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最激昂,宏伟的诗句古代诗歌中最有气势的诗句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黄金若粪土 肝胆硬如铁 策马渡悬崖 弯弓射胡月 人头做酒杯 饮尽仇雠血 扬鞭慷慨莅中原 不为仇雠不为恩 只觉苍天方溃溃 欲凭赤手拯元元 十年揽髻悲羸马 万众梯山似病猿 我志未酬人犹苦 东南到处有啼痕 忍令上国衣冠沦于戎狄,相率中原豪杰还我河山 一门七进士 父子三探花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天下风去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摧。 皇图霸业谈笑中,不胜今宵一场醉!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它强任它强,轻风拂山冈, 它横任它横,月光照大江. 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 十年磨一剑, 霜寒未曾试。 望门头止思张俭 忍死须臾待杜根 宁做真小人,不做伪君子 慷慨过燕市, 从容做楚囚, 引刀成一快, 不符少年头! “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八百里分为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声 2.形容远大志向的诗句行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满江红 岳飞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3.描写“秋天气势宏大”的古诗词是什么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唐)杜甫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2.《夜雨》 (唐)白居易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 我有所感事,结在深深肠。乡远去不得,无日不瞻望。 肠深解不得,无夕不思量。况此残灯夜,独宿在空堂。 秋天殊未晓,风雨正苍苍。不学头陀法,前心安可忘。 3.《秋词》 (唐)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4.《山居秋暝》 (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5.《秋夕》(唐)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6.《秋思》(唐)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7.《天净沙·秋》 (元)朱庭玉庭前落尽梧桐,水边开彻芙蓉。解与诗人意同。 辞柯霜叶,飞来就我题红。8.《秋思》 (唐)李白春阳如昨日,碧树鸣黄鹂。 芜然蕙草暮,飒尔凉风吹。天秋木叶下,月冷莎鸡悲。 坐愁群芳歇,白露凋华滋。9.《秋夕》 (唐)白居易叶声落如雨,月色白似霜。 夜深方独卧,谁为拂尘床。10.《秋夜曲》 (唐)王维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11.《秋下荆门》 (唐)李白霜落荆门江树空,布帆无恙挂秋风。 此行不为鲈鱼鲙,自爱名山入剡中。12.《秋思》 (唐)李白燕支黄叶落,妾望自登台。 海上碧云断,单于秋色来。胡兵沙塞合,汉使玉关回。 征客无归日,空悲蕙草摧。13.《题秋江独钓图》 (清)王士祯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 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14.《浪淘沙·一叶忽惊秋》 (宋)贺铸一叶忽惊秋。 分付东流。殷勤为过白苹洲。 洲上小楼帘半卷,应认归舟。 回首恋朋游。 迹去心留。歌尘萧散梦云收。 惟有尊前曾见月,相伴人愁。15.《秋怀 》(欧阳修)节物岂不好,秋怀何黯然!西风酒旗市,细雨菊花天。 感事悲双鬓,包羞食万钱。鹿车何日驾,归去颍东田。 古代文人眼中的秋天是什么样的?秋天万物凋零,似意味着生命之终结,这极易引起那些历经磨难而年事已衰的文人的共鸣,有人忧国忧民,怀才不遇,有人凄苦孤单,仕途失落,有人悲英雄迟暮;有人叹人生几何。时代环境的压迫,自己身世的飘零,无论是迁客骚人,还是壮士忠臣,无论是深闺怨女,还是疆场须眉,往往都要借秋景一抒衷肠。 秋天,在不同人群中有着不同的况味,对于农民来说,这无疑是一个收获的季节,在这个季节里,他们的劳动有了结晶、生活有了回报,“美好”、“幸福”必然成为他们诠释这个季节的最好词语。而在历代许多文人眼中,他们却常常为这个季节的飘零而触动内心的底线,这使得他们的笔下所罗列的关于秋的文字常常蒙上了愁怨的色彩。 屈原的《湘夫人》中正是这样,将主人公的心情与环境合二为一、浑然一体,使得我们透过季节而见主人公的心绪,通过主人公心绪的怅惘又可以看见作者彼时的心情。屈原所看到的秋天更多的是惆怅、是愁情,他将自己悲剧的遭遇与这样一个季节紧密连在一起,哀叹了壮志难酬、入世艰辛的情怀。 秋天,之所以具有凄凉的属性,源于生命在大自然中的体现。草木从绿变黄、再到凋亡,秋天成为这些生命从有到无的交接点。 人的血液里流动着一种无形的东西叫情感,对于生命的这种轮回中最残忍的一幕,往往生发了凄凉、悲切之情,而这种凋亡却又是人为所无法改变的。所以,际遇坎坷的文人面对自己无可奈何的人生遭遇便触景生情。 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深远的“悲秋”主题,在宋玉的《九辩》中发端。“皇天平分四时兮,窃独悲此廪秋。” 宋玉面对失职放逐、落魄残生的景况,在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的感伤中流露着自己坎坷的身世。李清照在她的《声声慢》中以“满地黄花”“梧桐细雨”的残秋景色作为衬托,倾诉出夫亡家破,饱经忧患和乱离生活的哀愁。 “自古逢秋悲寂寥”秋天又是人情感最真的时候,这样的季节,痛定思痛,人会对过去、对现实、对未来多了一份思考,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被称为“秋思之祖”,简单的景物描写却构成了一个心绪凌乱的内心世界,在“夕阳西下”之时,“断肠人”仕途失意、离乡背井、孤身漂泊的杂感清晰可见。就连豪放派词人苏轼面对霜露既降,木叶尽脱的秋夜也萌发了《后赤壁赋》中遗弃尘世的思想。 “悲秋”主题折射着中国文人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徘徊的内心世界,是统治中国文人两千多年的儒家入世思想使他们对这样一个特殊时节产生浓烈的情感,当际遇坎坷无能为力时,这种情感便会来得更为猛烈。然而,作为文学上一种诗意的体现,“悲秋”的。 4.形容场面壮观的诗句1、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出自:唐·李白《望庐山瀑布》。 译文: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2、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出自: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译文:陡峭的石壁直耸云天,如雷的惊涛拍击着江岸,激起的浪花好似卷起千万堆白雪。 3、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出自:五代·李煜《忆江南·多少恨》。 译文:我梦见了和过去出游上苑时一样的热闹场面,车如流水,络绎不绝,马似游龙,奔腾跳跃。 月光明媚,春风拂面,花儿正红。 4、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出自:唐·王维《观猎》。 译文:角弓上箭射了出去,弦声和着强风一起呼啸,将军和士兵的猎骑,飞驰在渭城的近郊。枯萎的野草,遮不住尖锐的鹰眼,积雪融化,飞驰的马蹄更像风追叶飘。 5、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出自:唐·李商隐《观灯乐行》。 译文:帝王之都,到处月光如水,花灯如山, 装饰华丽的香艳的马车堵塞了宽敞大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