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描写梅兰芳的诗句

1.形容梅兰芳的诗句

清末状元张謇在京时,就与崭露头角的京剧名伶梅兰芳有所交往,后来他回到家乡搞实业和教育,与梅兰芳常有书来信往,其中有张謇的喻“梅”的吟咏:

小汤仕女美无伦,画作梅花也可人.寄与玉郎时顾影,一丛绛雪媚初春.

这首七绝写于1915年秋,题为《以汤乐民画红梅寄畹》,题中的“畹”是梅兰芳的字“畹华”的简称.张謇从这幅汤乐民所作的画以诗喻梅兰芳为高洁可人的红梅;梅的书斋名“缀玉轩”,所以诗中又称其为“玉郎”.全诗一往情深,表达张謇对梅兰芳的思念之情.《观梅郎演艺感赋》,是同年夏天所作七律,张謇以“已幸品题归士类,姓名应付五云函”赠梅兰芳,“五云”乃五彩的端云,用此称颂梅兰芳之大名,思梅颂梅可见一斑.在《人间询梅欧名阁意者,赋长句答之》的七律中有颔联“玉树谢庭佳子弟,衣香荀坐好儿郎”,尾联“绝学正资恢旧舞,问君才艺更谁当”,对梅兰芳德艺双馨的品格作了高度的评价.

张謇不愧是懂得国粹京剧艺术的行家里手,他慧眼识人,尊重人才,呵护梅派京剧.上世纪20年代初,三次邀请梅兰芳来通演出,一场不落观赏梅派剧目.观罢必挥毫作诗.

评《贵妃醉酒》诗曰:即论风柳斗腰支,亦称清平绝妙词.环自嫌肥梅自瘦,酬珠今日不须疑.

赏《黛玉葬花》诗曰:惜春花冢事分明,直到焚诗意未宁.今惜惜春人自惜,低徊传与曲中听.

品《游园惊梦》诗曰:绝世难双杜丽娘,只须天壤有梅郎.青琴素女无传写,冷落临川玉茗堂.

欲罢不能,又即兴吟诵:听欲冥冥睇欲空,耀如霞绮旋如风.缘何有变矜庄态,神女高唐是梦中.

从扮相、唱腔到舞姿,张謇先生出神入化地一一品评.逐一赋诗评论了《千金一笑》、《女起解》、《春香闹学》、《嫦娥奔月》、《奇双会》、《天女散花》、《木兰从军》、《琴挑》等著名梅剧,他对国粹艺术的弘扬,为提高人们对梅派艺术的欣赏水平,直到今天也很有现实意义.

张謇生于1853年,而梅兰芳生于1894年,对待小他41年的晚辈能可亲可近,以诚相待.1919年夏,梅兰芳寄6帧剧照给张謇.8月6日(夏历七月十一日)张謇回赠《畹华寄影片诗从答之》七律一首,以诗答谢,情真意切.诗云:

六帧婵娟妙绝伦,就中天女最传真.正愁结习难除尽,或有天花着我身.不论知音即论容,谁能歌舞古人同?痴儿那怪淆鸡鹜,要与郎谈正始风.

至于写于1920年1月7日(夏历己未年十一月十七日)的一首《喜梅郎至花竹平安馆》七律,再次展现了张梅忘年交的至诚至信的友谊.诗云:

朔雪零途下汉皋,飞来江上彩云遥.也应隔阔惊吾老,转为流年惜子韶.坐烛烬长诗思窈,檐梅香定酒魂消.玉铛尽有孤虚感,花竹团栾得此宵.

梅兰芳8岁学戏,11岁登台,年轻时就蜚声艺坛.当他跨入而立之年时,张謇撰《畹华三十初度寄诗为祝》三首七绝祝贺,其中诗曰:“菊英正与金同寿,要听唐宗久视歌”.道出张謇先生的心声、美好的祝愿:“菊英”即戏曲界的精英,以此称颂梅兰芳与金同寿.后句则表达了作者热切而不感厌倦地欣赏如《贵妃醉酒》等优秀剧目的心情和愿望,读来感人肺腑.

