峣双阙映。 晓色遍昭阳,晴云卷建章。 华滋的皪丹青树, 颢气氤氲金玉堂。尚有灵蛇下鄜畤,还征瑞宝入陈仓。 自昔秦奢汉穷武,后庭万馀宫百数。旗回五丈殿千门, 连绵南隥出西垣。 广画螓蛾夸窈窕,罗生玳瑁象昆仑。 乃眷天晴兴隐恤,古来土木良非一。 荆临章观赵丛台。 何如尧阶将禹室。 层栏窈窕下龙舆,清管逶迤半绮疏。 一听南风引鸾舞,长谣北极仰鹑居。 望人家桃李花 【唐】贺知章 山源夜雨度仙家,朝发东园桃李花。桃花红兮李花白, 照灼城隅复南陌。 南陌青楼十二重,春风桃李为谁容。 弃置千金轻不顾,踟蹰五马谢相逢。 徒言南国容华晚, 遂叹西家飘落远。的皪长奉明光殿,氛氲半入披香苑。 苑中珍木元自奇,黄金作叶白银枝。千年万岁不凋落, 还将桃李更相宜。 桃李从来露井傍,成蹊结影矜艳阳。 莫道春花不可树,会持仙实荐君王。 4.贺知章的诗有哪些1.唐·贺知章《咏柳 / 柳枝词》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译文: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2.唐·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译文:我在年少时离开家乡,到了迟暮之年才回来。我的乡音虽未改变,但鬓角的毛发却已经疏落。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的。他们笑着询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 3.唐·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其二》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译文:我离别家乡的时间已经很长了,回家后才感觉到家乡的人事变迁实在是太大了。只有门前那镜湖的碧水,在春风吹拂下泛起一圈一圈的涟漪,还和五十多年前一模一样。 4.唐·贺知章《采莲曲》 稽山罢雾郁嵯峨,镜水无风也自波。 莫言春度芳菲尽,别有中流采芰荷。 译文:会稽山上的雾气散了,显露出高峻的山体和葱郁的草木,明净的水面上没有风也起了水波。别说春天已经结束花草都凋谢完了,另有人在水流中央采摘菱叶和荷叶呢。 5.唐·贺知章《题袁氏别业 / 偶游主人园》 主人不相识,偶坐为林泉。 莫谩愁沽酒,囊中自有钱。 译文:别墅主人和我没有见过面,偶来坐坐赏那林木和石泉。主人哪,不要发愁去买酒,口袋鼓囊囊,不缺打酒钱。 5.解释贺知章的诗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出处:唐·贺知章《咏柳》 [今译]不知那丝丝柳叶是谁裁出,原来二月的春风像巧匠手中的剪刀。 [赏析]这两句是对大自然生化万物所唱的赞歌。 那巧如剪刀的春风裁制出丝丝碧柳,给大地披上新妆,是自然活力的象征,给人以美的启迪。宋代梅尧臣《东城送运判马察院》诗云:“春风骋巧如剪刀,先裁杨柳后杏桃。” 清人金农《柳》诗云:“千丝万缕生便好,剪刀谁说胜春风。”无不由此化出。 清黄周星《唐诗快》说它是“尖巧语,却非有雕琢而得”,也就是说它比喻新巧,却出语自然,毫无人工的痕迹。 [原作]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注释 ⑴ 柳:柳树,落叶乔木或灌木,叶子狭长,种类很多。 本诗描写的是垂柳。 ⑵ 碧玉:碧绿色的玉。 这里用以比喻春天的嫩绿的柳叶。 ⑶ 妆成:装饰,打扮。 ⑷ 一树:满树。一,满,全。 在中国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下一句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⑸ 绦:用丝编成的绳带。丝绦:形容一丝丝像丝带般的柳条。 ⑹ 裁:裁剪,用刀或剪子把物体分成若干部分。 ⑺ 二月:农历二月,正是初春时节。 ⑻ 似:好像,如同,似乎 导读 此诗借柳树歌咏春风,把春风比作剪刀,说她是美的创造者,赞美她裁出了春天。诗中洋溢着人逢早春的欣喜之情。 比拟和比喻新奇贴切是此诗的成功之处。《唐诗笺注》云:"赋物入妙,语意温柔。 " 这是一首咏物诗,写的是早春二月的杨柳。 写杨柳,该从哪儿着笔呢?毫无疑问,它的形象美是在于那曼长披拂的枝条。 一年一度,它长出了嫩绿的新叶,丝丝下垂,在春风吹拂中,有着一种迷人的意态。这是谁都能欣赏的。 古典诗词中,借用这种形象美来形容、比拟美人苗条的身段,婀娜的腰支,也是我们所经常看到的。这诗别出新意,翻转过来。 “碧玉妆成一树高”,一开始,杨柳就化身为美人而出现:“万条垂下绿丝绦”,这千条万缕的垂丝,也随之而变成了她的裙带。上句的“高”字,衬托出美人婷婷袅袅的风姿;下句的“垂”字,暗示出纤腰在风中款摆。 诗中没有“杨柳”和“腰支”字样,然而这早春的垂柳以及柳树化身的美人,却给写活了。《南史》说刘悛之为益州刺史,献蜀柳数株,“条甚长,状若丝缕。” 