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人关于风雨桥的诗词在平坦河的目录上 检索大山的宁静 几枚明清时代的书签 标识字里行间 一页页风雨不老的心情 千百年的桃花流水 载来田园炊烟袅袅温馨 苍茫的山色涌来 掀起老人烟袋里的辛辣 眉峰上的风尘 铺天盖地的风雨 划乱风雨桥的安宁 写生的女孩 把水墨侗乡的春秋 画入雨丝交织的晨昏 感受风雨桥的风雨 群山吹奏 九十九个侗寨的芦笙 平坦河欢唱 九十九曲侗族大歌的和声 天籁湿湿的音域 泼向绿涛迷茫的山林 侗家的历史 在风雨桥上风干保存 风雨还在一遍遍刷新 播种年复一年的稻黍 收割多嘎多耶彩色的足音 沿平坦河的四季 琵琶歌走向山外 捧一份水灵灵的风景。 2.风雨桥上共风雨的诗词元稹(779-813)字微之,曾为浙东观察使兼越州刺史。 《寄乐天》:“天下风光数会稽,灵汜桥前百里镜,安得故人生羽翼,飞来相伴醉如泥。” 宋之问(?-713?)为初唐著名诗人,中宗时(684)为越州长史, 饱览越中风光。宋之问的《游云门寺》写到了云门石桥的情景:“维舟探静域,作礼事尊经。龛依大禹穴,楼依少微星。。。虹桥转翠屏”。 李绅(772-856),唐大诗人,大和七年(833)为浙东观察使兼越州刺史。《灵汜桥》是一首完整的咏桥诗,诗曰:“灵汜桥边多感伤,分明湖派绕回塘。岸花前后闻幽鸟,湖月高低怨绿杨。能促岁阴惟白发,巧乘风马是春光。何须化鹤归华表,却数凋零忆越乡。” 华镇(约1093年前后在世),北宋著名诗人,又名华安仁,会稽人。《还珠桥》:“溪上还珠太守家,小桥斜跨碧流沙。清风不共门墙改,长与寒泉起浪花。” 陆游(1125-1210),山阴人。古代爱国诗人,他一生所存9300 多首诗至少写到30多座桥,有百余首桥诗。陆游与云门寺结下深厚的感情,这里曾经是陆游早年读书之处,史称“ 云门草堂”。《五云桥》:“若耶北与镜湖通,缥缈飞桥跨半空。陵谷双迁谁复识?我来徙倚暮烟中。”第二句是描绘石桥的千古佳句。《秋思》:“山步溪桥又早秋,飘然无处不堪游,僧廊偶为题诗入,鱼市常因施药留”。 3.描写凤凰古城风雨桥的诗句1.《秋日杂咏》:“久雨初睛喜欲迷,青鞋踏遍舍东西.忽然来到柳桥下,露湿蓼花红一溪 2.《即事》:“小山榴花照眼明,青梅自堕时有声.柳桥东岸倚筇立,聊借水风吹宿醒.” 3.《柳桥》:“村路初晴雪作泥,经旬不到小桥西.出门顿觉春来早,柳染轻黄已蘸溪.” 4.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5.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瞑》) 6.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7.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8.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9.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10.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 凤凰古城有好几座桥,风桥、雪桥、云桥、雾桥、虹桥、南华桥 风桥在豹子湾路万名塔附近,雪桥在南华大桥上面不远,云桥在豆腐湾,雾桥在风桥下游,虹桥在古城中心区江天广场,南华大桥在南华门。 4.侗乡风雨桥的阅读答案三江风雨桥位于广西柳州三江侗族自治县浔江河上,由钢筋混凝土月牙形单桥拱和集侗族特色木构建筑技艺精华于一体,全桥长368米,宽16米,最高处为18米,有7个桥亭,其长度和规模均为世界之最,堪称世界第一风雨桥。 三江风雨桥已于2010年12月底竣工。这座集侗族木构建筑精华于一体的多功能风雨桥建成后,将和“侗乡第一鼓楼”——三江鼓楼遥相呼应,并通过民族特色旅游商业步行街——月亮街和侗乡大道,与世界最大的单体木构建筑“侗乡鸟巢”东方斗牛场连成一片,构成三江县城最经典的黄金旅游圈,成为三江的标志和名片。 5.关于资源县的风雨桥怎么写一篇700字的句子的说明文我所在的芷江机场项目部位于湖南省芷江县七里桥,城内有一座闻名已久全国最大的侗乡第一桥——龙津风雨桥。数次想去参观,都因工作繁忙而未能成行。“三八” 妇女节前夕,我带领项目部女职工来到这里。 龙津风雨桥始建于明万历十九年(公元1591年),由沅州名僧宽云带头捐建,因桥墩与流水形如龙口喷津,故名“龙津风雨桥”。湘江支流舞水河将芷江城划为东西两半,滔滔舞水,终年不断。芷江龙津风雨桥的建成,成为连接湘黔公路的交通要塞,也是商贾游客往来云集最繁华的地方,史称“三楚西南第一桥”。但是万历三十年(公元1602年)),一场山洪将龙津风雨桥毁于一旦。明宗祯六年,驻沅州的云南都司佥书阮呈麟带头捐款,重修龙津风雨桥。没想到清乾隆四十二年,一把大火又将龙津风雨桥化为灰烬。 抗日战争初期,政府当局将龙津风雨桥上残留的廊亭悉数撤除,改造成石墩木面公路桥。芷江机场是美军的主要空军基地,而龙津风雨桥是大西南主要军需供给线。因此,机场和龙津风雨桥成了日机的主要轰炸目标,最多的一天27架日机轮番轰炸。令人惊奇的是,这座横跨于湘江支流舞水河的芷江龙津风雨桥在水灾、火灾面前显得脆弱,而在侵略者的炸弹面前则刚强不屈,任凭日机怎样狂轰滥炸,它却安然横卧在舞水河上。 