张謇咏颂梅兰芳的诗词有42首,收录于远方出版社的《梅韵》一书中,这是专门为纪念梅兰芳诞辰110周年出的集子.其中张謇的诗词堪称诗坛佳作,为歌颂梅派京剧艺术,抒发彼此之间深厚的友谊给后人留下了一笔难得的宝贵精神财富.

2.形容梅兰芳的诗句

清末状元张謇在京时,就与崭露头角的京剧名伶梅兰芳有所交往,后来他回到家乡搞实业和教育,与梅兰芳常有书来信往,其中有张謇的喻“梅”的吟咏: 小汤仕女美无伦,画作梅花也可人.寄与玉郎时顾影,一丛绛雪媚初春. 这首七绝写于1915年秋,题为《以汤乐民画红梅寄畹》,题中的“畹”是梅兰芳的字“畹华”的简称.张謇从这幅汤乐民所作的画以诗喻梅兰芳为高洁可人的红梅;梅的书斋名“缀玉轩”,所以诗中又称其为“玉郎”.全诗一往情深,表达张謇对梅兰芳的思念之情.《观梅郎演艺感赋》,是同年夏天所作七律,张謇以“已幸品题归士类,姓名应付五云函”赠梅兰芳,“五云”乃五彩的端云,用此称颂梅兰芳之大名,思梅颂梅可见一斑.在《人间询梅欧名阁意者,赋长句答之》的七律中有颔联“玉树谢庭佳子弟,衣香荀坐好儿郎”,尾联“绝学正资恢旧舞,问君才艺更谁当”,对梅兰芳德艺双馨的品格作了高度的评价. 张謇不愧是懂得国粹京剧艺术的行家里手,他慧眼识人,尊重人才,呵护梅派京剧.上世纪20年代初,三次邀请梅兰芳来通演出,一场不落观赏梅派剧目.观罢必挥毫作诗. 评《贵妃醉酒》诗曰:即论风柳斗腰支,亦称清平绝妙词.环自嫌肥梅自瘦,酬珠今日不须疑. 赏《黛玉葬花》诗曰:惜春花冢事分明,直到焚诗意未宁.今惜惜春人自惜,低徊传与曲中听. 品《游园惊梦》诗曰:绝世难双杜丽娘,只须天壤有梅郎.青琴素女无传写,冷落临川玉茗堂. 欲罢不能,又即兴吟诵:听欲冥冥睇欲空,耀如霞绮旋如风.缘何有变矜庄态,神女高唐是梦中. 从扮相、唱腔到舞姿,张謇先生出神入化地一一品评.逐一赋诗评论了《千金一笑》、《女起解》、《春香闹学》、《嫦娥奔月》、《奇双会》、《天女散花》、《木兰从军》、《琴挑》等著名梅剧,他对国粹艺术的弘扬,为提高人们对梅派艺术的欣赏水平,直到今天也很有现实意义. 张謇生于1853年,而梅兰芳生于1894年,对待小他41年的晚辈能可亲可近,以诚相待.1919年夏,梅兰芳寄6帧剧照给张謇.8月6日(夏历七月十一日)张謇回赠《畹华寄影片诗从答之》七律一首,以诗答谢,情真意切.诗云: 六帧婵娟妙绝伦,就中天女最传真.正愁结习难除尽,或有天花着我身.不论知音即论容,谁能歌舞古人同?痴儿那怪淆鸡鹜,要与郎谈正始风. 至于写于1920年1月7日(夏历己未年十一月十七日)的一首《喜梅郎至花竹平安馆》七律,再次展现了张梅忘年交的至诚至信的友谊.诗云: 朔雪零途下汉皋,飞来江上彩云遥.也应隔阔惊吾老,转为流年惜子韶.坐烛烬长诗思窈,檐梅香定酒魂消.玉铛尽有孤虚感,花竹团栾得此宵. 梅兰芳8岁学戏,11岁登台,年轻时就蜚声艺坛.当他跨入而立之年时,张謇撰《畹华三十初度寄诗为祝》三首七绝祝贺,其中诗曰:“菊英正与金同寿,要听唐宗久视歌”.道出张謇先生的心声、美好的祝愿:“菊英”即戏曲界的精英,以此称颂梅兰芳与金同寿.后句则表达了作者热切而不感厌倦地欣赏如《贵妃醉酒》等优秀剧目的心情和愿望,读来感人肺腑. 张謇咏颂梅兰芳的诗词有42首,收录于远方出版社的《梅韵》一书中,这是专门为纪念梅兰芳诞辰110周年出的集子.其中张謇的诗词堪称诗坛佳作,为歌颂梅派京剧艺术,抒发彼此之间深厚的友谊给后人留下了一笔难得的宝贵精神财富.。