齐武帝把这些杨柳种植在太昌云和殿前,玩赏不置,说它“风流可爱”。这里把柳条说成“绿丝绦”,可能是暗用这个关于杨柳的著名典故。 但这是化用,看不出一点痕迹的。 “碧玉妆成”引出了“绿丝绦”,“绿丝绦”引出了“谁裁出”,最后,那视之无形的不可捉摸的“春风”,也被用“似剪刀”形象化地描绘了出来。 这“剪刀”裁制出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给大地换上了新妆,它正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给予人们美的启示。从“碧玉妆成”到“剪刀”,我们可以看出诗人艺术构思一系列的过程。 诗歌里所出现的一连串的形象,是一环紧扣一环的。 也许有人会怀疑:我国古代有不少著名的美女,柳,为什么单单要用碧玉来比呢?我想,这有两层意思:一是碧玉这名字和柳的颜色有关,“碧”和下句的“绿”是互相生发、互为补充的。 二是碧玉这个人在人们头脑中永远留下年轻的印象。提起碧玉,人们就会联想到“碧玉破瓜时”这首广泛流传的《碧玉歌》,还有“碧玉小家女”(肖绎《采莲赋》)之类的诗句。 碧玉在古代文学作品里,几乎成了年轻貌美的女子的泛称。用碧玉来比柳,人们就会想象到这美人还未到丰容盛鬋的年华;这柳也还是早春稚柳,没有到密叶藏鸦的时候;和下文的“细叶”“二月春风”又是有联系的。 作者简介 贺知章,唐朝诗人。字季真,一字维摩,号石窗,晚年更号四明狂客,又称秘书外监。 其排行第八,人称“贺八”。会稽永兴(今浙江萧山)人。 证圣元年(695)进士,授国子四门博士,转太常少卿、集贤院学士。开元十三年(725)擢礼部侍郎,宫至秘书监。 故人称“贺秘监”,又简称“贺监。天宝三年(744)辞官还乡为道上,建千秋观以隐居其内,未几卒,享年86岁。 贺知章少时以诗文闻名,神龙年间(705—707)已名扬京城。开元初年与吴越人包融、张旭、张若虚以诗文齐名,世称“吴中四士”,亦称“吴中四友”、“吴中四杰”。 贺知章邕容省闼,高逸豁达,为一代清鉴风流之士。尤喜好在饮酒中乘兴书写诗文,直到纸尽方止。 曾与张旭、崔宗硅《海录碎事》亦将其与陈子昂、宋之问、孟浩然等人并称为“仙宗十友”。贺知章还与张旭情投意合,交往甚密,又为姻亲,故时人也常以“贺张”称之。 两人也经常同游,“凡人家厅馆好墙壁及屏障,忽忘机兴发,落笔数行,如虫篆飞走,虽古之张(芝)、索(靖)不如也。好事者供其笺翰,共传宝之”。 (施宿《嘉泰会稽志》)贺知章以草书名世。《述书赋》中赞其草书“落笔精绝”,“与造化相争,非人工即到”吕总《续书评》则以为“纵笔如飞,奔而不竭。” 李白在《送贺宾客归越》诗中将其喻为王羲之,有言“镜湖流水漾清波,狂客归舟逸兴多。山**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 卢象《送贺监归会稽应制》诗“青门抗行谢客儿,健笔违羁。 6.贺知章的诗有哪些1、咏柳 / 柳枝词 唐代: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译文 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2、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唐代: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译文 我在年少时离开家乡,到了迟暮之年才回来。 我的乡音虽未改变,但鬓角的毛发却已经疏落。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的。 他们笑着询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 3、采莲曲 唐代:贺知章 稽山罢雾郁嵯峨,镜水无风也自波。 莫言春度芳菲尽,别有中流采芰荷。 译文 会稽山上的雾气散了,显露出高峻的山体和葱郁的草木,明净的水面上没有风也起了水波。 别说春天已经结束花草都凋谢完了,另有人在水流中央采摘菱叶和荷叶呢。 4、题袁氏别业 / 偶游主人园 唐代:贺知章 主人不相识,偶坐为林泉。 莫谩愁沽酒,囊中自有钱。 译文 别墅主人和我没有见过面,偶来坐坐赏那林木和石泉。 主人哪,不要发愁去买酒,口袋鼓囊囊,不缺打酒钱。 5、唐禅社首乐章·顺和 唐代:贺知章 至哉含柔德,万物资以生。 常顺称厚载,流谦通变盈。 圣心事能察,增广陈厥诚。 黄祇僾如在,泰折俟咸亨。 赏析: 贺知章这一首有名的五律,其妙处在于,诗人以雄劲的笔触,描写唐禅社首乐章·顺和的概括。 他通过对于时间和空间的意匠经营,以及把写景、叙事、抒情与议论紧密结合,在诗里熔铸了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使诗的意境雄浑深远,既激动人心,又耐人寻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