1999年初,芷江侗族自治县县委、县政府再次动工重修龙津风雨桥。重新修复的龙津风雨桥长252米,宽12.2米,由桥、廊、亭三部分组成,总投资600余万元。桥墩呈船形状,用规则四方的青石围砌而成,16座石墩在滔滔舞水河中呈一字形排开,如同16艘迎风破浪的竞舟。7座凉亭雄踞桥面长廊之上,深蓝色的琉璃瓦,佐以白色的檐口,势态如飞,极为壮观。令人叹为观止的是,这成百上千的脚柱、悬柱、枋、檩凳、栏杆、悬瓜,斜穿直套、纵横交错,均以榫相衔,不用一钉一铆。亭与亭之间的廊脊上,嵌着兽头和金黄色的“双龙抢宝”木雕图案,个个形态逼真,栩栩如生。如今的芷江龙津风雨桥,是一座集贸易、旅游观光、休闲于一体的全国最大的侗族风雨桥。 6.侗族风雨桥阅读答案侗族风雨桥阅读答案 ①世界上有许许多多著名的桥,有的以它们的悠久历史闻名于世,有的以它们的高超建筑技巧而留芳史册。就它们的作用来说,皆是方便交通,使“天堑”变成通途。那么,世界上有没有既方便交通,又可供人休息娱乐的桥?有,独具一格的侗家“风雨桥”就是这样一种桥。 ②侗族擅长于建筑,特别是桥梁建筑尤为突出。凡是侗族居住的地方,村前寨后的交通要道上都建有桥,有石拱桥、石板桥、竹筏桥等。它们结构别致,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其中一种长廊式的“风雨桥”,以它独特的造型艺术和高超的建筑技巧而久负盛名。 ③风雨桥,不仅连接交通,而且可避风雨,因而得名,它是一种木石结构的桥。著名的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的程阳风雨桥,是国家重点保护的文物。桥长一百六十五六,桥面宽十米,桥高十五至二十米。桥墩以青石砌成,桥面铺设成排的杉木,上面建有长廊,覆以瓦顶,还建有楼亭五座。楼亭呈方形,多角重檐,共有房檐五层,层层而上,形似宝塔,气势宏伟,桥面通道两侧有栏杆。长廊两旁设有长凳,宛如游廊供行人观赏和休息。长廊和楼亭的瓦檐、柱头都雕花刻画,龙凤花草,秀丽玲珑,蔚为壮观。 ④风雨桥在建筑结构上更为独特。建桥时不用一颗铁钉,只在柱子上凿通无数大小不同的孔眼,以榫衔接,斜穿直套,纵横交错,结构极为精密,其坚固程度,不亚于铁、石桥,可延二三百年而不损。这是侗族建筑艺术的特色,也是侗族人民劳动智慧的结晶。 1.侗族桥梁的建筑特点是什么?侗家风雨桥在建筑结构上的特点是什么? 2.“长廊两旁没有长凳……蔚为壮观。”用了哪种表达方式?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第四段中“ 无数,一颗” 的作用是什么? 最佳答案 1.侗族桥梁的建筑特点是什么?侗家风雨桥在建筑结构上的特点是什么?答案:侗族桥梁的建筑特点是:··它们结构别致,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 2.“长廊两旁没有长凳…蔚为壮观。”用哪种表达方式?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用了说明的表达方式。 用简明扼要的文字,解说清楚了长廊、楼亭的特点和作用,使表述更清晰、条理。 3.第四段中“ 无数,一颗” 的作用是什么 ? “无数”是说造桥的工艺复杂和精巧程度 “一颗”是说一颗钉子也没用,说明侗族风雨桥的造桥人的高超技艺。这两个词通过对比的手法从侧面赞扬了侗家风雨桥的“独具一格”。 7.精巧的侗乡风雨桥 阅读答案1. 侗族桥梁的建筑特点是什么?侗家风雨桥在建筑结构上的特点是什么? 答案:侗族桥梁的建筑特点是:··它们结构别致,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 2.“长廊两旁没有长凳…蔚为壮观。”用哪种表达方式?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用了说明的表达方式。 用简明扼要的文字,解说清楚了长廊、楼亭的特点和作用,使表述更清晰、条理。 3.第四段中“ 无数,一颗” 的作用是什么 ? “无数”是说造桥的工艺复杂和精巧程度 “一颗”是说一颗钉子也没用,说明侗族风雨桥的造桥人的高超技艺。 这两个词通过对比的手法从侧面赞扬了侗家风雨桥的“独具一格”。 祝你学习进步······ 8.求侗族风雨桥阅读理解14.作者引用郭沫若的诗句一方面说明了程阳永济风雨桥的修建精湛奇妙;另一方面使得文章更具生动性和文学性。 15.桥面分为人行道和畜行道,两道设在不同高度的两层。这不但解决了交通问题,还解决了风雨桥兼负休憩场所人畜同道产生的不安全因素,确保了人的安全,也保证了桥面的清洁卫生。 16.(1)桥由三部分组成,结构严谨;(2)桥集多种功能于一体;(3)侗族风雨桥的空间设计与力学的运用很科学;(4)大多依山就势,处于环境优美的村寨周边。 17.“大多”表示这是大部分情况,不排除特殊情况,如果去掉不符合实际情况。 18.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等 比如:“世界上桥梁功能的分工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钢铁广泛运用于桥梁后才出现的。”这句话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了岜团桥的立体分工功能在世界的领先地位。 19.示例:走近侗乡风雨桥,领略中国桥梁艺术 |