3.描写梅兰芳的句子

清末状元张謇在京时,就与崭露头角的京剧名伶梅兰芳有所交往,后来他回到家乡搞实业和教育,与梅兰芳常有书来信往,其中有张謇的喻“梅”的吟咏:小汤仕女美无伦,画作梅花也可人.寄与玉郎时顾影,一丛绛雪媚初春.这首七绝写于1915年秋,题为《以汤乐民画红梅寄畹》,题中的“畹”是梅兰芳的字“畹华”的简称.张謇从这幅汤乐民所作的画以诗喻梅兰芳为高洁可人的红梅;梅的书斋名“缀玉轩”,所以诗中又称其为“玉郎”.全诗一往情深,表达张謇对梅兰芳的思念之情.《观梅郎演艺感赋》,是同年夏天所作七律,张謇以“已幸品题归士类,姓名应付五云函”赠梅兰芳,“五云”乃五彩的端云,用此称颂梅兰芳之大名,思梅颂梅可见一斑.在《人间询梅欧名阁意者,赋长句答之》的七律中有颔联“玉树谢庭佳子弟,衣香荀坐好儿郎”,尾联“绝学正资恢旧舞,问君才艺更谁当”,对梅兰芳德艺双馨的品格作了高度的评价.张謇不愧是懂得国粹京剧艺术的行家里手,他慧眼识人,尊重人才,呵护梅派京剧.上世纪20年代初,三次邀请梅兰芳来通演出,一场不落观赏梅派剧目.观罢必挥毫作诗。

4.关于梅兰芳的句子

一、真正的好戏是人打破规矩。

(梅兰芳改戏) 二、只有心里最干净的人才能把情欲表达的如此完美。(邱如白先生对梅兰芳先生的第一印象) 三、输不丢人,怕才丢人。

(爷爷十三燕传给梅兰芳的话) 四、你的时代到了(邱如白先生对梅兰芳先生的鼓励) 五、只管一万,不管万一,才能不败(邱如白先生对怕败的梅兰芳先生的鼓励) 六、无论战争谁胜谁负,梅兰芳是不朽的。(日本军官戏迷对梅兰芳先生的评价) 七、德国占领了英国,英国还不唱莎士比亚了?(中日战争,梅兰芳先生暂时告别舞台,邱如白先生对梅兰芳先生劝告。)

八、谁毁了梅兰芳的孤单,谁就毁了梅兰芳。(邱如白先生对孟小冬的恳求) 九、他不是你的,也不是我的,他是座儿(观众)的。

(电影主题:梅兰芳先生属于观众) 十:我的爷爷十三燕,让我给唱戏的争一点地位。(梅兰芳先生对中国戏剧的贡献) 梅兰芳(黎明饰):“在台下我是一个男人。”

日本军官挖苦梅兰芳是个娘娘腔,并将刀架在了梅兰芳的脖子上相威胁,但是梅兰芳给出了这样的回答。 十三燕(王学圻饰):“输不丢人,怕才丢人。”

十三燕与梅兰芳的较量即将结束,明知大势已去的十三燕不肯放弃,在拒绝梅兰芳“停战”的建议下,对梅兰芳说出了这样的话。 邱如白(孙红雷饰):“谁要是毁了他这份孤单,谁就毁了梅兰芳。”

邱如白劝说孟小冬离开梅兰芳,放梅兰芳去美国演出,他利用小报记者的消息找到了孟小冬的住处,要求她离开梅兰芳。 福芝芳(陈红饰):“自从我进了梅家,就没有见过他做哪件事情是自由自便的。”

梅兰芳的困惑就在于他的不自由,福芝芳对此看得最为清楚。 梅兰芳:“真正的好戏是人打破规矩。”

邱如白先生对梅兰芳先生的第一印象:“只有心里最干净的人才能把情欲表达得如此完美。” 邱如白对怕败的梅兰芳鼓励:“只管一万,不管万一,才能不败。”

日本军官戏迷对梅兰芳的评价:“无论战争谁胜谁负,梅兰芳是不朽的。” 中日战争,梅兰芳暂时告别舞台,邱如白对梅兰芳劝告:“德国占领了英国,英国还不唱莎士比亚了?” 梅兰芳:“我的爷爷十三燕,让我给唱戏的争一点地位。”

“梅兰芳不是你的,不是我的,他是座儿的。” ——福芝芳在孟小冬家中对孟小冬喊道。

“你的时代来了。” ——在梅兰芳决定和他的爷爷十三燕打对台时,邱如白对梅兰芳说。

“你(梅兰芳)只是个凡人。” ——邱如白看完梅兰芳大伯写给梅兰芳的信后感慨。

“有人要看一个弄脏了的梅兰芳吗?” ——1937年,日军占领北平时邀请梅兰芳演戏,梅兰芳淡定地说。 影片结尾处,邱如白深情地对病中的梅兰芳说:“如果有来世,我就放过你”让人大跌眼镜,这部电影不就是在讲梅兰芳和他的男人女人们吗?。

5.印度诗人泰戈尔描述梅兰芳的诗句,谁知道

是“亲爱的,你用我不懂的/语言的面纱,遮盖着你的容颜,正像那遥望如同一脉,缥缈的云霞,被水雾笼罩着的峰峦。”是泰戈尔观看了梅兰芳演出后写的。

参考资料:,泰戈尔即兴赋诗一首,赠予梅兰芳留念。原诗是用孟加拉文写的,写好后泰戈尔又亲自把它译成英文,并用毛笔写在了一柄纨扇上。他还兴致勃勃地朗诵给大家听:“认不出你,亲爱的/你用陌生的语言蒙着面孔/远远地望去,好似/一座云遮雾绕的秀峰。”表达了泰戈尔观看《洛神》后,在获得美的享受的同时,也道出了由于语言的障碍,难以完全理解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难以充分领略京剧艺术真谛的一丝遗憾。全诗词意亲切浪漫,感人肺腑。当时在场的诗人林长民又根据泰戈尔的英文,把诗歌译成古汉语骚体诗记在纨扇上,并写了短跋。梅兰芳非常礼貌的双手接过了承载着真挚友情的纨扇,向泰戈尔表示了真诚的感谢。而随同泰戈尔访华的印度著名画家南达拉波斯在观看了《洛神》后,也专门绘制了一幅美丽动人的油画《洛神》赠给梅兰芳,令观者赞赏不已。1961年,梅兰芳又请精通孟加拉文及泰戈尔文学的吴晓铃和石真两位教授根据泰戈尔的原作,将泰戈尔赠送给他的那首诗译成白话体:“亲爱的,你用我不懂的/语言的面纱/遮盖着你的容颜/正像那遥望如同一脉/缥缈的云霞/被水雾笼罩着的峰峦。”

范文涉及诗人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